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05)
2023(5735)
2022(4891)
2021(4534)
2020(3677)
2019(8616)
2018(8173)
2017(16348)
2016(8883)
2015(9697)
2014(9751)
2013(9521)
2012(8966)
2011(8155)
2010(8311)
2009(7707)
2008(7531)
2007(6932)
2006(6248)
2005(5550)
作者
(24944)
(20864)
(20809)
(20068)
(13496)
(10181)
(9398)
(8179)
(8071)
(7810)
(7040)
(6998)
(6663)
(6659)
(6637)
(6514)
(6329)
(6224)
(6164)
(6091)
(5286)
(5090)
(4997)
(4873)
(4843)
(4687)
(4673)
(4582)
(4331)
(4178)
学科
(37689)
经济(37656)
管理(26948)
(25224)
(19790)
企业(19790)
方法(15531)
数学(14219)
数学方法(13982)
(11991)
(10220)
中国(9986)
地方(9979)
(8270)
业经(7905)
农业(7830)
(7184)
贸易(7182)
(7054)
(6950)
环境(6901)
(5969)
及其(5816)
(5624)
银行(5622)
技术(5498)
(5483)
财务(5467)
财务管理(5455)
(5414)
机构
学院(125284)
大学(122972)
(54426)
经济(53226)
管理(51207)
理学(43778)
理学院(43321)
管理学(42630)
研究(42469)
管理学院(42403)
中国(32866)
(26199)
(26059)
科学(25074)
(20660)
中心(20545)
财经(20080)
(20078)
(19406)
研究所(18578)
(18249)
业大(17243)
(16888)
师范(16791)
北京(16493)
经济学(16132)
(15961)
(15713)
农业(14975)
财经大学(14620)
基金
项目(83901)
科学(67008)
研究(62784)
基金(60590)
(51670)
国家(51203)
科学基金(44826)
社会(40476)
社会科(38547)
社会科学(38538)
(32927)
基金项目(31573)
教育(28617)
自然(28488)
(27914)
自然科(27834)
自然科学(27826)
自然科学基金(27301)
编号(25621)
资助(25495)
成果(20518)
(18848)
(18615)
重点(18526)
课题(18336)
(17029)
国家社会(16292)
教育部(16142)
人文(16059)
创新(15948)
期刊
(61624)
经济(61624)
研究(39441)
中国(25029)
(18894)
管理(17788)
(17145)
科学(15694)
学报(15026)
(14493)
金融(14493)
教育(13280)
农业(11839)
大学(11811)
技术(11465)
学学(11125)
业经(10453)
经济研究(9864)
财经(9351)
(8076)
问题(7886)
统计(7192)
(6946)
资源(6868)
技术经济(6828)
(6751)
决策(6283)
(6126)
现代(6025)
理论(5932)
共检索到191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巧生  李世祥  涂金花  
武汉市城市供水水源也面临着稀缺的潜在问题。当前,以上调水价为主要特征的水价改革已成为经济生活中的热点,研究水价的政策效应对于进一步推进水价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武汉市水价调整为研究对象,从节水效应、资源配置效应、公共政策效应和环境保护效应四个方面评价分析了近几年来该市水价的政策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世祥  吴巧生  刘爱新  易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群  蔡述明  
水作为人类所需要的不可替代的一种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解决武汉市的水问题,直接关系到武汉市人民群众的生活,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采用定量方法———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对武汉市水资源进行评价,找出近几年来武汉市水资源持续利用的趋势,为武汉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可靠的依据。具体步骤是: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武汉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对武汉市各年代水资源评价指标分别赋值、确定权重;其三,按照加权相加的方法(即综合指数法)评定出武汉市各年代水资源利用得分;最后根据各年代分值的大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武汉市水资源利用变化趋势。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冯军清  胡海  余筱牧  余家祥  肖康延  
从资金扶持、用地保障、主体培育、优化通行四个方面梳理了武汉市出台的物流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指出存在物流业配套政策不完善、企业对政策获得感不强、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并提出“十四五”时期武汉市物流业发展相关配套政策优化应着力完善物流用地绩效管理、创新行业管理体制机制,强化重点领域扶持保障,优化物流行业营商环境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文小桐  杨莹  张维纯  胡惠子  毛李宁  王兆仑  罗佳  崔丹  毛宗福  
目的:从市场规模和市场渗透率两个维度,分析武汉市胰岛素类药品带量议价政策对胰岛素市场结构的影响。方法:基于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线上药品采购数据,以2018年和2019年6—12月为政策干预前,2020年6—12月为政策干预后,分析干预前后胰岛素市场结构的变化。结果:各议价组别各企业层面,相比2019年,组2中A企业和D企业进院数量均增加了11家,采购量占比分别增加5.03和9.00个百分点;组5中C企业进院数量增加了25家,采购量占比增加21.18个百分点;组6中A企业和B企业进院数量分别增加了8家和6家,采购量占比增加3.99和-3.98个百分点,采购金额占比增加4.17和-4.18个百分点;组7中C企业、E企业和A企业进院数量分别增加了21家、10家和1家,采购量占比增加8.69、1.44和-6.78个百分点。结论:武汉市胰岛素类药品带量议价政策在各议价组别调整各企业进院数量,改变市场渗透率,影响市场结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小芳  刘凌览  张越  缪剑  
