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32)
- 2023(6452)
- 2022(5284)
- 2021(4694)
- 2020(3591)
- 2019(8377)
- 2018(8104)
- 2017(15236)
- 2016(8288)
- 2015(9221)
- 2014(9382)
- 2013(9509)
- 2012(9276)
- 2011(8603)
- 2010(8807)
- 2009(8102)
- 2008(7919)
- 2007(7196)
- 2006(6677)
- 2005(6397)
- 学科
- 济(44801)
- 经济(44762)
- 业(19643)
- 管理(19076)
- 地方(18947)
- 中国(16365)
- 农(13637)
- 企(12650)
- 企业(12650)
- 方法(11216)
- 业经(10560)
- 地方经济(10190)
- 数学(9746)
- 农业(9655)
- 数学方法(9633)
- 发(9335)
- 融(8160)
- 金融(8159)
- 银(7680)
- 银行(7672)
- 行(7592)
- 环境(7420)
- 学(7351)
- 制(6997)
- 发展(6820)
- 展(6800)
- 贸(6777)
- 贸易(6765)
- 易(6392)
- 财(6389)
- 机构
- 学院(120836)
- 大学(117744)
- 济(50703)
- 经济(49549)
- 研究(48707)
- 管理(42343)
- 中国(37723)
- 理学(34690)
- 理学院(34147)
- 管理学(33468)
- 管理学院(33237)
- 科学(29759)
- 京(28023)
- 所(25297)
- 农(22705)
- 研究所(22588)
- 财(22459)
- 中心(22453)
- 江(20508)
- 范(18872)
- 北京(18730)
- 师范(18702)
- 院(17718)
- 业大(17463)
- 农业(17443)
- 州(17146)
- 省(17118)
- 财经(16644)
- 经(14976)
- 师范大学(14953)
- 基金
- 项目(74962)
- 科学(58459)
- 研究(55974)
- 基金(51482)
- 家(44558)
- 国家(44102)
- 科学基金(37353)
- 社会(35206)
- 社会科(33350)
- 社会科学(33345)
- 省(30786)
- 基金项目(26917)
- 划(25735)
- 教育(24648)
- 发(23321)
- 编号(23034)
- 自然(22697)
- 自然科(22141)
- 自然科学(22137)
- 自然科学基金(21691)
- 资助(21115)
- 发展(19079)
- 成果(18737)
- 展(18731)
- 课题(17643)
- 重点(17166)
- 部(15455)
- 创(15241)
- 创新(14316)
- 年(14146)
共检索到208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灵芝,郭建安
客运量是反映一定时期运量生产活动规模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以人数作为计算单位,对各种运输方式实际运送旅客的总人数进行统计核算。其中公路运输客运量的统计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彦蓉 吴冲 刘洪久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是建立在统计学习理论和结构风险最小化准则基础上的机器学习方法,该方法可以较好的解决以往很多学习方法的小样本、高维数、非线性和局部最小点等实际问题。本文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回归理论和方法,建立基于核函数主成分支持向量机(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Support Vector Machine,KP-CA-SVM)回归模型,并用2000-2008年杭州市公路客运量为样本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KPC
关键词:
KPCA 公路客运 预测研究 运量预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雪青 喻刚 孟海涛
本文在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出影响公路客运量的2个主导因子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回归分析法和改进神经网络方法对公路客运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两种预测方法都具有较高的精度,而引进了动量法和学习速率自适应调整策略的神经网络,其预测精度更高,但回归分析法能更好地揭示各因子对公路客运量的相对贡献率。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罗静 蒋亮 罗名海 田玲玲 陈国磊 田野 吴益坤
论文以行政村为研究单元,从乡村聚落、土地、人口、经济和人居环境5个维度出发,构建乡村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和位序-规模法则等分析和评价乡村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及规模等级结构。结果显示:①武汉市新城区乡村发展水平空间分异明显,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乡村发展水平高的行政村集中分布在黄陂区南部与东西湖区东部的交界处、汉南区东部和江夏区北部,发展水平一般及以下的行政村广泛分布。②新城区乡村发展规模符合位序-规模法则,且高位次行政村发育不足,中低位序行政村广泛发育,乡村规模较为分散,城镇化水平有待提高。③新城区乡村聚落等级体系呈现出金字塔结构,并与按市场原则(K=3)分布的中心地理论模型相接近,中心地等级较低。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乡村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白素苹 陈银蓉 甘臣林
基于新型城镇化内涵及土地利用的生产、生活、生态理念,构建了土地承载力及城镇化评价系统,对武汉市2005-2016年土地承载力及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并对二者的耦合发展态势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武汉市的土地承载力与城镇化系统存在相互影响与约束的关系;武汉市的土地承载力与城镇化系统的耦合协调性较低;武汉市在单位GDP碳排放量、地表水功能达标率、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城乡恩格尔系数比等指标的合理性方面面临严峻挑战。据此认为,在今后的发展中,武汉市应着重考虑农村的发展建设、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重视对水土资源质量、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楠
