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76)
2023(12054)
2022(9796)
2021(8804)
2020(7104)
2019(16247)
2018(15744)
2017(29960)
2016(16062)
2015(18036)
2014(18185)
2013(18274)
2012(16675)
2011(14858)
2010(15263)
2009(14349)
2008(14441)
2007(13164)
2006(12075)
2005(11212)
作者
(47868)
(39927)
(39746)
(37164)
(25483)
(19141)
(18040)
(15549)
(15154)
(14431)
(13503)
(13343)
(13016)
(12726)
(12449)
(12068)
(11821)
(11775)
(11440)
(11367)
(10058)
(9949)
(9791)
(9172)
(9105)
(8945)
(8938)
(8870)
(8075)
(7914)
学科
(82333)
经济(82240)
(76130)
(68716)
企业(68716)
管理(60592)
业经(29340)
方法(28293)
(26734)
中国(23938)
地方(23340)
(23305)
数学(20249)
数学方法(20029)
农业(19690)
(17779)
财务(17722)
财务管理(17704)
技术(17669)
企业财务(16588)
(15297)
(15246)
理论(14023)
(14013)
(13349)
(13094)
(12817)
贸易(12800)
环境(12402)
(12318)
机构
学院(240995)
大学(231800)
(102562)
经济(100580)
管理(96135)
理学(81335)
研究(81013)
理学院(80437)
管理学(79415)
管理学院(78953)
中国(64229)
(50430)
科学(48068)
(47005)
(41207)
(41000)
(38637)
中心(36774)
研究所(36765)
财经(36285)
业大(33307)
(32724)
北京(32432)
农业(31716)
(31170)
(30732)
师范(30458)
经济学(29546)
(29353)
商学(26969)
基金
项目(151732)
科学(120701)
研究(114423)
基金(107748)
(92385)
国家(91463)
科学基金(80138)
社会(73611)
社会科(69830)
社会科学(69814)
(62903)
基金项目(57137)
教育(50815)
(50574)
自然(49871)
自然科(48708)
自然科学(48698)
自然科学基金(47833)
编号(46087)
资助(42978)
(39048)
成果(36117)
(35129)
(34782)
重点(34012)
课题(32931)
(32217)
发展(32030)
创新(31591)
(31491)
期刊
(127865)
经济(127865)
研究(73295)
中国(52610)
管理(41609)
(39496)
(38582)
科学(31982)
学报(30504)
农业(27519)
技术(27230)
教育(25037)
业经(24366)
大学(23922)
(23586)
金融(23586)
学学(22627)
经济研究(19277)
财经(17790)
(16808)
问题(15996)
(15506)
技术经济(14985)
商业(13195)
现代(12745)
(12050)
世界(12035)
科技(11597)
资源(11593)
经济管理(11551)
共检索到380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国新  孙春梅  罗险峰  
本文从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的角度 ,运用“最优脱层法”和“神经网络法”等综合评价方法 ,对武汉地区物流业的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 ,分析了武汉地区物流业发展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国辰  冀雪华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借助DPSR模型和产业发展的环境-能力-绩效理论,本文构建了符合京津冀物流发展现状的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京津冀地区2013-2017年面板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物流发展均呈现上升趋势,且北京核心地位稳固,津冀差距呈缩小趋势,这与三地物流发展现实情况相符。最后,根据当前物流发展现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存禄  黄培清  
本文针对武汉物流中心发展规划中的具体问题,系统分析了影响武汉物流中心发展的各种因素,运用GM(1,1)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对武汉的物流规模进行了预测.定量计算结果与定性分析的结论一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仲深  王春宇  
构建了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9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截面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论如下:我国各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各地区对各种金融工具的利用效率存在相对差异;各地区与其金融发展相匹配的外部环境尚待改善。最后,提出各地区应充分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及发展地区金融必须使之与实体经济相匹配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修建  郑广文  张丽淑  
依据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和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原理,构建物流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ANP模型,并对我国31个省市2010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省域间物流业内、外部结构差距较大,省域自身物流业内部结构参差不齐,外部结构存在显著的关联性;省域间物流业内部发展水平不高,差异化较小,外部发展水平差异十分突出;省域物流业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偏低,差距较小,且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强的相关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永宁  
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界定了区域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特征,构建了其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进行综合评价,解决以往区域物流业评价中存在的不够系统、不够全面的弊端。以江苏省物流业发展状况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亚强  祁恩雪  
以2013年城市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选取了物流业务量、交通运输设施与设备、人员数、经济因素四个方面共19项指标,采用综合评价方法,从物流需求、物流供给、物流潜力和经济支撑四个方面,将邢台市物流业发展的能力状况与河北省内的同类型城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邢台在物流需求、物流供给和物流潜力上具有相对较好的基础,提升地区经济的支撑能力有利于推进邢台物流业的深化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亚明  王媛媛  唐朝生  
河北省物流业近年来得到了社会多方关注,取得了实质性的发展,也遇到了新的发展瓶颈。应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对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物流水平进行测算。首先建立指标体系,并通过因子分析法提取公共因子,对11个城市的发展水平进行排名,接着进行聚类分析完成11个城市分类,然后进一步建立多元回归分析模型,探索三个指标变量和货运量之间的相关性强弱,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提出河北省物流业今后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嵩  马树超  
文章围绕对全国不同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分析,提出并建立了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指数模型,据此分别对2003、2006、2009年各省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数进行测算并建立发展指数矩阵,证明了各省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其均衡水平的进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京鸿,葛永军,刁承泰  
根据 1997年统计数据 ,对中国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状况 ,从规模和结构两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 ,并作了分类。针对不同类型地区 ,提出了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崔元锋  严立冬  陆金铸  屈志光  
本文结合我国绿色农业发展背景和现状,通过对绿色农业发展的系统研究,从生态效益水平、经济效益水平和社会效益水平三个方面分别建立评价指标子系统,最后通过各子系统的整合得出了我国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并指出实际运用该体系进行评价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钟丽娜  李松柏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动态发展过程,为了及时把握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动态,使农业现代化能够得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必要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科学的定量综合评价。基于2007年以来陕西省农业现代化的统计数据,采用德尔菲法与多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陕西省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农业现代化在4项准则指标,13项具体指标下的发展动态及其结构特征,并进一步探讨陕西省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优势和短板。结果表明,2015年陕西省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从起步阶段稳步跨入基本实现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蒋和平  黄德林  
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方法,建立中国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1980—2003年,总体上,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呈上升趋势,农业现代化区域发展总体水平表现为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蒋和平  黄德林  郝利  
利用多级指标综合指数分析方法,通过建立中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确立权重,根据建立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模型,采用中国统计年鉴(1980-2004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1980-2004年)等年鉴数据,从1980-2003年,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发展阶段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动态监测,并预测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