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58)
2023(11941)
2022(10463)
2021(9716)
2020(7995)
2019(18508)
2018(18468)
2017(35597)
2016(19339)
2015(21714)
2014(21536)
2013(21255)
2012(19631)
2011(17489)
2010(17286)
2009(15129)
2008(14428)
2007(12278)
2006(10713)
2005(9070)
作者
(55674)
(46402)
(45993)
(43753)
(29647)
(22347)
(20788)
(18211)
(17732)
(16290)
(16250)
(15509)
(14681)
(14526)
(14314)
(14197)
(13950)
(13748)
(13255)
(13212)
(11587)
(11284)
(11067)
(10620)
(10375)
(10268)
(10169)
(10145)
(9145)
(9136)
学科
(74585)
经济(74499)
管理(53184)
(48985)
(40347)
企业(40347)
方法(34183)
数学(29710)
数学方法(29371)
(20123)
(19799)
中国(19300)
地方(17163)
(16674)
环境(16419)
业经(16055)
农业(13464)
(13419)
(12290)
贸易(12284)
理论(11871)
(11853)
(11838)
(11412)
技术(11256)
(10361)
财务(10302)
财务管理(10284)
(9817)
金融(9814)
机构
大学(268118)
学院(264949)
管理(107620)
(100207)
经济(97887)
理学(94044)
理学院(92882)
管理学(91082)
研究(90887)
管理学院(90625)
中国(65303)
科学(59888)
(58299)
(45384)
(43880)
(43491)
业大(42189)
研究所(42048)
中心(41574)
(37399)
(37326)
师范(36992)
北京(36802)
财经(36065)
农业(34051)
(33852)
(32941)
(30694)
师范大学(30471)
经济学(28929)
基金
项目(194004)
科学(152744)
基金(141539)
研究(138992)
(125107)
国家(123827)
科学基金(106044)
社会(86223)
社会科(81685)
社会科学(81662)
基金项目(77002)
(74992)
自然(71483)
自然科(69770)
自然科学(69755)
自然科学基金(68483)
(64445)
教育(62646)
资助(57179)
编号(56329)
成果(44453)
重点(43499)
(42039)
(41209)
(39866)
课题(38294)
科研(37713)
创新(37199)
计划(35905)
大学(35506)
期刊
(106532)
经济(106532)
研究(76188)
中国(47410)
学报(44900)
科学(42278)
(38364)
管理(37306)
大学(33224)
学学(31264)
(30375)
教育(28711)
农业(27317)
技术(21521)
(18455)
金融(18455)
业经(17232)
经济研究(16089)
财经(16010)
图书(15463)
资源(14603)
(14263)
科技(14255)
问题(13967)
(13476)
理论(13299)
实践(12470)
(12470)
(12409)
现代(12023)
共检索到375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经南  李丹哲  韩笋生  
目前国内外对家庭碳排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家庭经济属性、居民出行特征等方面,对家庭碳排放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的认识较少。本文以低碳武汉问卷调查为基础,以GIS为平台,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索武汉家庭碳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武汉市家庭碳排放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并且生活碳排放较高的家庭更容易出现在城市中心区,而日常出行碳排放较高的家庭出现在郊区的几率更高一些。最后,依据研究结果,从空间规划方面,提出旨在降低武汉居民日常家庭碳排放的策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党丽娜  杨勇  
以武汉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域,分析表层土壤中5种重金属(Pb、Zn、Cu、Cr和As)元素的含量水平及累积状况.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武汉市主城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生态危害等级,同时运用Arc GSI空间插值并绘制出5种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内Pb、Zn、Cu、Cr、As的平均含量均高于湖北省背景值,各元素的超标率分别为38.9%、62.2%、85.5%、83.3%、98.9%,As、Zn、Cu、Cr的累积较为明显;Zn变异系数最大,表现出强变异,Cu、Cr、As为弱变异,空间分布均一.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表明,各元素的污染指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经南  陈舒怡  王国恩  
选取武汉市沌口东风阳光城及青山区108街坊两个社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家庭出行冷热点分析,对其土地利用、路网密度以及社会经济属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两个社区在家庭出行碳排放量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居住小区的土地混合度越低,家庭碳排放量越高;路网密度越大,公共交通站点越密集,家庭出行碳排放量越小;家庭社会经济水平越高,家庭出行碳排放量越大。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这种差异与二者不同的开发历史、空间布局以及社会经济等因素有关。最后,从微观层面提出了低碳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琬仪  刘合林  
