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49)
- 2023(13490)
- 2022(11650)
- 2021(10730)
- 2020(8980)
- 2019(20698)
- 2018(20403)
- 2017(40172)
- 2016(21207)
- 2015(23805)
- 2014(23832)
- 2013(23808)
- 2012(21814)
- 2011(19669)
- 2010(20023)
- 2009(18891)
- 2008(17218)
- 2007(15106)
- 2006(13574)
- 2005(12189)
- 学科
- 济(104030)
- 经济(103932)
- 管理(61268)
- 业(58455)
- 企(48893)
- 企业(48893)
- 方法(41192)
- 数学(35926)
- 数学方法(35606)
- 中国(28841)
- 融(27174)
- 金融(27173)
- 地方(25344)
- 银(25089)
- 银行(25047)
- 行(24189)
- 财(23115)
- 农(22535)
- 业经(21295)
- 学(20614)
- 制(18660)
- 农业(15984)
- 贸(15508)
- 贸易(15493)
- 理论(15139)
- 务(15016)
- 财务(14953)
- 易(14932)
- 财务管理(14931)
- 地方经济(14571)
- 机构
- 大学(304179)
- 学院(302584)
- 济(131709)
- 经济(128992)
- 管理(120331)
- 理学(104085)
- 研究(103454)
- 理学院(102941)
- 管理学(101304)
- 管理学院(100781)
- 中国(81728)
- 京(63976)
- 科学(61297)
- 财(59012)
- 所(51423)
- 财经(47613)
- 中心(47325)
- 研究所(46766)
- 农(44466)
- 经(43199)
- 江(42989)
- 业大(42197)
- 经济学(40933)
- 北京(40747)
- 范(38339)
- 师范(38030)
- 院(37169)
- 经济学院(36671)
- 州(35613)
- 财经大学(35467)
- 基金
- 项目(203759)
- 科学(160249)
- 研究(150293)
- 基金(148562)
- 家(128124)
- 国家(127058)
- 科学基金(109641)
- 社会(96138)
- 社会科(91245)
- 社会科学(91219)
- 基金项目(79064)
- 省(78810)
- 自然(70027)
- 自然科(68368)
- 自然科学(68356)
- 教育(67446)
- 自然科学基金(67146)
- 划(65466)
- 资助(61559)
- 编号(60841)
- 成果(49193)
- 重点(45093)
- 部(44819)
- 发(44226)
- 创(42192)
- 课题(41355)
- 国家社会(39526)
- 创新(39331)
- 教育部(38920)
- 科研(38534)
- 期刊
- 济(147521)
- 经济(147521)
- 研究(95017)
- 中国(54949)
- 管理(44848)
- 学报(44609)
- 财(44128)
- 科学(41964)
- 农(40138)
- 融(38972)
- 金融(38972)
- 大学(34053)
- 学学(32316)
- 教育(28371)
- 农业(27183)
- 技术(25735)
- 经济研究(24726)
- 财经(24062)
- 业经(21679)
- 经(20580)
- 问题(18450)
- 技术经济(16232)
- 理论(16095)
- 实践(14477)
- 践(14477)
- 图书(14178)
- 现代(14025)
- 商业(13491)
- 科技(13426)
- 贸(13146)
共检索到452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红丽
采用Moran’s I指数等空间分析工具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的经济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和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性逐年扩大;正规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增大,非正规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显著降低;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2013年存在正的空间溢出效应,2005年则不存在空间效应。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聂高辉 邱洋冬
本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非正规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以来,我国非正规金融规模呈现出不断扩张的趋势,年均增速高达24.6%,超过正规金融规模增速17%;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经济增长表现出边际递减效应;进一步探索非正规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升级传导机制,发现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产业结构升级 经济增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蕾 蔡雪雄 古洋洋
基于CFPS 2016微观调查数据,将OLS和收入分位数法相结合,分析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增收效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和两类资金是否区分使用对农户收入的总体影响。结果表明:如果农户无法根据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特性有区别地进行投资,正规金融对农户收入的促进作用始终大于非正规金融,同时使用两种来源资金的增收合力并未达到最大,但随着资本产出弹性的增大,资金间抑制效应会减小。为此,在乡村振兴阶段,应积极引导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合理配置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资金。
关键词:
正规金融 非正规金融 农户收入增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向玲 唐俊
在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并存的二元结构框架下,本文利用霍奇曼"向后弯曲的贷款供给曲线"对非正规金融效应由"补充"到"挤出"转变的整个动态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两部门模型",对两种效应下农业部门产出增长率与非正规金融规模比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补充效应下非正规金融规模比例的上升对农业部门产出增长率具有正的效应;而挤出效应下农业部门产出增长率会随着非正规金融规模比例的上升从"递增"变为"递减";二者存在着一种"倒U"关系。
关键词:
正规金融 非正规金融 补充效应 挤出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喜军
非正规金融是内生于民间金融需求的处于正规金融之外的一种制度安排,是民间金融创新的产物,它的出现打破了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格局,提高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度,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在回顾农村非正规金融研究发展的基础上,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非正规金融对河南省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阐明了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比较优势,提出发展河南省农村非正规金融应赋予非正规金融合法发展的法律基础,构建非正规金融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建立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合作互补的联结机制。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农村金融发展 农村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富有 孙晨辉
