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27)
- 2023(7387)
- 2022(5933)
- 2021(5469)
- 2020(4501)
- 2019(9629)
- 2018(9387)
- 2017(17265)
- 2016(9586)
- 2015(10107)
- 2014(9184)
- 2013(9026)
- 2012(8431)
- 2011(7476)
- 2010(7493)
- 2009(6803)
- 2008(6820)
- 2007(6274)
- 2006(5343)
- 2005(4678)
- 学科
- 济(31360)
- 经济(31330)
- 管理(28476)
- 业(28372)
- 企(24107)
- 企业(24107)
- 方法(12571)
- 技术(12340)
- 学(11786)
- 数学(10608)
- 数学方法(10437)
- 中国(9356)
- 技术管理(9307)
- 农(8901)
- 财(8807)
- 业经(7810)
- 环境(7063)
- 制(7054)
- 银(6993)
- 银行(6952)
- 地方(6775)
- 行(6702)
- 融(6492)
- 金融(6492)
- 农业(6010)
- 划(5625)
- 务(5586)
- 财务(5579)
- 财务管理(5569)
- 理论(5466)
- 机构
- 大学(127730)
- 学院(127480)
- 研究(49197)
- 济(48500)
- 经济(47506)
- 管理(45756)
- 理学(39562)
- 理学院(39039)
- 管理学(38131)
- 管理学院(37880)
- 中国(35501)
- 科学(34265)
- 农(28297)
- 京(27305)
- 所(26339)
- 研究所(24507)
- 业大(24450)
- 财(22792)
- 农业(22001)
- 中心(21863)
- 江(19854)
- 院(19245)
- 财经(18074)
- 省(17954)
- 北京(17198)
- 经(16593)
- 范(16450)
- 师范(16208)
- 州(15719)
- 研究院(15651)
- 基金
- 项目(94530)
- 科学(73986)
- 基金(68757)
- 家(64194)
- 国家(63730)
- 研究(62543)
- 科学基金(52984)
- 社会(39635)
- 省(38377)
- 社会科(37676)
- 社会科学(37662)
- 基金项目(36586)
- 自然(36568)
- 自然科(35739)
- 自然科学(35728)
- 自然科学基金(35097)
- 划(32268)
- 教育(27266)
- 资助(26893)
- 重点(22664)
- 创(22433)
- 编号(21753)
- 创新(21331)
- 发(20795)
- 计划(20094)
- 部(19289)
- 科研(18986)
- 科技(18855)
- 业(17227)
- 国家社会(17197)
共检索到188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青 丁晖 方炎明 陈晓 徐海根 李蒙 徐鲜钧
通过对武夷山四新常绿阔叶林物种组成、生物多样性以及样方种—面积曲线进行研究,探讨以少叶黄杞为优势种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采用相邻格子样方法进行样方调查,结果表明:样方内维管植物有35科67属139种;以壳斗科、杜鹃花科、杜英科、山茶科为主,栲属、杜鹃花属、杜英属为重要属;优势树种为少叶黄杞、米槠、南岭栲、赤楠.表明四新常绿阔叶林在取样面积大于0.48 hm2时,物种数量趋于稳定,拟合曲线公式为:y=21.836lnx-87.287(R2=0.990 2);样地植物胸径小于6 cm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任引 薛建辉
2004年对武夷山甜槠林不同水文分量定位观测,探讨甜槠林森林水文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2004年共发生降水219次,年降水量1767.4mm,穿透水、茎流量和林冠截留量分别为1304.9、245.0和217.5mm;穿透率、茎流率和截留率分别为73.8%、13.9%和12.3%;2)同次降水中,林内不同位置的穿透雨量差异显著,穿透水量与大气降水量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3)随着胸径的增加,茎流量减小,形成茎流的时间推迟;4)当降水量<202.1mm时,林冠截留量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当降水量超过202.1mm后,林冠截留量趋于定值52.5mm。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汤孟平 周国模 施拥军 陈永刚 吴亚琪 赵明水
在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用一次性调查方法,研究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样地大小为100 m×100 m。用激光对中全站仪测定每株树木坐标。根据树木的地径和胸径,把常绿阔叶林群落种群分为幼苗、幼树、小树、中树和大树等5个大小级。采用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进行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根据种-面积曲线确定最小取样面积。结果表明:在1 hm2样地内,共记录到木本植物127种,其中乔木为76种,灌木51种。群落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是小树级,多达99个物种,占群落木本植物总物种数的78%。除幼树外,从幼苗到大树,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优势种数呈增加趋势。要获得天目山常绿阔叶林群落80%以上的木本植物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牟村 喻勋林 李家湘
