- 年份
- 2024(4153)
- 2023(5894)
- 2022(5106)
- 2021(4795)
- 2020(4052)
- 2019(9121)
- 2018(9116)
- 2017(17504)
- 2016(9857)
- 2015(11083)
- 2014(11220)
- 2013(11041)
- 2012(10516)
- 2011(9435)
- 2010(9830)
- 2009(9403)
- 2008(9741)
- 2007(8839)
- 2006(8219)
- 2005(7984)
- 学科
- 济(37446)
- 经济(37360)
- 管理(34777)
- 业(29947)
- 企(24954)
- 企业(24954)
- 制(14742)
- 财(14523)
- 农(12474)
- 方法(11530)
- 中国(10817)
- 体(9694)
- 业经(9559)
- 数学(9496)
- 数学方法(9317)
- 务(8669)
- 财务(8639)
- 财务管理(8612)
- 学(8455)
- 地方(8309)
- 银(8193)
- 体制(8189)
- 银行(8185)
- 企业财务(8165)
- 土地(7949)
- 农业(7846)
- 行(7772)
- 融(7323)
- 金融(7320)
- 环境(7070)
- 机构
- 大学(142076)
- 学院(141757)
- 济(57072)
- 经济(55645)
- 管理(52113)
- 研究(50540)
- 理学(42945)
- 理学院(42420)
- 中国(41791)
- 管理学(41703)
- 管理学院(41440)
- 财(32598)
- 京(31995)
- 科学(29732)
- 所(26186)
- 农(24738)
- 江(24476)
- 中心(24032)
- 财经(23779)
- 研究所(22820)
- 经(21265)
- 北京(20792)
- 业大(20468)
- 州(19220)
- 农业(18890)
- 范(18683)
- 省(18550)
- 师范(18537)
- 院(18285)
- 经济学(17368)
- 基金
- 项目(87409)
- 科学(68782)
- 研究(64995)
- 基金(63494)
- 家(55054)
- 国家(54578)
- 科学基金(46621)
- 社会(41419)
- 社会科(39094)
- 社会科学(39085)
- 基金项目(33563)
- 省(33220)
- 自然(29872)
- 教育(29626)
- 自然科(29103)
- 自然科学(29096)
- 划(28745)
- 自然科学基金(28578)
- 编号(26191)
- 资助(25824)
- 成果(22861)
- 制(22528)
- 重点(20038)
- 部(19994)
- 课题(19171)
- 发(18402)
- 创(17801)
- 性(17619)
- 教育部(17115)
- 国家社会(16862)
共检索到237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祝友胜
为了调查武汉市耕地撂荒问题,我们对黄陂县罗汉镇、王家河镇、武昌县五里界镇,山坡乡和新洲县周铺镇五个乡镇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由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继续实行和改进粮棉定购,“三挂钩”,规定粮食保护价;制定主要农业生产资料最高限价等一系列稳农促农政策,并辅之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孝宇 张安录
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使包括耕地在内的大量开放空间被不断侵蚀,随着人们对耕地非市场价值和生态功能认识的不断加深,如何合理高效可持续地利用耕地被广泛关注。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从乡镇尺度定量研究了武汉市耕地非农化的空间关系,以探讨快速发展时期平原城市耕地非农化空间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研究表明:(1)全局Morans I显示武汉市耕地非农化在1990~2011年的4个时期均呈现出显著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其聚集强度以2005年为分界点,前3个时期不断加强后有所下降;(2)通过EB修正的武汉市耕地非农化的LISA图显示武汉市耕地非农化的聚集区域由开始处于区域外围的LL型聚集为主导逐步转变为处于城乡交错区域...
关键词:
空间自相关 耕地非农化 热点分析 武汉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聂艳 彭雅婷 于婧 周勇
借助DPSIR模型建立耕地占用与经济增长的"经济发展驱动力—耕地占用压力—耕地存在状态—耕地占用影响因素分析—耕地保护政策响应"系统,运用IPAT方程脱钩计算法和变化量综合分析法定量评价了近10年来武汉市域和区域耕地占用和经济增长的脱钩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武汉市域尺度2003-2012年耕地占用与经济增长呈"扩张性复钩—强脱钩"的周期性变化;武汉市各区尺度2007-2012年扩张性复钩区由中心城区向远城区转移;影响建设占用耕地的因素主要包括耕地资源的自然条件差异、区位经济优势的差异和政策的导向。政府应制定差别化的耕地保护措施和土地调控政策,才能有效遏制武汉市建设占用耕地的态势。
关键词:
DPSIR模型 耕地占用 经济增长 脱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蔡银莺 张安录
耕地非农化现象是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必须付出的一种代价,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根据武汉市1988-2002年来耕地资源变化的详查数据资料,分析其耕地资源非农化过程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1988-2002年武汉市非农建设用地扩张占用耕地面积16394.57hm2,占耕地资源减少面积的48.75%,耕地非农化成为耕地资源减少的一个重要的原因。②近年来城市非农建设基本上是占用质量较好的耕地,以灌溉水田和菜地为主。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非农化的速度在加快。④耕地非农化的区域差异明显,主要集中分布在城市主城区的新区及城郊区。⑤耕地非农化的区域指向性变化明显,主城...
