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79)
2023(11831)
2022(10373)
2021(9717)
2020(8129)
2019(18966)
2018(18847)
2017(36582)
2016(20111)
2015(22255)
2014(22084)
2013(22114)
2012(20493)
2011(18344)
2010(18074)
2009(16420)
2008(15748)
2007(13780)
2006(12051)
2005(10457)
作者
(60726)
(50469)
(50229)
(47694)
(32163)
(24416)
(22685)
(19803)
(19471)
(18051)
(17431)
(17009)
(16197)
(15991)
(15836)
(15690)
(15284)
(15156)
(14537)
(14385)
(12765)
(12331)
(12325)
(11515)
(11343)
(11252)
(11207)
(11072)
(10208)
(10161)
学科
(78274)
经济(78193)
管理(55134)
(51610)
(42936)
企业(42936)
方法(36645)
数学(31770)
数学方法(31397)
(21731)
(20794)
中国(19800)
(18557)
地方(17507)
业经(17080)
环境(14336)
农业(13849)
(13582)
(13247)
(13073)
贸易(13067)
理论(12743)
(12623)
技术(12108)
(11732)
财务(11672)
财务管理(11651)
(11468)
企业财务(11083)
(10557)
机构
大学(283357)
学院(280271)
管理(110287)
(105043)
经济(102653)
研究(98472)
理学(96084)
理学院(94942)
管理学(93051)
管理学院(92596)
中国(70422)
科学(66602)
(62304)
(53788)
(51054)
业大(48596)
研究所(47245)
(45742)
中心(43869)
农业(42586)
(40640)
北京(39536)
财经(37310)
(37152)
师范(36636)
(36466)
(34036)
(33238)
技术(30963)
经济学(30537)
基金
项目(202191)
科学(156758)
基金(145624)
研究(140685)
(129942)
国家(128890)
科学基金(109040)
社会(85697)
社会科(81022)
社会科学(80996)
(79438)
基金项目(78243)
自然(75011)
自然科(73184)
自然科学(73159)
自然科学基金(71857)
(68039)
教育(63566)
资助(60694)
编号(55943)
重点(45944)
成果(44493)
(43272)
(43173)
(41618)
科研(39586)
计划(39575)
课题(39074)
创新(38932)
大学(36593)
期刊
(113354)
经济(113354)
研究(79714)
学报(54280)
中国(51730)
(47696)
科学(47657)
大学(39650)
管理(39501)
学学(37591)
农业(33425)
(32678)
教育(29183)
技术(23247)
(20888)
金融(20888)
业经(18445)
经济研究(17733)
财经(17438)
(17329)
图书(15444)
科技(15356)
问题(14974)
业大(14877)
(14768)
(14199)
理论(13923)
林业(13897)
资源(13344)
技术经济(13184)
共检索到4012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忠明  滕明君  张恒  郭燕妮  肖伟峰  周志翔  徐永荣  
实地调查了武汉市绿色廊道501个路段(绿带或河流)共1 363个群落。共记录有植物142种,分属58科110属,其中蔷薇科、木犀科、禾本科、木兰科、柏科植物为常见。乡土种占52.8%,外来种占47.2%。乔∶灌∶草比例约为1.00∶1.58∶0.60;木本植物中常绿落叶比接近1∶1。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乔木中应用频率最高的是樟树,灌木中应用频率最高的是红继木。1 363个群落分属3个植被型组、12个植被型、54个群系、359个群丛,以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植被型为主,群系以樟树群系最为常见,其次是广玉兰群系和桂花群系。垂直结构上,乔木单层结构群落占绝对优势(56.05%),乔-灌复层结构群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尹杰  詹庆明  
城市通风廊道是利用夏季盛行风改善城市气候和环境的一种生态节能方式。通风廊道即气流可顺畅流过的区域,使城市外围郊区新鲜洁净的冷空气通过通风路径导入城市内部。本文梳理出当前普遍使用的通风廊道划分方法——基于粗糙度长度和迎风面积密度。在迎风面积密度划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街道高宽比和高度变化程度的风道划分方法。以武汉市主城区建成环境为例,在迎风面积密度较高的区域,可以采用街道高宽比和高度变化进行深度挖掘。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杨务发  余坤勇  赵各进  耿建伟  赵秋月  杨柳青  刘健  
【目的】绿色廊道的空间分布和结构特征对改善城市热环境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绿色廊道的路径选线直接影响其属性特征,因此,通过优化绿色廊道的景观格局来降低城市的热岛强度是行之有效的生态途径和方法。【方法】选取福建省福州市为研究对象,以缓解热岛效应为目标,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inimum cumulative model,MCR)和水文流域模型,对福州市绿色廊道的景观格局进行优化布局。【结果】(1)通过形态学空间格局模型(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用提取的30个生态源斑块构建综合生态阻力面,利用MCR模型将其生成福州市绿色廊道,共74条,总长度918.11 km。根据源斑块重要性评价分为4级:一级9条,132.88 km;二级14条,207.48 km;三级14条,153.57 km;四级37条,424.18 km;(2)通过水文流域模型,将74条绿色廊道与福州市地表温度叠加分析,共提取80个生态“交点”、176个降温生态节点、35处需降温区域。【结论】据此福州市新增14条绿色廊道,其中道路型绿色廊道8条,滨水型绿色廊道6条。优化后的绿色廊道对福州市的热点区域覆盖更全面,对改善城市热岛问题具有更明显的生态调节功能。图2表4参25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桂山  徐昔保  李平星  