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研究是研究了解植物群落在组成、结构、功能和动态方面所表现出的不同差异,因此是群落生态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对湖南双牌打鼓坪林场位于山坡和山谷的常绿阔叶林群落乔木层树种的多样性指数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进行了对比调查.结果表明:群落内有乔木树种67种,隶属35科55属;山谷地带常绿阔叶林群落多样性指数普遍高于山坡地带,说明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会增加物种多样性,而高海拔地带的常绿阔叶林群落多样性指数有所增加,说明演替进入一定阶段,乔木层物种相对稳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玉洪
哀牢山纵贯云南高原中部,由西北向东南延伸,海拔一般在2000m以上,形成了天然的地理分界线,对云南季风气候有其独特的作用,特别在哀牢山北段山顶部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内的森林气候更具有其独特的分布特征。在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过程中,获取森林内的各种气象要素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
哀牢山 常绿阔叶林 气候特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思玉 郑世群
分析了福建省龙岩市笔架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的种类组成、乔木种群的重要值、物种多样性、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特征。该群落共有植物 186种 ,隶属于 75个科 132属 ,物种种类丰富 ,是由多个种群共建的群落。在水平空间上 ,8个可能的共建种群均服从聚集分布 ;在垂直空间上层次分化明显 ,在群落垂直结构的 5个层次中 ,乔木层第 2亚层除物种丰富度外 ,其他各项物种多样性指标在各层次中是最大的 ;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种间相遇机率分居第 2位 ,群落均匀度则居第 3位 ;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居第 1位 ,但群落均匀度最小 ;乔木层第 1亚层除群落均匀度居第 2位外 ,其他指标均最小 ;藤本的物...
关键词:
笔架山 常绿阔叶林 群落结构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简敏菲 刘琪璟 梁跃龙 唐培荣
在线路调查和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西省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典型群落的结构与数量特征。群落主要由热带、亚热带科属组成,优势科为壳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山茶科Camelliaceae,安息香科Styrac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和木兰科Magnoliaceae等科,优势树种以相应的优势科属树种为主。物种数量特征采用重要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5个样地中,胸径≥3 cm的个体密度1 808株.hm-2,群落相对较高大,平均高度达11.5 m,乔木垂直分化较明显;林木平均径阶为14.2 cm,树种水平分布不均。许多常绿阔叶林群落正处于过老与更新发展...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巩合德 张一平 刘玉洪 杨国平 鲁志云 卢华正
为了评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水源涵养服务功能,选择哀牢山典型的原始常绿阔叶林,定位监测了林冠层对1 a中共144次降雨的截留分配效应。观测期间降水总量为1 707.8 mm,穿透雨量、茎流量和林冠截留量分别是1 421.8,15.4和270.6 mm,穿透雨率、茎流率和截留率分别为83.3%,0.9%和15.8%。总降雨量大于3.7 mm时才观测到林内穿透雨和树干茎流,"漏斗"状的林冠结构和持续的降雨,均可造成穿透雨量大于林外大气总降水量,而树木较大分枝角度和较多附生物,可能使有些胸径和冠幅较大树木的树干茎流量反而更小;穿透雨量和茎流量、林冠截留量与降水量均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P<0.01),而...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金则新
应用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及群落均匀度等指标对浙江省天台山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序列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天台山次生森林从针叶林到针阔混交林到常绿阔叶林的演替过程中 ,物种多样性呈先变大后变小的趋势。在群落的垂直结构中 ,次生演替序列 3种群落类型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大小顺序均为灌木层 (包括幼苗及幼树 ) >乔木层 >草本层。在 3种群落类型中 ,木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均大于草本植物。表 4参 9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超 黄力 高祥阳 齐猛 周侠 杨永川
