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06)
- 2023(18391)
- 2022(15221)
- 2021(14030)
- 2020(11615)
- 2019(26132)
- 2018(25686)
- 2017(49205)
- 2016(26321)
- 2015(28787)
- 2014(28222)
- 2013(28047)
- 2012(25730)
- 2011(22980)
- 2010(22910)
- 2009(21101)
- 2008(20585)
- 2007(18303)
- 2006(16178)
- 2005(14223)
- 学科
- 济(115167)
- 经济(115043)
- 业(101043)
- 管理(83449)
- 企(82021)
- 企业(82021)
- 农(49085)
- 方法(47335)
- 数学(38568)
- 数学方法(38154)
- 业经(34827)
- 农业(32792)
- 财(31791)
- 中国(31129)
- 地方(25992)
- 务(22169)
- 财务(22119)
- 财务管理(22088)
- 制(21961)
- 贸(21279)
- 贸易(21263)
- 技术(21230)
- 企业财务(20962)
- 易(20679)
- 和(18682)
- 学(18570)
- 环境(18306)
- 策(18146)
- 划(17513)
- 理论(17159)
- 机构
- 学院(373108)
- 大学(364232)
- 济(157786)
- 经济(154928)
- 管理(149736)
- 理学(129564)
- 理学院(128252)
- 管理学(126284)
- 管理学院(125601)
- 研究(122046)
- 中国(95171)
- 农(76568)
- 京(75236)
- 科学(74539)
- 财(69750)
- 所(60635)
- 业大(60600)
- 农业(59169)
- 中心(57785)
- 江(56629)
- 财经(55764)
- 研究所(55005)
- 经(50900)
- 经济学(47046)
- 北京(46206)
- 范(45683)
- 师范(45140)
- 州(44609)
- 院(43791)
- 经济学院(42655)
- 基金
- 项目(254591)
- 科学(202461)
- 基金(186418)
- 研究(184093)
- 家(163171)
- 国家(161653)
- 科学基金(140353)
- 社会(120538)
- 社会科(114169)
- 社会科学(114140)
- 省(101771)
- 基金项目(99514)
- 自然(90943)
- 自然科(88942)
- 自然科学(88918)
- 自然科学基金(87344)
- 划(84341)
- 教育(82475)
- 资助(74018)
- 编号(73265)
- 发(59399)
- 重点(57035)
- 成果(56257)
- 创(55794)
- 部(55612)
- 创新(51558)
- 业(50756)
- 国家社会(50202)
- 课题(49555)
- 科研(49025)
- 期刊
- 济(179999)
- 经济(179999)
- 研究(101991)
- 农(75986)
- 中国(71942)
- 学报(57929)
- 管理(57255)
- 科学(55421)
- 财(54858)
- 农业(51314)
- 大学(44962)
- 学学(43341)
- 融(36649)
- 金融(36649)
- 业经(36385)
- 技术(33296)
- 教育(31650)
- 财经(27035)
- 业(27009)
- 经济研究(26649)
- 问题(24436)
- 经(23342)
- 技术经济(19795)
- 版(18897)
- 商业(18326)
- 世界(18269)
- 科技(18157)
- 现代(17562)
- 资源(17266)
- 贸(16773)
共检索到550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泽红 董锁成
基于历史观测数据统计分析了1956年-2003年石羊河上游天然来水量与下游民勤绿洲来水量变化趋势,采用生产法计算了1950年-2006年武威绿洲农业水足迹,定量揭示了石羊河中游武威绿洲农业开发对区域水资源的真实占用及其对下游民勤绿洲来水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由于石羊河中游武威绿洲人类活动加剧,下游民勤绿洲来水量呈减少趋势;②中游武威绿洲农业水足迹呈快速上升趋势,粮食作物水足迹占最大比重;③中游武威绿洲农业水足迹与下游民勤绿洲来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中游农业水足迹每提高1×108m3,下游来水量将减少0.2543×108m3;中游粮食作物水足迹每提高1×108m3,下游来水量将减少0.502...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泽红 董锁成 李宇 李雪
农业活动通过改变绿洲赖以生存的水生态系统而影响着绿洲的稳定性。1950—2007年武威绿洲农业水足迹上涨了近7倍,而农业水足迹效率仅提高1.75倍;粮食作物水足迹比例过大,57 a间平均达74.32%,其中,2002年以前粮食作物水足迹比例呈下降趋势,但在2002年达到最低点58.63%之后开始出现反弹。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需求所驱动的以粮食生产为主体的农业规模扩大和农业开发强度加大,是农业水足迹增长的主要原因。适当压缩农业规模,加快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大政府对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投入和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是控制武威绿洲农业水足迹增长过快,维护绿洲生态系统稳定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 水足迹 武威绿洲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潘竟源 刘普幸 孙国军 白杨 程英
民勤绿洲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实体,绿洲生态环境局部好转、总体恶化,可持续发展形势严峻,在绿洲内部进行现代农业生产,尤为重要和关键。本文分析了民勤绿洲农业发展的优劣势和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民勤绿洲现代农业发展的具体对策,以期为当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民勤绿洲 现代农业 科技 产业化 人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魏伟 石培基 雷莉 周俊菊 颉斌斌
