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25)
- 2023(5661)
- 2022(4520)
- 2021(4067)
- 2020(3205)
- 2019(7307)
- 2018(6869)
- 2017(13263)
- 2016(6747)
- 2015(7523)
- 2014(7279)
- 2013(7196)
- 2012(6467)
- 2011(5850)
- 2010(6340)
- 2009(6201)
- 2008(4975)
- 2007(4553)
- 2006(4191)
- 2005(3716)
- 学科
- 济(27121)
- 经济(27096)
- 融(24372)
- 金融(24370)
- 银(21432)
- 银行(21430)
- 行(20905)
- 中国(19980)
- 管理(17977)
- 业(16844)
- 企(14049)
- 企业(14049)
- 地方(11245)
- 中国金融(10867)
- 财(8511)
- 制(8502)
- 方法(8124)
- 数学(7190)
- 数学方法(7137)
- 业经(6877)
- 城市(6344)
- 务(6214)
- 财务(6199)
- 财务管理(6188)
- 企业财务(5954)
- 农(5868)
- 理论(5552)
- 事业(5127)
- 体(4937)
- 产业(4809)
- 机构
- 学院(89698)
- 大学(87697)
- 济(37318)
- 经济(36201)
- 管理(31951)
- 研究(30316)
- 中国(30076)
- 理学(26691)
- 理学院(26336)
- 管理学(25956)
- 管理学院(25784)
- 财(18931)
- 京(18208)
- 科学(16890)
- 中心(16810)
- 银(15304)
- 财经(14834)
- 银行(14807)
- 融(14386)
- 金融(14106)
- 所(14051)
- 行(13904)
- 江(13445)
- 经(13418)
- 经济学(12811)
- 研究所(12586)
- 州(12277)
- 人民(12192)
- 经济学院(11625)
- 范(11540)
- 基金
- 项目(60199)
- 科学(47483)
- 研究(45473)
- 基金(43091)
- 家(36327)
- 国家(36014)
- 科学基金(31917)
- 社会(29954)
- 社会科(28636)
- 社会科学(28627)
- 省(24138)
- 基金项目(23100)
- 教育(19931)
- 划(19665)
- 自然(19020)
- 编号(18657)
- 自然科(18629)
- 自然科学(18627)
- 自然科学基金(18264)
- 资助(16767)
- 成果(15149)
- 发(13778)
- 重点(13556)
- 课题(13067)
- 创(13043)
- 国家社会(12724)
- 部(12224)
- 创新(12205)
- 项目编号(11672)
- 发展(11497)
共检索到143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石丹 魏华
本文以建设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为背景,针对武汉城市圈的现状与特点,在对区域金融支撑平台进行理论分析和现实考证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武汉城市圈金融支撑平台的初步设想,即组建中部发展银行、金融控股集团、金融租赁公司和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四个主体;打造武汉城市圈产融对接平台、武汉城市圈物流金融平台、武汉城市圈网络服务平台三个子平台。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金融支撑平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曹凝蓉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金融在城市圈发展中的定位和作用;其次,在对当前金融推动武汉城市圈建设具备的基础和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客观指出了金融在推进城市圈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最后,就进一步发挥金融对城市圈建设的支撑作用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圈 区域经济 制约因素 政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宋剑锋
建设“1+8”武汉城市圈最早由武汉市委、市政府于2002年发起倡议,并得到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的积极响应。这一构想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呼应了中央关于中部崛起的战略决策,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2003正式将武汉城市圈建设纳入湖北发展战略,这对于加快湖北经济发展、推动中部崛起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近年来,武汉城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波
7月22日,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创新专项方案获国务院批准实施,这对武汉、武汉城市圈、湖北省乃至整个中部地区都是一件大喜事,一次重大机遇。何为机遇?机,也通"积",意为积木生机,至取正果;遇,不期而遇,际遇风云,对于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而言也是如此。此次方案获批,一是对武汉地区一直以来以金融推动科技产业发展创新的一种肯定,即积木生机的含义;二来是武汉在发展科技金融领域获得政策青睐的际遇巧合,也就是际遇风云。当前我国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而金融改革是这场变革中至关重要的一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仁祥 安子铮 安子祎
本文以武汉城市圈内的9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评价各城市的金融竞争力并进行排名。在此基础上,以武汉为中心使用断裂点模型来计算武汉对其他城市的金融辐射半径,并以此量化金融辐射力。从金融辐射力的角度来看,武汉对城市圈内其他城市的金融支持并不十分显著。因此,武汉需要进一步加强区域金融中心建设,通过加大金融集聚力来增强金融辐射力,以更好地支持和促进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孝感市中心支行青年课题组 唐威
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将成为促进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新动力,但是,武汉市与城市圈其他8个城市在金融发达程度、金融资源配置、金融政策支持、科技企业金融服务等方面差距较大,难以形成武汉城市圈协同发展的局面。本文基于协同发展理论,重点分析了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协同发展的内涵、意义,从多个视角阐释了武汉城市圈1+8个城市在科技金融发展方面存在的差距及原因,最后提出了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毓萍 陈中飞
