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69)
2023(3459)
2022(2922)
2021(2790)
2020(2441)
2019(5545)
2018(5394)
2017(11198)
2016(5908)
2015(6674)
2014(6746)
2013(6644)
2012(6118)
2011(5468)
2010(5590)
2009(5225)
2008(5543)
2007(5317)
2006(4731)
2005(4543)
作者
(15895)
(12896)
(12779)
(12240)
(8500)
(6175)
(6085)
(5130)
(4982)
(4845)
(4459)
(4392)
(4251)
(4246)
(4236)
(4080)
(4064)
(3792)
(3702)
(3537)
(3472)
(3138)
(3056)
(3030)
(2993)
(2926)
(2912)
(2822)
(2669)
(2507)
学科
(21323)
(20473)
经济(20453)
(17402)
企业(17402)
管理(17183)
(16953)
银行(16808)
(15502)
(13218)
(10735)
保险(10644)
方法(10103)
业务(9853)
(9417)
金融(9417)
(9090)
制度(9089)
数学(8806)
中国(8765)
数学方法(8732)
银行制(8262)
(6104)
(4933)
业经(4857)
(4650)
贸易(4641)
(4630)
财务(4620)
财务管理(4605)
机构
学院(78951)
大学(78715)
(34604)
经济(33749)
管理(33185)
中国(29960)
理学(26813)
理学院(26581)
管理学(26304)
管理学院(26131)
研究(23448)
(20256)
(19366)
银行(18478)
(17128)
(16514)
财经(15584)
(14115)
(13397)
金融(13190)
(13130)
中心(12632)
财经大学(11866)
科学(11162)
(11103)
(10889)
北京(10786)
经济学(10754)
人民(10364)
经济学院(9753)
基金
项目(45097)
科学(35909)
研究(34170)
基金(33868)
(27790)
国家(27553)
科学基金(24670)
社会(22263)
社会科(21149)
社会科学(21143)
基金项目(17217)
(16426)
教育(15783)
自然(15758)
自然科(15422)
自然科学(15420)
资助(15226)
自然科学基金(15185)
编号(14059)
(13931)
成果(11497)
(10581)
重点(9733)
教育部(9683)
(9672)
课题(9583)
人文(9503)
(9252)
项目编号(9138)
(8920)
期刊
(37641)
经济(37641)
研究(30470)
(28856)
金融(28856)
中国(17277)
(15631)
管理(13389)
科学(8625)
(8613)
财经(8089)
学报(7257)
(6676)
技术(6305)
大学(6168)
学学(5941)
理论(5703)
经济研究(5675)
教育(5514)
业经(5481)
实践(5280)
(5280)
国际(5251)
(4728)
现代(4423)
问题(4358)
会计(4327)
保险(4303)
(4303)
农村(4214)
共检索到137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近一年来,国内银行业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已经成为当前银行业改革的一个最大亮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纷纷引入战略投资者。如中国建设银行于2005年6月17日向美国银行出售了9%的股份,价值30亿美元;中国工商银行向高盛集团旗下的投资子公司和德国安联保险公司出售35亿美元,约9.9%的股份;中国银行先是向苏格兰皇家银行出售31亿美元约10%的股权,随后又向淡马锡出售31亿美元中国银行10%股权等。引入战略投资者已经成为目前我国银行业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引入战略投资者作为银行业改革的一项基本策略,其积极意义在于:一是有利于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特别是引进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管理经验丰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庭东  韩斌  
为提高竞争力,近两年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其中银行业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就是一项重要策略。首先分析了国内银行业对战略投资者的定位,即其对提高我国银行业经营效率的积极作用,然后分析了境外战略投资者对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目标定位,认为两者存在着错位,并存在短期与长期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晓雪  
国际银行业战略调整的本质是各家银行根据自身风险偏好与风险管理优势,不断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银行业总是在经济周期的起伏变动、金融监管放松与趋严的摇摆转换中,不断调整自身的经营战略与管理模式。本轮金融危机后,国际银行业转变了自我膨胀、过度扩张的经营发展模式,在危机刚结束时普遍采取去杠杆化、去国际化、去综合化的应对策略,近年来呈现出做强核心业务的态势。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婕  
"他们不是雇员,他们是人。"这是管理学鼻祖德鲁克92岁高龄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一篇文章,表达的是大师一以贯之的核心观点,即对人的尊重。掩卷神游,不知怎地想起近来包括银行在内的各行各业的人员流动热潮。2014年以来,坊间不断传来金融机构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永清  李卓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吴建政  闫岚  
