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98)
2023(6899)
2022(6207)
2021(5809)
2020(5195)
2019(12318)
2018(11963)
2017(24172)
2016(13168)
2015(15133)
2014(15499)
2013(15761)
2012(14941)
2011(13517)
2010(13694)
2009(12890)
2008(13007)
2007(12077)
2006(10581)
2005(9590)
作者
(39471)
(33192)
(33099)
(31828)
(21037)
(16031)
(15360)
(12936)
(12368)
(11882)
(11212)
(11174)
(10586)
(10533)
(10413)
(10364)
(10326)
(9805)
(9741)
(9539)
(8200)
(8182)
(8145)
(7695)
(7559)
(7475)
(7437)
(7413)
(6717)
(6670)
学科
(58413)
经济(58358)
(33190)
管理(32465)
方法(30517)
数学(26532)
数学方法(26348)
(25361)
企业(25361)
(16533)
(16202)
贸易(16198)
(15862)
(15547)
(15258)
银行(15237)
(15107)
(14293)
中国(13624)
(12117)
地方(11391)
农业(11175)
(10946)
业经(10856)
(10434)
金融(10432)
(9763)
制度(9758)
(8504)
出口(8500)
机构
大学(196622)
学院(196164)
(83793)
经济(82043)
管理(74561)
研究(64957)
理学(63399)
理学院(62672)
管理学(61652)
管理学院(61277)
中国(54241)
(41217)
(40066)
科学(39837)
(35978)
(33503)
财经(31966)
中心(31178)
(30632)
研究所(30379)
(28901)
农业(28636)
业大(28599)
经济学(27186)
(26332)
师范(26088)
北京(26035)
经济学院(24901)
(24502)
财经大学(23680)
基金
项目(125191)
科学(97658)
基金(91133)
研究(90152)
(78984)
国家(78340)
科学基金(66384)
社会(57815)
社会科(54924)
社会科学(54905)
(49003)
基金项目(48763)
自然(42460)
教育(41674)
自然科(41423)
自然科学(41409)
(40907)
自然科学基金(40676)
资助(39217)
编号(36273)
成果(29207)
(28626)
重点(28064)
(27578)
(25102)
课题(24754)
教育部(24509)
科研(24467)
人文(24063)
国家社会(23944)
期刊
(90371)
经济(90371)
研究(57843)
中国(34133)
(32170)
(30852)
学报(30143)
(28022)
金融(28022)
科学(27833)
管理(23199)
大学(22312)
学学(21111)
农业(20128)
财经(15928)
教育(15627)
技术(15341)
业经(14922)
经济研究(14655)
(13584)
问题(13316)
(12586)
(10976)
国际(10390)
理论(10337)
技术经济(10167)
统计(10048)
(10000)
商业(9926)
实践(9328)
共检索到294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田芳  王定红  连海涛  李高梅  
为改进现有游憩出行方式选择模型,提高游憩出行方式预测精度,对河北省武安市主城区6个公园绿地内游憩者出行方式选择的意愿开展调查。利用卡方检验对出行方式选择与影响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筛选变量,随后建立多元Logistic模型探讨了各变量对城市居民游憩出行方式选择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出行者年龄、家庭年收入、出行目的地、出行者教育背景、职业背景、出行耗时、出行目的及出行频率等对游憩行为出行方式选择有显著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齐峰  
本文基于对上海市停车收费现状的调查,指出影响停车收费价格制定的因素,通过对驾车出行人群支付停车费用的意愿分析,证明了提高停车收费标准,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制定合理停车收费标准的具体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维军  罗玉  
城市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发展"低碳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要求,需要居民广泛参与和行动。气候变化风险的认知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前提,城市居民气候变化风险认知是否会影响其出行方式,促进其低碳出行呢?基于620位城市居民的调查数据,利用Binary Logistic模型,探讨了城市居民气候变化风险认知对其出行方式的影响。研究表明:(1)城市居民气候变化风险认知对出行方式没有积极影响;(2)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主要受性别(X1)、年龄(X3)、家庭平均月收入(X5)、居住地距最近公共交通设施的距离(X9)、居住地与目的地的距离(X10)因素影响,其中居住地距最近公共交通设施的距离(X9)影响最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田童  王琪延  韦佳佳  
本文基于2006年、2016年北京市居民时间分配调查数据,从时间维度对日常生活中的29项具体活动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参考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筛选出对游憩时间造成显著影响的变量。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将游憩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研究表明,年龄越大,游憩时间越多;游憩时间随受教育程度提高而减少;工作和家务劳动时间会挤占游憩时间;人们正处于工作日忙工作,休息日"忙"游憩的生活节奏。最后笔者提出改革休假制度,增加居民休闲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释放潜在休闲时间;科学引导社会休闲意识;优化工作与休闲的关系,合理配置生活时间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励雅  朱晓宁  
优化居民出行方式结构是"十二五"期间我国各城市治理交通拥堵的关键思路。针对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居民出行及土地利用模式的变化特征,以出行链为分析单元,构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结构方程模型。首先,依据已有研究基础,确定影响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三类因素,提出描述诸影响因素与出行方式之间关系的若干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构建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结构方程模型,利用北京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辨识与修正,最终得到了个人与家庭属性、土地利用、出行链等各类因素对出行方式的影响方向与程度。研究结果对优化居民出行方式结构、改善城市交通拥堵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丹凤  隽志才  高晶鑫  
