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30)
2023(7065)
2022(6213)
2021(5839)
2020(5272)
2019(12538)
2018(12541)
2017(24442)
2016(12898)
2015(14434)
2014(13962)
2013(13918)
2012(12798)
2011(11573)
2010(11929)
2009(11353)
2008(10916)
2007(9638)
2006(8615)
2005(8009)
作者
(39110)
(32338)
(32266)
(31068)
(21006)
(15687)
(14567)
(12698)
(12581)
(11818)
(11180)
(11090)
(10631)
(10620)
(10390)
(10244)
(9797)
(9523)
(9425)
(9373)
(8275)
(8141)
(8113)
(7695)
(7360)
(7315)
(7230)
(7079)
(6774)
(6464)
学科
(56609)
经济(56557)
管理(33269)
(31212)
方法(26965)
(26372)
企业(26372)
数学(24190)
数学方法(23609)
(13766)
中国(13658)
(13246)
(12161)
地方(11489)
(10659)
业经(10514)
理论(9601)
(8777)
贸易(8767)
(8459)
农业(8423)
(7811)
(7586)
金融(7585)
(7528)
银行(7495)
环境(7481)
(7229)
财务(7192)
(7180)
机构
大学(181821)
学院(179471)
(70536)
经济(69007)
管理(66951)
研究(65017)
理学(57625)
理学院(56904)
管理学(55273)
管理学院(54980)
中国(49606)
科学(42870)
(41012)
(34853)
(34137)
(31468)
研究所(31211)
中心(30001)
业大(29960)
(28245)
农业(27572)
北京(26138)
财经(24698)
(24132)
(23542)
师范(23147)
(22524)
(22417)
经济学(21549)
(20893)
基金
项目(123314)
科学(96380)
基金(90016)
研究(83194)
(81231)
国家(80629)
科学基金(68386)
社会(51311)
社会科(48668)
社会科学(48647)
自然(47907)
(47885)
自然科(46886)
自然科学(46868)
基金项目(46662)
自然科学基金(46007)
(41731)
教育(39656)
资助(39421)
编号(32149)
重点(28775)
(26771)
(26064)
成果(25765)
(25080)
计划(24795)
科研(24261)
课题(23699)
创新(23583)
大学(22596)
期刊
(77829)
经济(77829)
研究(52576)
中国(39914)
学报(34129)
(30942)
科学(30801)
管理(27002)
大学(25707)
学学(24214)
(24111)
农业(20755)
教育(20529)
技术(17371)
(16224)
金融(16224)
经济研究(13489)
财经(12403)
业经(11977)
(11740)
统计(11209)
(10803)
问题(9935)
(9838)
(9452)
业大(9427)
技术经济(9073)
决策(8990)
资源(8612)
科技(8584)
共检索到274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子珺  陈龙  覃军  郑翔  
利用2013年11月武汉市逐日空气质量资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L波段雷达探空资料,通过WRF模式模拟空气污染生消过程中的局地气象条件变化,探讨特殊地形条件下边界层结构变化和局地环流在污染物生消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1)武汉地区当背景环流场强的时候,由地形引起的局地流场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就弱,反之当背景环流场弱的时候,地形对流场影响明显:夜间为山风,白天为谷风。夜间山风与偏西北气流及偏东气流在武汉及周边地区辐合,形成气流汇聚带,在武汉地区形成一个反复污染带,即由地形引起的局地流场对污染物扩散的贡献就大;(2)武汉地区发生空气污染时,地面湿度较高,边界层呈上干下湿状态,其特征为暖而干且有偏东小风,这导致污染物不断堆积和重污染过程的形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秋月  华维  胡垚  范广洲  
利用WRF中尺度预报模式(V3.7.1版本)采用6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YSU、MYJ、ACM2、MYNN2.5、Bou Lac、QNSE),对2015年8月16日~19日一次西南低涡强降水过程进行数值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边界层方案对西南涡特征、降水及边界层物理量场等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边界层方案对西南涡路径、强度及降水的模拟具有明显的影响,其中ACM2方案对低涡移动路径和降水的模拟效果最好。不同边界层方案模拟的位势高度和风场、相对涡度、垂直速度和相当位温的分布具有显著的差异,YSU和QNSE方案模拟的西南低涡中心的正涡度柱可从对流层低层伸展到200 h Pa,ACM2方案模拟的相对涡度与实况最接近。6种方案均较好地模拟出了边界层高度、地表感热和潜热通量的日变化特征,其中QNSE方案模拟的边界层高度和地表热通量的值最大,而ACM2模拟的值较小,这可能与QNSE方案考虑了湍流与波的共同作用等更为细致的物理过程有关。可见,不同边界层方案对西南涡暴雨过程中不同物理量场的模拟有着较大的影响,选择合适的边界层方案能提高对西南涡天气过程的预报准确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学明  李连超  王海松  常近时  
