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6)
2023(715)
2022(715)
2021(578)
2020(458)
2019(1006)
2018(954)
2017(1889)
2016(1001)
2015(1032)
2014(978)
2013(962)
2012(874)
2011(835)
2010(794)
2009(690)
2008(650)
2007(604)
2006(514)
2005(475)
作者
(2802)
(2401)
(2294)
(2217)
(1539)
(1161)
(1044)
(863)
(849)
(809)
(799)
(793)
(780)
(762)
(755)
(731)
(730)
(681)
(650)
(634)
(609)
(572)
(562)
(545)
(542)
(533)
(516)
(500)
(475)
(460)
学科
(5395)
经济(5389)
方法(3534)
数学(3407)
数学方法(3376)
管理(2491)
(2487)
(1881)
企业(1881)
中国(1376)
(1246)
(868)
财务(867)
财务管理(867)
企业财务(854)
(805)
(780)
(768)
贸易(768)
(758)
业经(751)
(751)
税收(715)
(685)
银行(683)
环境(668)
(638)
(623)
农业(610)
(609)
机构
大学(14897)
学院(14390)
(7643)
经济(7563)
管理(5259)
研究(5068)
理学(4716)
理学院(4671)
管理学(4546)
管理学院(4520)
中国(3851)
(3448)
经济学(3044)
财经(2904)
(2877)
经济学院(2825)
科学(2803)
(2724)
(2505)
研究所(2314)
中心(2313)
财经大学(2259)
(2148)
业大(1958)
(1858)
(1797)
北京(1791)
农业(1703)
商学(1570)
经济管理(1565)
基金
项目(10412)
科学(8464)
基金(8323)
(7359)
国家(7319)
研究(6991)
科学基金(6376)
社会(5240)
社会科(5045)
社会科学(5045)
自然(4122)
自然科(4050)
自然科学(4049)
基金项目(4031)
自然科学基金(3991)
资助(3905)
(3699)
教育(3269)
(3147)
(2629)
国家社会(2440)
重点(2409)
教育部(2336)
编号(2197)
人文(2161)
(2155)
(2093)
科研(2075)
中国(2044)
大学(2036)
期刊
(6380)
经济(6380)
研究(4600)
(2502)
学报(2404)
科学(2226)
中国(2146)
大学(1921)
学学(1869)
管理(1832)
(1595)
经济研究(1534)
财经(1495)
统计(1398)
(1379)
金融(1379)
(1323)
技术(1264)
(1083)
农业(1067)
技术经济(1050)
决策(1024)
问题(825)
(747)
世界(735)
业经(685)
教育(637)
(624)
国际(617)
(590)
共检索到19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褚光  
众所周知,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四大指标分别是经济增长率、失业率、物价上涨率、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失业率指标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率(一定时期全部劳动人口中有工作意愿而仍未有工作的劳动力比率)。失业率增加是经济疲软的信号,可导致政府放松银根,刺激经济增长;相反失业率下降,将形成通货膨胀,央行将收紧银根,减少货币投放。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失业状况,对政府准确判断就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5月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下一步将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将城镇新增就业、调查失业率作为宏观调控重要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6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要求有关部门扩大统计范围,将"调查失业率"真正变成权威数据。李克强表示,"调查失业率"对于判断宏观经济状况具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九月初,李克强总理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透露,今年上半年中国调查失业率为5%。这是这一统计数据首次由中国政府公开披露。目前,官方公布的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自2002年以来就维持在4.0%~4.3%的水平,波动很小;自2010年第三季度开始,失业率连续12个季度均为4.1%.毫无变化。该数据来自于已在就业服务机构进行登记的无业人员,但不包括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车伟  
本文以国际劳工组织有关标准为依据 ,比较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关于失业率的定义 ,探讨了失业率的含义和测度失业的困难 ,讨论了中国的失业统计和城镇失业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 ,2 0 0 0年中国城镇失业率高达 8.2 7%。鉴于中国目前仍然缺乏一个可用于国际比较的调查失业率 ,文章在最后分析了这一普查失业率数字是否高估或低估了中国城镇真实的失业水平。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任栋  
长期以来,中国国家统计局仅发布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而不发布城镇调查失业率指标。文章认为,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城镇调查失业率是概念、性质和统计方法完全不同的两个指标,中国目前公开发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数据远高于真实水平,而与此同时调查失业率被低估。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对中国真实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进行了分析和估计,并对中国实施和发布抽样调查失业率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怀清  
作为判断通货膨胀率变化趋势的先行指标,NAIRU在西方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讨论中经常被提及、关注,其基础是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城乡劳动力市场结构有着不同于西方劳动力结构的特性。由此,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联系和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暗含的逻辑存在一定的差异,NAIRU作为判断中国通货膨胀率趋势的先行指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邵军  徐康宁  