本文认为农村内生性金融体系的完善是农村金融服务延伸的形式,并从农村内生性金融体系的微观层次分析城市圈农村消费性、生产性、基建投资金融服务的缺陷。最后,从农村内生性金融体系的微观、中观、宏观层次提出实现武汉"1+8"城市圈金融服务有效延伸的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天籽 韩沅刚
重视创新风险引发的投资损失,是提高科技金融服务质量的关键。武汉城市圈作为中部崛起战略高地以及首个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科技强区建设、金融体系升级、高技术产业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结合Undesirable-SBM模型、标准差椭圆和空间马尔可夫链,对武汉城市圈9座城市2010—2019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剖析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效率空间格局、时空演变及趋同演化。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科技金融效率均低于未考虑非期望产出,表明忽略创新风险会高估科技金融效率水平;(2)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效率均以武汉城市为重心且未发生迁移,城市科技金融效率"西北—东南"分布格局较为稳定,标准差椭圆范围逐渐扩张;(3)城市科技金融效率偏向上转移,演变路径受原有状态影响较大,且较难实现跨越式升迁;(4)考虑空间滞后项的空间马尔可夫链结果显示,邻域类型对城市科技金融效率状态转移影响显著,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强的近邻效应,即转移方向与邻近城市类型基本保持一致,呈现"高高趋同,低低趋同,高拉动低,低抑制高"的空间演化特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组 蒋难
现代服务业对金融支持的主要要求有创业性需求、开发性需求、流动性需求及发展性需求,金融业针对不同的资金需求类型,应有不同的服务策略。本文就金融如何支持武汉城市圈现代服务业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金融业 发展 武汉城市圈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向秋芳
加快武汉城市圈的建设离不开金融的强力支持。本文以黄冈为例,通过对其在武汉城市圈中所处的优势和所面临的困难、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金融支持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必须立足城市圈经济结构一体化布局,不断完善金融市场体系,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和改善金融服务,支持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促进圈内城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通、利益共有。
关键词:
金融支持 武汉城市圈 发展问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传华
武汉城市圈金融协调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区域金融协作的平台和长效机制;圈内经济主体融资渠道单一;监管协调的有效信息交流机制缺乏;区域内经济发展和金融生态环境"双落后";区域内金融创新活力不足;区域间金融从业人员流动不活;外源融资能力比较薄弱。因此,武汉城市圈金融协调机制建设的实践路径包括:培育货币市场,完善资本市场;鼓励金融业和产业相互渗透与融合;加快金融创新,促进金融和谐发展;分层次构建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完善监管信息共享制度;打造城市圈金融中心,推动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区域金融 金融协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宗成
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自主创新的活跃期,拉动着金融改革创新。金融改革与创新,是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开发开放的强大动力。要抓住机遇,用改革创新的办法,创建与中部经济中心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探索并解决市场发展的深层次体制问题,加强微观金融基础建设,破除金融业体制和机制障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组 常新 何阳钧
本报告针对金融支持武汉城市圈新型工业化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积极开展产业链融资,为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提供灵活多样的金融服务;开展产业集群融资,通过搭建产业集群融资平台、设立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发行集群内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等方式,支持各类产业集群的发展;改革信贷资金管理模式,优化信贷投向,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支柱产业的信贷支持,增加对节能减排、环境治理等项目的资金投入,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健全多层次的融资体系,更好更快地促进武汉城市圈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关键词:
金融 新型工业化 报告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熊威 聂柳
本文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从金融生态环境、金融总体实力和风险管理水平等角度,探讨了制约金融创新服务"两型社会"建设的各种因素,最后提出了武汉城市圈金融体系"立体创新战略",并给出了加快金融创新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实现路径和对策思路。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两型社会 金融创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于敏 吕晓彤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进程以及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行业的大力支持,同样,加强金融支持是推动武汉城市圈制造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武汉城市圈制造业发展金融支持的理论支撑及研究成果在路径上提供了一定的思路,而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其他国家相关政策的比较分析以及武汉城市圈目前制造业发展现状,提出目前金融支持在金融规模、资金投向、金融体系及金融人才等方面存在不足,并相对应地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制造业 金融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