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
2023(124)
2022(111)
2021(89)
2020(105)
2019(230)
2018(255)
2017(438)
2016(275)
2015(267)
2014(298)
2013(303)
2012(265)
2011(248)
2010(337)
2009(338)
2008(296)
2007(235)
2006(210)
2005(192)
作者
(693)
(573)
(558)
(528)
(371)
(292)
(255)
(214)
(211)
(206)
(204)
(198)
(192)
(192)
(186)
(177)
(174)
(173)
(164)
(163)
(155)
(153)
(153)
(133)
(130)
(129)
(128)
(128)
(127)
(124)
学科
管理(1452)
(1219)
企业(1219)
(1195)
(805)
银行(805)
(761)
(718)
(702)
(699)
财务(698)
财务管理(697)
企业财务(675)
(548)
经济(548)
业务(471)
制度(455)
(455)
(454)
金融(454)
银行制(411)
方法(328)
(302)
经营(282)
(268)
体制(259)
决策(257)
数学(242)
数学方法(242)
(239)
机构
大学(3149)
学院(3042)
管理(1257)
中国(1217)
(1026)
经济(981)
(965)
理学(935)
理学院(928)
管理学(923)
管理学院(917)
(869)
研究(835)
银行(834)
(797)
(715)
财经(661)
公司(610)
(601)
(578)
中心(539)
财经大学(531)
(511)
人民(478)
北京(459)
(447)
金融(437)
(427)
会计(422)
有限(416)
基金
项目(1580)
科学(1186)
研究(1134)
基金(1115)
(932)
国家(917)
科学基金(823)
社会(644)
社会科(615)
社会科学(615)
基金项目(601)
自然(587)
(578)
自然科(575)
自然科学(575)
自然科学基金(557)
资助(556)
教育(553)
编号(466)
(465)
成果(444)
(373)
大学(356)
重点(354)
(352)
项目编号(348)
教育部(338)
(330)
课题(330)
科研(320)
期刊
(1390)
经济(1390)
(1145)
金融(1145)
研究(1121)
(1083)
中国(829)
管理(711)
会计(559)
财会(428)
技术(330)
财经(325)
学报(321)
会通(319)
通讯(319)
科学(311)
(281)
大学(277)
(276)
学学(266)
(259)
审计(232)
国际(221)
与会(212)
财务(212)
(211)
之友(207)
理论(207)
实践(190)
(190)
共检索到5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献伟  钱鑫  
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引爆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仍难以看到尽头,曾作为中国银行业改革参照的国际大银行一时辉煌不再,其产品、机制、品牌、信誉均饱受质疑,关于"老师生病了怎么办"的思考亦持续未息。本文拟从合规管理的角度对危机进行探讨,希望能对国内银行的改革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镜鉴。合规管理发展历程银行业经营多元化、国际化、复杂化的趋势与巴林银行倒闭等事件强化了企业对风险管控的需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魏加宁  
一、“危机管理”理论的产生及其意义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了对有关危机现象及其对策的探讨;近代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以来,周期性出现的经济危机引起了众多经济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其中亦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至于对各种危机现象所做的个案分析,从古至今更是不胜枚举。但是,作为一门科学,作为决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危机管理”理论创始于战后6O年代初。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纪宝成  
笔者在总结近一时期高校防控“非典”实践的基础上,试图将原本属于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的危机管理概念引入到高校管理中,阐述了高校危机管理的概念,界定了高校危机管理的范畴,探讨了高校应对危机的具体措施,并就高校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危机的预防和管理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石连运  张立达  
何谓危机管理,依据我们的理解,危机管理是为了减少危机事件造成的损失,在思想、组织、物质、技术等方面所进行的筹划和安排的系统工程。按照危机事件的发生与化解的过程,危机管理应该包括危机意识教育、对危机事件的预报和预防、对危机事件的应对措施以及对危机事件的善后处理等四方面的内容。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如金  
