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86)
2023(3073)
2022(2613)
2021(2367)
2020(2103)
2019(4840)
2018(4673)
2017(9043)
2016(5139)
2015(5834)
2014(5884)
2013(5765)
2012(5321)
2011(4809)
2010(4885)
2009(4297)
2008(4091)
2007(3715)
2006(3241)
2005(2930)
作者
(15261)
(12863)
(12710)
(12141)
(8203)
(6302)
(5888)
(5115)
(4959)
(4797)
(4583)
(4358)
(4184)
(4101)
(3970)
(3958)
(3923)
(3821)
(3679)
(3658)
(3175)
(3087)
(3049)
(2956)
(2939)
(2831)
(2763)
(2738)
(2709)
(2685)
学科
(20069)
经济(20050)
(10936)
管理(10000)
方法(9401)
数学(8756)
数学方法(8690)
(8310)
中国(7092)
(6154)
企业(6154)
地方(5948)
农业(5916)
业经(4027)
(3896)
(3295)
环境(3267)
(3027)
(2922)
劳动(2919)
(2829)
贸易(2829)
教育(2684)
(2676)
人口(2512)
土地(2436)
理论(2404)
技术(2377)
(2370)
(2338)
机构
大学(69968)
学院(69725)
(27425)
经济(26846)
管理(26593)
研究(24645)
理学(23068)
理学院(22723)
管理学(22236)
管理学院(22103)
中国(18314)
(16584)
科学(16190)
(15885)
业大(13458)
农业(12975)
中心(12888)
(12431)
(11706)
研究所(11404)
(11395)
(10829)
师范(10726)
北京(9863)
(9328)
财经(9112)
农业大学(9098)
(9037)
师范大学(8733)
(8643)
基金
项目(50657)
科学(39760)
基金(36493)
研究(36205)
(32160)
国家(31809)
科学基金(27131)
社会(23292)
社会科(21991)
社会科学(21984)
基金项目(20116)
(19835)
自然(17628)
教育(17337)
(17280)
自然科(17217)
自然科学(17211)
自然科学基金(16940)
编号(15077)
资助(14593)
成果(12143)
(11320)
重点(11267)
(10910)
课题(10536)
(10318)
科研(9809)
大学(9732)
国家社会(9588)
教育部(9576)
期刊
(30007)
经济(30007)
研究(20014)
中国(17785)
(14382)
学报(12863)
科学(11543)
教育(9915)
大学(9715)
农业(9559)
学学(9108)
(7875)
管理(7464)
(6262)
金融(6262)
技术(5686)
(4831)
业经(4770)
资源(4737)
问题(4242)
财经(4235)
经济研究(4080)
(4014)
统计(3900)
图书(3885)
业大(3763)
(3708)
(3480)
(3367)
农业大学(3235)
共检索到106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红岩  吴湘玲  刘骏  
女性就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更快更好地促进女性就业已经成为政府、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论文从年龄、外表、性格、婚姻生育状况、学历、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等方面抽样调查了武汉市用人单位对女性就业的个人素质要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慧  
作者在论述了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职业素质教育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等特点;从现代社会和用人单位重视毕业生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等方面,论证了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从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渗透在大学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强化实践环节等方面,介绍了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途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河清  韩飞雪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需求行为的调查,研究北京市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需求行为的现状,并在深入分析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定的改进措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邹奇清  乔向东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罗教讲,罗忠勇  
本文基于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对当代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用人单位对当代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总体而言并不理想,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生玉  
本文基于对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双方在金融危机下对就业形势的不同感知、对就业力的不同认识、在就业信息发布和获得途径及就业期望上的不同看法,提出了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点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伟成  向前进  陈孝宗  
近年来,有关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日趋深化,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文章结合广东省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检测、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和用人单位等方面出发,进一步明确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明星  曾萍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文章选取了湖南省部分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认识和看法为内容,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对高职院校在如何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熊进  
探析用人单位对电大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德识能绩”核心标准。方法:采用“开放教育毕业生人才质量评价体系”(20项评价指标和1项综合素质)由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做现实评价,采用SPSS对其做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用人单位对电大毕业生的品德评价核心标准是敬业精神和进取精神,知识评价核心标准是专业适度和知识宽度,能力评价核心标准是实践能力(工作胜任、实践动手、知识应用、合作协调、组织管理),业绩评价核心标准是工作效率和工作业绩;这些核心标准在评价男女毕业生时呈现显著差异。结论:20项人才质量指标是用人单位评价电大毕业生质量的一个全面标准;但用人单位对电大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核心标准集中于7项:敬业精神、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陆竹棠  
大多数高校都会进行年度的用人单位跟踪调查,以了解学校应往届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发展现状,收集用人单位对学校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就业指导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对三所地方本科高校毕业生所在单位的跟踪调查,透过数据,查找就业服务工作中的弱项,力求就业工作的服务创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丁笑炯  
2012年对聘用上海市高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的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在选用毕业生时较多持实用主义倾向,但不同地区、类型和规模的用人单位选用毕业生的要求各不相同。非上海地区的用人单位、国有企事业单位和规模较大的企业更看重毕业生的学术背景,其余的单位更看重毕业生的性格和人际能力。用人单位虽然基本认可高校毕业生的质量,但满意度远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对高校就业服务的评价也相对较低。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金江  张奎  
基于2007年武汉市城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数据,本文对收入、工作单位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绝对收入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影响,而收入差距对主观幸福感有负影响,"收入-幸福悖论"并不成立。同时,在控制其他因素后,与在政府机关及国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个体相比,在其他单位工作的群体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更低;如果考虑不同工作单位对个体主观幸福感所产生的影响,随着在其他单位工作的人的收入增加,由于工作单位的性质差异导致的主观幸福感差异在两者之间逐渐缩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关键词: 沌口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丽霞  罗逍  罗静  胡娟  
利用武汉市2007—2011年的人口和就业面板数据,通过ArcGIS方法探索人口与就业的分布与扩散在空间上的差异性,再运用异速增长模型和人口—就业相互作用模型分析二者的空间协调性及其引致关系。结果发现,武汉市就业主要集中于中心城区,而人口近一半集中在近远郊区;2007—2011年,人口和就业仍向中心城区集中的同时也向外围扩散,各圈层人口与就业扩散同步性较差,特别是在内部圈层,就业先于人口向郊区扩散;总体上武汉市各圈层的人口与就业发展相对独立,并不存在相互的引致关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罗萍,李宏伟  
本研究将武汉市下岗女工基本状况分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家庭状况、再就业状况及其他方面。对下岗女工择业意愿作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3个指标中的19个被筛选出组合为4个复合新因素,即发展因子、付出因子、酬报因子和求职因子。本研究分别作择业意愿的4因子与其基本状况,即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家庭状况、再就业状况及其他方面的相关分析,并做择业意愿诸因子、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等与是否再就业的回归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