长江及其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的支撑保障。长江横贯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水量丰沛、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巨大。长江经济带生态区位重要,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自然与人为因素影响下的生态环境变化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本文在系统分析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现状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长江经济带面临的灾害威胁大、环境污染重和生态退化快等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威胁,提出了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保障工程体系,加快形成开发集约集中、生态自然开敞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大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通性建设与保护力度,强化节能减排和流域环境综合治理,以及率先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生态环境保护总体策略,确保长江经济带成为"水清地绿天蓝"的绿色生态走廊。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理乐  刘琪璟  闫伯前  朱教君  
Qianyanzhou(QYZ) Ecological Station established in 1983 with an area of 204 hm~2 is affiliated to the 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Before 1982,herbs had been dominant,sparsely dotted with shrubs.After 20-year restoration of the vegetation,the vegetation showed significant changes in both fores...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丽  龚延春  张海英  吴铁明  
对麓山景区9个具代表性的植物群落1200 m~2的样地进行了调查,测量并记录其物种种类、株数和胸高断面积等,比较分析其群落组成与结构.结果表明:1)调查群落中共有乔灌木59种,枫香在每个样地中都有出现;白花苦灯笼的数量最多,占物种总数的20.26%;样方4(枫香+飞蛾槭—冬青—杜茎山+木苎麻群落)和样方7(香樟+枫香—白花苦灯笼—稗荩群落)的显著度较大,分别为0.053和0.052;样方9(马尾松—山矾+油茶—苎麻群落)的重要值最大,达318.85;2)9个植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乔木层物种较丰富,层次多样,结构复杂,而灌木层物种相对较少,层次与结构单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侍昊  鲜明睿  徐雁南  薛建辉  刘海娟  
在RS和GIS的支持下,利用遥感影像分类、斑块连通性分析和耗费距离模拟等方法形成一套完整的城市潜在绿色廊道构建体系。首先采用最优指数(OIF)和决策树(QUEST算法)获取城市绿地斑块空间布局,分析绿地斑块间的连通性;然后利用Spearman秩相关等统计方法确定不同连通指数对连通阈值的敏感程度,优选最稳定的连通指数划分绿地斑块的重要性等级,将具有较高重要性值的斑块作为绿地"源"和"目标";最后选用频率比方法改进耗费距离模型的成本表面,在不同空间尺度下,情景模拟城市潜在绿色廊道的空间布局,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最优指数结合决策树方法的分类总精度为90.35%,Kappa系数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红梅  周耘峰  孙崇波  汤庚国  李飞  
在对合肥环城公园绿地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绿地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特征及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合肥环城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有145种,属于64科114属.乔木层树种有62种,木犀科、豆科、杉科、木兰科和松科等为优势科,刺槐、女贞、构树、枫杨、棕榈、水杉、黄山栾和广玉兰等为优势种.少数种占有较大比例,优势种群中常绿树种占有一定比例.群落类型中,常绿落叶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占群落总数的87.04%.乔木层、灌木层优势种中,引种栽培植物占有相当比例,与城郊次生植被以地带性树种形成的森林群落有一定区别.应以地带性树种为主体,在遵从植物生态位的基础上,合理配置灌木和宿根地被植物,逐步形成稳定的复合植物群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丽军  宋焕芝  张法亮  于晓南  
植物群落是园林的主体,也是城市公园发挥其生态作用的基础。只有通过合理地调节和改变公园中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与分布格局,才能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现代化城市公园。本文以北京人定湖公园为调查对象,分析和总结了公园入口处、滨水、草坪、园路及公园边界处植物群落配置特点,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今后城市公园植物群落配置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支建江  刘勇  张明娟  
研究调查了江苏省南京市主城区具有代表性的24个星级广场乔、灌木的物种组成,观赏习性(观花、观果、观叶、观形),应用频率及重要值等。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城市广场木本植物种类较丰富,共有53科91属124种(包括种以下单位),其中:乔木类62种,灌木类52种,藤本类6种,竹类4种,但乡土树种应用偏少,骨干树种较单调,观赏植物配植不尽如人意。建议增加观花观果植物、芳香植物及南京市市树市花在南京城市广场的应用。表4参11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鄢涛  李芬  彭锐  
