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45)
2023(10038)
2022(8559)
2021(7685)
2020(6762)
2019(15379)
2018(14995)
2017(28551)
2016(16106)
2015(17897)
2014(17829)
2013(17805)
2012(16785)
2011(15202)
2010(15187)
2009(14096)
2008(14058)
2007(12870)
2006(11013)
2005(9624)
作者
(51912)
(43765)
(43650)
(41371)
(27500)
(21390)
(19807)
(17317)
(16383)
(15487)
(14862)
(14622)
(14129)
(13999)
(13711)
(13585)
(13544)
(12942)
(12687)
(12563)
(11296)
(10728)
(10610)
(10032)
(9813)
(9728)
(9647)
(9623)
(8966)
(8960)
学科
(65769)
经济(65705)
管理(42876)
(41766)
方法(32160)
(32016)
企业(32016)
数学(28978)
数学方法(28748)
(19285)
(17211)
(16554)
中国(15587)
(13919)
贸易(13919)
业经(13566)
地方(13514)
(13499)
农业(13084)
(11090)
环境(10436)
(10253)
财务(10240)
财务管理(10213)
企业财务(9594)
(9479)
技术(9456)
(9396)
金融(9392)
(9166)
机构
大学(238588)
学院(237025)
(92630)
经济(90789)
管理(86190)
研究(83766)
理学(75315)
理学院(74303)
管理学(72840)
管理学院(72423)
中国(61313)
科学(58220)
(56084)
(51098)
(45716)
业大(45554)
农业(45083)
研究所(42316)
(40009)
中心(38705)
(35670)
财经(32872)
北京(31555)
(30404)
农业大学(30131)
师范(29919)
(29915)
(29733)
经济学(28517)
(28125)
基金
项目(166963)
科学(128378)
基金(120467)
研究(110130)
(110027)
国家(109130)
科学基金(90446)
社会(68899)
(65659)
社会科(65262)
社会科学(65235)
基金项目(65094)
自然(62699)
自然科(61216)
自然科学(61189)
自然科学基金(60128)
(57066)
教育(50160)
资助(48794)
编号(42612)
重点(38543)
(35884)
(35692)
计划(35179)
(34317)
科研(33514)
成果(33206)
创新(32270)
科技(31808)
大学(29849)
期刊
(95830)
经济(95830)
研究(60925)
学报(52040)
(49533)
科学(43010)
中国(42748)
大学(36739)
学学(35336)
农业(33193)
(30981)
管理(26986)
(18838)
金融(18838)
教育(18800)
(18263)
技术(17398)
业经(16377)
财经(16184)
经济研究(15788)
业大(14335)
(14263)
(13831)
问题(13605)
资源(12573)
科技(12425)
农业大学(11952)
技术经济(11624)
商业(11132)
(11105)
共检索到334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珂  李星华  管小彬  沈焕锋  
植被物候作为植被生长响应气候变化的指示器,对于研究气候变化以及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内部植被通常分布破碎,因此公里级的低分辨率遥感影像难以实现植被的精细识别与分析,而十米级空间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在时间分辨率方面又难以满足物候分析的要求.为此,该文基于遥感数据时空融合技术,缓解高时间分辨率与高空间分辨率之间的矛盾,进行城市植被物候变化规律的分析.基于非局部滤波融合方法,生成武汉市空间分辨率30 m、时间分辨率8 d的地表反射率及EVI(增强型植被指数)序列,进一步采用移动加权谐波分析方法对EVI序列进行重建,并通过动态阈值方法提取2006年~2014年武汉市植被物候信息.实验结果表明:1)武汉市植被由中心向郊区呈现生长期开始时间(SOS)逐渐推迟、结束时间(EOS)逐渐提前、生长期长度(LOS)逐渐延长的空间分布规律,且整体呈现出SOS提前、EOS推迟、LOS延长的时间变化趋势;2)植被物候和平均气温相关性并不显著,但EOS和LOS受气温年平均日较差影响显著,气温年平均日较差每增加1℃,EOS推迟约12 d,LOS延长约16 d,降水主要影响SOS和LOS,平均降水量每升高100 mm,SOS提前约5 d,LOS延长约9 d.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渠丽萍  张丽琴  胡伟艳  
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满足城市建设用地供给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包括供给因素、需求因素以及制度与规划因素;然后利用武汉市1993年-2005年的相关数据,应用主成分回归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济产出增长、城市非农化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土地增量供给是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变化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认为,选择土地产出率较高的工业用地模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相互促进,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增量供给和构建土地集约利用长效机制是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方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蔷  范文义  于海群  张峰  张扬建  
利用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分析了北京市2001—2010年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并从气候因子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分析影响植被覆盖变化的因素。北京市近10年的植被覆盖变化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2001—2003年植被覆盖小幅度下降时期;2004—2010年植被覆盖上升时期。空间上植被覆盖变化则存在显著差异:怀柔、密云北部和延庆东北部的林地和部分草地,以及西南地区即门头沟和房山地区的林地植被覆盖显著提高;植被覆盖显著下降地区分布较为特殊,昌平、延庆、顺义、大兴和房山的东部地区,以海淀、朝阳、城市中心为圆心的外围向四周延伸。研究表明,植被覆盖变化是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北...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卢洪友  贾莎  
本文利用对武汉市城市居民的微观调研数据,通过建立居民公共安全需求状况的排序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居民公共安全需求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居民的某些社会经济特征,如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公共安全需求影响显著,而性别、婚姻状况、收入水平、财富水平等因素对公共安全需求并没有显著的影响。(2)公共安全服务的价格效应、私人安全服务和其他公共服务的替代效应对公共安全需求影响显著。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政府应放宽市场准入,构建"公""私"安全服务互补的供给机制;并在税收规模既定的前提下,处理好公共安全与其他"一揽子"公共品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的竞争关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殷俊  陈天红  
