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16)
2023(10469)
2022(8738)
2021(8140)
2020(6903)
2019(15962)
2018(15528)
2017(30463)
2016(16268)
2015(18286)
2014(18245)
2013(18361)
2012(17224)
2011(15579)
2010(16094)
2009(15708)
2008(14840)
2007(13802)
2006(12148)
2005(11009)
作者
(47047)
(40090)
(39556)
(37858)
(24731)
(19122)
(18142)
(15562)
(14947)
(14132)
(13514)
(13368)
(12405)
(12397)
(12390)
(12254)
(12159)
(11533)
(11380)
(11376)
(9797)
(9783)
(9783)
(9231)
(9185)
(9069)
(8942)
(8713)
(8191)
(8097)
学科
(72203)
经济(72136)
(54027)
(50063)
管理(40297)
农业(33294)
(32472)
企业(32472)
方法(29789)
(27046)
金融(27044)
数学(26938)
数学方法(26756)
(25218)
银行(25197)
(24325)
中国(23814)
业经(21126)
(19128)
(18239)
地方(17443)
(13812)
贸易(13803)
(13500)
农业经济(12537)
(12354)
(12193)
财务(12168)
财务管理(12136)
(11813)
机构
学院(236689)
大学(231762)
(102345)
经济(100176)
管理(91076)
理学(78351)
研究(78146)
理学院(77582)
管理学(76408)
管理学院(75991)
中国(69966)
(60882)
(47174)
农业(46702)
(46469)
科学(46360)
中心(40926)
业大(40768)
(39890)
财经(36852)
(36705)
研究所(35995)
(33469)
经济学(31433)
(29656)
北京(29269)
(29091)
师范(28814)
经济学院(28695)
农业大学(28150)
基金
项目(153355)
科学(120347)
研究(114685)
基金(111172)
(95671)
国家(94736)
科学基金(81036)
社会(73784)
社会科(69598)
社会科学(69574)
(61563)
基金项目(59746)
教育(50628)
自然(50193)
(49909)
自然科(49018)
自然科学(49005)
编号(48551)
自然科学基金(48177)
资助(44497)
成果(38821)
(34675)
(34486)
(34338)
重点(33893)
(32033)
课题(31878)
国家社会(30395)
创新(29892)
(29676)
期刊
(116860)
经济(116860)
研究(67151)
(65435)
中国(47631)
(43883)
金融(43883)
农业(43375)
学报(36689)
(35389)
科学(34180)
大学(28632)
学学(27558)
管理(26423)
业经(25528)
(20037)
技术(18318)
教育(18145)
财经(18090)
问题(16780)
农村(16141)
(16141)
经济研究(16096)
(15336)
农业经济(14936)
(14056)
世界(12909)
理论(12577)
经济问题(12146)
技术经济(12033)
共检索到359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哲  李理  武献华  
就农村信贷来说,正规金融机构的行为是不应被忽视的主题,文中从对项目信贷配给,信贷制度改革,自身既得利益三个方面分析了正规金融机构的农村信贷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结论和启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韬  罗剑朝  
本文利用山东泰安农村地区抽样调查数据,从实证角度考察了我国农村正式金融机构向农户提供信贷供给时的信贷完全满足、信贷完全配给和信贷部分配给行为。结果表明:与金融机构信贷完全满足行为相比,申贷农户家庭自有土地数量越多、面积越大,越有助于其降低遭受金融机构完全信贷配给行为;户主具有非农劳动专业技能和家庭资产价值越高反而促使金融机构对其申贷金额满足度下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韬  
结合中国金融机构审贷分离的贷款管理实践,在构建金融机构对农户是否给予信贷配给和给予多大程度的信贷配给的两步决策的基础上,文章采用山东省1107个农户家庭的抽样调查样本数据,运用双栏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机构信贷配给两步决策的差异性及影响因素,并以此表明了农户在贷款时需要关注的内容以及中国未来农村金融改革应同土地流转对接起来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志国  覃朝晖  苏治  
本文基于吉林省3096户农户的田野调查数据及其正规金融信贷记录,对农户信贷违约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判别,分析农户正规金融机构信贷违约的形成机理。研究结论表明,其他负债显著提高了农户信贷违约的风险,且对农户信贷违约的边际影响最大,而信息透明度、家庭财务负担、家庭稳定性及家庭持续盈利能力等因素对农户信贷违约风险形成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在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过程中,应该首先从完善农户信息、健全农村金融功能和提高农村生活保障等方面入手,降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形成机会,保证正规金融在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的主力军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艳  范静  
以利率市场化金融环境为背景,描绘了利率浮动、金融机构差别定价与农村信贷配给程度的趋势变动图,进而推测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应用相关课题组的实地调研数据对推测结果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利率定价的提高首先会适当缓解农村的信贷配给程度,随着定价持续上升,反而会逐渐加重农村信贷配给的遭遇程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玉贵  李一秀  
农村借贷市场中金融机构和农户之间的借贷行为事实上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本文通过运用博弈论,构建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借贷行为博弈模型,对金融机构和农户之间存在制约条件下的行为及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博弈分析。同时根据博弈分析结果,对农村金融发展提出建立农户个人信用体系等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兆函  
