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55)
2023(15802)
2022(13083)
2021(12236)
2020(10160)
2019(23054)
2018(22393)
2017(43288)
2016(22786)
2015(24978)
2014(24332)
2013(23972)
2012(21787)
2011(19326)
2010(19236)
2009(17961)
2008(16185)
2007(14174)
2006(12411)
2005(10679)
作者
(64352)
(54172)
(53423)
(50797)
(33733)
(26178)
(24169)
(21155)
(20715)
(18941)
(18384)
(18163)
(16654)
(16624)
(16620)
(16448)
(16197)
(15649)
(15535)
(15243)
(13237)
(13123)
(12944)
(12540)
(12297)
(12026)
(11801)
(11640)
(10873)
(10733)
学科
(92248)
经济(92145)
(71463)
管理(60069)
(52725)
(47586)
企业(47586)
方法(39777)
数学(36282)
数学方法(35868)
农业(35509)
中国(28317)
(27704)
金融(27703)
(26407)
银行(26367)
(25598)
(25380)
业经(25274)
地方(22578)
(21384)
(17655)
贸易(17643)
(17261)
(15881)
(15850)
财务(15839)
财务管理(15802)
企业财务(15129)
(14161)
机构
学院(310118)
大学(303955)
(129559)
经济(127065)
管理(122038)
理学(106589)
理学院(105520)
管理学(103688)
管理学院(103147)
研究(100691)
中国(85345)
(75098)
科学(62411)
(60752)
农业(57953)
(57723)
业大(55194)
中心(52043)
(49579)
(46523)
财经(46362)
研究所(45406)
(42553)
经济学(39852)
(37688)
(37248)
师范(37192)
农业大学(36351)
经济学院(36347)
北京(36260)
基金
项目(221935)
科学(175119)
基金(162881)
研究(159047)
(143311)
国家(142032)
科学基金(122347)
社会(103992)
社会科(98424)
社会科学(98397)
(89929)
基金项目(87339)
自然(79443)
自然科(77659)
自然科学(77636)
自然科学基金(76234)
(73366)
教育(71114)
资助(64604)
编号(63487)
重点(49698)
(48944)
(48583)
成果(48467)
(47129)
创新(44082)
国家社会(43749)
科研(43302)
课题(42533)
教育部(41274)
期刊
(138657)
经济(138657)
研究(82721)
(77184)
中国(59942)
学报(53170)
农业(51409)
科学(47850)
(47667)
金融(47667)
(43250)
大学(40964)
学学(39647)
管理(38668)
业经(30032)
技术(24463)
(24324)
教育(22650)
财经(22063)
问题(19928)
经济研究(19923)
(18816)
(17711)
农村(16855)
(16855)
农业经济(15418)
业大(15374)
资源(14916)
科技(14754)
世界(14734)
共检索到453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茹玉  林万龙  
互助资金有效缓解了广大农户发展生产所面临的"贷款难"问题,但有限的财政资金无法覆盖所有贫困村。为了合理选择互助资金试点使其发挥最大效用,对我国辽宁、山东、江西、安徽、云南和贵州6个省的24个村展开调研;通过Logit模型和Heckman模型分别对农户选择互助资金贷款的意愿和实际利用程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正规金融会通过影响农户贷款可得性进而对农户利用互助资金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具体而言,正规金融机构距离远、信贷价格高会抑制正规金融贷款可得性,但会促进农户对互助资金的利用。政府在选择互助资金试点时应重点关注与正规金融机构距离远,以及正规金融信贷价格高的地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茹玉  张莉琴  林万龙  
在部分贫困地区,除正规金融和私人借贷以外,由财政出资的互助资金也有效地缓解了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实证结果显示,金融环境、家庭特征、地区差异对农户的这3种信贷渠道选择有显著影响。正规金融获贷额度高、从事非农经营的农户倾向于选择正规金融;农信社贷款利率高、有生产性借款需求、家庭收入高的农户,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户热衷于互助资金;而互助资金贷款利率高、从事非农经营、距离正规金融机构远的农户更多地利用私人借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殷浩栋  王瑜  汪三贵  
本文构建了农村金融市场不同部门之间替代或互补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基于三年数据,采用PSM-DID模型分析了三部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贫困村互助资金与农村金融市场的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部门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尤其是替代了非正规金融部门贷款,且这种替代关系在贫困群体以及消费性借贷中表现更突出。上述发现为合理引导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建立与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等方面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林万龙  杨丛丛  
