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43)
2023(12173)
2022(10157)
2021(9179)
2020(8048)
2019(18557)
2018(18221)
2017(35681)
2016(19575)
2015(21715)
2014(21929)
2013(22236)
2012(20578)
2011(18511)
2010(18896)
2009(18158)
2008(18413)
2007(17144)
2006(15132)
2005(13582)
作者
(57861)
(48925)
(48833)
(46205)
(30885)
(23674)
(22233)
(19264)
(18328)
(17596)
(16489)
(16450)
(15594)
(15293)
(15076)
(15045)
(15014)
(14255)
(14176)
(14126)
(12279)
(11989)
(11947)
(11267)
(11104)
(10980)
(10929)
(10824)
(9994)
(9911)
学科
(90752)
经济(90652)
(89504)
(71943)
企业(71943)
管理(65999)
(47045)
方法(40639)
数学(32396)
数学方法(32123)
农业(31128)
业经(30165)
(27244)
中国(20988)
(19837)
财务(19816)
财务管理(19783)
企业财务(18689)
(18326)
技术(17531)
地方(17468)
(15835)
(15695)
贸易(15691)
(15645)
(15210)
(14548)
(14277)
理论(14095)
(13714)
机构
学院(293458)
大学(286067)
(124765)
经济(122325)
管理(119433)
理学(102648)
理学院(101620)
管理学(100172)
管理学院(99647)
研究(93033)
中国(74320)
(65006)
(60108)
科学(57194)
(55810)
农业(50105)
业大(48559)
(47666)
(46828)
中心(45030)
财经(44371)
研究所(42930)
(40081)
北京(37106)
经济学(36747)
(36315)
(35235)
师范(34926)
经济管理(34821)
经济学院(33502)
基金
项目(190414)
科学(150767)
研究(139998)
基金(137906)
(118791)
国家(117612)
科学基金(102157)
社会(90404)
社会科(85390)
社会科学(85358)
(77281)
基金项目(74253)
自然(65351)
自然科(63817)
自然科学(63795)
(62691)
自然科学基金(62682)
教育(62101)
编号(57966)
资助(54941)
成果(44959)
(42458)
(42198)
重点(42171)
(42027)
(41666)
创新(38599)
课题(38486)
国家社会(36730)
科研(36357)
期刊
(147366)
经济(147366)
研究(80410)
(65839)
中国(56161)
(46157)
农业(44334)
学报(43126)
管理(42777)
科学(42193)
大学(33309)
学学(31973)
业经(30929)
(28009)
金融(28009)
技术(26966)
(23638)
教育(22091)
财经(21841)
经济研究(20639)
问题(20391)
(18819)
技术经济(18122)
(15539)
世界(15002)
农村(14851)
(14851)
商业(14771)
资源(14492)
统计(14436)
共检索到436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洁宇  彭静  
[目的]通过探索武汉市农业多功能性价值,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阶段性规划,综合评价其农业多功能拓展的现状及其多元价值的实现路径。[方法]文章通过构建多维度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系统发展指数,从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和休闲旅游4个维度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武汉市农业多功能拓展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在2010—2017年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表明武汉市农业多功能系统的整体效益在逐步提高,产业融合程度在不断加深,其中,经济功能对武汉市农业多功能系统贡献是最大,其次为社会功能和休闲旅游功能,而生态服务功能相对较弱。[结论]武汉市通过发挥农业区域比较优势,以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标,有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武汉市农业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生态服务功能、休闲旅游功能整体处于相互协调的良性发展阶段,但应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来促使其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从空间特征来看,武汉市不同区域农业的主导功能存在差异,各区因地制宜的农业多功能发展促进了武汉市农业多功能系统的协调发展;武汉市围绕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目标,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从功能定位来看,各区在结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资源禀赋条件基础上发展多功能农业,体现出完善的农业功能布局。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庆  周敬宣  李湘梅  肖人彬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不仅要了解导致环境问题的各种驱动力,更应建立模型来精确描述环境影响与驱动力之间的关系。以武汉市为例,应用SPSS软件、以STIRPAT模型为依据,建立了描述环境影响与各驱动力之间精确关系的数个模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人口总量的增长和人类发展指数的上升是最主要的环境影响驱动力,城市化率、人均GDP等因素对环境也有影响;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有助于减小环境影响;基尼系数对环境几乎没有影响。以此为据,就如何改变这些影响因素,以减小环境影响提出了建议。除了人口总量等常规指标,还分析了人类发展指数、城市化率、基尼系数等指标,充实了环境影响驱动力指标体系,更客观反映了造成武汉市环境问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孝宇  赖宗裕  张安录  
土地用途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下,耕地非农化概率值和其驱动力的空间作用强度分布在土地资源配置和耕地保护方面有积极的指示性。基于武汉市2000~2011年耕地非农化地块的微观数据,通过比较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和地理加权Logistic回归模型参数估计结果,验证了耕地非农化驱动力的空间异质性,并对异质性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政策涵义做出总结分析。研究表明:1耕地间的空间依赖效应和建设用地对耕地的空间溢出效应在耕地非农化过程中具有显著影响力,且耕地非农化驱动力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2地理加权Logistic回归模型由于考虑到数据的空间非平稳状态所以比Logistic回归模型有更好的拟合效果;3耕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隆杨  刘胜华  李健  
城市生态用地是维持城市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屏障,研究其动态变化特征及相关驱动力,将为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决策提供依据。该文以武汉城区为实证区,采用1990、2002、2014年等3期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土地利用变化矩阵量化数量变化,景观格局指数量化空间格局变化,生态服务价值系数和InVEST模型量化质量变化,利用二元逻辑回归模型和梯度分析法量化相关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生态用地总面积持续下降,累计减少239.55 km~2,其中水域为主要转出地类;生境质量下降24%;生态用地斑块破碎度提高,"孤岛化"现象逐渐显现;坡度、建设用地的最小距离、建设用地增长、GDP增长和道路密度是驱动生态用地变化的主要因素,随着城市向三环线外扩张,三环线以外的生态用地面临较高的生态转化风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陶红军  徐华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雪瑛  
