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32)
2023(12782)
2022(10848)
2021(10001)
2020(8280)
2019(19076)
2018(19027)
2017(34857)
2016(19813)
2015(22574)
2014(23046)
2013(22493)
2012(21640)
2011(20080)
2010(20703)
2009(19115)
2008(18896)
2007(17409)
2006(15698)
2005(14713)
作者
(58305)
(48936)
(48883)
(46747)
(31309)
(23538)
(22466)
(19055)
(18662)
(17697)
(16737)
(16310)
(15735)
(15701)
(15376)
(15289)
(14819)
(14607)
(14115)
(14074)
(12581)
(12366)
(11902)
(11246)
(11151)
(11085)
(11083)
(10862)
(10065)
(9830)
学科
(99281)
经济(99195)
管理(48032)
(45852)
(34393)
企业(34393)
方法(34358)
中国(31138)
数学(30059)
数学方法(29805)
地方(27092)
(24640)
(21095)
教育(20883)
业经(19714)
(18268)
农业(16907)
地方经济(16379)
(15518)
(15381)
贸易(15371)
(15200)
理论(14891)
(14743)
(14419)
金融(14417)
(14214)
银行(14185)
(13758)
环境(13397)
机构
大学(292452)
学院(289660)
(123972)
经济(121233)
研究(110404)
管理(100357)
理学(84692)
理学院(83482)
管理学(82001)
管理学院(81418)
中国(78910)
科学(65968)
(64615)
(57671)
(54932)
研究所(51982)
(49719)
中心(48339)
(47886)
师范(47514)
(46961)
财经(42734)
北京(42355)
业大(40582)
经济学(38933)
农业(38777)
(38615)
师范大学(38580)
(38513)
(37080)
基金
项目(178183)
科学(140147)
研究(135991)
基金(124588)
(107638)
国家(106575)
科学基金(89362)
社会(85023)
社会科(80282)
社会科学(80259)
(71680)
教育(68056)
基金项目(64997)
(61371)
编号(57191)
自然(54350)
自然科(53036)
自然科学(53018)
自然科学基金(52069)
资助(51123)
成果(49312)
(45149)
课题(43024)
重点(41810)
(40685)
发展(36845)
(36736)
(36219)
教育部(35115)
(34792)
期刊
(149966)
经济(149966)
研究(100671)
中国(70053)
教育(57766)
(46318)
学报(43506)
(41974)
科学(40126)
管理(37401)
大学(33456)
农业(31374)
学学(30103)
技术(28817)
(28139)
金融(28139)
经济研究(24514)
业经(23516)
财经(22126)
问题(19332)
(19257)
(16851)
技术经济(15859)
(15195)
世界(14306)
职业(14291)
(13894)
论坛(13894)
商业(13880)
统计(13638)
共检索到466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曾红鹰  
由于一些经济学家过分强调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因而导致一些国家在教育政策上的失误,我国也不例外。这一问题很值得我们思考。那么,教育对经济的作用究竟如何呢?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前人关于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研究。 古典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曾指出:“一切资本中最重要的就是投资在人身上的资本。”他提出的“人力投资”(Investment in human)后来成为教育经济学的中心概念。20年代,苏联的著名学者斯特鲁米林通过调查证实了在微观经济学上个人受教育年数增加会带来个人收入的增加。60年代,另外两名苏联学者查津和伊加尔安通过实验也证实了斯特鲁米林得出的论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史仕新  金周英  
教育系统是内生于经济系统的,其产出是GDP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系统与一般物质生产系统的区别在于教育系统的主要投入是人力资本,而更重要的是,教育系统的主要产出是人力资本,教育系统是一个专业化生产人力资本的部门。教育及其生产的人力资本具有资源配置功能、制度性功能和生产性功能等功能,是技术进步的载体,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间接贡献。综合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直接与间接贡献及对教育经济功能的深入分析,本文构建了一个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圆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正发生着重大的演变,区域差距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通过2011年统计年鉴数据,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了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层次分布情况。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H·黑尔  S·托伯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前计划经济国家可以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影响其发展差异的因素可归结为降低通货膨胀和解决企业高负债的方法。捷克和中国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使经济保持了正增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世薇  张平宇  
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在综合考虑各县域人均GDP和GDP总量变化的基础上,运用象限图法和泰尔指数法,分析了新疆不同县域经济发展类型和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新疆县域经济呈现不同的增长类型,且在东疆、南疆、北疆之间及区内各县市之间呈现分异性。区域经济滞后型的县域明显多于经济活跃型的县域,经济活跃型的县域集中分布于天山北坡、铁路、公路主干线上,经济滞后型县域集中分布于南疆以及北疆、东疆的边远地区。泰尔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在区域总体差异扩大的同时,东疆、南疆、北疆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和区内各县域之间的差异都在逐步扩大,并且区内差异是区域总体差异的主要贡献者。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柏乃  段忠贤  江蕾  
在传统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础上,加入科技投入要素,利用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2001—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变系数模型,实证考察科技投入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省份科技投入的经济发展效应存在较大差别,其中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拉动作用西部地区比东部和中部地区明显,R&D经费投入对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促进作用东部地区比中部和西部明显,R&D人员投入效应在不同地区的部分省份表现出显著的积极作用,而在部分省份没有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部分省份存在着R&D投入对经济发展的滞后效应和科技人才资源储量不足现象。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的分配管理机制,调整和优化R&D经费投入结构,构建包括选人、育人、用人和留人"四位一体"的科技人才资源管理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娟  吴国松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稳定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造成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有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地理结构、社会文化等众多因素。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体现在税收上的这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来说明缩小地区差距、弱化不均衡的差异性上税收政策所应发挥的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任建军  阳国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快速发展,被世界各国誉为"中国之谜"。从GDP、人均GDP和城乡居民三个层面对四大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发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四大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这种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出台一些针对性较强、操作性较好的财政金融等政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应贵  甘当善  
本文期望对日本和德国、英国和加拿大十多年来的经济发展进行比较,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经济结构、银企关系以及自然资源等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找出日、德和英、加的经济发展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的原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金哲  米娟  
本文首先采用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和赫芬达尔指数分析1992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历史演变规律,发现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在2007年以前均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之后绝对差异加速增大,相对差异开始减小;然后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并运用GIS空间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格局现状,发现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整体上呈现出南高北低、中部高东西低的发展态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永  王劲峰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历来是学者和政府相关部门关注的重要课题。文章采用全国338个地、市、州,1990、1995、2000和2004年四期人均GDP数据(包括市辖县),定性定量分析了我国市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和特征。结果显示,中国市域经济的发展有从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逐步扩散的趋势,扩散的范围在扩大,但强度在减弱,而市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总体上却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罗国勋  罗昕  胥琳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由投资需求及消费需求拉动。本文以浙江省经济增长与需求结构变化为实例,讨论投资、消费及外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仵海燕  
结合现代经济活动地理特点研究结果可以了解到",接近空港"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地区而言,航空运输行业在其中发挥着非常中亚欧的促进作用。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要想在未来实现更加快速的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航空运输行业的性质,尤其是航空运输行业或者是机场在整个地区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文章以民用航空机场进行分析,以现代民用机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为主题,然后从原生效益、次生效益、衍生效益以及永久性效益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