论文以石羊河流域武威、民勤绿洲为研究区域,在Arc GIS 10.0、Arc View 3.2软件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的技术支持下,采用干扰度指数、景观脆弱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和破碎度等指数,并通过分析景观格局与生态风险度之间的关系,将各景观指数进行栅格叠置运算,从而构建生态风险度,在此基础上,利用GIS局部空间统计方法研究分析了绿洲区景观结构格局和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聚集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城乡用地快速扩展的同时,耕地和草地景观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优势景观类型由耕地、草地向耕地和建设用地转变;2武威绿洲生态风险经历了从较高到中度的转变,生态风险整体趋于好转,而民勤绿洲生态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俊菊 石培基 雷莉 曹建军 魏伟 张利利
论文引入虚拟水理论,构建种植业结构调整需水模型,分析近33 a民勤绿洲种植业结构调整对农作物需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民勤绿洲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与其他作物面积比重之比由1978年的84∶12∶4调整为2010年的25∶72∶3。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的下降主要是由小麦播种面积比重的快速减少所致。2)民勤绿洲农作物需水总量由1978年的2.15×108m3增加到2010年的2.49×108m3,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需水总量之比由1978年的88∶12变化为2010年的31∶69。3)民勤绿洲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生态节水效应在不同时段存在差异,1979—1998年,种植业结构调整对于农作物需水而言,未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芬昀 曹美珍
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最基本单位,其区域内的经济活动与区域生态环境有着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农户经营行为的个体性与环境资源的公共性、农户追求利益的短期性和环境影响的长期性、农户经营目标的双重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风险性、生态治理中农户的成本和收益具有不对称性等矛盾的存在,直接制约了农户参与绿洲生态保护的积极性。民勤绿洲生态治理应该是一种国家行为,政府对农户的经营行为必须加以调控和引导,其中,国家对农户的外在利益激励和农户对政府政策的响应程度是绿洲生态治理成败的关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军娟 燕振刚 李薇 李广
【目的】根据民勤绿洲农业生产情况,对2004—2019年农业碳排放进行评估。为减少民勤绿洲农业生产碳排放量,以期为民勤绿洲农业生产引导低碳方式做出理论参考。【方法】利用农业碳排放核算系数法对农业碳排放进行估算,结合系统动力学的方法与原理联结民勤绿洲农业生产投入要素,分别构建民勤绿洲耕地—农业生产与家畜生产碳排放模型,模拟民勤绿洲未来11年农业生产碳排放变化趋势。【结果】通过仿真和模拟,2004—2030年民勤绿洲耕地—农业和家畜碳排放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到2030年耕地—农业产生的碳排放和家畜产生的碳排放量分别达到3277.93万t、37.15万t,分别是2004年的0.4和2.7倍,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4%、5.2%。家畜碳排放增长速度比耕地—农资投入增长速度快。在影响耕地—农业碳排放的碳源中农业机械产生的碳排放量最高,到2019年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44.5%。家畜养殖数量是人为可控的,所以数量随着市场需求波动。通过调整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家畜羊的增加速率以减少农业碳排放量,到2030年耕地—农业和家畜的碳排放量分别为2930.56万t、23.33万t,比调整前碳排放量分别减少了347.37万t、13.82万t,减排效果显著。【结论】2004—2030年农业生产碳排放呈增加的趋势,耕地—农业农资投入使用量和家畜的年末存栏数直接影响着农业碳排放量。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碳排放 农业生产 家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蔺海明 颉鹏
本文研究了甘肃河西绿洲农业区1949—2000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赤字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河西全区的人均生态足迹1949—2000年呈递增趋势,从0.426hm2增加到2.158hm2。1949—1970年平均为0.693hm2,1975—1980年平均为1.029hm2,1985—2000年平均为2.288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949年的0.550hm2增加到2000年的1.762hm2,与人均生态足迹相比,增幅较小,增速亦慢。1949—1970年平均为0.782hm2,1975—2000年平均为1.715hm2;1949—1975年为生态盈余阶段,平均盈余为0.088h...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倪国华 郑风田 丁冬 喻志军
