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95)
- 2023(19762)
- 2022(16899)
- 2021(15626)
- 2020(13029)
- 2019(29316)
- 2018(28968)
- 2017(55082)
- 2016(30012)
- 2015(33395)
- 2014(32908)
- 2013(32500)
- 2012(30094)
- 2011(27268)
- 2010(27482)
- 2009(25561)
- 2008(24341)
- 2007(21680)
- 2006(19400)
- 2005(17331)
- 学科
- 济(120525)
- 经济(120398)
- 业(87540)
- 管理(80910)
- 企(64162)
- 企业(64162)
- 农(50503)
- 方法(47805)
- 数学(41269)
- 数学方法(40847)
- 中国(38844)
- 农业(33826)
- 地方(30285)
- 业经(30276)
- 财(30166)
- 融(29428)
- 金融(29426)
- 银(28950)
- 银行(28873)
- 行(27854)
- 制(25888)
- 学(25743)
- 贸(22585)
- 贸易(22565)
- 易(21893)
- 理论(19357)
- 技术(19307)
- 务(19025)
- 财务(18949)
- 财务管理(18917)
- 机构
- 学院(421552)
- 大学(418644)
- 济(168835)
- 经济(165179)
- 管理(161515)
- 研究(146809)
- 理学(139294)
- 理学院(137739)
- 管理学(135287)
- 管理学院(134564)
- 中国(115249)
- 科学(92643)
- 农(89556)
- 京(89239)
- 财(75848)
- 所(75451)
- 业大(70863)
- 农业(69597)
- 研究所(68808)
- 中心(68244)
- 江(63242)
- 财经(60200)
- 北京(56132)
- 范(55755)
- 师范(55107)
- 经(54864)
- 院(52166)
- 州(51528)
- 经济学(49886)
- 省(46138)
- 基金
- 项目(287129)
- 科学(223864)
- 研究(207928)
- 基金(205941)
- 家(181478)
- 国家(179878)
- 科学基金(152637)
- 社会(130520)
- 社会科(123347)
- 社会科学(123315)
- 省(114196)
- 基金项目(109424)
- 自然(99183)
- 自然科(96835)
- 自然科学(96810)
- 划(95647)
- 自然科学基金(95071)
- 教育(94287)
- 编号(85784)
- 资助(83919)
- 成果(68999)
- 发(64946)
- 重点(64531)
- 部(61939)
- 创(59907)
- 课题(58936)
- 创新(55865)
- 科研(54705)
- 国家社会(53359)
- 计划(52462)
- 期刊
- 济(191291)
- 经济(191291)
- 研究(123198)
- 中国(87418)
- 农(87347)
- 学报(73270)
- 科学(65262)
- 农业(58780)
- 管理(56523)
- 财(55488)
- 大学(54936)
- 学学(52128)
- 融(51503)
- 金融(51503)
- 教育(46842)
- 业经(35921)
- 技术(34646)
- 经济研究(29277)
- 业(29026)
- 财经(28745)
- 问题(25618)
- 经(24614)
- 版(21828)
- 科技(21279)
- 图书(20867)
- 业大(20119)
- 技术经济(19770)
- 理论(19617)
- 商业(18931)
- 现代(18841)
共检索到634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晓燕 夏咏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探讨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SLA),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第五期调研数据,运用似不相关回归模型(SUR)和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综合分析正规借贷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结果表明:(1)有正规借贷农户的生计资本总值高于无正规借贷农户,且两类农户各类生计资本均值差较大,正规借贷对农户的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2)正规借贷显著提高了相对富裕农户的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而显著降低了相对贫困农户的物质资本;(3)正规借贷对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效应较大,对中部和东部地区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效应较小。基于以上结论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晓燕 夏咏
农村正规金融政策精准落地是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农户生计策略向好、向优发展的关键。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利用CFPS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Simpson指数和多项选择模型(M-Logit)分析正规借贷嵌入和农户生计策略,探讨正规借贷嵌入对农户生计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生计抉择有务农主导型、创业主导型和务工主导型三种,不论农户是否正规借贷,创业主导型占比均最低,务工主导型占比均最高。正规借贷农户创业主导型和务工主导型占比均高于未正规借贷农户,但务农主导型占比低于未正规借贷农户。务农主导型和务工主导型农户正规借贷以小额贷款为主,而创业主导型农户正规借贷额度整体较高。正规借贷显著促进了农户创业主导型或务工主导型生计策略的选择,且对创业主导型生计策略的促进作用更明显(2.436>1.371),正规借贷额度显著促进了农户创业主导型生计策略的选择,但对务工主导型生计策略的影响程度并不明显。正规借贷对中部和东部地区农户选择创业主导型生计策略的影响效应较大,务工主导型次之;东北地区正规借贷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务农主导型生计策略,务工主导型次之。