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71)
- 2023(8350)
- 2022(6959)
- 2021(6234)
- 2020(5013)
- 2019(11471)
- 2018(11245)
- 2017(21125)
- 2016(11485)
- 2015(12971)
- 2014(12859)
- 2013(13076)
- 2012(12974)
- 2011(12254)
- 2010(12348)
- 2009(11399)
- 2008(11244)
- 2007(10295)
- 2006(9597)
- 2005(9125)
- 学科
- 济(55552)
- 经济(55497)
- 管理(28676)
- 业(26888)
- 地方(20499)
- 中国(19060)
- 企(18945)
- 企业(18945)
- 农(16686)
- 方法(14858)
- 业经(13100)
- 学(12872)
- 数学(12201)
- 数学方法(12069)
- 农业(11695)
- 发(11416)
- 地方经济(11114)
- 融(10051)
- 金融(10051)
- 环境(9961)
- 制(9767)
- 银(9547)
- 银行(9513)
- 行(9380)
- 和(9282)
- 贸(9069)
- 贸易(9057)
- 资源(9038)
- 易(8636)
- 财(8423)
- 机构
- 学院(170157)
- 大学(168857)
- 研究(73009)
- 济(68466)
- 经济(66822)
- 管理(58373)
- 中国(55648)
- 理学(47790)
- 科学(47395)
- 理学院(47075)
- 管理学(46111)
- 管理学院(45809)
- 京(41116)
- 所(40099)
- 农(38121)
- 研究所(36309)
- 中心(32642)
- 财(30022)
- 农业(30019)
- 江(29395)
- 业大(28249)
- 北京(27204)
- 院(26778)
- 省(25780)
- 范(25413)
- 师范(25074)
- 州(23871)
- 科学院(23450)
- 财经(22324)
- 经(20155)
- 基金
- 项目(109945)
- 科学(84515)
- 研究(77316)
- 基金(76286)
- 家(69377)
- 国家(68751)
- 科学基金(56232)
- 社会(46950)
- 社会科(44358)
- 社会科学(44344)
- 省(44209)
- 基金项目(39851)
- 划(38250)
- 自然(37193)
- 自然科(36106)
- 自然科学(36091)
- 自然科学基金(35422)
- 教育(33739)
- 资助(31785)
- 编号(31060)
- 发(30870)
- 重点(25974)
- 成果(25698)
- 发展(24077)
- 展(23662)
- 课题(23632)
- 部(23035)
- 创(22352)
- 计划(21928)
- 创新(21038)
共检索到290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民生
通过分析武夷山市资源现状,提出自然旅游资源、森林资源、耕地资源、武夷岩茶资源为该市优势资源。在分析优势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优势资源潜力,以及开发优势资源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武夷山市 资源优势 开发利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钟莉娜 李正欢 王军
以典型的旅游驱动型城市武夷山市为研究区,基于景观破碎指数、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景观连通度等方法,分析了旅游发展与景观格局演变之间的联动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武夷山市人工表面大面积扩张,城市景观破碎度指数增加而自然景观破碎度指数降低。(2)核心区、边缘区和空隙面积显著减少,桥接区面积增加,重要程度较高的核心区集中在武夷山市的西北部。(3)景观格局演变与旅游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时空联动关系。(4)旅游产业发展与城市景观格局演变之间,以城市发展为中介,存在着显著的双向作用过程。旅游发展通过强化城市定位、引导产业用地等方式影响景观格局,同时景观格局变化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二者之间形成联动关系。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邹沁垚 杨丽慧 郑凯端 陈立
【目的】城市气候问题日益显著,开展城市气候风险管理研究,旨在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方法】以武夷山市为例,利用2001—2020年武夷山市气象观测数据和社会统计资料,根据气候承载力评价体系,开展武夷山市气候承载力的评估研究。【结果】21世纪以来,武夷山市气候承载力呈波动下降的趋势,社会经济发展与气候之间的协调力有所减弱;气候天然容量近几年有增大的趋势,气候状态较为稳定;极端气候事件压力(ECI)受极端天气事件,尤其是暴雨事件和高温事件的影响,波动较大;城市气候压力(CCP)和城市协调发展能力(CDA)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但CDA仍不足以完全抵消ECI和CCP造成的影响。【结论】未来应尽量减少武夷山市人为因素对气候的负面影响,提升城市对极端天气事件的防御能力,以此来提高气候承载力。
关键词:
武夷山市 气候承载力 定量评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唐在富
2007年,福建省武夷山市抓住全省统一部署开展"乡财县管乡用"改革的契机,将武夷街道、兴田镇、岚谷乡纳入改革试点范围。2008年1月,首批三个试点乡镇(街道)顺利正式上线运行,实现了对乡镇财政收支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面积70平方公里。武夷山被誉为国家级的重点名胜风景区;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现已被批为全国5A级旅游区;全国文化先进市。1979年,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5个重点自然保护区之一;1982年,武夷山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7年,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与生物圈;1989年,八月被批准为市;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郭庆广