我国正在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普惠制应该是改革方案中的一个重点。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绩效进行分析,以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让农村金融服务惠及所有的农民。普惠制金融着重强调金融服务的广覆盖面和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笔者从小额信贷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效应以及其覆盖面和可持续性三方面,实证分析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的绩效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杰  马九杰  
近年来,政府部门颁布了一系列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的政策性文件后,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快速发展。笔者通过抽样调查发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减少贷款手续、创新贷款产品等方式积极服务农村金融市场,对农信社等金融机构的经营构成一定的压力,总体上能够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供给,但是也存在服务对象"高端化"、资金规模约束、风险监管困难等问题,因此需要继续加强政府政策引导,促进金融"链接"程度和强化风险监管力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晓军  李沂  
在我国农村金融领域,由于缺少有效的担保和抵押,多数有信贷需求的农户无法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信贷约束。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彻底解决了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从而为农村市场提供了新的抵押物,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进行产品创新、满足农户借贷需要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从信贷产品的角度研究和分析我国农村市场中存在的供求非均衡现象,并力图通过信贷产品的创新有效化解农户"贷款难"、金融机构"难贷款"这一困扰我国金融市场多年的疾病,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信贷供求非均衡问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忠  程恩江  
90年代农村金融机构实行商业化改革后,农村利率结构的扭曲是造成农村地区信贷资金外流的最主要原因,也是农村金融机构经营亏损的重要原因。其后的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发展加剧了农村金融市场的扭曲,也增加了纠正农村金融市场扭曲(利率市场化)的难度。借助于金融与经济发展理论,本文试图分析我国利率政策造成的农村信贷市场扭曲以及后者对农村金融机构行为及效率的影响、农村信贷资金的配置造成的影响,并指明了改革的方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月书  李桂安  杨军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县域中小企业的抽样问卷调查,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可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具有地方性小银行优势,中小企业更易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此外,资信等级、盈利能力、所属行业等因素也显著影响中小企业的信贷可获性,但是不同区域金融市场竞争程度不同却并不能显著影响中小企业的信贷可获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宋坤  王玉峰  
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和正规金融机构通过对接能够实现增值。由于对接的关系及稳定性分析有助于两者进行经营决策,论文借鉴生物共生理论构建对接模型,从数理角度推演对接的动态过程,找到合适的对接关系和关系稳定所要求的条件。结果发现依赖成长的对称互利关系下的对接最和谐稳定;维持偏利关系要求两者业务不存在竞争性;维持非对称互利关系要求民间金融组织给予补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宋坤  王玉峰  
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和正规金融机构通过对接能够实现增值。由于对接的关系及稳定性分析有助于两者进行经营决策,论文借鉴生物共生理论构建对接模型,从数理角度推演对接的动态过程,找到合适的对接关系和关系稳定所要求的条件。结果发现依赖成长的对称互利关系下的对接最和谐稳定;维持偏利关系要求两者业务不存在竞争性;维持非对称互利关系要求民间金融组织给予补偿。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罗红梅  
本文利用山东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行为的差异及支农目标的共同特征,并从信贷行为角度解释其支农目标的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目标主要体现为借款者数量增加。贷款余额的扩大、期限多样性的增加、审批效率的提高及涉农成本的降低有利于增加借款者数量。政府的支农政策应鼓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增加借款者数量,仅关注支农深度及涉农比例只会干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化运行或鼓励支农数据造假行为。信贷政策上,应鼓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扩大贷款规模、增加贷款期限弹性、提高贷款审批效率、降低涉农贷款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明贤  陆舟  
由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总体滞后,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的信贷资金支持极为有限,农户面临较强的信贷约束。论文将金融机构农户信贷发放门槛与个人消费信贷、中小企业贷款发放门槛进行比较,分析发放门槛对农户信贷的制约,并对金融机构科学设置信贷门槛提出建议,以期改善农户的信贷约束状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