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36)
- 2023(4788)
- 2022(4288)
- 2021(4140)
- 2020(3451)
- 2019(8387)
- 2018(7964)
- 2017(14032)
- 2016(7993)
- 2015(9183)
- 2014(9227)
- 2013(9274)
- 2012(9098)
- 2011(8439)
- 2010(8683)
- 2009(7963)
- 2008(8064)
- 2007(6801)
- 2006(6134)
- 2005(5607)
- 学科
- 济(34261)
- 经济(34235)
- 业(16422)
- 管理(16215)
- 方法(14256)
- 数学(12450)
- 数学方法(12300)
- 企(11441)
- 企业(11441)
- 农(10545)
- 学(9963)
- 中国(9661)
- 地方(8553)
- 农业(7067)
- 贸(6863)
- 贸易(6861)
- 业经(6702)
- 易(6600)
- 财(5753)
- 制(5498)
- 环境(5378)
- 融(5127)
- 金融(5126)
- 和(5030)
- 理论(4850)
- 银(4626)
- 银行(4590)
- 行(4474)
- 发(4364)
- 教育(4234)
- 机构
- 大学(119126)
- 学院(116417)
- 研究(51089)
- 济(46120)
- 经济(45179)
- 管理(39912)
- 中国(37638)
- 理学(34138)
- 科学(33967)
- 理学院(33498)
- 管理学(32642)
- 管理学院(32417)
- 农(28255)
- 所(28200)
- 京(28188)
- 研究所(26036)
- 中心(22680)
- 农业(22525)
- 业大(21558)
- 财(19248)
- 范(18716)
- 江(18672)
- 师范(18506)
- 院(18190)
- 北京(17997)
- 科学院(16346)
- 师范大学(15433)
- 省(15232)
- 财经(15060)
- 州(14537)
- 基金
- 项目(80711)
- 科学(62731)
- 基金(58698)
- 研究(54444)
- 家(54061)
- 国家(53619)
- 科学基金(43734)
- 社会(33424)
- 基金项目(31590)
- 社会科(31563)
- 社会科学(31551)
- 省(30269)
- 自然(30173)
- 自然科(29429)
- 自然科学(29418)
- 自然科学基金(28916)
- 划(27877)
- 教育(25065)
- 资助(23823)
- 编号(20952)
- 重点(19518)
- 部(17937)
- 发(17895)
- 成果(17612)
- 计划(16904)
- 创(16217)
- 科研(15809)
- 课题(15567)
- 创新(15315)
- 科技(14920)
共检索到188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灿 陈正洪
根据武汉市1951~2007年57年间主要气候要素及其极值的年序列(共17个),通过趋势分析和年代际比较分析,揭示武汉市气候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当地城市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武汉市5项气温均表现出一致的升温趋势,其中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最明显,1970年代中后期升温速度加快;4项降水要素变化均不显著,只有年降水日数接近信度0.1的显著性,其中年降水量为弱的增加趋势,同时有明显的年代际差异,1950、1980、1990等年代明显偏大(多),年降水日数、最大日降水量为减少趋势,但暴雨日数是增加的;年平均和最小相对湿度均呈现下降趋势,但年平均相对湿度达到极显著程度;平均风速、最大和极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丽萍 黄薇
本文从产业结构偏离度的角度分析武汉市1981—2003年度产业结构效益的演变轨迹,建立三次方曲线的时序动态分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武汉市2004—2008年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未来五年武汉市产业结构效益优化提供信息支持。文中对比全国、北京、上海2003年的产业结构偏离度,找出差距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优化武汉市产业结构效益的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叶荣华 周俊涛 刘丹早 周红雨
一、武汉市的市情和发展前景 (一)主要自然环境和自然灾害。 武汉市地处我国腹地,位于湖北东部的长江、汉水交汇处。全市面积8467.11平方公里,辖9个城区、2个郊区、2个县。境内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流交错,湖泊密布。 武汉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量充沛,热量丰足,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年均降雨量为1200毫米左右。降雨时间主要集中在6—9月份,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54.4%。年平均气温为16.5℃,盛夏闷热,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近几年的极端最高气温达40℃(1995年),极端最低气温达-9.6℃(1991年)。 武汉市的主要自然灾害是洪涝和火灾。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邱炳文 周勇 周敏 李学垣
分析了武汉市南湖 1 982~ 1 998年主要营养物含量 ,结果表明 ,1 0多年来各形态营养元素都有较大增长 ,尤其是磷增长最快 ,使氮磷比例下降 ;同时运用模糊向量加权计分法评价了历年营养程度 ,可以看出 ,南湖营养程度由 1 982年的中营养上升至 1 998年的重富营养水平 ,1 6年间增加了 3个营养级别。最后提出南湖富营养化综合整治的若干建议措施 ,包括流域污染源控制和湖内综合治理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汉生
我国保险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武汉市寿险市场的调查报告○陈汉生一、武汉市寿险市场的现状(一)寿险供给主体及经营概况。武汉市自1980年恢复保险业务以来,寿险业有较大发展,目前经营寿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共三家,即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武汉市分公司、中国太...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史军 崔林丽 周伟东
利用长江三角洲国家基本/基准站历史气候数据,分析了长江三角洲主要气候要素在1959年~2005年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趋势。结果表明,1959年~2005年期间,长江三角洲气温显著升高,相对湿度、风速和日照时数都显著减少,而降水量和0cm地温变化趋势不显著。蒸发量在1959年~2001年期间显著减少。在1980年后,气温加速升高,相对湿度加速减少,0cm地温显著升高。风速、日照时数和蒸发量则在1991年以后变化趋势都不显著。除个别站点外,整个长江三角洲气温显著升高,风速显著降低,日照时数显著减少,降水量变化不显著。相对湿度在长江三角洲多数地区显著降低。总云量在长江三角洲西部显著减少,低云量在苏南和浙...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少华