基于湖北省武汉市购房群体的感知调查数据,运用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考量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数据显示:认为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综合效果较差的居民占45.6%,政策实施效果较满意的居民占35.42%,认为政策实施效果一般的居民人数占18.96%。鉴此,政府应加强税收政策在房地产市场中的应用,减轻带有强制性的行政政策的调控比重,促进市场积极发挥自我调节作用,适当微调土地政策,采取灵活的货币政策,保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宏毅  李娟  
针对武汉市孵化器政策有效性问题,从基本政策工具和孵化器建设全过程两个角度构建二维分析模型,并对2006—2015年之间的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处理,分析武汉市孵化器政策运用的过溢、不足和缺失,并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1)强化需求型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2)重视孵化器发展阶段的核心内容建设;(3)营造良好的孵化环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白永亮  党东宁  边家文  
近年来,水价已成为城市居民生活关注的热点问题。政府在制定水价政策时处于两难境地,既要满足成本恢复,也要考虑居民对水价的承受能力。本文的研究焦点是居民水价承受能力。首先,在了解国外对城镇居民水价承受能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解释了反映居民承受能力指标的支付意愿,总结了衡量支付意愿的方法。然后,以武汉市城区为研究区域,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有效数据,运用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分析居民水价的承受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武汉市居民用水的临界水价。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水价调整的政策建议和武汉市水价调整的方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红霞  谭术魁  
研究目的:分析城市土地市场调控政策工具时滞的类型及其产生,研究土地供给控制政策工具对商品房上市的时滞效应。研究方法: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和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发现土地供给控制政策工具的时滞:(1)效应显著;(2)持续长;(3)影响市场运行;(4)具有正负向作用。研究结论:调控政策工具的时滞与传导机制和市场主体的预期等因素密切相关,应当进行相应调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路金勤,皮东山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肖建忠  王振  付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高静  龚健  李靖业  
论文基于2017年Landsat 8遥感影像,通过GIS技术选取城市地表温度、源汇景观密度、源汇景观贡献度和景观效应指数,结合地理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武汉市局部源汇景观格局对城市地表温度的贡献及其效应。结果表明:①武汉市城区热岛(urban heat island, UHI)季节变化明显,夏季热岛强度大、范围广,呈"大"字型分布,工业集聚区和经济开发区产生的UHI更显著;②武汉市城区平均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在距市中心约8 km处达到峰值后沿城乡梯度逐渐下降,呈现"倒钩型"特征,这一现象与景观密度变化密切相关;③LST与源(正向)、汇(负向)景观密度存在极强相关性,不透水表面是城区热岛的主要贡献因子;④相同密度的水体和绿地,水体更具有削弱城市热岛效应的功能;⑤一般当汇-源景观面积比>0.89(汇区密度>0.47)时,局部景观格局对城市热岛有缓解作用,且局部汇区越集中缓解效果越显著。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杨  江平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快速推进,城市热岛效应日益凸显,成为了当前主要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应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武汉市地表温度进行了定量反演,并分析了其时空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武汉市城市热岛效应十分明显,主城区形成岛屿状的高温区域并且界线清晰,与城市边缘的郊区、乡村形成鲜明对比;(2)在研究时段内,城市热岛的范围面积不断扩大,并且与武汉市的城市空间扩张方向较为一致。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热岛面积随之扩大,绿岛面积不断缩小;(3)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与热岛强度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穗  何报寅  杜耘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热岛效应及其所带来的问题对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的影响变得日益严重和不可忽视。如何快速、有效地监测城市热场的分布和强度,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迫切需要。采用先进的遥感手段,能够大面积、同步和动态地监测地面热场的分布和变化情况。利用武汉市地区的LANDSAT7TM图像,对于热红外波段遥感图像灰度值和地面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的解译,并且采用IHS图像复合增强的方法得到了武汉市地面热场分布图,取得了很好的模拟效果。结果显示武汉地区热场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区域平均温度的分布由高到低为:旧型工业区-新型工业区-老城区-新城区-郊区;城市地面结构对于区域温度有直接的影响;保护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驰  钟水映  李先玲  
本文根据武汉市1989~2008年相关数据,选取非农人口比重(即城市化率)作为城市化指标;废水排放量、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等作为环境污染指标,运用回归模型对城市化率和环境污染指标分别进行耦合分析并建模,探究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并基于研究结果分析,提出了促进武汉市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