[目的]从组成群落的主要树种角度研究森林凋落物生产与物候的关系,分析群落尺度上的凋落物产量、组成、季节动态、分布及主要树种的叶凋落节律,探讨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凋落物的基本特征和凋落高峰的形成原因,为其保护、恢复及管理经营提供科学参考,同时也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功能及维持生物多样性机制等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研究地1 hm2常绿阔叶林群落固定监测样地为平台,通过均匀交叉布设173个凋落物收集器,每月对收集到的凋落物进行分类、鉴定、称量。[结果]表明:1)2013—2014年的年凋落量为5 310.52 kg·hm-2,其中叶凋落量(3 814.01 kg·hm-2)最多,占...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凋落物 动态 组成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杜华强 汤孟平 崔瑞蕊
采用地统计相关原理分析了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空间异质特征。研究发现:①土壤有机质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而碱解氮、全氮和有效磷空间自相关为中等程度;速效钾在不同的步长和间距范围下,揭示其空间变异特征的模型不同,其空间变异比较复杂,在不同尺度下空间格局存在差异;②决定土壤养分空间格局的尺度以碱解氮最大,为4.21~169.50 m,而有效磷的空间异质性尺度最小,为4.21~50.20 m;③分形维数大小定量反映了不同营养成分空间格局差异及尺度依赖特征,速效钾分形维数较大,尺度依赖性强,空间格局复杂;有机质分形维数最小,空间相对简单;全氮、有效...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袁春明 刘文耀 杨国平 李小双
分别在哀牢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沟谷和坡面调查了10个20m×50m的样地,研究哀牢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木质藤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及其与支柱木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共记录到DBH≥1cm的木质藤本植物402株(隶属于23种21属16科)和DBH≥10cm的林木1522株(隶属于47种30属15科);与其他亚热带森林比较,该森林中木质藤本植物物种较为丰富但多度较低;藤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密度和基面积在沟谷显著高于坡面,而林木的差异性不显著;木质藤本植物在支柱木上呈集群分布,并且不同种支柱木被藤本植物攀援的百分比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01),说明藤本植物的攀援对支柱木具有选择性;云南越桔、薄叶马银花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一平 马友鑫 刘玉洪 尹利伟
该文利用哀牢山北部常绿阔叶林林窗的小气候实际观测资料 ,初步分析了林窗小气候要素空间分布特征 .由于受太阳辐射和林窗边缘树木的影响 ,林窗的小气候要素存在最大值区域随时间动态位移和要素的空间不对称分布 ,林窗不同区域热量传递方向截然相反的现象 .这将导致林窗的环境异质性差异 ,进而影响到林窗区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 ,植物种群分布等 ,最终影响到森林的更新 .
关键词:
林窗 小气候要素 空间分布 常绿阔叶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帅锋 苏建荣 刘万德 张志钧 刘庆云 李忠文
通过对云南普洱地区不同恢复阶段(恢复15年、30年和原始林群落)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内附生维管植物的调查,分析了不同恢复阶段附生维管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多度、分布和相似性关系,并探讨附生维管植物与宿主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0.81 hm2的调查样地中,共发现附生维管植物3 116株(分属9科20属22种);(2)原始林中附生维管植物的物种丰富度(17种)要显著高于恢复30年(7种)和15年(5种)群落;(3)原始林与不同恢复阶段群落中附生维管植物的物种组成有显著不同,恢复15年群落中的附生植物主要由蕨类植物组成,兰科植物是原始林附生植物的主要物种组成,有些物种仅出现在原始林中,可以作为季风常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于明坚 陈启常 李铭红 史美中 曹剑波
1990年至今对浙江建德青冈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进行了研究。报道了死地被层现存量,死地被层(包括L、F、H三亚层)和土壤(包括A、E、B三层)中C和8种养分元素的分布,以及植物对养分元素的累积特征。结果表明:死地被层现存量为14.141t/hm2,其中H>F>L.死地被物中9种元素含量和贮量大小依次为C>N>Ca>Mn>K>Mg>P>Zn>Cu,而土壤中为C>N(K)>K(N)>Mg>Mn>Ca>P>Zn>Cu。与其它地区相比,本区土壤中Mn和N的含量较高而P和Ca较低.不同元素具有不同的层次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自表层至深层,C、N、Ca、Mn的含量呈下降趋势;而K、Mg的含量均在表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