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52)
2023(12430)
2022(10708)
2021(10206)
2020(8403)
2019(19798)
2018(20057)
2017(37897)
2016(20984)
2015(23914)
2014(24018)
2013(23567)
2012(21560)
2011(19427)
2010(19381)
2009(17472)
2008(17143)
2007(15194)
2006(13524)
2005(11447)
作者
(59145)
(48850)
(48445)
(46310)
(31249)
(23306)
(22322)
(19089)
(18790)
(17772)
(17018)
(16312)
(15504)
(15214)
(14970)
(14914)
(14538)
(14375)
(14272)
(13690)
(12090)
(11956)
(11683)
(11150)
(11083)
(10886)
(10792)
(10701)
(9882)
(9675)
学科
(78411)
经济(78332)
管理(60054)
(53315)
(41949)
企业(41949)
方法(34897)
数学(29852)
数学方法(29519)
中国(25320)
地方(21267)
(20926)
(18669)
(18668)
业经(17963)
理论(14587)
农业(14185)
(13746)
(13181)
贸易(13172)
环境(13073)
(12964)
教育(12866)
(12691)
工作(12091)
技术(11933)
(11881)
财务(11809)
财务管理(11790)
图书(11236)
机构
大学(291663)
学院(284757)
管理(116404)
(103959)
经济(101064)
理学(99897)
理学院(98692)
管理学(96944)
管理学院(96390)
研究(92167)
中国(66972)
(63686)
科学(59018)
(47188)
(44794)
中心(43046)
业大(42411)
(42358)
(42102)
(42014)
师范(41795)
研究所(40842)
北京(40261)
财经(37807)
(36258)
(34300)
(34101)
师范大学(33392)
农业(32644)
技术(30472)
基金
项目(199138)
科学(155401)
研究(149448)
基金(141498)
(121956)
国家(120921)
科学基金(104370)
社会(91324)
社会科(86300)
社会科学(86273)
(77845)
基金项目(76660)
教育(68751)
自然(67647)
自然科(66055)
自然科学(66043)
(65293)
自然科学基金(64837)
编号(64097)
资助(56817)
成果(53778)
重点(43688)
课题(42985)
(42765)
(42190)
(40680)
项目编号(40229)
创新(37789)
大学(37582)
科研(37521)
期刊
(113134)
经济(113134)
研究(82893)
中国(58271)
学报(45809)
教育(40286)
管理(39843)
科学(38976)
图书(38278)
(36973)
(34652)
大学(34071)
学学(29458)
书馆(28657)
图书馆(28657)
农业(26102)
技术(24763)
(20331)
金融(20331)
业经(18581)
情报(17685)
财经(17166)
经济研究(16841)
问题(16027)
理论(15262)
(14899)
论坛(14899)
(14571)
实践(14441)
(14441)
共检索到425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唐黎  
本文根据武汉地区高校图书馆参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优势,提出地区高校图书馆参与城市圈建设的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宝玉  
文章在对相关研究继续回顾的基础上,运用交通运输、人力资源、技能和技术存量、经济结构、经济发展、市场规模及外资参与等指标评价了武汉城市圈的投资环境。并从调整产业结构、编制武汉城市圈发展规划和健全协调互动机制等方面分析了改善武汉城市圈投资环境的措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姜霞  
当前,城市圈内部不同城市间的产业联动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对武汉城市圈产业联动的基础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城市圈产业联动的模式。分析表明,武汉城市圈产业联动具备了一定基础,且存在资金联结型、优势互补型、产业转移型、产业链延伸型和总部经济型产业联动模式。应进一步加强政府合作、产业错位发展、培育企业集团、壮大产业集群、强化总部效应等,推动城市圈产业联动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彭汉庆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湖北省孝感市。孝感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是武汉城市圈的"后花园"。围绕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孝感市提出了着力打造工业协作配套、科技成果转化、商贸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博野  闫晨红  曾菊新  
首次涉足中国城市密集区高铁、城际铁路和地铁(合称"三铁")"轴—辐"式交通组织的空间效应问题域。采用网络分析法对武汉城市圈"三铁"交通枢纽服务范围进行分析,其空间布局呈圈层状。分别从整体配置、主要站点和节点城市对三个层次空间效应进行分析,发现高铁促进武汉城市圈与其他城市群之间的联系,催生出新的高铁城,城铁加速卫星城与主城区之间的协作,地铁在整合各个功能区的同时刺激郊区城镇化。"三铁"轴线和枢纽对城市圈人口集聚、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和要素流动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空间效应主要集中在中心节点城市,沿交通网络分层次渗透衍射到次级节点城市,进而覆盖整个武汉城市圈,并有助于保持极化与扩散兼有的空间经济格局。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汉波  
本文对构建武汉城市圈保险中心进行设想,提出了与当地保险发展环境和要求相适应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保险发展战略,并对区域保险中心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云彦  秦尊文  