关键词:
耕地资源 非农化 时空变化特征 武汉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学 李秀彬 宋恒飞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我国的耕地撂荒问题开始显现。本文剖析了耕地撂荒的根本原因和关键驱动因素,提出了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完善土地租赁市场等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耕地撂荒 对策研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灵辉 吕浩男
现阶段大规模的耕地撂荒成为威胁国家粮食安全的不安因素。国家耕地撂荒治理工作的目标要求是统筹利用撂荒耕地,激发多元主体力量参与耕地撂荒治理,实现耕地撂荒治理的可持续性。目前耕地撂荒治理中存在几个问题:撂荒耕地统筹利用状况不理想,多元主体力量未得到有效激发,耕地撂荒治理缺乏可持续性等。基于政策协同视角,从纵向、横向、时空三个维度剖析当前耕地撂荒治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对策:完善政策举措,使撂荒治理政策更好贯彻撂荒耕地利用目标;加强主体协同,发挥撂荒治理多元主体作用;优化治理方案,增强撂荒治理方案的施策成效,提升方案的可持续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灵辉 吕浩男
现阶段大规模的耕地撂荒成为威胁国家粮食安全的不安因素。国家耕地撂荒治理工作的目标要求是统筹利用撂荒耕地,激发多元主体力量参与耕地撂荒治理,实现耕地撂荒治理的可持续性。目前耕地撂荒治理中存在几个问题:撂荒耕地统筹利用状况不理想,多元主体力量未得到有效激发,耕地撂荒治理缺乏可持续性等。基于政策协同视角,从纵向、横向、时空三个维度剖析当前耕地撂荒治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对策:完善政策举措,使撂荒治理政策更好贯彻撂荒耕地利用目标;加强主体协同,发挥撂荒治理多元主体作用;优化治理方案,增强撂荒治理方案的施策成效,提升方案的可持续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马永欢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在以年均1000万人的速度流向城镇。而随着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村耕地撂荒问题日益严重。如果耕地撂荒现象得不到有效遏制,势必严重威胁粮食安全。本文试图从农村耕地撂荒的现象入手,分析撂荒的原因,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孝宇 赖宗裕 张安录
土地用途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下,耕地非农化概率值和其驱动力的空间作用强度分布在土地资源配置和耕地保护方面有积极的指示性。基于武汉市2000~2011年耕地非农化地块的微观数据,通过比较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和地理加权Logistic回归模型参数估计结果,验证了耕地非农化驱动力的空间异质性,并对异质性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政策涵义做出总结分析。研究表明:1耕地间的空间依赖效应和建设用地对耕地的空间溢出效应在耕地非农化过程中具有显著影响力,且耕地非农化驱动力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2地理加权Logistic回归模型由于考虑到数据的空间非平稳状态所以比Logistic回归模型有更好的拟合效果;3耕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玲 望晓东
耕地资源具有多重生态服务价值,对其定量评估,可为耕地保护的生态补偿测算提供依据。以武汉市为样本区域,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市民和农民两类样本,调查居民对耕地生态服务价值的认知程度、支付态度及意愿支付额,为价值评估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农民的认知程度显著低于市民;80%的市民和65%的农民有支付意愿;市民和农民的平均支付意愿分别为148.36元/年和100.20元/年。因此应加大相关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的认知程度;完善耕地保护与补偿的长效机制,使耕地外在生态价值内在化。
关键词:
耕地 生态服务价值 认知 支付意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孝宇 谢新朋 张安录
在5期时间跨度20多年的武汉市土地利用数据基础上,利用ArcGIS的空间统计和空间分析功能,拟合出武汉市耕地非农化的空间洛仑兹曲线并制作了基于耕地非农化速度分级的重心曲线,结合统计数据分析耕地非农化扩散路径及其与经济、人口重心曲线变化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武汉市是个典型的单中心城市,其耕地分布不均衡,耕地非农化仍是在围绕城市中心进行,耕地非农化在乡镇级别上是非均衡发展的,但非均衡程度在逐年减缓;2基于耕地非农化速度分级的耕地非农化重心曲线表明,耕地非农化速度快的点到速度慢的点的密度有逐步降低的趋势,并且速度快的点到速度慢的点还有向外围扩散的趋势;3武汉市耕地非农化扩散路径、GDP重心变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敏
针对耕地资源利用集约程度提高所产生的环境代价,本文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在分析和调查耕地资源利用所产生的环境影响的基础上,依据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采用有效成本法、市场价值法、人力资本法、预防性支出法和条件价值评估法等相关理论与评估技术构建了核算模型,对耕地资源利用的环境成本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在武汉市利用耕地资源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化肥、农药和塑料薄膜的使用,会产生诸如水体富营养化、生活用水污染、生物多样性及人群健康损失、环境美观程度下降等环境成本;经核算,2011年该市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塑料薄膜而导致的环境成本分别为4 265.47万元、2 529.87万元和1 15...
关键词:
耕地利用 环境成本 评价 武汉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望晓东 魏玲
以武汉市为例,采用问卷调查,获取城乡居民对耕地资源生态服务价值的支付意愿数据,以此为基础分析影响其支付意愿的社会经济因素。研究表明:受访农民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是否支持环保活动等因素对其是否有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而受访市民仅有其家庭年收入的多少会对是否有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该研究为确定农地城市流转的福利补偿和耕地生态补偿提供参考,为政府耕地保护决策提供启示。
关键词:
耕地 生态价值 支付意愿 武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