一、经济形势预测武汉市的经济增长同全国的经济增长态势一样,也具有周期性。今年是“九五”的头一年,根据预测,1996年下半年经济增长速度开始爬升,并进入下一周期的稳定增长阶段。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城 孟丹
采用武汉市1958~2013年逐日探空风资料,利用离差系数、气候倾向率、小波分析、Yamoto突变检验(信噪比指数)等方法,系统揭示该地低空(500、1 000、1 500、2 000 m)年、季、月平均风速的周期性与非周期性变化,通过指数曲线拟合揭示风速随高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各层月平均风速均为双峰双谷型,7月、3~4月为峰,6月、9~10月为谷,7月达7.0~8.1m/s,谷值仅5.4~5.9m/s,即春夏季风速大,秋季小;(2)风速随高度上升呈线性或指数增加,地面至500m年、季平均风速增加约3.8~4.0m/s(地面仅约2.0m/s),a为0.241~0.294,从500m到2...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那那 巴特尔·巴克 薛亚荣 康丽娟 王孟辉
[目的]探究新疆塔城市玉米生育期气候变化特征,包括气候因子(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积温和潜在蒸散量)趋势变化特征、突变特征和周期特征。[方法]文章选取1961~2013年的气象观测资料进行研究,运用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小波分析法。[结果]塔城市玉米生育期气温和降水年际变化呈明显的增加趋势,而风速、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呈缓慢减少趋势;从相对湿润指数来看,玉米生育期表现湿润化趋势。平均最高气温、积温的突变结果分别表明在1995年、1996年发生增加突变特征,平均风速和相对湿度分别在1997年、2008年发生减少突变趋势;周期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平均最高气温、积温大致存在多个尺度的周期特征,即30年的大周期和15年的小周期尺度。[结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渠丽萍 张丽琴 胡伟艳
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满足城市建设用地供给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包括供给因素、需求因素以及制度与规划因素;然后利用武汉市1993年-2005年的相关数据,应用主成分回归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济产出增长、城市非农化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土地增量供给是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变化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认为,选择土地产出率较高的工业用地模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相互促进,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增量供给和构建土地集约利用长效机制是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方向。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珂 李星华 管小彬 沈焕锋
植被物候作为植被生长响应气候变化的指示器,对于研究气候变化以及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内部植被通常分布破碎,因此公里级的低分辨率遥感影像难以实现植被的精细识别与分析,而十米级空间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在时间分辨率方面又难以满足物候分析的要求.为此,该文基于遥感数据时空融合技术,缓解高时间分辨率与高空间分辨率之间的矛盾,进行城市植被物候变化规律的分析.基于非局部滤波融合方法,生成武汉市空间分辨率30 m、时间分辨率8 d的地表反射率及EVI(增强型植被指数)序列,进一步采用移动加权谐波分析方法对EVI序列进行重建,并通过动态阈值方法提取2006年~2014年武汉市植被物候信息.实验结果表明:1)武汉市植被由中心向郊区呈现生长期开始时间(SOS)逐渐推迟、结束时间(EOS)逐渐提前、生长期长度(LOS)逐渐延长的空间分布规律,且整体呈现出SOS提前、EOS推迟、LOS延长的时间变化趋势;2)植被物候和平均气温相关性并不显著,但EOS和LOS受气温年平均日较差影响显著,气温年平均日较差每增加1℃,EOS推迟约12 d,LOS延长约16 d,降水主要影响SOS和LOS,平均降水量每升高100 mm,SOS提前约5 d,LOS延长约9 d.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俊雄 徐宗学
用Mann-Kendall统计检验方法对太湖流域6个气象站点1954~2006年降水、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和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余年来太湖流域降水量呈较弱的增加趋势,冬季和夏季降水增加显著;空间变化趋势表现为北部地区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东南部地区呈上升趋势。年平均相对湿度表现为微弱的下降趋势,M-K倾斜度值为-0.99%/10 a;春、秋季相对湿度都显著减小,而夏季减小幅度较弱,冬季减小现象不显著。年平均气温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并表现出最低气温比最高气温增高趋势显著的特点,冬、春季增温显著;空间分布变化趋势为以平湖和溧阳为中心的两个地区上升趋势最小,以上海为中心地区上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晶 宋振伟 陈阜 张海林 孔箐锌
对1986-2007年北京市农业用水情况和影响其变化的相关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农作物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种植业总产量、养殖业总产量和参考作物腾发量五大指标所代表的面积、产量、气候三大因素对北京市农业用水影响的贡献率依次为44.1%、35.2%和17.1%。具体分析各因素,发现近20年北京市农业用水量的降低主要是因为农作物播种面积和有效灌溉面积缩小,节水灌溉面积扩大以及节水技术进步;种植业单位产量用水量的减少,使农业用水量降低;种、养业等用水比例变化趋向合理,有利于北京市节水型农业结构的发展;但目前北京市参考作物腾发量呈上升趋势,将加大农业灌溉用水压力。
关键词:
农业用水 变化趋势 主成分分析 影响因素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夏露
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武汉市电子商务应用环境及现状,研究武汉市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对策,包括:做好电子商务的发展规划和宏观指导;以物流、路街文化、信息产业制造业为契机,重点培育武汉市电子商务优势产业。
关键词:
武汉市 电子商务 现状调研 发展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