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7)
2023(599)
2022(578)
2021(451)
2020(330)
2019(721)
2018(697)
2017(1527)
2016(763)
2015(900)
2014(846)
2013(986)
2012(987)
2011(900)
2010(866)
2009(729)
2008(738)
2007(699)
2006(607)
2005(506)
作者
(2321)
(1929)
(1899)
(1825)
(1174)
(881)
(860)
(772)
(732)
(695)
(645)
(629)
(622)
(616)
(614)
(585)
(562)
(558)
(550)
(500)
(498)
(494)
(478)
(445)
(442)
(431)
(429)
(422)
(390)
(387)
学科
(5781)
经济(5778)
地方(2666)
(2500)
产业(2376)
地方经济(1752)
业经(1732)
管理(1694)
(1624)
企业(1624)
(1579)
中国(1465)
技术(1266)
结构(1161)
农业(1158)
方法(1035)
(1002)
产业结构(857)
数学(857)
数学方法(857)
新技术(838)
高新(838)
高新技术(838)
农业经济(776)
市场(770)
环境(765)
文化(739)
发展(707)
(707)
文化产业(692)
机构
学院(12698)
大学(11433)
(6616)
经济(6544)
管理(5083)
研究(4679)
理学(4347)
理学院(4303)
管理学(4276)
管理学院(4250)
中国(3120)
科学(2700)
(2403)
(2297)
(2292)
中心(2077)
研究所(2053)
经济学(2027)
(1853)
经济学院(1840)
财经(1838)
(1830)
(1660)
科学院(1638)
(1632)
(1610)
(1603)
经济管理(1578)
北京(1550)
(1536)
基金
项目(8210)
研究(6626)
科学(6549)
基金(5476)
(4551)
国家(4509)
社会(4462)
社会科(4271)
社会科学(4271)
科学基金(3954)
(3685)
(3064)
基金项目(2955)
(2811)
发展(2756)
(2713)
编号(2607)
教育(2413)
产业(2360)
资助(2055)
自然(2032)
自然科(1963)
自然科学(1963)
自然科学基金(1932)
成果(1905)
课题(1899)
(1863)
重点(1812)
国家社会(1801)
创新(1710)
期刊
(8524)
经济(8524)
研究(3905)
中国(2203)
管理(2082)
(2075)
业经(2021)
农业(1542)
科学(1502)
(1426)
经济研究(1421)
问题(1205)
学报(1109)
技术(1108)
商业(982)
大学(925)
学学(921)
财经(920)
改革(892)
(892)
经济问题(862)
(858)
(853)
金融(853)
技术经济(810)
经济管理(805)
现代(799)
科技(786)
农业经济(772)
(676)
共检索到18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德义  
资源城市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最重要物质基础是其所拥有的丰富资源,但是城市对资源的过度依赖性、资源本身的不可再生性和资源逐渐枯竭的不可逆转性导致了大多数资源城市在后期发展中产生了各种矛盾和问题,因此加快经济转型,正确选择与培育适合的接续替代产业是资源城市走出困境和实现可持续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戴秀英  张丽娟  
东北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 ,为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整体的经济发展比较滞后 ,尤其是以资源开采型的地区 ,资源的逐渐枯竭 ,造成经济发展受阻。本文对如何把资源型地区的产业向加工型、科技型产业方面转变 ,并对资源型地区的接续产业方面进行了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良谋  
资源型城市是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依托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城市。一般来说,资源型城市以自然资源优势为产业布局的指向,随之形成城市。这种区位优势所决定的产业分工强化了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单一产业结构,也使城市的发展直接受制于自然资源的约束和影响。资源型产业盛,城市盛;资源型产业衰,城市衰。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隋文环  
近年来,依靠地缘及技术优势,辣椒产业在吉林省白城市迅速发展。无论是种植规模还是出口份额,不仅列全省首位,而且在全国也占有重要位置。然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品牌宣传力度不够、生产企业资金短缺、科技水平较低、农民文化素质低下等因素影响和制约着白城市辣椒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只有通过多种途径,加速产业的优化升级,才能使辣椒产业在白城市的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峰  张健  王学定  孙成权  
本文论述了资源型城市接续主导产业选择的重要性和选择原则 ,并以白银市为例 ,利用综合评价值法计算了白银市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 ,然后用特尔斐法对白银市的接续主导产业进行了选择 ,选择结果比较符合白银市的实际情况。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大垒  仲伟周  
资源过度开采和产业结构单一是困扰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突出问题,有必要通过发展接续产业来改变这种状况。以我国32个典型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EVi ews6.0软件采用GMM估计对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替代模式是更适合资源型城市实现接续发展的选择模式。并从商业、金融业、废物利用和环境治理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积极发展商业以推动第三产业繁荣,不断吸引金融投资以完善金融体系建设,提高废物重新利用水平以促进资源的二次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保障和谐的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宜勇  魏义方  
解决我国养老产业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必须进一步拉动养老产业投资,切实落实相关政策,努力营造良好投资氛围。另一方面,必须大力促进养老产业消费,养老服务补贴由"补供方"转为"补需方",进一步提升消费能力;积极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满足社会快速增长的护理需求;建立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和分类入住机制,明确基本养老服务的目标定位;加强社会对公办养老机构服务的立体监督,进一步改进服务绩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莉  冯荣坤  
中国南海珍珠久负盛名,在世界珍珠业的地位举足轻重。但环境问题正日益威胁着南珠产业发展。本文分析了海洋环境污染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南珠资源环境保护对策,即遵循循环经济发展原则、实施环境管制及环境经济手段、使用补偿费核算及征收污染费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汪菲  黄晓玲  
本文基于北京、上海、南京三市问卷调查,建立了城市居民对创意产业发展感知影响因素回归模型,并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创意产业区发展促进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福君  
辽宁省是中层次资源型产业结构地域,资源型城市很多,涉及煤炭、冶金、有色金属、油气、非金属、黄金等行业,目前大部分资源型城市都面临着接续产业如何确定的问题。剖析辽宁省资源型城市产业的现状,对辽宁省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的约束条件进行分析,并确定辽宁省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选择的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铂,吉晓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昝月梅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主线。在此背景下,环境产业在我国将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创造有利于提升环境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环境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论述税收政策促进环境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揭示当前我国环境产业发展中税收政策面临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完善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的环境税收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丁芸  
在世界各国频繁出现的能源短缺危机中,新能源时代渐行渐近。鉴于新能源的可再生属性,世界能源格局正面临着一个新的转折点,而中国的能源出路也在于此。本文从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基础理论出发,多角度分析了财税政策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通过对我国现行新能源产业财税政策的审视,研究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政策创新,进而提出当前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毓春  宋笑扬  牟大鹏  张嘉昕  
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问题有其历史因素,存在着固有的特殊性。在此过程中必须对资源型城市的分类模式进行认真研究,作出相应规划,以避免以往的失误。本文将从“对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基本认识”,“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分类模式”及“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具体对策”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剑平  刘承良  张传琪  王小洲  涂玲  王雪琦  
现阶段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挑战,其关键是实施产业经济转型,寻找接续产业,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成为当前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建立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比较优势与两型社会建设理论,构建接续产业选择框架,以大冶市为例,提出大冶市城市转型的接续产业选择重点为非金属矿业、制造业和旅游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