在问卷调查获取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有序Logit模型和多项Logit模型,全面考察个体属性对互联网使用的影响,进而研究选择特定出行方式人群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显著影响居民使用互联网的社会经济学属性包含性别、从事的行业是否是服务业、月收入和网龄;每天上网时间高于两个小时的人群一般都更倾向于采用健康型和环保型的出行方式;每天上网时间处于中等水平(2~6小时)的高收入人群相比其他人群更倾向于选择机动类出行方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清  陶小马  杨鹏  
本文从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基本行为特征出发,将居民出行总成本分为出行货币成本、出行时间厌恶成本、出行时间机会成本三部分,采用经济学局部均衡比较静态分析方法,按照出行成本最小化原则设定目标函数,并引入城市空间规模、收入水平、交通政策、交通状况等外生变量,分析了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内生决定与外生影响机制及其对居民出行碳排放水平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城市空间规模扩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仅通过增加道路资源供给解决道路拥堵问题的交通政策,都将促使居民选择以个体机动化交通方式(主要指私人小汽车)为主的出行方式组合,并提高居民出行的碳排放水平;公交票价优惠、缩短居民公交出行时间等"公交优先"的交通与城市空间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鞠鹏  周晶  陈星光  张俊婷  
考虑汽车共享出行方式,构建管理部门与出行者策略选择的演化博弈模型,在引入私家车动态管控策略的基础上,对模型的演化路径及主要参数对演化结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在讨论过程中对各种演化条件下的稳定平衡点进行分析和解释,以期为管理部门制定管理策略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景鹏  隽志才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对影响都市圈城际出行方式选择行为意向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出行者对普通列车、动车组、高铁和长途汽车这四种城际出行方式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和行为意向有显著性差异,其中行为态度差异最为显著;各种计划行为理论变量对城际间出行方式的选择行为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主观规范的影响最具有普遍性;人口统计特征在不同路径上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各种出行方式下年龄在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中都具有显著差异。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鞠鹏  周晶  陈星光  张俊婷  
考虑汽车共享出行方式,构建管理部门与出行者策略选择的演化博弈模型,在引入私家车动态管控策略的基础上,对模型的演化路径及主要参数对演化结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在讨论过程中对各种演化条件下的稳定平衡点进行分析和解释,以期为管理部门制定管理策略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万云  罗明春  刘婉婷  
共享单车的快速发展为城市居民到城市森林公园游憩提供了一种新的交通方式,研究这种交通方式的影响可以更好地促进共享单车在城市森林公园外部交通中的应用。采用现场考察法、观测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共享单车作为城市森林公园外部交通工具的因素主要有骑行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的影响,内在影响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常住地、当天身体状况、是否需要同伴这五个因素。外在影响方面,受访者认为共享单车方面因素的影响重要性中等,但当天天气状况和时间因素这两个骑行大环境因素,会产生较为明显的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于跃  李雷鸣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从出行效用和出行成本两个维度对出行收益进行解构,将乘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演化划分为供需匹配方式选择和运营模式选择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乘客以"又快又准"作为决策标准,路边招手被网络预约替代是唯一演化稳定解。在第二阶段,乘客以"省时省钱"作为决策标准,演化趋势主要受供给量和价格水平的影响,出租车和网约车可实现共存共生。最后提出,出租汽车行业治理应实行双轨制,将市场竞争机制和政府监管相结合,以促进行业的改革升级和长期稳定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艳菊  吴楚材  邓金阳  黄宇  
本文基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调查数据,分析了游客环境态度及其与游憩冲击感知之间的关系。采用"新环境范式"量表(NEP)测量游客的环境态度,并根据环境态度倾向将游客划分为生态中心主义者、人类中心主义者和立场模糊者。研究发现,与环境态度没有明显倾向的立场模糊者相比,人类中心主义者和生态中心主义者对社会性游憩冲击的感知强度更高,意即后两者对那些人为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与迹象更为敏感;环境态度不同的游客对于公园的植被、土壤、水体等资源性因子受冲击的感知强度无显著差异;环境态度不同的游客对管理性冲击感知也无显著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高杰英  谢太峰  
城市公交是节约能源、节约土地以及减少污染的最有效的出行方式。本文分析了北京城市公交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城市公交、建设资源节约型北京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朱开群  张安  于凌涛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游憩时间的增多,城市游憩商业区(RBD)建设越来越受重视。选取发展相对成熟的南京夫子庙RBD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游憩者需求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南京夫子庙RBD的游憩需求进行分析,得出其游憩需求主要为精神需求、智力需求、商品需求、购物环境需求、缓解压力需求和社会交际需求6个方面;并运用功能密度指数对南京夫子庙RBD的功能结构特点进行探讨,发现其存在忽视旅游功能建设、功能集聚程度不够等方面的不足,进而提出如何根据游憩者的需求改善夫子庙RBD功能结构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