文章采用多源数据,借助ArcGIS平台,采用空间密度分析法和归纳法研究超大型城市武汉市商品住宅空间在分布规模、分布密度和结构模式3个方面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商品住宅空间分布展现出总体规模偏小、空间分布不均衡等特点,空间结构模式上表现出"多中心""廊道式"和"圈层式"相结合的特点。这些新分布特征与结构模式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与当前武汉市其他活动空间的发展新趋势有紧密关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蕾  田玲玲  罗静  
通过对武汉市中心城区创意产业进行分类,调研整理武汉市中心城区现有创意企业的基本情况,利用Arc GIS10建立武汉市中心城区创意产业7大类创意企业的空间数据库,运用栅格法分别计算绘制武汉市中心城区各类创意产业企业空间分布机构密度图,并进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揭示武汉市中心城区创意产业企业空间分布规律和各类型创意企业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发现:1武汉市中心城区创意产业企业在中心城区商圈附近高密度面状集聚;2沿河与沿交通干线次密度带状扩散;3高校与高科技园区周边地区低密度点状蔓延;4各类型创意企业中心城区的空间格局呈现出一定的差异,表现为三种形态、三种密度和三种不同的发展阶段。最后,总结武汉市创意产业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武汉市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化策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经南  黄小康  高浩武  
以2010年武汉市低碳城市调查问卷为基础,通过相关性分析和最优尺度回归分析,探究了武汉市家庭社会经济属性各因素对家庭日常出行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成员交通出行方式、是否拥有小汽车、家庭月收入水平、成员受教育程度、成员年龄及成员就业单位性质与出行碳排放显著正相关;对出行碳排放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为是否拥有小汽车、出行方式、教育水平等。最后从建设低碳城市的角度出发,就如何减少家庭日常出行碳排放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伟  胡静  陆汝瑞  程绍文  邢增丽  周蕊蕊  
以武汉市18个主要旅游景区特殊时段旅游流为研究对象,使用地理集中G指数、绘制饱和曲线和斯泰恩斯峰值指数M图进行分析;用基尼系数(Gini)和不平衡指数S来分析其空间特征,并利用洛伦兹曲线检验。结果显示:①在各段时间上,来武汉观光游览的游客分布较为均匀;探亲访友、商务会议、购物美食在时间上分布的集中度较高,旅游流在短期内涌涨,具有明显的突出高峰。②在空间分布上,不同旅游目的的旅游流Gini系数均大于0.8,呈现集中分布特征,且分布不均匀。旅游流分布在各景区的不平衡指数S为0.4412,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黄鹤楼、东湖、长江大桥、汉口江滩、武汉大学、归元寺、湖北省博物馆、户部巷8个景区。③通过对比分析旅游流的空间分布和案例景区的地理空间结构,发现不同旅游目的的旅游流在空间分布上形成对区域旅游地理结构的响应现象,并提出了具体的响应模式。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绵陛  
利用CHFS2015的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通过构建规范的家庭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国家庭的财富构成和分布特征。研究表明:中国家庭平均持有净资产为77.75万元,住房是家庭最主要的资产,家庭负债并不普遍;总体上看,家庭还是净储蓄部门,但城市家庭的资产负债表比农村的健康。在财富分布上,财富GINI系数已达0.73,且农村的财富集中度高于城市;经营性资产、商铺、股票和其他金融资产等经营投资性资产的集中度最高;债务分布有点两极分化;但富裕家庭的债务是经营性的,贫困家庭的债务是生存性的。除了医疗和教育负债,在资产负债的年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绵陛  
利用CHFS2015的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通过构建规范的家庭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国家庭的财富构成和分布特征。研究表明:中国家庭平均持有净资产为77.75万元,住房是家庭最主要的资产,家庭负债并不普遍;总体上看,家庭还是净储蓄部门,但城市家庭的资产负债表比农村的健康。在财富分布上,财富GINI系数已达0.73,且农村的财富集中度高于城市;经营性资产、商铺、股票和其他金融资产等经营投资性资产的集中度最高;债务分布有点两极分化;但富裕家庭的债务是经营性的,贫困家庭的债务是生存性的。除了医疗和教育负债,在资产负债的年龄分布上表现出了非典型性特征,各类家庭资产和负债,包括净资产均随年龄的上升而下降的分布特征。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柳富满  刘嗣明  朱媛媛  
基于武汉市主要夜间经济载体空间位置,运用平均最近邻指数、核密度等分析方法,从空间分布形态、空间分布模式、空间集聚区三个方面揭示武汉市夜间经济载体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表明:1)武汉市夜间经济载体空间分布不均衡,汉口、武昌、汉阳分别形成大面积片状分布、“L”型带状分布、点轴分布形态。2)武汉市夜间经济载体均为集聚分布模式,总体集聚程度较高,各类型夜间经济载体集聚程度差异明显。3)武汉市夜间经济载体集聚于主要商圈和区域性商业中心,商圈周边形成6个主要集聚区,区域性商业中心形成多个小规模集聚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单卓然  安月辉  袁满  黄亚平  