本文分析了著名旅游城市武夷山市的旅游资源特点,旅游业在拉动城市经济发展中所取得的成效,从理论上对武夷山市城市的经济、三大产业和重点行业的发展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这也为国内类似旅游资源城市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可供参考的经验。
关键词:
旅游需求 旅游产业 经济增长 拉动成效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蒋晓伟 冯立梅 杨达源 欧阳怀龙 任朝霞
气候资源是旅游事业开发中极为重要的资源之一。分析和评价了庐山旅游气候资源的特点和优势,指出庐山具有适宜的气温,适中的湿度,丰沛的降水,类型多样的气象景观,并且还有较长的适宜旅游期等资源优势。据此提出了开发四季旅游和度假旅游,建设世界别墅公园和大自然花园的构想,以期能充分发挥庐山风景区的旅游气候资源优势,使风景区保护与资源利用、旅游开发相协调,同时又利于实现风景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
关键词:
旅游 气候资源 气象景观 庐山 深度开发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余云钦 林文俊 陈世品 范敦锦 傅榕榕 游巍斌
选择武夷山国家公园内海拔1 300~1 600 m且处于同一坡面上的4个固定样地(40 m×50 m),采用点格局方法比较分析了各海拔梯度下不同林层(受光层和非受光层)优势种群的空间点格局。(1)武夷山典型针阔混交林4个样地全林树木的胸径分布、树高分布均呈倒“L”型,幼龄树木占比大,种群垂直连续性好,径级结构和群落更新良好;黄山松、格药柃和马银花是4个针阔混交林样地均存在的优势树种。(2)随着海拔的升高,上述3种优势树种在0~30 m尺度上集群分布增加,随机分布减少,在30~50 m尺度上均匀分布增加。(3)在受光层中,这3种优势树种在0~30 m尺度上呈现集群分布增加的趋势,30~50 m尺度上呈现均匀分布。而在非受光层中,马银花在0~30 m尺度上的集群分布增加,随机分布减少,30~50 m尺度上呈现均匀分布;格药柃在0~30 m尺度上既有集群分布也有随机分布,30~50 m尺度上的均匀分布减少,随机分布增加。因此,随海拔升高,优势种群在0~30 m小尺度上的集群分布程度增加;非受光层的种群空间格局受海拔变化的影响较受光层更为显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薛丽佳 高人 杨玉盛 尹云锋 马红亮 刘燕萍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其贮存的有机碳占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2/3,约为植物碳库的3倍或大气碳库的2倍,是全球碳循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变化,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影响巨大,从而以温室效应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土壤有机碳不仅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也为植被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碳源,在维持土壤良好的物理结构方面起
关键词:
武夷山 土壤有机碳 黑碳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远水
以武夷山为例,对风景名胜区产品开发与持续竞争力的提升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风景名胜区的发展,不应过于强调短期竞争力,而应该关注持续竞争力,风景名胜区的产品开发对于持续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产品开发 持续竞争力 武夷山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惠滨
福建与台湾,地理上隔海峡相望,历史上关系极其密切。福建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血缘骨肉情深,语言相通,习俗相近。闽台距离近,海上交通便捷,经济文化频繁交流久远。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两岸同胞联系间断达三四十年之久。如今,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台湾当局的松动政策,闽台交往日渐恢复,台胞回闽探亲观光猛增。为了便于台胞来福建旅游观光,了解福建,建设故土,特论述福建武夷山水风光及其旅游开发前景,以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谢春平 伊贤贵 王贤荣
为了更好地了解野生早樱Cerasus subhirtella var.ascendens群落优势种种间关系,保护和开发野生早樱这一珍贵木本观花植物,利用群落学研究方法,对福建武夷山野生早樱群落种进行了调查。在野生早樱、木荷Schima superba与青冈栎Cyclobalanoposis glauca为优势树种的群落中,以其优势度为环境容纳量,采用相对优势度求得群落内的种间竞争系数,并用Lotka-Volterra方程研究了该群落中优势树种种间竞争关系。结果表明:在现阶段以野生早樱为优势的群落,经过若干年的群落演替,平衡状态时,野生早樱、木荷与青冈栎的相对优势度分别为28.65%,62.17...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咏虹
利用好区域资源优势和开发优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区域资源优势是指某一区域拥有的资源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占有优势地位 ,区域资源开发优势则是指某一区域在开发利用本区域资源或非本区域资源方面拥有的优势条件和能力。区域资源优势具有相对性、时效性和相关性 ,是以一定的经济活动为前提的 ,必须通过区域间分工与合作才能显示与发挥出来 ;区域资源开发优势具有资源依附性和开发主体不确定性 ,其优势的发挥需要一定的条件。
关键词:
区域 资源优势 资源开发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