一般认为,扶贫型小额信贷可有效瞄准贫困农户,缓解贫困农户发展的金融约束。但是,本文对仪陇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的实证研究显示,即便在信贷供给充足、贫困甄别严格的前提下,由于缺乏对贷款的有效需求,有劳动能力但处于最低收入水平的贫困农户仍难以有效利用互助资金的贷款服务;扶贫型小额信贷仅仅为贫困农户获取贷款服务提供了一个平台,但农户能否有效利用这个平台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不能指望仅仅通过提供扶贫型小额信贷服务即可解决贫困农户的发展问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清华  朱敏杰  董晓林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是缩小贫困地区金融供需缺口,实现金融精准扶贫政策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互助资金的运行与减贫机制,利用宁夏13个县37个贫困村655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PSM方法克服截面数据可能带来样本自选择的内生性问题,系统评估互助资金对农户农业生产投资和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互助资金利用合作金融制度优势增加了贫困村农户的信贷机会;参与互助资金会使农户农业生产投资显著增加101%,农业收入显著增加97%,人均纯收入显著增加13%。据此提出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金融扶贫的资金撬动和放大作用,进一步推动互助资金与当地优势特色产业结合等政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清华  朱敏杰  董晓林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是缩小贫困地区金融供需缺口,实现金融精准扶贫政策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互助资金的运行与减贫机制,利用宁夏13个县37个贫困村655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PSM方法克服截面数据可能带来样本自选择的内生性问题,系统评估互助资金对农户农业生产投资和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互助资金利用合作金融制度优势增加了贫困村农户的信贷机会;参与互助资金会使农户农业生产投资显著增加101%,农业收入显著增加97%,人均纯收入显著增加13%。据此提出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金融扶贫的资金撬动和放大作用,进一步推动互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林  冉光和  
本文选取四川7个贫困县的539户农户为对象,对农户的信贷行为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社员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88.3%的被调查农户都加入了农村资金互助会,但社员的信贷可得性不高,37.4%的社员农户不能得到信贷资金。社员农户信贷以联保小额贷款为主,信贷资金主要用于生产性支出;农村资金互助会可提供的信贷金额偏小,已不能满足农户的信贷需求。是否为贫困户、饲养牲畜价值对农户信贷可得性具有正向影响,对信贷金额大小具有负向影响;房屋价值、生产性固定资产和对互助会的了解程度对农户信贷可得性和信贷金额大小同时具有正向影响;户主是否任村干部和农户家庭成员外出务工情况只对农户信贷可得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金亚  李秉龙  
本文采用需求可识别双变量Probit模型,同时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考察互助资金的借贷行为,探讨互助资金是否瞄准贫困户。研究发现,互助资金没有瞄准贫困户,瞄准目标上移既有机构贷款供给方面的原因,也有贫困户贷款需求小的原因。贫困户缺乏需要大额资金的生产投资机会是互助资金偏离瞄准目标的客观原因;小组连带责任贷款也能把信贷资源传递给更多农户是增强金融普惠性的重要机制;分期还款机制和高利率降低农户对小额信贷的需求,但高利率会增加互助资金向农户贷款的可能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夏林  
论文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对甘肃省399户农户参与贫困村互助资金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入社后收入变化、是否了解互助资金章程、资金占用费率、借款发放繁琐程度、贫困户认定、决策是否民主、财务是否透明、理事会监事会成员能力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满意度;农户经济特征显著负向影响其满意度;其他因素则无显著影响。最后,根据结论提出建立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系,增加农民收入;强化财务监督,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与正规金融合作,拓宽融资渠道;规范贫困户认定标准,提高贫困瞄准度;加强对各级成员的培训,提高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永丽  李青原  
根据甘肃省14个贫困村的入户调查数据,本文从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收入结构、健康状况和家庭资源禀赋等方面对贫困与非贫困家庭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并在考虑内生性的基础上,运用工具变量法测算了贫困与非贫困家庭的教育收益率。估计结果显示:在纠正了内生性偏差后,贫困与非贫困家庭教育收益率均有所提高,贫困家庭教育收益率显著低于非贫困家庭。进一步分析认为,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主要和家庭负担、家庭资本有关。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联  汪三贵  王娜  
