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09)
- 2023(9661)
- 2022(8035)
- 2021(7114)
- 2020(5851)
- 2019(13231)
- 2018(13036)
- 2017(24812)
- 2016(13138)
- 2015(14682)
- 2014(14615)
- 2013(14680)
- 2012(14393)
- 2011(13234)
- 2010(13310)
- 2009(12241)
- 2008(12011)
- 2007(10926)
- 2006(10114)
- 2005(9477)
- 学科
- 济(65854)
- 经济(65802)
- 管理(33480)
- 业(33113)
- 企(24609)
- 企业(24609)
- 地方(23567)
- 中国(20758)
- 方法(19526)
- 农(18437)
- 业经(16732)
- 数学(16193)
- 数学方法(16015)
- 学(14186)
- 地方经济(13224)
- 农业(12861)
- 产业(12211)
- 发(11627)
- 财(11421)
- 环境(10579)
- 融(10497)
- 金融(10495)
- 制(10424)
- 技术(10283)
- 银(9994)
- 银行(9963)
- 行(9755)
- 贸(9678)
- 贸易(9666)
- 和(9311)
- 机构
- 学院(194292)
- 大学(193435)
- 济(78957)
- 经济(77177)
- 研究(77062)
- 管理(69827)
- 理学(58192)
- 中国(57484)
- 理学院(57344)
- 管理学(56208)
- 管理学院(55854)
- 科学(49280)
- 京(44896)
- 所(40459)
- 农(38197)
- 研究所(36621)
- 中心(35202)
- 财(34725)
- 江(32231)
- 业大(30468)
- 农业(29977)
- 北京(29059)
- 范(28951)
- 师范(28589)
- 院(28252)
- 财经(26549)
- 州(26413)
- 省(26055)
- 经(23918)
- 科学院(23680)
- 基金
- 项目(128461)
- 科学(100719)
- 研究(91512)
- 基金(91185)
- 家(81408)
- 国家(80736)
- 科学基金(67951)
- 社会(57754)
- 社会科(54827)
- 社会科学(54817)
- 省(51692)
- 基金项目(48399)
- 自然(44045)
- 划(43904)
- 自然科(42982)
- 自然科学(42969)
- 自然科学基金(42216)
- 教育(39755)
- 资助(36921)
- 编号(36799)
- 发(34865)
- 成果(30248)
- 重点(29759)
- 发展(27687)
- 展(27227)
- 课题(26710)
- 部(26579)
- 创(26512)
- 创新(24953)
- 计划(24588)
共检索到316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新
一、信息产业的基本内容1.信息产业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信息产业即现代第三产业或第四产业,是从事信息技术设备和信息生产、加工、存贮、流动和服务的新兴产业部门。第三产业是为第一和第二产业与最终消费者之间提供联系的活动,包括商业、服务业与交通运输业,其特...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经南 李丹哲 韩笋生
目前国内外对家庭碳排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家庭经济属性、居民出行特征等方面,对家庭碳排放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的认识较少。本文以低碳武汉问卷调查为基础,以GIS为平台,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索武汉家庭碳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武汉市家庭碳排放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并且生活碳排放较高的家庭更容易出现在城市中心区,而日常出行碳排放较高的家庭出现在郊区的几率更高一些。最后,依据研究结果,从空间规划方面,提出旨在降低武汉居民日常家庭碳排放的策略。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柳富满 刘嗣明 朱媛媛
基于武汉市主要夜间经济载体空间位置,运用平均最近邻指数、核密度等分析方法,从空间分布形态、空间分布模式、空间集聚区三个方面揭示武汉市夜间经济载体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表明:1)武汉市夜间经济载体空间分布不均衡,汉口、武昌、汉阳分别形成大面积片状分布、“L”型带状分布、点轴分布形态。2)武汉市夜间经济载体均为集聚分布模式,总体集聚程度较高,各类型夜间经济载体集聚程度差异明显。3)武汉市夜间经济载体集聚于主要商圈和区域性商业中心,商圈周边形成6个主要集聚区,区域性商业中心形成多个小规模集聚点。
关键词:
夜间经济载体 空间分布 集聚 武汉市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留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祚 李江风 刘艳中 黄琳
通过对1999年至2007年武汉市经济适用房建设和分布情况的分析,初步探究了武汉市经济适用房建设和空间分布情况的变化特点,着重分析了2007年武汉市在建的经济适用房项目空间分布"集中化"和"边缘化"的新特点。结论为,城市经济适用房的合理分布,能够避免"经济适用房阶层"的空间、心理隔离以及社会地位的边缘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利利 孟芬 马才学
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指数和SPOT-VEGETATION逐旬NDVI数据构建人居指数,模拟武汉市2000,2012年人口空间分布。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从时空角度分析2000—2012年武汉市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利用夜间灯光强度估算方法可快速准确模拟武汉市人口空间分布。2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有向武汉市中心城区集聚的趋势,具有"中间高周围低"的特征。3武汉市人口空间分布表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根据局部自相关分析,"高-高"类型区主要分布在武昌、硚口、江汉、江岸等中心区,"低-高"类型区主要出现在江河流域附近;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分布的"高-高"类型区扩大,表明武汉市人口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党丽娜 杨勇
