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26)
- 2023(4420)
- 2022(3430)
- 2021(3177)
- 2020(2690)
- 2019(5889)
- 2018(5533)
- 2017(10744)
- 2016(5206)
- 2015(5760)
- 2014(5468)
- 2013(5250)
- 2012(4855)
- 2011(4176)
- 2010(4535)
- 2009(4636)
- 2008(3543)
- 2007(3286)
- 2006(3043)
- 2005(2901)
- 学科
- 融(25562)
- 金融(25562)
- 银(22815)
- 银行(22813)
- 行(22240)
- 业(18618)
- 济(17874)
- 经济(17848)
- 管理(17563)
- 企(16592)
- 企业(16592)
- 中国(14081)
- 中国金融(10932)
- 制(10108)
- 财(9738)
- 务(7432)
- 财务(7418)
- 财务管理(7400)
- 企业财务(7173)
- 方法(6302)
- 体(6209)
- 地方(6175)
- 业经(6002)
- 体制(5681)
- 数学(5485)
- 数学方法(5452)
- 农(4809)
- 制度(4700)
- 度(4700)
- 事业(4395)
- 机构
- 学院(66421)
- 大学(65562)
- 济(29796)
- 经济(29074)
- 中国(26492)
- 管理(25105)
- 理学(20941)
- 研究(20797)
- 理学院(20727)
- 管理学(20428)
- 管理学院(20315)
- 财(18071)
- 银(16319)
- 银行(15648)
- 融(14703)
- 行(14595)
- 金融(14432)
- 财经(13730)
- 京(13080)
- 中心(12974)
- 经(12483)
- 人民(12470)
- 国人(11329)
- 中国人(11277)
- 中国人民(11185)
- 财经大学(10527)
- 科学(10263)
- 经济学(10202)
- 江(10086)
- 所(9756)
- 基金
- 项目(41828)
- 科学(33466)
- 研究(31765)
- 基金(31305)
- 家(26342)
- 国家(26093)
- 科学基金(23235)
- 社会(21460)
- 社会科(20507)
- 社会科学(20504)
- 基金项目(16551)
- 省(16396)
- 自然(14127)
- 教育(13943)
- 自然科(13884)
- 自然科学(13883)
- 自然科学基金(13667)
- 划(13127)
- 资助(12578)
- 编号(12455)
- 融(10507)
- 成果(10212)
- 创(9712)
- 重点(9533)
- 部(9303)
- 发(9283)
- 国家社会(9091)
- 性(9075)
- 创新(9043)
- 制(8883)
共检索到1139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中华
适度的金融监管对于防范金融风险是必要的,但金融监管的作用有限。金融监管不当或监管过严,不仅不会减少或降低风险,还会导致或加剧金融风险。在现阶段,金融监管必须将促进金融发展放在重要位置,而不能片面地强调金融的稳定和金融风险的防范。金融监管对于金融市场稳定是必不可少的,但不能替代货币政策的作用。在货币政策不到位或政策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试图借助于金融监管来达到目的,通常也是难以奏效的。为了加强和改善金融监管,维持金融的稳定发展,我国必须继续推进金融体制改革,而金融体制的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化的取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武常命
正确认识和处理金融监管中的几个关系问题武常命随着我国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加强金融监管,促进金融业稳健经营成为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几年的努力,金融监管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具体工作中不难发现,许多人在一些重要的基本问题的认识上存在较大偏差或误区,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万晓芳
2011年4月中旬,中国银监会发布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确立了我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政策框架。《指导意见》提出,银监会将对商业银行建立贷款拨备率与拨备覆盖率相结合、且原则上按两者孰高方法确定的贷款损失拨备新监管标准。拨备覆盖率是贷款损失准备(现一般按贷款减值准备)对不良贷款的比率,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海文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国际化浪潮的涌动.金融领域的竞争尤其是跨国银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金融创新日新月异使银行业务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银行经营的国内国际环境及经营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促使人们不得不对金融监管进行再认识。即:市场约束是金融监管的重要外在力量,安全与竞争、效率与成本的权衡是金融监管的重心,效益监管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途径,监管标准化是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的必要手段。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杰 胡定
正确认识商品期货的地位和作用赵杰,胡定(国内贸易部市场建设管理司副司长)(国内贸易部市场建设管理司)近年来,我国商品期货市场有了较快发展,总的方面是好的,但也存在一哄而上,盲目发展的现象,这与对期货市场认识上的一些偏颇观点不无关系。正确认识商品期货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毓春 马野驰
