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1)
- 2023(939)
- 2022(845)
- 2021(777)
- 2020(607)
- 2019(1578)
- 2018(1491)
- 2017(2875)
- 2016(1222)
- 2015(1501)
- 2014(1581)
- 2013(1447)
- 2012(1385)
- 2011(1282)
- 2010(1348)
- 2009(1202)
- 2008(1334)
- 2007(1102)
- 2006(1046)
- 2005(942)
- 学科
- 贸(14908)
- 贸易(14901)
- 易(14468)
- 济(7042)
- 经济(7038)
- 出(5003)
- 出口(4899)
- 出口贸易(4899)
- 口(4899)
- 关系(4487)
- 方法(3824)
- 贸易关系(3473)
- 国际(3264)
- 进出(3105)
- 进出口(3105)
- 进出口贸易(3105)
- 概况(3098)
- 各国(3071)
- 国贸(2995)
- 国际贸易(2889)
- 数学(2859)
- 数学方法(2851)
- 对外(2294)
- 地方(2023)
- 管理(1806)
- 外贸(1534)
- 对外贸易(1527)
- 特种(1508)
- 世界(1324)
- 农(1322)
- 机构
- 学院(21365)
- 大学(20614)
- 济(14423)
- 经济(14294)
- 研究(7610)
- 贸(6993)
- 管理(6383)
- 理学(5516)
- 理学院(5475)
- 管理学(5432)
- 管理学院(5402)
- 经济学(4889)
- 中国(4883)
- 国际(4639)
- 经济学院(4604)
- 贸易(4570)
- 财(4547)
- 财经(3880)
- 京(3728)
- 所(3490)
- 经(3470)
- 研究所(3092)
- 院(3059)
- 科学(2923)
- 江(2843)
- 中心(2786)
- 财经大学(2768)
- 易(2693)
- 商学(2635)
- 商学院(2598)
共检索到33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宋坚
步入正轨的中英经贸宋坚英国是同我国开展经贸关系最早的西欧大国。1949年我国建国以来,总的说中英经贸关系是发展的,但速度不快,时有曲折,问题也不少。近年来,由于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双边经贸关系正走入正轨。只要继续本着互利合作和严格遵循已达成协议的原则...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肖攀 艾萍
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产业转移让大量工业企业从沿海向内陆迁徙,从城市向乡镇转移。这个过程中,污染工业企业从城市迁走,调整了市区用地结构。但转身留下的土地有的成了"毒地",对人体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宗艳
2023年1月9日,一个由联合国支持的专家组在美国气象学会第103次年会上表示,有着地球“保护伞”之称的臭氧层有望在未来40年内恢复。这主要得益于过去30多年来世界各国在执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蒙特利尔议定书》)所采取的有力行动,逐步减少、限制及停止生产和使用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臭氧层修复有望,这对于应对气候危机颇有分歧的世界各国而言,无疑是个利好消息。一方面,人们再也不用担心臭氧层破坏对地球生命带来伤害,另一方面,这也证明世界各国的通力协作应对气候危机并不是徒劳。显然,在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当下及未来紧迫任务的情况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宗艳
2023年1月9日,一个由联合国支持的专家组在美国气象学会第103次年会上表示,有着地球“保护伞”之称的臭氧层有望在未来40年内恢复。这主要得益于过去30多年来世界各国在执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蒙特利尔议定书》)所采取的有力行动,逐步减少、限制及停止生产和使用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臭氧层修复有望,这对于应对气候危机颇有分歧的世界各国而言,无疑是个利好消息。一方面,人们再也不用担心臭氧层破坏对地球生命带来伤害,另一方面,这也证明世界各国的通力协作应对气候危机并不是徒劳。显然,在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当下及未来紧迫任务的情况下,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周可仁
中英两国间的经贸往来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7世纪,中国的丝绸、陶瓷、漆器、茶叶等商品就进入了英国市场.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英国是西方国家中最早承认中国的国家之一,中英两国自50年代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双边贸易逐年发展.1954年中国贸易代表团应邀首次访问英国,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派赴西方国家的第一个官方代表团,有力地推动了中英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60年代中英平均每年贸易额增长到2.2亿美元,70年代又上升到平均每年5.5亿美元的水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茉楠
全球经贸格局及其重构的本质是规则之争,也是主导权之争。近年来,多边贸易体系日渐式微,但全球区域经济整合更趋活跃。超大型自由贸易协定、边境内措施、数字贸易、服务贸易逐渐成为当前主导国际经贸谈判的主要特征,意味着全球经贸规则正进入2.0时代。特别是"原产地规则""三零规则""竞争中立规则"等三大经贸新规则,不仅通过价值链分工与秩序挑战对全球经贸格局产生深远影响,而且势必加剧大国之间的利益博弈。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卓明