3D欧拉法和层流解法都具有控制方程个数少 ,计算简单、省时的特点 ,均能够快速地在最优工况点附近得到合理的数值解 ,可以用于转轮叶片的初步的水力计算和其他湍流模型计算结果的校核。分别应用这 2种算法对一混流式水轮机转轮内部流体的三维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 ,方程离散采用有限体积法 ,插值采用二阶迎风格式 ,压力 速度耦合采用SIMPLEC算法 ,计算了 3个典型工况 (最优工况、大流量工况和小流量工况 ) ,得到了转轮内部合理的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最优工况点的效率计算值比试验值高 3 0 9个百分点 ,计算所需时间比标准k ε湍流模型少 30 %~ 4 0 %。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胡松  崔琳琳  刘慧  朱孟刚  
利用中尺度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3.2版本模拟了一次冬季温带气旋过境过程,分析海气通量模拟对9种微物理方案和3种行星边界层方案的敏感性。LIN方案和YSU方案组合实验模拟出的平均风速最大,WSM3方案和ACM2方案组合平均风速最小。总体上,边界层方案对感热和潜热模拟的影响大于微物理方案的影响,风暴过境前,各实验模拟的海气通量对参数化选择不敏感;风暴期间,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风速模拟差异较大,气温也存在差异,从而导致感热模拟差异较大;风暴过后,不同参数方案感热和潜热模拟差异较大,主要由于风速、气温和比湿综合作用导致。各种组合模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鹏  胡守庚  杨剩富  成佩昆  
精准刻画城市住宅地价分布特征,对于科学引导城市空间布局规划、有效实现城市精明增长等具有重要意义。而城市住宅地价与其潜在影响因素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给地价分布精细模拟带来了挑战。论文旨在探索基于地理大数据和集成学习的城市住宅地价分布模拟方法体系,以满足快速、精准监测地价动态变化的需要。选取武汉市为典型区,以住宅用地交易样点、兴趣点(points of interest, POI)和夜间灯光影像为数据源,以500 m分辨率网格为估价单元,提取POI核密度和夜间灯光强度作为住宅地价预测变量,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和bagging、stacking集成方法构建住宅地价预测模型,并对比分析其精度。研究发现:(1)单个机器学习算法中,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VR)预测精度最高,接下来依次是k最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 algorithm, k-NN)、高斯过程回归(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 GPR)和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s, BP-NN);(2)在提升单个算法预测精度方面,stacking方法的性能优于bagging方法,使用stacking集成SVR和k-NN的地价预测模型精度最高,其平均绝对百分误差仅为8.29%,拟合优度R~2达0.814;(3)基于论文所构建模型生成的城市住宅地价分布图能有效表征价格圈层分布特征和局部奇异性。研究结果可为城市住宅地价评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借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古琳  程承旗  
综合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Agent模型的复杂系统模拟预测功能,论文尝试解决土地利用变化的模拟预测问题,以期对科学制定城市与区域规划有所裨益。在典型Agent模型"Repast3.0"基础上,构建了Repast与Openmap相结合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及预测原型系统。基于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应用结果表明,GIS-Agent一体化技术是模拟预测土地利用分布变化的一种可行方案。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明宝  
核心提示因城市发展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往遍布中心城区范围内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企业相继搬迁或向园区集中,腾退后的土地须按规划重新开发利用。由于历史原因,储备机构已入库或在储的城市重点功能片区中客观存在土地污染,这已成为储备机构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结合武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晓冉  朱浩楠  姜平  周杰  
利用城市微尺度模式,模拟分析了重庆广阳岛城市生态规划对局地气候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微尺度模式对原始土地利用方案的精细化模拟显示,广阳岛冬季1月以北风为主,岛屿西侧风速较东侧偏大,而夏季7月的主导风向为东风,岛屿的东北部为偏东风,西南侧为西北风。广阳岛1月和7月的温度场分布都为东高西低。全岛1月都属于舒适度较高的区域,其中岛屿东北部舒适度最高,而7月岛屿东北部由于气温较高,舒适度较低。生态规划方案的模拟表明,对局地小气候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场,能有效降低了广阳岛的近地面气温。生态规划方案能有效地改善广阳岛的局地小气候,提高人体舒适度,广阳岛冬季1月全岛都较为舒适,而夏季7月舒适度最高的区域位于岛屿中西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钦  白莹莹  王中  
结合高空、地面实况观测数据以及1°×1°NCEP客观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6月28日20时至29日20时(北京时)发生在三峡上游地区的一次区域暴雨过程进行了中尺度特征诊断,结果表明本次过程是东北低涡和副高稳定少动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形势下,由于高原低值系统在东移过程中与西南涡结合而产生的强降水天气过程。高原上不稳定能量的扰动和下传为西南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能量条件,高低层的水汽平流和水汽辐合的交汇地带与最强降水带存在较好的一致性。另外,利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该次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同化了地面和高空常规观测资料后,模式模拟效果得到明显改善,模拟降水能够大致体现该次过程的总的降水演变和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德彪 ,黄笑声 ,雷祖英  