[目的]休闲农业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新模式,为了全面了解陕西省休闲农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和驱动因素,对陕西省休闲农业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为陕西省发展现代化农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文章通过层次分析法对陕西省休闲农业的发展水平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基于该结果,采用模糊评价法对各指标打分,计算出休闲农业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根据得分情况,确定陕西省休闲农业发展的整体水平。[结果]层次分析法结果表明功能效益的权重最大为0. 422 4,产业发展的权重值次之为0. 269 9,经营模式的权重值最小为0. 135 1;模糊评价打分结果表明陕西省休闲农业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为3. 99;休闲农业发展水平驱动力分析表明物质基础、形成条件、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都会促进休闲农业的发展。[结论]陕西省休闲农业发展水平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驱动因素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为了促进陕西省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建议政府应加强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提升产品文化内涵,促进陕西省休闲农业的整体化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亚平  卢有朋  单卓然  周敏  
城市空间发展驱动力具有不确定性,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需要借助情景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在分析大城市空间发展驱动力演化的基础上,指出市场力的变迁促使主导功能要素升级,而政府力则通过公共产品供给与制度框架干预空间资源配置。随后以武汉市为例,根据市场力与政府力的现状特征识别出三大空间发展驱动力,并生成三种情景空间布局方案,在综合比对分析后提出了整合性方案,对多元驱动力下城市空间布局情景规划方法做了初步探索。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亚平  卢有朋  单卓然  周敏  
城市空间发展驱动力具有不确定性,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需要借助情景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在分析大城市空间发展驱动力演化的基础上,指出市场力的变迁促使主导功能要素升级,而政府力则通过公共产品供给与制度框架干预空间资源配置。随后以武汉市为例,根据市场力与政府力的现状特征识别出三大空间发展驱动力,并生成三种情景空间布局方案,在综合比对分析后提出了整合性方案,对多元驱动力下城市空间布局情景规划方法做了初步探索。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盛国勇  夏厚俊  胡振虎  
21世纪初,武汉市开始进行发展都市农业的探索。钻石模型的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撑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这关键四要素是促进武汉市都市农业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但却难以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武汉市都市农业要想克服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形成都市农业强大的竞争优势,必须通过集群式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小青  黄晶晶  
论文基于PSR(压力—状态—反应)模型构建城市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城市创业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以武汉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预测城市创业环境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优化创业环境的政策措施具备有效性、时滞性和积累效应,其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平台期,其正面效果逐步显现,政策红利逐步释放,预计城市创业环境将持续改善。最后指出优化城市创业环境应该从创新引领、聚集人才优势、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行政审批服务机制创新、完善创业教育指导以及突出区域产业特色形成创业型经济方面着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小青  黄晶晶  
论文基于PSR(压力—状态—反应)模型构建城市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城市创业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以武汉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预测城市创业环境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优化创业环境的政策措施具备有效性、时滞性和积累效应,其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平台期,其正面效果逐步显现,政策红利逐步释放,预计城市创业环境将持续改善。最后指出优化城市创业环境应该从创新引领、聚集人才优势、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行政审批服务机制创新、完善创业教育指导以及突出区域产业特色形成创业型经济方面着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华艳,易法海,鲁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董绍简  
武汉市城郊农业发展的新思路董绍简(一)要充分认识新阶段“三农”工作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世纪之交的武汉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其一,目前全国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正日益形成。武汉市地处华中、九省通衢,已建立了武泰闸、三角塘等一批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伟  严思湘  田家华  
文章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武汉市的实际情况,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人口与土地利用、生活保障、统筹协调五个层面构建了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武汉市2010—2106年的样本数据进行研究,并给出了每一年度综合评分。结果显示,武汉市新型城镇化质量在时间维度上存在着动态的增长趋势,以2012年和2014年为转折点先增长迅速后趋于平缓随后又再次加速提升。最后,从提取出的三个公共因子的角度对造成此种特征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并给出了优化武汉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新  
生态足迹模型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Ree和Wackernagel等1962年提出,由Wackernagel在1996年进一步完善,并在全球进行了实证计算和研究,迅速成为世界流行的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度方法。该理论1999年被引入我国。学者们将其用于我国不同区域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的研究,推动了生态足迹理论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