实施政府约谈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能够稳定价格调控任务和规范企业价格调整行为。政府约谈不干扰企业自主定价,有别于政府的行政干预。政府约谈稳定了物价水平,规范了企业定价行为。完善政府约谈要尊重企业的自主定价权、构建价格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剖析价格调整原因。
关键词:
政府约谈 价格调控 物价稳定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林红斌
以工业为基础的传统经济,是一种基于成本定价的经济模型;而以金融为基础的虚拟经济,则是一种基于预期定价的经济模型。回顾社会经济发展历史,经济的金融化、金融的产业化与金融的全球化,正是虚拟经济所演绎的真实内涵。这一点对于把握当代虚拟经济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022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研究部署2023年五大重点工作之一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2022年6月1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深刻把握金融工作规律,深化对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的认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关键词:
风险防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欧阳禹
正确认识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欧阳禹(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永州分行)规范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是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头,也是强化农村金融服务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下作出的正确选择,是巩固和发展农业基础地位的重大决策。其重要意义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润东
自律监管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的一种主要形式,但存在诸多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行业协会监管独立性不高、行业协会监管力度有欠缺、行业协会监管处罚方式有局限等,这些局限性的形成有行业协会发展所处的环境、注册会计师行业内外对自律监管的认知度、行业相关人员的素质等方面的原因,给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带来一定不利影响。为此,我们需要采取优化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监管的环境、加强行业协会的独立性、增大行业协会的监管力度、改善行业协会监管处罚方式等措施。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行业 自律监管 局限性 独立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江其务
金融的脆弱性和金融资本的趋利性本质 ,市场交易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的客观存在 ,决定实施金融监管以维护金融安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发展与金融霸权相结合 ,加剧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 ,风险丛生 ,建立国际金融监管新制度 ,成为当前协调全球经济金融新秩序的重要主题。金融监管制度安排的出发和立足点 ,要服从和服务于金融创新 ,提高金融效率、维护金融安全。一个有效率的金融监管制度应该符合四条原则 ,才能正确处理金融监管中的七大关系。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风险 制度安排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陆进
对于经济发展中的税收作用,我们可分别就税收与促进经济增长、税收与发展资金的筹集、税收与优化产业结构、税收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税收与收入公平分配、税收与反通货膨胀、涉外税收与促进对外开放等问题作系统探讨,详细地阐述税收在促进经济增长、筹集发展资金、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反通货膨胀、促进对外开放等方面的作用,这些是税收在谋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其中,税收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从总的方面展开论述,而税收在筹集发展资金方面作用是从税收聚财的角度作专门研究,税收对于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实现收入公平分配以及反通货膨胀的作用是就税收调控的不同层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晶
我们的研究表明,危机冲击往往致杠杆率(债务占GDP比重)迅速攀升。比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2000年IT泡沫破灭后,均导致了我国杠杆率的上升;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国杠杆率的上升尤为明显。2008~2015年,中国经济整体(含金融机构)杠杆率由170%上升到249%,6年上升了近80个百分点。剔除金融机构部门,我国实体部门的杠杆率从2008年的157%上升到2015年的228%,7年上升了71个百分点。快速攀升的杠杆率蕴含着巨大的经济金融风险。因此,去杠杆成为恢复经济体健康、真正走出危机的重要举措,也成为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