失业理论一直是西方宏观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而这一理论的研究重点又是所谓的NAIRU(Non-Accelerating Inflation Rate of Unemployment),即非加速通胀失业率。从20世纪90年代前期至2002年左右,美国经济经历了战后最为稳健的"黄金增长期"。低失业、低通胀、高增长的经济现象表明,以往对于NAIRU变化动态和失业问题的分析与现实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都阳  陆旸  
"菲利普斯曲线"理论认为,通货膨胀与周期性失业之间存在短期的替代关系。在长期条件下,失业率将返回其"自然水平",进而"自然失业率"成为了将失业与通货膨胀联系在一起的重要变量。本文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在不变"自然失业率"和非线性置信区间估计的基础上,对中国时变自然失业率进行了测算,发现其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峰值出现在2003年,约为5.42%,此后逐步降低,2009年回落到4.13%。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和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是影响自然失业率水平最重要的因素。此外,检验结果表明,虽然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呈现出典型的"菲利普斯曲线"特征,但是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周期性失业与通货膨胀...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晓红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失业率持续处于较低水平,尽管2001年初美国经济出现衰退以及“9.11”事件的发生,许多行业受到沉重打击,失业率随之上升,但失业状况并未滑入危险境地。综合各方面的情况,美国政府缓解失业形势方面主要走了这么几着棋。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马文秀  
近年来,日本的失业率水平不断攀升,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企业大量破产倒闭,企业开业率低于破产率;经济结构改革导致劳动力供求关系的不平衡;终身雇佣制弊病表面化,雇佣方式呈现多样化;人们就业观念的变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桂田  谢超  
在2009年最后一天,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撰文指出中国的人民币汇率低估对美国失业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之相呼应的是,2010年美国政界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了一系列的打压。对此,本文使用产业层面的数据对美国失业率问题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美国应多从自身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上寻找失业率上升和居高不下的原因;美国产业结构是其失业率问题的主要成因之一;人民币汇率变动无助于降低美国失业率,并且由于可能会造成中国经济增长减速或衰退而恶化美国失业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顺  郭娟娟  
文章使用中国2008~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在界定就业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探讨就业质量对城镇居民失业率的影响。就业质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制度所建构,可以从就业环境、劳动者报酬、社会保障、劳动关系4个维度综合衡量,能够极大影响劳动者的职业流动意愿与流动频率,进而影响区域宏观失业率。实证分析发现,提升就业质量能够有效减少区域摩擦性失业,还可以通过提升劳动生产率扩大就业需求,从而有助于降低城镇居民失业率,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分位数回归显示,就业质量对失业率的中等分位点有较强的降低作用,在低、高分位点作用相对较弱,其作用强度随分位值上升呈倒U形特征。同时,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就业质量的失业率效应有显著调节作用,在互联网发展较迟缓的地区,就业质量对失业率的作用更强。文章认为,深化经济社会体制综合改革,提升劳动者就业质量,可以有效降低地区失业率,从而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推动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全面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顺  郭娟娟  
文章使用中国2008~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在界定就业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探讨就业质量对城镇居民失业率的影响。就业质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制度所建构,可以从就业环境、劳动者报酬、社会保障、劳动关系4个维度综合衡量,能够极大影响劳动者的职业流动意愿与流动频率,进而影响区域宏观失业率。实证分析发现,提升就业质量能够有效减少区域摩擦性失业,还可以通过提升劳动生产率扩大就业需求,从而有助于降低城镇居民失业率,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分位数回归显示,就业质量对失业率的中等分位点有较强的降低作用,在低、高分位点作用相对较弱,其作用强度随分位值上升呈倒U形特征。同时,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就业质量的失业率效应有显著调节作用,在互联网发展较迟缓的地区,就业质量对失业率的作用更强。文章认为,深化经济社会体制综合改革,提升劳动者就业质量,可以有效降低地区失业率,从而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推动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全面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幼芳  张天会  
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是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重要目标,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失业率的高低,是受到各种经济和社会因素影响的。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经济的、社会的因素都会对失业率产生影响。文章通过对经济运行过程中一些事先反映出来的,主要的几项经济指标信息详细地研究后,认为可以在这些相关信息基础上形成一个失业率预测途径。并依此为据,对云南省未来14年经济发展可能出现的失业率状况,进行了探索性的预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