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89)
2023(18457)
2022(15873)
2021(14884)
2020(12655)
2019(29297)
2018(29180)
2017(56257)
2016(30584)
2015(34695)
2014(34479)
2013(34180)
2012(31552)
2011(28559)
2010(29059)
2009(27244)
2008(26359)
2007(23860)
2006(20775)
2005(18079)
作者
(87921)
(73106)
(72929)
(69498)
(46479)
(35226)
(33293)
(28589)
(27830)
(26188)
(25030)
(24633)
(23205)
(23122)
(22804)
(22477)
(21919)
(21534)
(21129)
(20934)
(18084)
(18060)
(17803)
(16694)
(16485)
(16398)
(16310)
(16235)
(14825)
(14582)
学科
(124100)
经济(123899)
管理(89469)
(85762)
(72766)
企业(72766)
方法(58744)
数学(50316)
数学方法(49649)
中国(39475)
(33027)
(31996)
(29024)
金融(29019)
地方(28235)
业经(28217)
(28215)
银行(28160)
(27040)
(26511)
(24500)
理论(23210)
技术(22459)
农业(21987)
(21216)
贸易(21201)
(20515)
(20447)
财务(20422)
财务管理(20380)
机构
大学(431761)
学院(430237)
(170139)
管理(169841)
经济(166149)
理学(146716)
理学院(145050)
研究(142518)
管理学(142252)
管理学院(141466)
中国(110863)
(92132)
科学(88978)
(78697)
(71598)
(69986)
中心(66888)
研究所(65092)
业大(64554)
(64224)
财经(62768)
北京(58482)
(57236)
(56800)
师范(56720)
农业(54787)
(52801)
(51571)
经济学(51246)
财经大学(46536)
基金
项目(290292)
科学(227687)
研究(211978)
基金(208805)
(181040)
国家(179460)
科学基金(154549)
社会(133147)
社会科(125605)
社会科学(125566)
(115062)
基金项目(111066)
自然(100599)
教育(98389)
自然科(98302)
自然科学(98279)
自然科学基金(96479)
(95978)
编号(87366)
资助(86213)
成果(71231)
重点(64888)
(63406)
(62261)
(61677)
课题(60552)
创新(57656)
科研(55364)
教育部(54372)
大学(54349)
期刊
(185137)
经济(185137)
研究(126454)
中国(86807)
学报(67672)
(63136)
科学(61775)
管理(61187)
(60438)
教育(51204)
大学(51032)
学学(47627)
(46415)
金融(46415)
农业(42653)
技术(38849)
业经(30329)
财经(30310)
经济研究(29200)
(25874)
问题(25137)
图书(24057)
(22580)
技术经济(22049)
科技(21185)
理论(20844)
统计(20726)
(20015)
(19328)
现代(19124)
共检索到637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熊威  聂柳  
本文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从金融生态环境、金融总体实力和风险管理水平等角度,探讨了制约金融创新服务"两型社会"建设的各种因素,最后提出了武汉城市圈金融体系"立体创新战略",并给出了加快金融创新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实现路径和对策思路。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宗成  
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自主创新的活跃期,拉动着金融改革创新。金融改革与创新,是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开发开放的强大动力。要抓住机遇,用改革创新的办法,创建与中部经济中心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探索并解决市场发展的深层次体制问题,加强微观金融基础建设,破除金融业体制和机制障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雪松  夏怡冰  
"两型社会"建设是武汉城市圈建设的理性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两型社会"建设绩效评级指标体系,对武汉城市圈2006~2010年"两型社会"建设的绩效进行实证研究,数据分析显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成效显著,不仅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区域资源利用和环境质量的总体水平也明显提高;但也存在资源节约建设力度不大、社会发展水平不高和城市圈内部各城市"两型社会"建设不均衡等问题,需要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社会发展进度、发挥武汉市向外辐射作用、创新体制机制建设等对策加以完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波  
7月22日,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创新专项方案获国务院批准实施,这对武汉、武汉城市圈、湖北省乃至整个中部地区都是一件大喜事,一次重大机遇。何为机遇?机,也通"积",意为积木生机,至取正果;遇,不期而遇,际遇风云,对于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而言也是如此。此次方案获批,一是对武汉地区一直以来以金融推动科技产业发展创新的一种肯定,即积木生机的含义;二来是武汉在发展科技金融领域获得政策青睐的际遇巧合,也就是际遇风云。当前我国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而金融改革是这场变革中至关重要的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传宝  
产业集聚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产业集聚有利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有利于武汉城市圈圈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此,要加强基于产业集聚的"两型社会"建设支撑体系构建。最后,文章前瞻性地提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促进产业集聚的对策。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余光英  员开奇  
