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87)
- 2023(15562)
- 2022(12838)
- 2021(11684)
- 2020(9567)
- 2019(21357)
- 2018(20874)
- 2017(40083)
- 2016(21699)
- 2015(23501)
- 2014(23083)
- 2013(23230)
- 2012(21658)
- 2011(19379)
- 2010(19615)
- 2009(18049)
- 2008(18022)
- 2007(16029)
- 2006(14366)
- 2005(13335)
- 学科
- 济(97333)
- 经济(97228)
- 业(88286)
- 企(77244)
- 企业(77244)
- 管理(73850)
- 方法(37705)
- 农(31623)
- 业经(31317)
- 数学(29202)
- 数学方法(28996)
- 财(28735)
- 中国(26965)
- 地方(23854)
- 农业(22989)
- 务(20804)
- 财务(20781)
- 财务管理(20757)
- 制(19873)
- 技术(19789)
- 企业财务(19772)
- 贸(18200)
- 贸易(18185)
- 易(17656)
- 学(16694)
- 和(16411)
- 策(15564)
- 银(15420)
- 划(15400)
- 银行(15371)
- 机构
- 学院(313301)
- 大学(306761)
- 济(131842)
- 经济(129271)
- 管理(122218)
- 研究(108329)
- 理学(104650)
- 理学院(103464)
- 管理学(102000)
- 管理学院(101415)
- 中国(84222)
- 科学(68009)
- 京(64768)
- 农(64424)
- 财(60188)
- 所(56469)
- 研究所(51208)
- 农业(50913)
- 业大(50669)
- 中心(49304)
- 江(48846)
- 财经(47388)
- 经(43154)
- 北京(40519)
- 经济学(39383)
- 州(39016)
- 院(38665)
- 范(38152)
- 师范(37629)
- 省(37282)
- 基金
- 项目(208787)
- 科学(164721)
- 基金(152012)
- 研究(147592)
- 家(135260)
- 国家(133994)
- 科学基金(114566)
- 社会(96165)
- 社会科(91248)
- 社会科学(91222)
- 省(84045)
- 基金项目(80774)
- 自然(75126)
- 自然科(73454)
- 自然科学(73433)
- 自然科学基金(72199)
- 划(69146)
- 教育(64909)
- 资助(60747)
- 编号(57434)
- 发(49646)
- 重点(47165)
- 创(46414)
- 业(45798)
- 成果(44679)
- 部(44627)
- 创新(42630)
- 国家社会(40195)
- 科研(40099)
- 课题(39734)
- 期刊
- 济(152287)
- 经济(152287)
- 研究(88779)
- 中国(64573)
- 农(59952)
- 学报(53195)
- 管理(49221)
- 科学(48630)
- 财(48492)
- 农业(41203)
- 大学(39643)
- 学学(37902)
- 融(31535)
- 金融(31535)
- 业经(27994)
- 技术(26667)
- 教育(26174)
- 业(24362)
- 经济研究(23913)
- 财经(23741)
- 经(20504)
- 问题(19988)
- 技术经济(17297)
- 商业(15786)
- 科技(15521)
- 版(15499)
- 贸(15493)
- 现代(15262)
- 世界(15038)
- 图书(14474)
共检索到478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肖雁飞 张琼 曹休宁 廖双红
首先利用调研成果,得出武广高铁旅客行业和目的特征,并选取武广高铁对湖南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影响的主要指标,与湖南铁路客运量构建双对数模型,运用灰色预测和"有无对比法",代入双对数模型中,得到武广高铁对各主要影响指标的贡献率。结果表明:2010年,武广高铁开通对湖南生产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数、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城市化率的贡献率分别是6.67%、2.57%、5.16%、5.90%、0.16%,2011年这一贡献率上升为8.26%、4.01%、7.23%、7.74%、2.01%,说明武广高铁的开通确实对湖南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做出贡献,并且随着高铁开通时间的延长,这一贡献将不断增加。
关键词:
武广高铁 生产性服务业 湖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雪松
通过"高铁"运营为旅游业带来区位机遇的研究表明,区位优势转换为旅游经济优势的中间环节———"武广高铁"的出现,为湖南带来了南北双重区位空间转移机遇。交通的便利带来了旅游区位机遇响应,使"小时旅游圈"建立了"同城效应";交通的便利使旅游淡旺季逐渐模糊,让游客的出游和旅游消费更趋理性,也给今后的旅游带来了转变。同时,根据抽样调查取得的基础数据统计得知不同的交通距离对游客出游选取交通工具的竞争点和临界值,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启示。
关键词:
区位机遇 武广高铁 空间转移 湖南旅游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琢卓 韩峰
本文从马歇尔、雅各布斯外部性及新经济地理的综合视角,运用面板协整和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探讨了湖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多样化及其产业规模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多样化均能直接地显著促进城市经济增长,专业化的作用更为突出;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是促进不同厂商之间技术外溢、进而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而多样化的间接影响却不显著;湖南省制造业发展中的相对滞后性不利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从而导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规模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推进各城市生产性服务功能的专业化经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是较为理想的政策安排。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专业化 多样化 新经济地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唐荣 顾乃华
本文基于服务业价值链视角,通过区分生产性服务业上下游活动,构建上游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指标,结合依托于"准自然实验"的PSM-DID方法,实证检验了高铁建设与上游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的高铁建设显著降低了上游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高铁建设并不是有效促进城市上游服务业发展的充分条件;相较于东部地区,高铁建设对西部地区的负效应更强,而在中部地区高铁建设对上游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不显著;高铁建设对上游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存在一定滞后性,且边际效应呈逐步递增趋势。本文研究为进一步借助高铁建设拓展区域发展空间、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地制定政策提供了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爱莲
高速铁路由于减少交通成本、改善可进入条件成为区域旅游开发的一种重要工具。文章以新经济地理模型为理论基础,讨论交通与旅游业的关系,由于运输成本减少,旅游企业在交通廊道形成集聚与扩散效应,导致旅游地空间结构及旅游需求的变化。以武广高铁为例,通过研究武广高铁开通后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探讨高铁营运对旅游业的挑战,提出应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以加强高铁沿线旅游的空间集聚,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铁 新经济地理模型 空间竞争 旅游产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振中
文章根据2005—2016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对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借助自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VIP)对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所选取的指标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城市化水平、创新能力、信息化水平、政府作用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影响因素 偏最小二乘回归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韩德超 张建华