本文通过将金融部门和政府部门纳入罗默的内生增长模型来研究企业寻租、非正规金融及金融管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正规金融的存在提高了企业的融资能力和利润率;加强正规及非正规金融部门的竞争程度有利于存贷利差的缩小和经济增长率的提升;而设租寻租行为会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且租金的增加将阻碍金融竞争。因此,要促进经济增长,应严厉惩治寻租,引导非正规金融健康发展并增强金融体系的竞争程度。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企业寻租 非正规金融 金融竞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阮素梅 陈静
从我国非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入手,利用汇总的1997~2008年间有关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指标,通过构建相关的线性回归方程等进行实证分析,得出非正规金融投资效率明显高于正规金融投资效率并且与农村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单向因果关系。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经济增长 ADF检验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安强身 彭伟华
在我国渐进式的转轨经济过程中,呈现出金融低效与经济高增长的共存现象。该文认为这是由于在我国强控制金融政策与特有的高额居民储蓄条件下,公有体制内经济体发生金融漏损并由体制外非公有经济体顺守,对金融配置效率加以非规范的修正,导致金融低效率与经济高增长的并存。该文从金融的非正规漏损角度分析了我国转轨经济过程中的经济增长,提出了金融效率改进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转轨经济 金融漏损 金融效率 经济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孟祥兰 鞠学祯
我国是一个金融抑制的国家,信贷是我国金融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银行信贷和非正规金融信贷两种方式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首先采用Chow分割点检验,研究了我国30年来银行信贷对经济贡献的阶段性差异;接着研究了GDP与银行信贷、GDP与非正规金融信贷的长期和短期均衡关系及格兰杰因果关系;并采用了非嵌套假设检验模型比较银行正规信贷和非正规金融对我经济增长影响的相对重要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森春
作为一种制度安排,非正规金融在最近引起理论界和决策部门的普遍关注。非正规金融存在的根源及其表现的特点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较大差异,它在我国并不是一项过渡性的制度安排,政府对非正规金融的压制可能带来更为不利的结果,通过正规金融制度安排来挤压或取代非正规金融也不是最佳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基本的政策主张。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正规金融 制度安排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苏萍 王雅林 朱咏
非正规就业规模及其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理论界和政策制定者聚焦的热点话题。本研究利用现有统计数据计算出东北非正规就业规模、区域经济增长非正规就业弹性及非正规就业对东北区域经济增长贡献值。研究发现东北三省非正规就业人数均占总就业人口的1/3左右,经济贡献占三省GDP的36%,非正规就业理应受到政策制定者重视。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凤霞 欧真真
本文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1986—2007年江苏省农村非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二者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面,非正规金融略低于正规金融。因此,非正规金融并不是一种效率低下的制度安排。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规范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姚耀军
中国非正规金融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这与商业文化发达程度、正规金融对民营企业金融支持力度、民间资金丰裕度等因素有关。利用区域宏观经济数据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对金融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检验,文章发现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对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具有显著的解释力。通过对金融发展水平指标的重新构建,文章认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均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区域差异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沈晓栋 李金昌
文章基于2008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新框架,利用统计指数理论和综合评价技术从投资、消费、就业、金融四个方面设计并测算我国非正规部门指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非正规部门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非正规部门年均增长快于同期经济增长;非正规部门的"低抗风险性、低政府规制"的特征增加了非正规部门增长的不稳定性;非正规部门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不论从长期还是短期看,当期非正规部门与经济增长均存在正向关系,但影响程度较弱。
关键词:
非正规部门 指数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擎 田娇
本文基于1997—2012年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小额贷款公司样本,在随机前沿模型下研究了非正规金融活跃程度对省际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实证发现:样本期内,催生于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抑制并存环境下的非正规金融,对中国经济增长效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以金融中介为代表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效率有促进作用,但力度不大;金融市场直接融资对经济增长效率影响不显著;新型金融机构的出现有利于民间金融阳光化,并显著地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效率。研究结果支持引导民间金融以规范化形式参与经济建设。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经济增长效率 新型金融机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