建成环境与公众情绪的关系是健康城市建设所关注的重要议题。近年来,社交媒体大数据及语义分析方法为量度公众情绪提供了新的渠道。通过采集微博用户文本数据,借助腾讯云NLP情感分析模块测度情感概率,并将其转译为居民情绪值,用以反映情绪的积极或消极程度。运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剖析了武汉市主城区居民情绪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方法探究了建成环境要素对居民情绪的影响。研究发现,居民情绪的时间分布具有较鲜明差异性,空间分布具有较显著集聚性。大部分建成环境要素对情绪影响较稳健,其中户外休闲场所密度、娱乐设施密度及交通设施密度对居民积极情绪的正向效应最为强烈,其影响呈现出时间上的一致性和空间上的异质性。研究可以为优化大城市建成环境要素布局补充一种居民情感视角的新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威   黄璐   范青  
在对武汉市116个露营旅游休闲地进行类型划分的基础上,运用计量数学模型和空间分析法,对其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结果表明:(1)武汉市露营旅游休闲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经历了“起步酝酿、快速扩张、蓬勃发展、转型提质”4个发展阶段。(2)武汉市露营旅游休闲地极化发展形成的空间冷热点区域,随着时间变化出现集聚、非均衡特点,最后在西北部形成“西北—东南”走向的条带状集聚区,在中西部形成“东北—西南”走向的抱团状集聚区,在中东部形成“东北—东南”走向的团块状集聚区。(3)目前武汉市露营旅游休闲地的类型主要有休闲观光、娱乐活动、教育培训、郊野探险4种,不同类型的集聚规模和演化趋势存在差异。(4)城市化、政策、需求、自然、区位等因素共同影响武汉市露营旅游休闲地时空分布特征,不同因素的影响效果存在一定异质性。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孙莉   刘薇   何砚  
通过分析京津冀地区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区域环境治理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战略支持。使用最近邻法构建了空间权重矩阵,通过莫兰指数检验发现该地区的碳排放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即相邻地区的碳排放效率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使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碳排放效率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进步等因素对碳排放效率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周边碳排放效率高的地区对本地区的碳排放效率也具有正向驱动作用。对多元回归模型中各变量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进行解释,总体来看,人口密度、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和第三产业占比等因素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比其他因素更为显著。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江  
城市外部空间形态是城市空间要素自组织演变的外在表现,合理的外部空间形态有利于城市组成要素及其资源环境的稳定发展。空间形态的分维数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有其发展演变的规律,分维数的变化与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以武汉市建国以来不同时段的城市外部形态为例,在GIS环境下研究外部形态信息图谱,提取各时期的分维数和人口、面积的统计数据,经拟合发现城市规模与外部形态分维数有密切的函数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形态描述函数",提出在城市发展时期,分维数可作为城市面积和人口规模的指示器,来预测城市空间扩展和演变的程度,以及利用分维数与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关系可以深入分析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机理。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袁凯华  甘臣林  杨慧琳  刘晔  陈银蓉  朱庆莹  
研究目的:量化碳排放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的关系特征,对建设用地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分解。研究方法:EKC假说、KAYA恒等式、LMDI分解。研究结果:(1)建设用地总量与工业用地的碳排放EKC关系为倒U型,公共商服与交通用地为N型,居住用地则为U型;(2)地均GDP产出和产业用地规模对产业碳排放增长具有正向作用,而单位GDP产业能耗对产业排放增长具有负向效应,其他因素影响较弱;(3)人均GDP和居住用地规模对生活碳排放具有正向效应,而单位GDP生活能耗、单位能耗排放和居住人口密度具有负向效应;(4)交通出行结构、地均出行人口数和交通用地规模对交通碳排放具有正向效应,单位能耗排放和人均能耗强度对交通碳排放具有负向效应。研究结论:各类建设用地扩张均未达到碳排放增长拐点,工业用地扩张的碳排放边际速率降低使得武汉市碳排放增长趋缓,但居住、公共商服和交通碳排放在城市扩张中具备更快的增长趋势,是控制土地利用碳排放的重点;承载功能差异使得驱动建设用地碳排放增长的因素各异,需结合两者增长的耦合关系和不同因素碳效应探讨建设用地低碳利用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