随着服务经济的到来,生产性服务业成为经济结构中增长较快的部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制造业改造升级,而且对提升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和增强区域的综合竞争力产生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关键指标和实证检验两个角度分析武汉市生产性服务业对人均GDP的影响,结果发现其对人均GDP的拉动作用较明显。就内部行业而言,金融业对人均GDP的作用较大,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人均GDP的作用较小。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发展水平 内部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鉴 彭其渊
诱增客运量是预测客运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研究成果尚不系统,很难满足客运专线诱增客运量预测的需要。文章分析了目前诱增客运量预测广泛使用的重力模型和生长曲线模型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力模型改进方法,使其适合客运专线诱增客运量的预测,并构建诱增客运量预测的综合模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存禄 黄培清
本文针对武汉物流中心发展规划中的具体问题,系统分析了影响武汉物流中心发展的各种因素,运用GM(1,1)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对武汉的物流规模进行了预测.定量计算结果与定性分析的结论一致.
关键词:
物流 灰色预测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黄大为 王苏生
近年来深圳国际航空发展与国际化进程明显不匹配,国际航空业未来发展势在必行。本研究分别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经济开放度、旅游业发展环境、政府财政能力、国际投资环境、机场自身运营能力等六个影响因素出发,应用ARIMA与CD函数模型通过计量分析对2015-2020年深圳机场国际客运量数据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深圳机场国际航线现状给出深圳未来发展国际航线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华平,陈海泳
本文论述的预测方法是通过对运输部门服务区域内不同出行方式(包括乘用公共电车)或乘行方式分布比率的已有状态及其动向的分析,来确定未来某一时期的客运量,为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城市 公共交通 客运量 预测 马尔可夫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魁,黄春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居民的消费结构,对于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引导居民消费、促进生产和消费协调发展、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行和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统计预测的方法,建立居民消费模型,对武汉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进行分析,并对“九五”期间居民消费结构走势进行预测,以揭示居民消费结构的特征和变动规律。 一、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 进入90年代,城区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水平稳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处于由温饱向小康转变的过程,消费结构逐步从低级向中高级阶段演变之中。根据1992至1996年居民生活资料分析,武汉市城区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主要表现为: 1.生存性消费支出比重不断降低,享受发展性消费比重不断上升。随着城区居民吃饱穿暖问题得到解决,生存资料的消费在居民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逐步下降,享受、发展资料的消费逐步上升。 2.食品消费由追求数量增加向追求质量提高方向转变。在居民饮食消费中讲究营养、科学,追求食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娟 肖芬
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服务外包的诸因素进行甄选,从一个新的视角得出评价服务外包承接地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再将武汉市与其他20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外包竞争力进行横向比较。结果表明,武汉在吸引服务外包的城市服务设施水平方面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其中最主要是由于武汉高等教育优势明显。但由于武汉市经济发展和服务外包企业竞争的劣势地位使其在吸引服务外包综合竞争力方面在全国处于相对弱势。因此着力发展第三产业,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提高企业自身质量才是武汉市提升服务外包竞争力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
服务外包 竞争力评价 因子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新
一、信息产业的基本内容1.信息产业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信息产业即现代第三产业或第四产业,是从事信息技术设备和信息生产、加工、存贮、流动和服务的新兴产业部门。第三产业是为第一和第二产业与最终消费者之间提供联系的活动,包括商业、服务业与交通运输业,其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