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95)
- 2023(10148)
- 2022(8079)
- 2021(7135)
- 2020(6181)
- 2019(14332)
- 2018(14202)
- 2017(28362)
- 2016(15615)
- 2015(18036)
- 2014(18408)
- 2013(18369)
- 2012(17174)
- 2011(15438)
- 2010(15508)
- 2009(14598)
- 2008(14684)
- 2007(13279)
- 2006(11477)
- 2005(10362)
- 学科
- 济(76613)
- 经济(76540)
- 管理(43515)
- 业(42679)
- 方法(36682)
- 数学(33308)
- 数学方法(33109)
- 企(32818)
- 企业(32818)
- 中国(21564)
- 农(20465)
- 财(17798)
- 地方(17466)
- 业经(14985)
- 农业(13725)
- 学(13371)
- 贸(12717)
- 贸易(12715)
- 制(12389)
- 易(12227)
- 务(11214)
- 财务(11191)
- 财务管理(11158)
- 企业财务(10654)
- 环境(10227)
- 融(10139)
- 金融(10136)
- 银(10037)
- 银行(10012)
- 和(9664)
- 机构
- 大学(234647)
- 学院(232503)
- 济(98560)
- 经济(96430)
- 管理(89128)
- 研究(78019)
- 理学(77050)
- 理学院(76134)
- 管理学(74898)
- 管理学院(74458)
- 中国(58178)
- 京(49904)
- 科学(47417)
- 财(44539)
- 农(40113)
- 所(38955)
- 中心(37204)
- 财经(36206)
- 江(35469)
- 研究所(35305)
- 业大(34794)
- 经(33012)
- 经济学(31798)
- 农业(31669)
- 北京(31095)
- 范(30944)
- 师范(30650)
- 经济学院(29055)
- 州(28368)
- 院(28066)
- 基金
- 项目(155667)
- 科学(123002)
- 基金(114208)
- 研究(111862)
- 家(98861)
- 国家(98078)
- 科学基金(84656)
- 社会(72930)
- 社会科(69214)
- 社会科学(69192)
- 基金项目(61107)
- 省(59715)
- 自然(54342)
- 自然科(53127)
- 自然科学(53112)
- 自然科学基金(52173)
- 教育(51875)
- 划(50949)
- 资助(46677)
- 编号(44871)
- 成果(36116)
- 部(35289)
- 重点(35084)
- 发(33825)
- 创(31359)
- 课题(31096)
- 国家社会(30492)
- 教育部(30402)
- 科研(29961)
- 创新(29481)
共检索到338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何雄
本文基于武汉市1990年、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和各乡镇、街道1949~2002年户籍人口统计资料,对武汉市城市化历史进程、现状、市内城市化差异进行综合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从1949~2002年,武汉市城市化进程曲折缓慢,武汉市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化水平明显落后于工业化和非农就业水平,城区与郊区之间城市化进程差异明显。变"在控制中发展"为"发展中控制"是武汉市城市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城市化 工业化 社会经济结构 二元结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驰 钟水映 李先玲
本文根据武汉市1989~2008年相关数据,选取非农人口比重(即城市化率)作为城市化指标;废水排放量、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等作为环境污染指标,运用回归模型对城市化率和环境污染指标分别进行耦合分析并建模,探究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并基于研究结果分析,提出了促进武汉市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武汉市 回归分析 城市化 环境污染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丁镭 方雪娟 赵委托 程胜高
以武汉市2000~2013年数据为基础,构建了城市化综合水平和空气环境综合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结构熵权法和响应度模型对城市化进程中的空气环境响应时序特征和整体响应强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2000年后武汉市城市化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时期;空气环境综合指数及其分量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综合指数呈波动中递增趋势;(2)空气环境综合指数及其分量对城市化有着不同的响应特征,其中,空气质量指数与综合指数由正响应转向负响应,2010年为拐点,表明近年来,武汉市空气环境压力变大,空气质量有恶化的趋势;(3)相同城市化进程中,空气环境质量的正向响应相对于空气负荷压力的减小具有不一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文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谭术魁 张红霞
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我国武汉市土地市场的调控进行实证分析,以"供给控制""、需求引导"和"价格调节"为外生潜变量,"城市土地市场调控"为内生潜变量,分别采用不同的指标(观测变量)进行测度。研究发现,供给控制与需求引导之间的相互影响显著,需求引导与价格调节之间的相互影响次之,供给控制与价格调节之间的相互影响相对较弱;三者对城市土地市场调控作出不同解释,其中供给控制的解释力最强。进而得出结论:2000年-2008年,武汉市通过对城市土地市场的供给控制、需求引导和价格调节,使供需基本平衡、供给结构趋于合理、地价和房价稳步上升,保证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市场的良好运行,其中供给控制的刚性效果明显,需...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雪松 王云冬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扩张侵占生态空间,导致大量生态景观日益破碎,分析城市扩张与生态景观的时空异质性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采用景观扩张指数(LEI)结合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MSPA)研究武汉市城市扩张与生态景观时空异质性特征,并通过建立多环缓冲区分析城市扩张类型与生态景观类型变化的关联特征。结果表明:(1)城市扩张类型中边缘式扩张处于主导地位但扩张速度逐渐减慢,飞地式扩张数量减少,分布于远城区且分散较广,填充式扩张则较集中连片,主要集中于江岸区等中心城区;(2)不同圈层的城市扩张类型和生态景观类型的关系在不同发展阶段差异显著;(3)生态景观类型以景观核心区为主,中心城区景观核心区面积随城区扩张减少,在城市扩张过程中,生态景观总体上越加破碎,边缘式扩张会加速生态景观核心区减小,飞地式扩张加剧景观单元的破碎化,填充式扩张则会弱化生态景观的破碎。本研究结果可为武汉市国土空间规划中提供决策参考,并对中部快速城市化地区同类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鲁新 刘小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魁
