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27)
- 2023(11782)
- 2022(10242)
- 2021(9827)
- 2020(8078)
- 2019(19132)
- 2018(19201)
- 2017(37596)
- 2016(20295)
- 2015(22946)
- 2014(22987)
- 2013(22483)
- 2012(20312)
- 2011(18161)
- 2010(18185)
- 2009(16403)
- 2008(15653)
- 2007(13494)
- 2006(11559)
- 2005(9928)
- 学科
- 济(81951)
- 经济(81871)
- 管理(55816)
- 业(52561)
- 企(43962)
- 企业(43962)
- 方法(41567)
- 数学(36809)
- 数学方法(36134)
- 农(20694)
- 中国(19878)
- 地方(18096)
- 学(17812)
- 业经(17393)
- 财(17326)
- 理论(14408)
- 农业(13823)
- 贸(13313)
- 贸易(13305)
- 和(13004)
- 易(12830)
- 环境(12546)
- 技术(12334)
- 制(12104)
- 务(11078)
- 划(11077)
- 财务(11005)
- 财务管理(10986)
- 企业财务(10353)
- 教育(10255)
- 机构
- 大学(282251)
- 学院(281142)
- 管理(115927)
- 济(105967)
- 经济(103509)
- 理学(101830)
- 理学院(100654)
- 管理学(98482)
- 管理学院(98003)
- 研究(89717)
- 中国(65179)
- 京(60898)
- 科学(58776)
- 财(45852)
- 所(44108)
- 业大(43627)
- 农(42950)
- 中心(41242)
- 研究所(40686)
- 江(39245)
- 北京(38338)
- 范(38310)
- 师范(37990)
- 财经(37821)
- 经(34422)
- 农业(33671)
- 院(33262)
- 州(32776)
- 师范大学(30911)
- 经济学(30661)
- 基金
- 项目(201805)
- 科学(158886)
- 基金(146417)
- 研究(145009)
- 家(127573)
- 国家(126566)
- 科学基金(109879)
- 社会(89740)
- 社会科(85132)
- 社会科学(85106)
- 省(78970)
- 基金项目(78771)
- 自然(74144)
- 自然科(72487)
- 自然科学(72472)
- 自然科学基金(71097)
- 教育(67286)
- 划(66885)
- 资助(61076)
- 编号(59748)
- 成果(46838)
- 重点(44636)
- 部(43494)
- 发(41972)
- 创(41596)
- 课题(40799)
- 创新(38734)
- 科研(38658)
- 大学(37415)
- 教育部(37279)
- 期刊
- 济(111122)
- 经济(111122)
- 研究(78650)
- 中国(49520)
- 学报(44046)
- 科学(41558)
- 管理(41116)
- 农(38057)
- 大学(33297)
- 财(32438)
- 教育(32177)
- 学学(31290)
- 农业(27151)
- 技术(26002)
- 融(19538)
- 金融(19538)
- 业经(18920)
- 经济研究(17625)
- 财经(16943)
- 图书(15999)
- 问题(14454)
- 科技(14403)
- 经(14308)
- 理论(14050)
- 业(13882)
- 技术经济(13858)
- 资源(13787)
- 统计(13455)
- 实践(13146)
- 践(13146)
共检索到391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钢 陈未雨 杨兰 刘倩 陈曦亮
互联网经济时代的线上交易推动着线下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为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快递自提点应运而生,成为地理学多维视角下新的研究关注点。论文基于武汉市13个市辖区的菜鸟驿站和中国邮政速递物流站点的POI数据,综合运用文本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探析武汉市快递自提点的组织形式、区位选址、空间格局与集聚模式。结果表明:①武汉市菜鸟驿站和邮政站点各自的依托方式和服务对象存在巨大差异,二者虽为竞争关系,却能达到优势互补;②80%的快递自提点出现在距离社区出入口200 m以内的范围,菜鸟站点较邮政站点更邻近社区;③受城市人口分布、用地类型、居民购买力等因素的影响,快递自提点空间分布不均衡,沿"东北—西南"轴线呈对称分布并延伸,密度自内圈向外圈呈跳跃式递减;④快递自提点在城市中心城区集聚,形成"中心热点区",在城市外围边缘地区离散,形成"边缘冷点区",整体呈现"隔江‘2+3’五核集聚模式",由菜鸟驿站的分布所主导;⑤快递自提点的分布与居民用地重合度高,但其数量在边缘居民区仍匮乏,其数量与各市辖区的面积和常住人口数量呈正相关。最后,论文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丽 胡静 田小波 徐欣
乡村旅游空间集聚发展对提高旅游效率、增强区域旅游竞争力、振兴乡村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城市边缘区成为乡村旅游的热点地区。文章选取2005、2010、2015和2020年四个年份,以武汉市为例,运用网格维分析、Ripley’s K函数和核密度分析方法从集聚形态、集聚尺度、集聚模式分析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地的空间集聚格局演化特征,基于2 km*2 km微观尺度单元运用地理探测器定量分析乡村旅游空间集聚因素的影响水平,探讨空间集聚水平与影响因素的空间耦合分布。结果显示,武汉市乡村旅游具有区域不等概率分布的基本分形特征,呈线状分布形态并向周边扩散;空间集聚的强度随集聚空间尺度的扩大呈正态分布,集聚强度峰值的空间尺度由8增至18 km;空间集聚呈多核心层级状的点-轴扩散模式演化,形成多个不同规模的核心和次核心集聚区。自然生态、社会经济、高等级景区和政策调控因素共同作用于空间集聚格局,影响因素按解释力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高等级景区、路网密度、环城距离、河流水系、人口密度、山地资源和用地类型。双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力均高于单因素的影响力,产生非线性增强与双因子增强两种效应。此外,政策调控因素发挥了增强“集聚区根植性”的作用。