贫困村互助资金已成为我国农村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扶贫型小额信贷,但存在未能有效瞄准贫困农户的问题。本文通过对2011和2013年5省30个互助资金试点村调研数据分析,研究发现:(1)户主或家庭成员是乡、村干部的农户以及人均收入高的农户更易获得互助资金贷款;(2)互助资金中精英俘获程度为0.31,存在较为明显的精英俘获现象;(3)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中乡村干部比例越高、互助资金年均全体社员大会开会次数越少、贫困村到本乡(镇)政府所在地最近的距离越远、贫困村高中文化程度劳动力人数越少,互助资金精英俘获的程度就越高。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永丽  李青原  
基于甘肃省贫困村调查数据,在综合考虑自选择、内生性与异质性问题的基础上,运用TE与IVQTE模型研究了互联网使用对贫困地区农户收入的影响,并对互联网在贫困地区充分发挥作用的门槛进行了识别和测度,以得到贫困地区充分利用互联网增收和减贫的路径。研究发现:(1)互联网使用能够显著提高农户的收入,纠正内生性偏误后农户使用互联网的边际收益高达1.25;(2)互联网使用对收入低分位点农户的影响大于收入高分位点,即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研究发现其对贫困户的收入促进作用更大,是贫困户增收的有效途径;(3)互联网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存在门槛,当家庭互联网普及率和网络费用提高到一定值后,其对农户收入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然而,仍有21.8%的贫困户与3.3%的非贫困户未能达到最低门槛值,且贫困户在门槛值附近的分布水平劣于非贫困户,因此互联网对部分贫困群体的收入效应难以充分发挥。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付兆刚  郭翔宇  
研究目的:研究农户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期制定出提升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效率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利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利用logistic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利用logistic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受教育程度、收入主要来源、支出水平、贷款经历、社会关系、土地规模等变量对农户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利率水平等变量对农户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研究结论:应该适当扩大试点的数量和规模,制定合理的贷款利率,简化贷款手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进而促使农户通过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途径,获取农业生产资金贷款。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付兆刚  郭翔宇  
研究目的:研究农户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期制定出提升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效率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利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利用logistic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利用logistic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受教育程度、收入主要来源、支出水平、贷款经历、社会关系、土地规模等变量对农户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利率水平等变量对农户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研究结论:应该适当扩大试点的数量和规模,制定合理的贷款利率,简化贷款手续,提高社会保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龙  李萌  汪三贵  
贫困村互助资金是解决贫困地区农户信贷问题的重要探索。本文在5省1213个农户三期面板数据基础上,使用预期贫困的脆弱性测量方法计算农户脆弱程度,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以及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GPS)分析贫困村互助资金对农户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非贫困户在未来也有较大可能性陷入贫困。随贫困标准提高,高度脆弱农户的占比显著提高。基于是否使用借款、使用不同额度借款两个处理变量的分析发现,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没有明显降低农户脆弱性。以上结论的政策含义是,精准扶贫工作不仅要关注贫困户,也应关注当前不是贫困户但未来可能陷入贫困的农户。应提升贫困村互助资金降低农户脆弱性的作用,而非仅关注其减贫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