武汉市城市小康进程及展望肖魁评价居民生活是否达到小康,不能只从居民的收入消费来观察,也不能单纯地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而要从小康基本特征出发,科学地建立一套综合指标体系。其主要内容应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宏观经济条件,如经济实力、经济结构和分配制度,二是生...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卢洪友 贾莎
本文利用对武汉市城市居民的微观调研数据,通过建立居民公共安全需求状况的排序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居民公共安全需求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居民的某些社会经济特征,如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公共安全需求影响显著,而性别、婚姻状况、收入水平、财富水平等因素对公共安全需求并没有显著的影响。(2)公共安全服务的价格效应、私人安全服务和其他公共服务的替代效应对公共安全需求影响显著。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政府应放宽市场准入,构建"公""私"安全服务互补的供给机制;并在税收规模既定的前提下,处理好公共安全与其他"一揽子"公共品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的竞争关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金江 何立华
从中国当前较高的教育投资成本和较低的教育收益这一现实出发,本文运用2007年武汉市城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调查数据,对教育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以学历还是受教育年限衡量教育水平,教育对主观幸福感均有显著的正影响,这说明本文的估计结果是稳健的。同时,以学历衡量受教育水平时,还发现教育对主观幸福感的正效应随着学历水平的提高而减小。此外,教育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而体现,即教育不仅直接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而且还能通过改善个体的收入水平和健康状况间接提升其幸福水平。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教育 收入 传导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齐振宏 周慧
本文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辅之以面谈式访问,对武汉市消费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然后采用有序分类的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程度偏低,虽然接受程度较高却并未形成有效的购买意愿,消费者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个人特征,以及食品安全意识、获取信息来源和消费偏好与信心等显著地影响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和选择。因此,需要通过加强转基因科普工作、畅通信息渠道、完善转基因食品监管等举措来提高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和信心。
关键词:
转基因食品 消费者认知 影响因素 武汉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戴德艺 饶映雪 刘殿锋 刘成武
城市格局时空演变以土地利用变化为承载,为城市用地调控、空间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以武汉市主城为实证区,采用1989、1999、2008和2015年4期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综合空间信息技术、用地扩张量化分析方法研究城市土地利用转换关系,测度建设用地扩张强度、弹性与方向,揭示城市格局时空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989~2015年间,武汉市主城区土地利用变化以建设用地扩张、未利用地和耕地减少为主,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关联度高;主城区建设用地在1999年之后扩张速度明显加快,总体扩张强度逐步加强。建设用地扩张呈现时空不平稳状态,扩张主要集中在以汉阳、青山为代表的城郊过渡带区域,以及硚口、...
关键词:
城市格局 时空演变 RS和GIS 武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敬宣 李湘梅 陈雷 李勇
自然生态环境是城市生态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生态足迹作为生态环境承载状态测度的指标,受到社会、经济、人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时空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特征。鉴于集对分析(SPA)在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优势,以武汉市为研究对象,将城市总生态足迹与其相关影响因子联系起来考虑,融合集对分析中的同异反模式识别的“择近原则”和聚类分析思想构造集对分析动态模型,模型精度较高,验证误差均小于0.3%。并对武汉市2005年~2020年总生态足迹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2020年总生态足迹将由1 784.662×104hm2增长到2 781.388×104hm2,呈现出低于GDP、...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凌赛广 焦伟利 龙腾飞 刘慧婵 易予晴 武盟盟 王威 何国金
基于不同时相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的解译方法提取了武汉市2000、2005、2010和2014年的土地覆被信息,从城市扩展强度指数,城市中心坐标迁移和分形维数等方面分析了武汉市2000~2014年城市扩展时空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4年间,武汉市城市扩展强度指数为1.41,各主城区城市扩展强度不一,洪山区建设用地的增加对主城区城市扩展的贡献最大;在扩展过程中,武汉市城市分形维数增加,城市空间形态变复杂;其扩展呈现核心-放射扩展模式,并逐渐转向圈层式;自然条件、经济、人口、交通、政策和城市规划是武汉市城市扩展的主要驱动力,但随着交通的发展,自然条件和经济对武汉市城市扩展的驱动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