此外,农户生计策略还受到户主因素、家庭因素和社区因素等相关特征变量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提出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与产品;加大正规借贷农业投资;细化“创业贷”分类与优惠政策;依据地区差异采取有效借贷措施,促进农户生计策略优化转型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立娟 王苗苗 史俊宏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探讨农地转出行为与农户生计资本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农户可持续生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构建了土地转出视阈下农户生计资本测度的指标体系,利用CFPS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似不相关回归模型,分析农地转出户与非转出户的生计资本状况,探讨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两类家庭的生计资本水平总体均不太高,农地转出户的生计资本总值略小于农地非转出户。其中,农地转出户的金融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水平明显高于农地非转出户,而自然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存量均低于农地非转出户,特别是自然资本的差异比较明显。农地转出行为对农户的自然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均造成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农户的金融资本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此外,农户的生计资本还受到家庭因素和社区因素等特征变量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非农就业机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强化农地转出户生计资本,促进其生计转型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乐 靳乐山
随着"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的提出,生态补偿被赋予了扶贫解困的新使命。量化研究生态补偿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有利于揭示现有生态补偿政策的实际扶贫效果。基于英国国际发展部提出的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测度指标测算了贵州省3个贫困县432个农户样本的生计资本,通过似不相关估计分析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参与生态补偿政策农户的总体生计资本水平低于未参与政策农户,其中参与政策农户的自然资本高于未参与政策农户,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低于未参与政策农户。不同类型的补偿方式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差异明显,现金型直接补偿侧重于增加农户用于发展的物质条件、改善农户生产生活的脆弱性背景,而公益岗位型间接补偿则有利于提升农户的内生发展能力,两者在促进农户的生计资本建设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为此,在贫困地区需要进一步加大生态补偿的公共财政投入,并充分发挥不同补偿项目的协同作用,让农户真正从生态保护中获益。
关键词:
生态补偿 扶贫 生计资本 似不相关回归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芳
本文采用失地农户调研数据,分析了失地农户经济发展状况及面临的金融需求,并运用Probit模型对影响失地农户金融需求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失地农户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困难,金融需求较为频繁和强烈,金融需求以生活消费和生产经营并重;农户家庭中户主特征、家庭特征、农户所在地农村金融市场特征等共计三类9个因素对失地农户金融需求影响显著。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毕红霞 温凤荣 徐汝峰
利用山东省626份农户调查数据,从渗透性、可获得性、使用效用性、可负担性四个维度对山东省农户金融包容性进行测度发现,农户金融包容性水平整体较低。进一步构建多元回归模型,从需求角度筛选影响农户金融包容性显著因素,并通过ISM模型发现显著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为:土地规模和年均收入是表层直接因素,抵押品、贷款了解程度和稳定收入是中层间接因素,子女在外求学和专业技能是深层根源因素。由此,提出提高贷款政策传递效率以扩大农户贷款信息源,促进并稳定农户增收以提升农户贷款保障能力,丰富普惠金融产品种类以扩展农户贷款的可选择性,加强农村信用环境建设降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等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倩 刘泽慧 熊德平
提升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这一过程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构建农户可持续生计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检验数字金融改善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实现机制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可以显著改善农户可持续生计,主要通过提高信贷可得性、增强信息关注度、改善收入分配机制实现,且对风险偏好型、高收入、高生计水平、高生计多样性及高劳动力质量农户可持续生计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此外,数字金融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改善作用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应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数字金融服务力度,促进地区间数字金融合作联动发展,差异化促进不同类型农户使用数字金融以实现可持续生计。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思维 孟婷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农户生计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农户群体内部的分层。基于农户生计方式,利用可持续农村生计分析方法,区分了三类不同的农户。以湘南莲花村为个案,考量中国农户的异质性融资需求,构建差异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把握农户内部不同层次的个性金融需求,不利于金融机构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促进不同农户生计方式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多样化生计 金融支持 农村发展 农户分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江易华 黄桀烽