一九八六年六月七日,天晴气爽,碧空万里。江汉工人文化宫打扮得五彩缤纷,披上了节日的盛装。门口,横穿马路的标语:“向武汉地区统计工作者致敬!”格外醒目。正门当面的电影厅悬挂着“武汉市统计学会第一次会员联谊会”的横幅,显得鲜艳而庄重。据笔者从有关方面获悉,武汉地区学术团体开这样的联谊会还属首创。下午二时,参加联谊联欢的人群从四面八方熙熙攘攘进入会场。其中有鬓发霜染,年逾半百的老人;有精力充沛,事业心很强的中青年统计工作者及其家属;还有衣着漂亮的姑娘和小伙子们。会议组织者告诉笔者,参加会议的除市属各局、公司以外,大部份是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洪生  马翔  章守宇  林军  于红兵  黄华接  
人工鱼礁增殖渔业资源的生态效益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产生的流场效应,因此流场效应的研究是人工鱼礁生态效益研究的关键。数值计算是研究人工鱼礁流场效应的新方法,但其可行性和准确度还没有得到广泛验证。本研究针对正方体、三棱柱及金字塔型人工鱼礁实体模型,根据流动相似性原理设定相对应的来流速度,分别利用风洞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人工鱼礁周围的流场,选择具有代表性测点的水平和垂直方向流速,无量纲化后进行对比。研究表明,两实验测点流速平均误差约8%,大多数测点的u*(x方向无量纲流速)差别甚微,且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从而验证了数值计算模拟人工鱼礁流场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国  特铮  
以熔喷过程中的气流场为核心,建立熔喷过程的数学物理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研究。以Navier-Stocks方程为基础,应用基于同位网格的SIMPLER算法并行化计算气流场的速度分布,将试验测试值与数值模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的数值模拟方法是有效的,完全可以用于模拟双槽钝头型模具的熔喷过程。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谢晶  吴天  
近年来,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随着计算机科学和流体力学理论的发展而在工业各领域得到广泛使用。用CFD技术对冷库开关门过程进行了非稳态数值模拟,分析了小型冷库开关门过程中门周边温度场的变化,讨论了外界环境对冷库影响的区域,研究模拟了开关门各20 s过程的温度场变化情况,发现由冷热空气密度差引起的自然流动是门处空气流动的主要方式。研究表明关门后,冷库下部的空气温度场恢复较快,上部恢复较慢(10 s以后才明显下降),20 s后温度可大致恢复至开始状态。研究结果证明数值模拟能较好地反映现实情况。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斌  刘越岩  张斌  黄锦丞  郭晓宇  
开展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多情景模拟对比研究,是厘清不同土地利用变化情景特点的重要基础,可为土地利用规划与政策制定提供多决策支持。本文在分析各地类转移情况的基础上,遵从自然增长、效益最大的原则,结合CLUE-S模型和Markov、Tietenberg模型对武汉市蔡甸区未来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不同情景的模拟预测,并分析了各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土地收益。结果表明:(1)各情景下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来源结构差异明显。自然增长情景(情景Ⅰ)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增加的主要来源是耕地和水域用地,收益最大情景(情景Ⅱ)中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斌  刘越岩  张斌  黄锦丞  郭晓宇  
开展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多情景模拟对比研究,是厘清不同土地利用变化情景特点的重要基础,可为土地利用规划与政策制定提供多决策支持。本文在分析各地类转移情况的基础上,遵从自然增长、效益最大的原则,结合CLUE-S模型和Markov、Tietenberg模型对武汉市蔡甸区未来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不同情景的模拟预测,并分析了各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土地收益。结果表明:(1)各情景下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来源结构差异明显。自然增长情景(情景Ⅰ)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增加的主要来源是耕地和水域用地,收益最大情景(情景Ⅱ)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增加的主要来源是耕地;(2)从景观结构和稳定性来看,两种情景下耕地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景观结构变化显著,耕地在两种情景下均呈现"稳定-不稳定-稳定"的变化规律,情景Ⅱ下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景观稳定性更高,且新生成的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斑块具有面积小、数量多的特点;(3)各情景下城镇用地扩张方式不尽相同,情景Ⅱ中城镇用地的扩张具有扩张速度更缓和、布局更均匀的特点,情景Ⅰ中城镇用地是围绕中心城区的摊大饼外延扩张方式;(4)从土地收益来看,在相同用地量下情景Ⅱ中土地获取的收益高于情景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