首先用"公地悲剧"理论解释了民勤地区石羊河来水减少和民勤地下水超采的现象。对民勤绿洲沙漠化过程的进一步归纳梳理发现:经过多年的过度开发,民勤水资源的"公地"问题已经由人类内部争夺水源的问题升级为人类能否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问题,用经典的解决"公地悲剧"的办法已无法解决民勤绿洲面临的沙漠化威胁,需要从更高层级的制度设计入手,将宝贵的水资源用于恢复生态,而不是用于农业灌溉。
关键词:
民勤 水资源 公地悲剧 沙漠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钢 张晓莉
石河子绿洲是建国后新疆后开垦建设的最大的新绿洲,由人工绿洲替代了荒漠和天然绿洲,并建成现代化的新型农区。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加快,也出现了水源过度利用、土地荒漠化、野生动植物资源减少、土地污染等问题,生态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关键词:
农业开发 生态效应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兴旺 李保国 吴春荣 彭鸿嘉 郭有祯
绿洲荒漠化的根本原因是水土资源利用不平衡的矛盾引起的 ,定量化的研究二者的互相作用将有助于绿洲区荒漠化防治模式的建立和该区水土资源的持续利用。文章针对民勤绿洲区水土资源利用的现状 ,把GIS与专业计算地下水流的FEFLOW软件结合 ,利用ArcViewGIS处理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数据 ,与所建立的区域地下水流动的模型相联接 ,模拟了绿洲区土地利用对地下水位的影响。结果表明 ,本文所建立的定量化评价方法能很好的模拟土地利用对区域地下水位变化的作用 ,如保持民勤绿洲内水土资源利用的现状模式 ,则民勤绿洲内部的地下水埋深呈进一步下降的趋势 ,这将导致绿洲荒漠化问题进一步加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任珩 赵成章 安丽涓
水资源管理政策是干旱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从水资源安全的高度探讨水资源管理政策失效原因对于防治土地荒漠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采用参与式访谈和突变级数法,从政策认知水平、水资源利用效率水平、政策实施的社会经济效益水平、政策实施的生态环境效益水平等4个维度评价了民勤绿洲水资源管理政策绩效。研究结果表明:1963-1993年,民勤绿洲水资源管理政策绩效水平逐步提高,1993-2008年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政策认知水平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水资源利用效率水平指标整体呈现增长趋势;政策实施的社会经济效益水平表现为先增大后下降、再增大的趋势;政策实施的生态环境效益水平则在1968-2008年间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振 牛叔文 常慧丽
位于甘肃石羊河下游的民勤绿洲,水资源极度缺乏,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矛盾突出,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其中湖区的生态经济系统已呈“崩溃”之势。拯救民勤绿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虚拟水”是20世纪90年代初TonyAllan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虚拟水战略是指贫水区域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地区购进水资源密集型产品来获得本区水资源安全的一种构想。本文通过对节水、调水、移民等常规方案与虚拟水战略的对比分析后,认为虚拟水战略是拯救民勤绿洲的一个全新思路;探讨了虚拟水战略实施的政策建议;提出了创新区域水资源管理体制和区域经济发展思路以及建立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的主张。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华 吴睿 康雅茸
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是干旱区植被组成中的植被优势种,对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揭示生长季内不同时期梭梭同化枝光合生理特性和形态性状及其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本研究比较分析了民勤绿洲梭梭同化枝在5月下旬和7月下旬的光合生理特性及形态。结果表明,5月下旬和7月下旬梭梭同化枝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日变化均呈现双峰曲线。5月下旬中午前后Pn降低主要是气孔限制因素,7月下旬中午前后Pn降低主要是非气孔限制因素。7月下旬的同化枝面积(LA)、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尹莎 陈佳 吴孔森 杨新军
适应能力及其评估框架为农户生计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本文在干旱环境背景下,借鉴农户可持续生计和适应能力相关理论,探讨民勤绿洲地区农户适应能力及适应行为。按照适应能力评估框架,构建农户适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和实地调查获取数据,在农户适应行为分类的基础上,测量不同适应类型农户的适应能力,分析影响农户适应类型的因素。结果表明:1从农户的适应行为来看,积极主动的适应行为选择较多,减少消费、参加社会保险等适应行为选择较少;农户适应类型中,综合适应型的比重最大,被动适应型最小。2农户的适应能力方面,各维度整体分布较为均衡,但自然能力和社会能力存在显著分异,而物质能力、金融能力、劳动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均衡;不同农户适应类型中,综合适应型农户适应能力更稳定,务工主导型和被动适应型的稳定性较差。在适应能力六大维度中,物质能力在六大农户适应类型中所占比重最大,自然能力最小。3家庭物质资产、非农就业比重、社会网络、人均"退还关压"面积、受教育程度等适应能力指标对农户的适应行为选择具有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