文章依据恢复力理论与可持续生计框架,利用湖北武汉市、广东揭阳市、浙江杭州市的失地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失地农户家庭生计恢复力指标体系,并运用回归分析法与方差分析法探讨了失地农户家庭生计恢复力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影响失地农户家庭生计恢复力的主要因素包括资金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2)家庭劳动力占比、家庭规模、社交网络质量、社交网络紧密度、家庭教育支出、政策认同度均对失地农户生计恢复力具有正向影响作用;(3)拥有不同生计策略的家庭之间生计恢复力具有显著差异性。
关键词:
生计资本 失地农户 生计恢复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娟 吴海涛 丁士军
基于滇西南山区农户调查数据,考察山区农户生计转型状况,研究发现:近十年来,随着种植结构和劳动力配置结构的改变,山区农户生计行为从"生存型"生计转变成"发展型"生计。进一步构建OLS和FGLS模型,分析山区农户生计转型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家庭规模、参加培训有助于农户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重,亦有助于农户调整劳动力配置结构,提高劳动力从事非农活动的比例;同时,台地面积少、健康水平高、参与合作社、现金或存款金额较大、海拔较低也有助于农户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比重,而劳动力比重大、现金或存款金额少则有助于农户提高从事非农活动的劳动力比例,由此促进山区农户生计转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伍艳
本文通过对连片特困地区——秦巴山片区5个贫困县25个乡镇农户的问卷调查,测算和分析了贫困地区农户的生计资产。在五种生计资产中,人力资产和金融资产的值最高,社会资产的值最低,且生计资产总量水平较低。通过OLS回归分析发现,农户是否获得过微型金融的贷款,对农户的人力资产、物质资产以及金融资产影响显著,对社会资产没有明显影响。进一步检验表明,小额信贷次数以及小额信贷额度对农户的人力资产、物质资产以及金融资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当小额信贷次数增多或小额信贷额度达到3000元以上时,农户的金融资产以及物质资产明显提高,有助于农户从事兼业或副业经营,外出务工现象得以缓解。
关键词:
微型金融 生计资产 小额信贷 秦巴山片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聪 柳玮 黄谦
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利用在陕南山区1400个入户调查样本,本文构建了农户生计资本的测度指标,并通过描述性对比和似不相关估计分析了农户生计资本的现状与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搬迁农户家庭的生计资本总体优于非搬迁家庭;搬迁工程影响着生计资本的获得和使用,在这一过程中,农户的自然资本受到一定程度损失,但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在一定程度得到提升;同时,集中安置在提升农户生计资本方面表现出一定优势。
关键词:
陕南移民搬迁 搬迁户 生计资本 集中安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晶 吕新业 吕开宇
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的根本落脚点,促进农户生计多元发展、实现收入可持续增长是实现农户生活富裕的关键。本文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采用Fractional Probi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生计多样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村居民存在一定的生计多样化行为,但整体多样化程度不高;数字金融使用显著提升了农户生计多样化水平。从作用机制看,促进生计多样化的原因在于数字金融使用提高了农户从事非农就业积极性,并且改变了家庭收入结构,其中收入结构的变动体现在农户自营工商业收入占比的增加,以及种植业收入贡献度的下降;数字金融使用不会影响农户的林业收入、畜牧业收入以及务工收入比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为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增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仍需大力支持农村数字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生计多样化 生计资本
[期刊] 征信
[作者]
夏咏 郭晴 申建良
采用Logit模型,从金融科技异质性视角对农户正规信贷需求展开评估,实证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异质性农户的正规信贷需求影响因素具有异质性。耕地面积、农业培训等因素对使用金融科技农户的正规信贷需求产生显著影响,而户主年龄、家庭年收入等因素对未使用金融科技农户的正规信贷需求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粟芳 方蕾 贺小刚 杨婵
本文基于上海财经大学2016年千村调查"中国农村创业现状调查",从农户创业和创业成功两个角度分析正规融资与非正规融资在农户创业过程中的角色与贡献,剖析影响创业农户选择融资渠道和获取融资规模的环境因素和个人特质,为发展农村创业融资市场提出若干政策性建议。研究结论显示,自有资金仍是农户创业时的主要资金来源,非正规融资是最主要的外部融资渠道,并在创业农户获取成功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农村地区正规金融缺位,未给创业农户提供基本的资金支持,也未能发挥筛选和监督功能以重点扶持成功的创业农户。创业农户与政府和银行的关系是影响创业农户是否选择正规融资并获得更大规模资金的重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