关键词:
空间集聚 影响因素 乡村旅游 武汉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余家祥 索馨 胡海 冯军清 肖康延
通过对武汉市零售业、批发业、药品流通业、快递业、餐饮业、生鲜电商、第三方物流、平台型城配等八类共20余家重点商贸物流企业开展调研,深入研究武汉市城乡高效配送网络构建、配送车辆管理以及新装备、新技术应用情况,重点分析武汉市城乡高效配送的代表性模式,提出完善城乡配送网络体系建设,创新城乡高效配送组织模式、提升城乡高效配送管理水平等对策。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媛媛 杨毅 李俊杰 涂振发
在人口密度等级区划的基础上对研究区进行网格划分,运用搜狗地图API计算出武汉市内任一社区距离任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间的最短公共交通出行时间(包括从出发地到起始公交/地铁站点、抵达站的公交/地铁站点到目标地的时间、乘坐公交/地铁的时间),结果显示:1)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可达性最优的地区集中在硚口区,江汉区和江岸区的沿江地带,这些地区的公共交通出行时间均在1h之内,甚至是一刻钟.2)汉阳区、洪山区西部以及江岸区北部的后湖街道等区域的可达性较好,公共交通出行时间在1.5h左右.3)东西湖区、汉南区2个区公共文化服务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柳富满 刘嗣明 朱媛媛
基于武汉市主要夜间经济载体空间位置,运用平均最近邻指数、核密度等分析方法,从空间分布形态、空间分布模式、空间集聚区三个方面揭示武汉市夜间经济载体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表明:1)武汉市夜间经济载体空间分布不均衡,汉口、武昌、汉阳分别形成大面积片状分布、“L”型带状分布、点轴分布形态。2)武汉市夜间经济载体均为集聚分布模式,总体集聚程度较高,各类型夜间经济载体集聚程度差异明显。3)武汉市夜间经济载体集聚于主要商圈和区域性商业中心,商圈周边形成6个主要集聚区,区域性商业中心形成多个小规模集聚点。
关键词:
夜间经济载体 空间分布 集聚 武汉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丽琴 渠丽萍 吕春艳 李玲
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和土地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以LandsatTM影像解译数据为基础,采用当量因子修正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武汉市1990~2016年4个时期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特征及空间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武汉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先减少后增加态势,不同时期河流湖泊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始终最高,农田和坑塘湿地次之,这三类生态系统提供了武汉市85%以上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2)各乡镇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空间集聚,且相关性程度有递增的趋势;(3)各乡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率的空间相关性在不断减弱,后期扩散效应显现;(4)中心城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不均衡的趋势在向郊区蔓延,乡镇的区位条件以及河流湖泊的占比与其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研究显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受城市发展方向和土地利用结构影响较大,河流湖泊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大均 谢双玉 陈君子 裴星星
由于旅游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交通可达性以及旅游发展政策等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性,区域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在不同发展阶段和空间尺度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其空间结构具有等级性、层次性、多样性以及复杂性。本文运用分形理论,结合区域旅游空间格局演变过程,构建区域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将区域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分为点状发展模式、集聚发展模式、多中心发展模式和一体化发展模式4种类型,并以武汉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是分形的,多分形特征明显,且处于多中心发展模式的初级阶段。最后提出了武汉市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方向和途径。
关键词:
旅游景区系统 分形理论 演化模式 武汉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娟 乔花芳
根据农村居民就业与居住空间行为的主要特征,可将其空间行为模式归纳为3种基本类型:村域就业-居住模式、城镇就业-居住模式和迁移模式。在此基础上,分别对2007和2012年武汉市新洲区3个样本村进行实证调研,研究结果显示:1该区域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区域外转出明显;2该区域半城市化特征明显,样本村2007年处于城镇就业-居住模式和迁移模式的就业人口占总样本数的比重为39%,2012年则上升为65.3%;3该区域的小城镇对于当地农村居民的吸引力较弱,在农村居民从村域就业-居住模式向迁移模式转换的过程中会出现土地撂荒现象。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琬仪 刘合林