近年来,在全球化加深的进程中,在国际分工不断加强的情况下,中部地区被逐步"边缘化"。随着"中部崛起"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推进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中部地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武汉在中部地区发挥着龙头作用,在武汉城市经济圈中居于核心地位,加快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是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分析了中部地区边缘化的状况以及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在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曹凝蓉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金融在城市圈发展中的定位和作用;其次,在对当前金融推动武汉城市圈建设具备的基础和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客观指出了金融在推进城市圈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最后,就进一步发挥金融对城市圈建设的支撑作用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传宝  
产业集聚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产业集聚有利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有利于武汉城市圈圈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此,要加强基于产业集聚的"两型社会"建设支撑体系构建。最后,文章前瞻性地提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促进产业集聚的对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宋剑锋  
建设“1+8”武汉城市圈最早由武汉市委、市政府于2002年发起倡议,并得到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的积极响应。这一构想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呼应了中央关于中部崛起的战略决策,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2003正式将武汉城市圈建设纳入湖北发展战略,这对于加快湖北经济发展、推动中部崛起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近年来,武汉城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余光英  员开奇  
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举措,研究基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视角,参考已有研究建立了城市圈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对武汉城市圈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武汉城市圈各城市间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差异显著,武汉市是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最高的城市,评分为0.145,其次是鄂州市,评分为0.136,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最低的地区是黄石市,评分仅为0.013,与武汉等城市差距较大。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不仅可以得到评价对象的整体情况,还可以发现其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是处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问题较为有效的方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绍山  
武汉城市圈的批准是湖北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而作为调节经济重要手段之一的税收,相对于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滨海新区的建设而言,在政策上、分配机制上、运行机制上、征管权限及范围划分上,均对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和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找出原因,提出相应的税收对策,以促进武汉城市圈又好又快的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毓萍  陈中飞  
本文认为农村内生性金融体系的完善是农村金融服务延伸的形式,并从农村内生性金融体系的微观层次分析城市圈农村消费性、生产性、基建投资金融服务的缺陷。最后,从农村内生性金融体系的微观、中观、宏观层次提出实现武汉"1+8"城市圈金融服务有效延伸的对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熊威  聂柳  
本文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从金融生态环境、金融总体实力和风险管理水平等角度,探讨了制约金融创新服务"两型社会"建设的各种因素,最后提出了武汉城市圈金融体系"立体创新战略",并给出了加快金融创新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实现路径和对策思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鄢小兵  徐艳兰  高谦  
构建多维度指标体系,运用修正引力模型和城市流强度模型,对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武汉城市圈经济空间联系呈现一种"单核向心模式",即武汉是整个城市圈空间联系的引力中心和辐射源,圈中城市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为外围8个城市与中心城市武汉之间的联系;2有"点轴扩散"的分布特征,即城市圈经济空间联系的密集区,主要集聚在沿江沿线分布的4座城市(仙桃、武汉、鄂州、黄石)之间。据此,提出优化武汉城市圈经济空间联系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