2003年巴塞尔委员将公布《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正式文本。文章介绍了新协议的最新规则及要求,并就中国银行界面对新协议的挑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尹莉娅  
选择中国76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以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作为股权集中度指标,以外资持股作为战略引资指标,以信用风险和资产风险作为风险承担指标,基于2007—2016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了股权集中度、战略引资对商业银行风险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前五大股东持股同商业银行风险之间为U型关系,"道德风险"和"委托—代理"冲突两种风险存在于中国商业银行,外资持股能够降低商业银行风险;第二,股权制衡对大股东持股和外资持股的调节作用能够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水平;第三,向好的经济环境、高资产收益率、更大的资产规模、更高的非利息收入能够显著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志洋  刘若迟  
本文将低碳转型相关行业分为高碳行业和低碳行业,在时间维度和截面维度上分别使用TVP-VAR模型和马尔可夫区制转换模型,分析“双碳”战略背景下这些行业对银行业的风险溢出特征,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在高风险状态下的风险溢出效应普遍显著高于低风险状态;第二,“双碳”战略增加了各低碳转型相关行业对银行业的风险溢出效应,但随时间发展有所缓和;第三,高碳行业的正向风险溢出效应主要表现在“双碳”战略提出节点的近期,持续时间短暂而影响力度较大,而低碳行业的正向风险溢出效应更加持久且影响力度较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侯合心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时间迫近 ,长期封闭的国内银行业市场将要面向世界开放 ,在国内银行业市场上进行国际化的竞争 ,国内银行业必然会面临诸如监管政策、宏观金融调控、企业治理结构、经营管理组织体系能否适应开放等一系列挑战性的问题。这一基本现实告诉我们 :在继续维持低效率竞争与通过战略性调整和重组来推动国内银行业在各个方面与国际接轨这两者之间 ,我们已经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倪东明  方馨  
日本银行业从被动开放、政策管制到主动开放、制度放松,经历了复苏、繁荣、泡沫、萧条和再恢复的奇异怪圈,其中又发生诸多风险。对中国银行业来说,从外资银行的引入到2000年中资银行的走出,再到加入WTO后对外资银行的全面开放,中外资银行同台竞争,资本流出入方式不断增多。原因是金融管理部门采取了防控措施,将中国银行业开放的风险损失降低或化解。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若屾  
通过分析了经济新常态下银行业风险呈现的"信用风险进入集中暴露期""流动性风险进入凸显期""操作风险进入多发期""政策性风险进入快速释放期""外部风险进入传染期""国别风险进入增大期"的"六期"新特点和新趋势,提出了适应新常态特点加强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倪东明  
日本银行业从被动开放、政策管制到主动开放、制度放松,经济经历了复苏、繁荣、泡沫、萧条和再恢复的奇异怪圈,其中又诞生诸多风险。难道是日本银行业主动对外开放的决策路线错误了吗?对中国银行业来说,从外资银行的引入到2 0 0 0年中资银行的走出,再到加入W T O后对外资银行的全面开放,中外资银行国内同台竞争,资本流出入方式不断增多,因当局采取的防控措施,将中国银行业开放的风险损失降低化解。这是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决策比日本好吗?如此问题,通过中日银行业风险调控的对比以揭开其"面纱"。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鸿峰  方斯  
厚积薄发,耕耘金融行业15载15年前,在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中国呼叫中心产业破茧而出,成为了孕育各行业新服务、新渠道、新商业模式的摇篮。银行开始用一种崭新的眼光来看待客户服务中心。凭借在电信行业建设呼叫中心的丰富经验,华为首先与招商银行展开了呼叫中心建设方面的合作,正式参与中国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家强  原晓惠  
中国商业银行可在充分把控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非洲市场的战略投入与业务拓展力度,推动中非合作深化发展半个世纪以来,中非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贸易结构日趋多元化,经济合作逐渐由单一贸易往来发展为贸易、投资、承包工程、对外援助等多种方式。中非经贸往来为中非金融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商业银行可在充分把控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非洲市场的战略投入与业务拓展力度,推动中非合作深化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磊  
2017年以来,"严监管"成为金融监管的主题词。金融监管部门大力推进整治金融乱象、防范金融风险工作,查处了一批重大操作风险案件,并进行了严厉处罚。通过对已暴露案件的梳理分析,可以发现金融业印章管理不到位、使用不规范是案件发生及风险损失扩大的重要诱发因素。银行业印章风险事件特征印章相关的风险事件的发案原因、发案部位以及影响和损失各不相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涉案人员主要为内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