一、危机事件历史启示录 1.突然发生的危机从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社会告别了封建、落后、愚昧,逐步走向了现代工业文明。当历史的车轮驰过20世纪末,后工业社会带给人们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正在创造无限喜悦和美妙的憧憬的时候,知识经济时代已悄然来临,一个更加美好的新的世纪展现了更加令人神往的未来。在跨进新世纪的时候,人们并没有忘记历史前进中的无数次灾难和危机,世界在反思过去和正在发生的突然发生的危机事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海涛  支凤稳  刘阔  翁毓琦  
从理论上分析政府公共危机信息预警的重要性,根据危机信息处理的过程和预警流程构成要素构建政府公共危机信息预警流程。同时,对平衡计分卡的4个方面进行改动,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如何对每个方面进行有力的控制,以保证政府公共危机信息预警流程的顺利运行,进而实现公共危机预警的目标。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响  许征尼  樊雪  
图书馆危机预控是危机预警的后续危机管理措施,它紧随危机预警之后,进一步解决了预警信号发出以后要采用什么样的措施或方案控制危机的爆发,避免或减少危机所造成的损失。危机预控是危机前期管理的核心任务,对于危机管理的成败非常重要。目前在研究国内图书馆危机管理系统的论文中,关于危机预警系统的研究较多,对危机预控系统则鲜有涉及。本文分析了构建图书馆危机预控系统的意义,重点论述了案例推理方法的一些关键技术,设计了基于案例推理技术的危机预控系统的总体模型,为研究图书馆危机管理及其预控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吉伦奇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强化房地产、"两高一剩"等高集中度领域风险管控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组合管理雏形初现,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实现国际经验与我国银行业实际的有机结合,全面推动本土化的组合管理顺利实施,仍是多数国内商业银行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组合管理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国内商业银行推进本土化组合管理的具体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斌  李国秋  杨国庆  
笔者认为整个危机的演变过程与危机管理的过程一直伴随着危机信息流,通过对危机信息流的掌控——如事先的采集与监控、事中的有效分析,以及处理过程中的定向扩散等,可以对危机进行有效管理。文章针对危机管理的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挖掘出了危机管理中的信息流和信息需求,并提出了危机管理的信息流控制方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陆岷峰  
一、美国次级债危机:21世纪第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次级按揭是指美国向信用分数较低、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提供住房贷款,主要有3种类型,一是面向信用分数在660分以上、确有还款能力的客户提供的优质贷款,二是面向信用评分在620—660分之间的中等客户提供的"AitemativeA"式贷款,三是面向资产信用评级在620分以下、多数没有固定收入凭证的"劣质客户"提供的次级贷款。2006年,美国房贷款结构中,40%以上是"非优质资产"。根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季家友  陈刚  殷明  
防范合规风险、建设合规文化是目前商业银行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分析了国内商业银行合规文化与内控制度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就建设合规文化与健全内控制度提出了若干构想。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孙继伟  
企业仅有危机管理是不够的,危机只不过是问题积累后 的突然爆发。只有从"问题管理"入手,做到未雨绸缪, 消除危机于未发之前,才能有效保障企业经营的安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汪宁  
始于2007年2月的美国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演化为席卷美国、影响全世界的金融危机。中国作为一个正在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国家,自然无法置身度外。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寒潮"面前,企业社会责任被推到了时代前沿,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在这场危机中也难以独善其身。目前影响最大的几个方面有:许多IPO项目推迟或被取消,利润增长点难现;涉外企业、出口企业大量破产、停工,给以外向型服务为导向的会计师事务所带来的冲击犹甚;企业经营困难,压低审计收费,近而导致会计师事务所价格谈判能力下降,现金流出现短缺;经济实体风险向财务风险转移的可能性正在加大等等。面对...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华  牛楠森  郭楠  
社会大环境、政策、舆论、职业现实、社会认知等让教师"精神自觉"充满危机。"精神不自觉"戕害了教师作为"人"的价值以及作为"教师"的价值。"精神自觉"在实践过程中有现实型、理智型、审美型、哲学型等形态,教师需要从增强精神自觉性、成为有追求的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掌握调控精神危机的相关知识技巧等方面践行"精神自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