农民失去土地之后,既有别于传统农民,又不同于城市居民,成为一个边缘群体。失地农民城市融入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由经济状况、社会互动和心理认同三个一级维度和相应二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衡量失地农民城市融入水平,并以武汉市失地农民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是否愿意在城市生活的心理偏好、土地补偿标准、社会保障政策满意度等个体因素和政策因素共同影响失地农民城市融入水平。从经济、社会、心理多维度,从政府、社会和个体多主体出发,促进失地农民城市融入是今后努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玉勤  张蕙杰  
通过分析武汉市消费者的杂粮消费行为可以发现,消费者对杂粮消费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知,在日常饮食中注意到了杂粮的膳食搭配作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家庭收入、消费者年龄、杂粮价格、杂粮营养价值与口感、杂粮促销手段与易取得性对消费者杂粮消费行为有重要影响。在产品定位、价格定位、分销策略、促销手段等方面应该有所作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芳  
本文采用Tobit模型,对湖北省武汉市外来农民工给家乡汇款的影响因素及动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收入水平、配偶是否留在家乡、退休后是否返乡、家乡的房产、失业时农村家庭的经济援助以及农民工外出打工时间等对汇款具有显著影响。由此可以看出,现阶段中国农村家庭更注重横向关系,而非传统的纵向关系。农民工汇款既有利他动机,也有利己动机,但又并非两者单纯的折衷模式。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潜藏着更隐蔽的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和历史因素,这才是影响农民工汇款行为的根源所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晓刚  陈浩  
基于武汉市江夏区龚家铺村失地农民的调查数据,利用概率选择模型,分析了失地农民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社会关系网、征地补偿款和社会保险参与度等因素对其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就业质量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月收入、工作稳定性、职业声望、职业发展与工作满意度等方面。结果发现,加强技能培训能够显著提升失地农民的就业质量,受教育程度和技能培训对就业质量五个方面的影响全部显著。因此,提升就业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他们受教育程度和增加技能培训的机会;社会保险参与度对提升失地农民就业质量的激励作用甚微,是一个保健因素而非激励因素;征地补偿款的高低与失地农民的就业质量存在负相关关系。这表明一次性货币补偿安置和土地换社保模式的弊端所...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坪华  凌远云  焦金芝  
本文利用武汉市388名消费者的问卷调查资料,就消费者对QS标识的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消费者对QS标识的认知状况总体上不容乐观。影响消费者对QS标识知晓程度的主要因素是信息渠道,影响消费者对QS涵义理解程度的主要因素是购买认证产品与关注外包装标识信息的习惯以及收入水平,而对QS标识关注程度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对QS标识的信任程度、选购认证产品的习惯以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品质的重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彭远春  
基于时空情境变化的背景,结合对武汉市杨园社区餐饮业农民工的566份调查问卷分析,从农民工主体角度探讨他们对农民这一强制性身份的认同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较大比例的农民工对农民身份呈模糊认同的状态。在控制其他变量后,入城前居留意愿、大众传媒接触程度、在城从事职业数、月收入满意度、家庭支持外出务工程度、务农时间等6个变量最终影响着农民工身份认同。城市体验、进城期望、乡土记忆对农民工身份认同起着独自、不可替代的作用,且由大到小影响着农民工身份认同。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烈佳  郭竞璟  
以武汉市郊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基于248份调查问卷,构建了包含个体特征、心理因素、交通与环境和产权属性四类11个影响因素在内的Lars-Lasso模型,对居民郊区购房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1)住宅价格、升值潜力、住房满意度、养老意愿、交通状况、自然环境和住房产权是影响居民郊区购房意愿的七大因素;(2)在七大因素中,自然环境对居民郊区购房意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养老意愿、住房满意度、住宅价格、升值潜力、交通状况,影响最小的是住房产权;(3)与自有产权者相比,租房者的郊区购房意愿更强烈;(4)学历和家庭月收入对居民郊区购房意愿的影响尚未显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伟艳  王钰  
文章以武汉市为例,在界定商品住宅需求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影响住宅需求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地归纳和总结;然后利用灰色预测、回归方法以及整合两种方法分别对武汉市未来三年的商品住宅需求进行了预测,最后文章对预测结果及两种方法的预测偏差进行了讨论与说明。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田云  李波  张俊飚  
研究基于14个主要方面碳源,测算了武汉市1996—2009年碳排放量。发现自1996年以来武汉市碳排放呈现"平稳—上升—平稳"的三阶段特征。进一步基于LMDI模型分解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因素对碳排放量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效果不够显著且波动性较强,1997—2009年与基期相比,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因素分别累计实现了0.95%,11.30%的碳减排;而经济因素与人口规模因素则对碳排放具有较强推动作用,分别累计产生了64.65%,19.65%的碳增量。最后,据此提出推进武汉市碳减排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敏  黄英  黄娟  
以房养老是缓解我国当前养老压力,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全国试点城市,武汉市以房养老情况和探索具有典型意义。下一步,应实施加强政府全局统筹、房地产市场和以房养老"双赢"发展、加强以房养老金融保险产品推广力度和通过空巢、"失独"老人打开缺口等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引  
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武汉市作为中部特大副省级城市,如何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文章围绕影响武汉市城市竞争力几项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武汉市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作一有效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