研究以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格镇为例,应用Fragstats软件对景观格局指数进行计算,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景观特征进行度量和分析,利用景观破碎度和景观多样性指数的空间分布值提取城市绿心。结果表明,红格镇不同的用地类型其景观指数特征具有较大差异,而土地利用开发多元化活动逐渐改变和影响当地的景观格局特征。当地绿色带状廊道主要由绿色河流廊道构成,绿带具有长度短,间断多,连接度低等特点。采用城市生态建设的微循环理论中的微绿地措施,提出了社区住宅立体绿化;调整乔灌木的配比,提升林木郁闭度;建立街区公园,公共开放空间遮荫;道路低冲击设计措施;斑块之间的廊道连接与网络化等具体建议,为城市绿色廊道的规划建设提供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巍  侯晓蕾  
城市绿色廊道的生态规划是当今国际上重要的城市可持续发展途径之一。本文界定了绿色廊道的概念、特征、类型与作用;然后概述了城市绿色廊道在中西方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西方绿色廊道各发展阶段的表现形式和规划思想;最后,在此基础上探讨性地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适用于当前我国城市绿色廊道的生态规划方法。绿色廊道的生态规划将利于构筑城市绿色生态网络,有效改善城市环境并引导城市健康发展,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萍  刘宪斌  李宝华  白明  李彤  王娟娟  
2009—2013年选取春末、夏中、秋初3个季节对海河干流浮游植物进行连续5年的调查与监测,系统分析了海河干流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优势种、优势度、群落结构以及生物多样性组成,探讨其变化趋势和主要原因,运用单因子方差分析(ANOVA)分别对各年度间密度和生物量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并利用马加利夫(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对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海河干流浮游植物隶属8门92属181种。绿藻门在细胞密度和种类组成上都占绝对优势,其次为蓝藻门和硅藻门。主要优势种为:绿藻门的四尾栅藻、小球藻、卵囊藻、月牙藻和卡德藻;蓝藻门的微囊藻、胶鞘藻、螺旋藻、颤藻和蓝纤维藻;硅藻门的小环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庄华蓉  
【目的】植物α和β多样性的变化与土壤、地貌及人为干扰等生态因子有密切的关系,为了研究城市绿化植物群落结构分布格局与多样性。【方法】选取重庆市不同绿化植物样带(样带1、样带2、样带3、样带4),每个样带设置城区、近郊和远郊作为生态梯度,研究绿化植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土壤温度、pH值、电导率、含水量、有机碳、全氮)。【结果】由样带1到样带4,其受干扰程度逐渐降低,4条样带乡土树种占木本植物物种的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远郊、近郊、城区。4条样带中城区木本植物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高于近郊和远郊区,依次表现为:城区>近郊>远郊。样带1和样带2木本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城区、远郊、近郊,样带3和样带4木本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城区、近郊、远郊。样带1木本植物Mclntosh均匀度指数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远郊、城区、近郊,样带2~4木本植物均匀度指数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城区、远郊、近郊。4条样带Cody指数均表现为近郊>远郊>城区,其中4条样带Cody指数在近郊、远郊和城区差异均显著(P近郊>城区,其中远郊和近郊Sorenson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二者显著高于城区(P<0.05)。【结论】PCA结果显示:绿化植物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clntosh均匀度指数之间均呈正相关;沿着PCA的第1排序轴,随着显著性影响因子(含水量、有机碳、全氮)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和全氮的影响为正;土壤pH值、电导率和温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余义亮  丁彦芬  朱贵珍  卓启苗  余慧  
以植物群落学方法对扬州地区45个村庄的绿化植物群落的植被类型、物种组成、物种来源、物种多样性、使用频度、垂直与水平结构及植株健康状况等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扬州及周边地区的乡村绿化提供理论指导。采用样方调查法,共设置了标准样地121个,其中公共绿地(公园绿地、村口绿地等)的标准样地为20 m×10 m,道路绿地为100 m×2 m,河道绿地为20 m×10 m。结果表明:①扬州地区乡村绿化植物群落主要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植物种类达227种,隶属于88科169属,乔、灌、草的应用比例依次为25.6%,32.2%, 42.2%。②绿化植物使用频度在20%以上的乔木5种,灌木7种,草本0种。69.0%的乔木种与67.1%灌木种的使用频度都在5%以下,仅4.2%的草本种使用频度在10%以上。③绿化植物群落中Patrick丰富度指数、 Shannon-Wiener指数、 Simpson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从大到小依次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平均物种数量依次为5.3, 6.5, 3.5种, Pielou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④大部分绿化植物属于小径级,中等高度,植物健康状况的平均得分为2.31,总体健康状况处于一般偏下,且绿化植物群落健康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城镇型村庄、乡村型村庄、城郊型村庄。图6表6参2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