明晰和识别中国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能为不同区域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依据。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1997年~2006年中国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和经济发展的有关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考察和识别中国转型时期专业化分工、产权结构、效率、工业结构、工业化进程和制造业集聚对东部、中部和西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专业化程度加深、效率提高、非国有产权比重的增加与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显著正相关,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现阶段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抑制作用,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对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影响微弱;分工深化对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最大,而产权结构改变对中部...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影响因素 专业分工 产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桂黄宝 刘奇祥 郝铖文
在对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深入分析基础上,构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采用问卷调查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两者融合发展影响因素进行探索。研究表明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受到政府政策、产品研发水平、企业创新能力以及竞争力等4个因素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通过研究有利于进一步认清生产性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发展的规律,将为两者融合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装备制造业 融合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升 洪艳 詹宁
服务经济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现代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在对湖南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础进行分析后,指出了湖南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目标、区域重点与行业重点等,探讨了如何破除在观念、体制、人才、产业融合等方面制约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瓶颈"之对策。
关键词:
服务经济 现代服务业 发展 湖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海翔 马腾飞
文章从产业互动和产业融合角度出发,对湖南省高新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相关数据进行了协整检验和因果分析。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金晓雨
分析我国城市体系下生产性服务业对城市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并估计生产性服务业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在我国城市体系下,制造业的内生分布使大城市相比小城市对生产性服务业有更高的需求。大城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善了结构的不平衡,通过前后向关联提升城市生产率,小城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却造成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不平衡,资源和要素过度集中于低生产率的服务业,反而降低城市生产率。利用门槛面板模型实证发现规模超过261.2万人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升城市生产率,而规模低于50.96万人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反而降低城市生产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乔彬 张蕊 雷春
基于我国高铁大发展的典型事实,本文将高铁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相结合,运用2003-2016年中国27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在对高铁开通影响制造业升级的内在机理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客观评价了高铁开通产生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高铁开通通过"同城化效应"促进区域市场潜力提升、通过"生产率增长效应"提高制造业部门生产效率以及通过"要素整合效应"显著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作用效果分别为0.076、0.051和1.183,印证了理论假说。进一步地,构建不同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杜宾模型结果显示:高铁开通强化了区域间的空间溢出效应,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的负外部性进一步增强,而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则表现为正外部性得到了强化,这为各地区以高铁发展为契机,从供给规模、需求规模以及促进制造业自身生产率优化升级方面,制定适用于本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覃成林 郑海燕
文章从旅游经济增长和区域旅游合作两个方面,分析了武广高铁开通运营对粤湘鄂沿线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首先,以广州为例,在旅游收入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中引入高铁开通与否这个虚拟变量,分析发现武广高铁开通运营对沿线城市旅游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其次,通过对武广高铁沿线区域旅游合作的分析,发现武广高铁的开通不仅促进了沿线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而且显著地促进了区域旅游合作。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提出了有效利用武广高铁开通运营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促进粤湘鄂沿线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深化区域旅游合作,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红梅 郝美竹
在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分析框架下,基于集聚租金的视角重新探讨了高铁建设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及内在机制。首先,将中国高铁开通视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85个地级市2007—2016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铁的开通积极地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借助构建最小生成树作为工具变量排除了潜在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其次,引入交通可达度、市场准入以及市场一体化指标作为集聚租金的替代变量,发现高铁开通直接提高城市交通便利度,继而提高市场准入,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最终增加了集聚租金,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在高铁沿线城市的集聚。最后,高铁开通对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着极大的助推效果,而对于原本就具备趋近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的特大城市和沿海城市来说,交通可达度所带来的集聚效果一般。此外,当高铁站与城市中心之间的距离超过30公里时,高铁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正向影响消失。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卢福财 徐远彬
相对现阶段我国工业发展水平,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不足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基于交易成本的视角,构建了一个纳入互联网、交易成本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理论模型,并采用我国2008—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对互联网、交易成本以及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互联网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会使得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交易成本的中介效应,互联网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为发挥互联网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大网络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互联网 生产性服务业 交易成本 中介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