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举措,研究基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视角,参考已有研究建立了城市圈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对武汉城市圈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武汉城市圈各城市间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差异显著,武汉市是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最高的城市,评分为0.145,其次是鄂州市,评分为0.136,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最低的地区是黄石市,评分仅为0.013,与武汉等城市差距较大。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不仅可以得到评价对象的整体情况,还可以发现其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是处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问题较为有效的方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组  吴光明  阮红新  胡红菊  李艳萍  吴莹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对武汉城市圈建设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分析了城市圈金融发展的现状和瓶颈,总结了城市圈金融发展的信贷市场一体化、票据市场一体化、支付结算一体化、信息服务一体化等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关措施和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彭汉庆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湖北省孝感市。孝感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是武汉城市圈的"后花园"。围绕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孝感市提出了着力打造工业协作配套、科技成果转化、商贸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传江  冯碧梅  
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经济产出。目前它正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潮流,影响着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武汉城市圈在建设"两型社会"的过程中,面临着特定的制约因素,需要建设性地降低碳的排放。文章通过介绍低碳经济的经济学内涵,指出低碳经济实质上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在低碳经济兴起的背景下,工业化中期以重化工业为主的重工业结构对武汉城市圈资源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文章通过分析武汉市的生态足迹赤字和脱钩(节能减排)发展情况...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俊峰  董捷  
以获批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目标,综合考虑土地集约利用的环境、社会、经济效应,阐述了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依据投入-产出等理论,构建了武汉城市圈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利用数据包络分析(简称DEA)法,对武汉城市圈土地集约利用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武汉城市圈中仅有武汉、仙桃、天门三个城市是DEA有效的,DEA无效的6个城市DEA有效性从高到低分别是为黄冈、孝感、潜江、咸宁、鄂州、黄石;②影响武汉城市圈中城市DEA无效的因素是多样的,但主要集中在固定资产投资和单位GDP能耗等投入过多,GDP、社会商品销售额、财政收入、就业人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沈道权  王娅  
在应对知识经济发展的大潮流下,阐述了世界城市圈中心城市的新模式。针对武汉城市圈的现状,提出了知识经济推动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模型基础及条件,并基于世界大城市圈的发展经验,对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建设提出了若干意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文  
本文基于在武汉城市圈对相关科技型企业进行的调研表明,初创科技型企业债务融资的可获得性较低,通过智力资产获得债务融资困难,大部分企业的债务融资期限偏短。初创科技型企业有机会获得股权融资,但成功的可能性较低,公开股权融资的可能性小,通过智力资产获得有效估值的企业少,城市圈内股权融资业务创新不够活跃。城市圈内初创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的问题在于:金融机构服务不精细,金融产品创新不足,政府推动成效不够显著,金融中介服务没有跟上,科技型企业自身金融意识比较欠缺。武汉城市圈初创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创新思路为:第一,通过市场化手段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第二,创新建设信用体系解决信用不足问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曹凝蓉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金融在城市圈发展中的定位和作用;其次,在对当前金融推动武汉城市圈建设具备的基础和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客观指出了金融在推进城市圈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最后,就进一步发挥金融对城市圈建设的支撑作用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宋剑锋  
建设“1+8”武汉城市圈最早由武汉市委、市政府于2002年发起倡议,并得到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的积极响应。这一构想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呼应了中央关于中部崛起的战略决策,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2003正式将武汉城市圈建设纳入湖北发展战略,这对于加快湖北经济发展、推动中部崛起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近年来,武汉城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伟林  张绍基  李新国  殷成国民银行武汉分行金融研究处  
"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核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包括武汉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九座城市。这里是湖北人口、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也是我国中部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地区。近年来,随着湖北经济的快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