以武汉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域,分析表层土壤中5种重金属(Pb、Zn、Cu、Cr和As)元素的含量水平及累积状况.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武汉市主城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生态危害等级,同时运用Arc GSI空间插值并绘制出5种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内Pb、Zn、Cu、Cr、As的平均含量均高于湖北省背景值,各元素的超标率分别为38.9%、62.2%、85.5%、83.3%、98.9%,As、Zn、Cu、Cr的累积较为明显;Zn变异系数最大,表现出强变异,Cu、Cr、As为弱变异,空间分布均一.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表明,各元素的污染指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蕾 田玲玲 罗静
通过对武汉市中心城区创意产业进行分类,调研整理武汉市中心城区现有创意企业的基本情况,利用Arc GIS10建立武汉市中心城区创意产业7大类创意企业的空间数据库,运用栅格法分别计算绘制武汉市中心城区各类创意产业企业空间分布机构密度图,并进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揭示武汉市中心城区创意产业企业空间分布规律和各类型创意企业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发现:1武汉市中心城区创意产业企业在中心城区商圈附近高密度面状集聚;2沿河与沿交通干线次密度带状扩散;3高校与高科技园区周边地区低密度点状蔓延;4各类型创意企业中心城区的空间格局呈现出一定的差异,表现为三种形态、三种密度和三种不同的发展阶段。最后,总结武汉市创意产业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武汉市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创意产业 机构密度 空间特征 空间集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仙
未来20~30年是武汉市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抓住新经济时代的机遇,充分发挥武汉市全国"居中"和沿江沿线"黄金交叉十字"的独特区位优势,按照"一带一路"战略重点、建设长江经济支撑带、中部崛起战略支点、"中三角"城镇群以及湖北建设战略支点的总体战略部署要求,选择和发展好武汉市的主要产业,实现武汉及武汉都市圈在中部的崛起,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全面分析了新经济时代未来武汉市产业的背景与基础;深入探讨了未来武汉市产业发展的战略与定位;应用定量与定性的方法,根据武汉市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优势等,对未来武汉市主要发展产业进行了多轮多方位的筛选;最后,对筛选出来的主要产业进行了详细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冀新 李荣
我国都市工业园区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都市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以武汉市为例,阐述了武汉市都市工业园区产业的延伸性、拉动性与集成性特征,对都市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武汉市都市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的总体构想,并初步探讨了相应的三环式产业布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佘冰 朱欣焰 呙维 徐晓
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经过多年运行积累了大量历史事件数据,这类事件数据在空间上呈现明显集聚分布。确定事件发生的空间分布以及衡量空间分布的集聚程度,能够为城市管理资源的合理调配、划分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本文应用空间点模式分析方法,对2011年1-8月间武汉市江汉区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中的两类主体事件(占道经营和垃圾处理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占道经营事件的"热点"区域1-8月总体呈减少趋势,而垃圾处理事件的"热点"区域整体呈递增趋势;两类事件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其特征空间尺度都为1000 m左右。研究表明,空间点模式分析方法能够为城市管理者提供一种针对城市事件空间集聚模式的直观的可视化分析手段,以及对空间集聚程度的定量分析方法,并可为进一步统计建模分析奠定基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孝宇 谢新朋 张安录
在5期时间跨度20多年的武汉市土地利用数据基础上,利用ArcGIS的空间统计和空间分析功能,拟合出武汉市耕地非农化的空间洛仑兹曲线并制作了基于耕地非农化速度分级的重心曲线,结合统计数据分析耕地非农化扩散路径及其与经济、人口重心曲线变化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武汉市是个典型的单中心城市,其耕地分布不均衡,耕地非农化仍是在围绕城市中心进行,耕地非农化在乡镇级别上是非均衡发展的,但非均衡程度在逐年减缓;2基于耕地非农化速度分级的耕地非农化重心曲线表明,耕地非农化速度快的点到速度慢的点的密度有逐步降低的趋势,并且速度快的点到速度慢的点还有向外围扩散的趋势;3武汉市耕地非农化扩散路径、GDP重心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娟 肖芬
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服务外包的诸因素进行甄选,从一个新的视角得出评价服务外包承接地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再将武汉市与其他20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外包竞争力进行横向比较。结果表明,武汉在吸引服务外包的城市服务设施水平方面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其中最主要是由于武汉高等教育优势明显。但由于武汉市经济发展和服务外包企业竞争的劣势地位使其在吸引服务外包综合竞争力方面在全国处于相对弱势。因此着力发展第三产业,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提高企业自身质量才是武汉市提升服务外包竞争力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
服务外包 竞争力评价 因子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