文章采用多源数据,借助ArcGIS平台,采用空间密度分析法和归纳法研究超大型城市武汉市商品住宅空间在分布规模、分布密度和结构模式3个方面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商品住宅空间分布展现出总体规模偏小、空间分布不均衡等特点,空间结构模式上表现出"多中心""廊道式"和"圈层式"相结合的特点。这些新分布特征与结构模式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与当前武汉市其他活动空间的发展新趋势有紧密关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丁玲 王江萍
随着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的不断提高和医保制度的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设施在医疗卫生保障中担任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其建设力度关乎城市公民健康及城市健康发展。文章以武汉市为例,基于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设施的POI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数据库,综合运用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全局、局域)方法,从高度集聚区域、热点区域空间分布展开分析,归纳武汉市定点设施的空间布局特征与不足,并基于健康城市视角,从政府主观调控空间布局、政策侧面引导社会发展两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朱古月 赵丽元
以武汉为例,从横向和纵向两层面构建文化产业评估体系和空间集聚测度模型,对城市文化产业做出科学具体的发展评估,找出其发展短板。一方面在文化产业运作机制基础上推衍出文化产业评价的三大模块,通过SPSS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另一方面,采用Moran's指数和克里格插值法对产业主体空间进行集聚分析和预测。创新点在于建立了数据缺乏情况下的文化产业评价体系,同时采用交叉学科的方式使用经济地理模型对文化产业用地做出评估预测。
关键词:
文化产业 评价指标 空间集聚 城市层面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益坤 罗静 罗名海 田玲玲 蒋亮 陈四云
大都市周边乡村聚落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发生着不同程度的重构与转型,分析特殊区域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与生产生活方式,有利于引导区域内的乡村发展,并可为特殊地域乡村振兴实践提供有益启示。以武汉市新城区1868个行政村为研究区,从聚落的空间分布、规模结构及形态分异三个方面出发,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地统计分析方法,探讨大都市区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特征。研究表明:在空间分布上,武汉市乡村聚落集聚特征显著,但空间分异明显,具体展现为自近郊向偏远乡村地区呈“倒U型”结构;在规模分布上,武汉市乡村聚落规模普遍偏小,表现为近郊大,外围小的连片分布态势,并在局部上与密度分布存在正相关;在形态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主要为条带、团簇、散点等形态。最后,通过实地调查识别乡村聚落的生产生活方式:近郊以发展都市农业和到中心城区兼业为主,多为城乡两栖生活模式,远郊以传统农业和劳务输出为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佘冰 朱欣焰 呙维 徐晓
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经过多年运行积累了大量历史事件数据,这类事件数据在空间上呈现明显集聚分布。确定事件发生的空间分布以及衡量空间分布的集聚程度,能够为城市管理资源的合理调配、划分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本文应用空间点模式分析方法,对2011年1-8月间武汉市江汉区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中的两类主体事件(占道经营和垃圾处理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占道经营事件的"热点"区域1-8月总体呈减少趋势,而垃圾处理事件的"热点"区域整体呈递增趋势;两类事件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其特征空间尺度都为1000 m左右。研究表明,空间点模式分析方法能够为城市管理者提供一种针对城市事件空间集聚模式的直观的可视化分析手段,以及对空间集聚程度的定量分析方法,并可为进一步统计建模分析奠定基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武汉市地税局课题组 雷建国
本文以武汉市社会征缴模式的现代及存在问题为基础,定量研究了三种社会保险征缴模式的征收效率,结果表明:地税系统全责征缴的社会保险征缴模式效率最高。本文最后提出构建武汉市地税系统"全责征收,税式管理"的社保费征缴模式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
社会保险 征缴模式 征收效率 全责征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秦世波
网购自提点,这种模式对网商来讲可以有效地接近客户,扩大客户资源;但对同行业的竞争者、对企业渠道成员来讲,却是非常明显的渠道冲突,本文就渠道冲突的表现形式、网购自提点模式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国内外主要购物网站的运营模式,对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对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
网络购物 渠道冲突 自提点 电子商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