英国"脱欧"将给欧洲乃至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局,是近来世界经济政治领域的重要议题。通过在英国的实地走访以及与英国金融界主流人士的交流,综合判断认为,英国各界已经接受脱欧现实,但对未来预期尚未形成共识,新的平衡局面正在形成中。无论能否与欧盟达成贸易协议,英国经济都将因"脱欧"受损,这对中英关系会带来多重影响,也会带来一些新的机遇,英国对我国经济金融合作意愿正在上升,宜加强与其多方联系,积极谋划互利共赢。
关键词:
英国“脱欧” 中英合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超 祁欣 刘苏文 杨剑 田原 宋微 王志芳 田伊霖
2017年9月29日,英国与欧盟结束了第四轮"脱欧"谈判,在"脱欧账单"、公民权利和北爱尔兰边界三大核心议题上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未达到预期。"脱欧"对英国经济发展影响深远,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脱欧"谈判最终达成的制度性安排。对中国而言,"脱欧"后的英国或将更加重视中英合作,中国可利用这一战略契机,在先进制造业、金融、基础设施等领域深化同英国的合作。一、英国"脱欧"谈判进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超 祁欣 刘苏文 杨剑 田原 宋微 王志芳 田伊霖
2017年9月29日,英国与欧盟结束了第四轮"脱欧"谈判,在"脱欧账单"、公民权利和北爱尔兰边界三大核心议题上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未达到预期。"脱欧"对英国经济发展影响深远,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脱欧"谈判最终达成的制度性安排。对中国而言,"脱欧"后的英国或将更加重视中英合作,中国可利用这一战略契机,在先进制造业、金融、基础设施等领域深化同英国的合作。一、英国"脱欧"谈判进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姚铃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当地时间3月29日签署信件,正式通知欧盟理事会主席图斯克,英国将通过启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开启为期两年的脱欧进程,以结束英国44年的欧盟会员资格。但各方普遍认为,考虑到脱欧本身所带来的影响及脱欧谈判需直面的不确定性,英国能否在两年内如愿完成脱欧程序,还有待观察。在此背景下,中欧经贸合作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一、英国脱欧谈判仍需面对诸多不确定性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姚铃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当地时间3月29日签署信件,正式通知欧盟理事会主席图斯克,英国将通过启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开启为期两年的脱欧进程,以结束英国44年的欧盟会员资格。但各方普遍认为,考虑到脱欧本身所带来的影响及脱欧谈判需直面的不确定性,英国能否在两年内如愿完成脱欧程序,还有待观察。在此背景下,中欧经贸合作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一、英国脱欧谈判仍需面对诸多不确定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宝荣
20世纪90年代的中俄经贸合 作,无论是商品贸易,还是经济合作、承包工程及劳务合作都获得了可喜发展。90年代初中俄边境贸易曾一度辉煌,中俄商品进出口总额也曾于1993年达到76.8亿美元,大大超过中国与苏联时期进出口的最好水平。然而,整个90年代的中俄经贸合作有着明显欠缺:1.除1993年达到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力之
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国家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和各类国际商务活动逐渐频繁。《国际经贸高级英语精读》是一本经济类英语精读书籍,收录了20篇文章,主要选自美、英等国最近十多年来出版的经济学专著和刊物的原文素材,内容极为丰富,涉及一般经济学理论、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企业管理、中国经济改革、中外经济关系等领域。同时,该书结合文章还配有词组(包括专有名词)的解释,短语、句子和段落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裘元伦
自1992年至今,中德经贸关系取得长足的进展。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看来会持续下去,从而使中德经贸关系的未来得到保障,并有助于解决两国经贸关系中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 发展模式 中德双边贸易自1950年以来,按当年价格计算已由1942万美元增加到1998年的143.8亿美元,增长740倍,这是中德贸易关系的第一个特点。从80年代中期以来,德国一直是我国在欧洲的最大贸易伙伴,1998年中德贸易占中国—欧盟贸易总额的30%;仔细研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小蒙
一、引言美国华尔街曾经流行一句名言:"如果有一个稳定的现金流,就将它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是当年金融领域最重要的创新之一,从其出现以来,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世纪90年代,我国引入了资产证券化,并将它视为解决商业银行风险、资本充足率以及不良资产等问题的有效手段。但是,随着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及欧州债务危机恶化,资产证券化已经成为"金融风险"的代名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