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61)
- 2023(7981)
- 2022(6787)
- 2021(6063)
- 2020(4779)
- 2019(10833)
- 2018(10723)
- 2017(20437)
- 2016(10890)
- 2015(12385)
- 2014(12696)
- 2013(12893)
- 2012(12737)
- 2011(11865)
- 2010(12468)
- 2009(11783)
- 2008(11625)
- 2007(10685)
- 2006(10299)
- 2005(10011)
- 学科
- 济(73320)
- 经济(73251)
- 管理(28866)
- 业(27009)
- 地方(24241)
- 中国(21409)
- 企(19434)
- 企业(19434)
- 农(16905)
- 方法(16902)
- 地方经济(15372)
- 业经(15196)
- 数学(14224)
- 数学方法(14066)
- 学(12489)
- 制(11866)
- 农业(11821)
- 融(11694)
- 金融(11694)
- 银(11488)
- 银行(11480)
- 发(11476)
- 行(11217)
- 财(11156)
- 环境(9794)
- 贸(9770)
- 贸易(9757)
- 易(9254)
- 发展(8413)
- 展(8379)
- 机构
- 学院(169626)
- 大学(167157)
- 济(82362)
- 经济(80642)
- 研究(68756)
- 管理(58019)
- 中国(54538)
- 理学(46643)
- 理学院(46019)
- 管理学(45359)
- 管理学院(45031)
- 科学(38257)
- 财(38026)
- 京(37343)
- 所(36245)
- 研究所(31660)
- 中心(30321)
- 江(28986)
- 财经(27950)
- 农(26328)
- 经济学(26087)
- 北京(25391)
- 经(24953)
- 范(24583)
- 师范(24404)
- 院(24010)
- 州(23509)
- 经济学院(22897)
- 省(22341)
- 科学院(20974)
- 基金
- 项目(94346)
- 科学(73676)
- 研究(73589)
- 基金(65413)
- 家(55558)
- 国家(55023)
- 社会(47826)
- 科学基金(46090)
- 社会科(45326)
- 社会科学(45318)
- 省(38064)
- 基金项目(33276)
- 教育(32394)
- 划(30982)
- 编号(29812)
- 发(28022)
- 资助(27419)
- 成果(26155)
- 自然(25666)
- 自然科(24974)
- 自然科学(24970)
- 自然科学基金(24485)
- 发展(23524)
- 展(23132)
- 课题(22728)
- 重点(21824)
- 部(20370)
- 国家社会(19559)
- 性(18944)
- 创(18909)
- 期刊
- 济(113881)
- 经济(113881)
- 研究(64871)
- 中国(42923)
- 财(28626)
- 农(26880)
- 管理(25409)
- 融(23475)
- 金融(23475)
- 科学(21344)
- 学报(21240)
- 教育(20855)
- 经济研究(18547)
- 农业(17954)
- 业经(17787)
- 大学(16609)
- 技术(16346)
- 学学(15367)
- 财经(15164)
- 问题(14672)
- 经(13322)
- 贸(11270)
- 世界(10665)
- 国际(10381)
- 技术经济(10375)
- 经济问题(9508)
- 经济管理(8930)
- 商业(8808)
- 改革(8790)
- 革(8790)
共检索到302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伟
一、把握当前经济运行态势,要深刻理解"稳""变""忧"对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中央的总体判断是"总体平稳、稳中有变、变中有忧"。这个判断是客观准确的,关键是如何理解、认识和把握"稳""变""忧"三个字。正确把握"稳"的总体态势。从转型进程看,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稳步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经济发展质量在持续改善,2015年以来GDP增速连续15个季度稳定在6.5%~7%之间,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保军 徐珑
本文从分析我国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出发,首次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困难这一重要命题,揭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文章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或是在中央政府强有力调节控制下的市场经济,这是保持经济增长与社会安定和谐统一的基本条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谷
正确认识国债及国债市场在近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张谷当前,国债及国债市场的研究文献中存在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主张国债及国债市场的发展完善,应该是朝着为“公开市场业务”创造条件、充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结合点的方向演进。这种观点,以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债及国债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泳平 李淑蓉
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建立成本内化的发展模式,以实现低代价的经济增长。对社会发展的成本问题从社会、经济、文化的多视角给予分析,将其归结为:自然性社会成本、经济性社会成本、黄色性社会成本和道德性社会成本等四类,并从经济体制、政府机制、社会结构、历史文化与道德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与解决方案。
关键词:
社会成本 协调发展 福利 社会保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林红斌
以工业为基础的传统经济,是一种基于成本定价的经济模型;而以金融为基础的虚拟经济,则是一种基于预期定价的经济模型。回顾社会经济发展历史,经济的金融化、金融的产业化与金融的全球化,正是虚拟经济所演绎的真实内涵。这一点对于把握当代虚拟经济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安岭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我国面临经济新常态,有必要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全球经济治理格局和当前经济发展走势的多维度,充分认识新常态的深刻背景和内涵要求。必须转换发展思路,跳出传统发展模式,确立新的发展理念;在事关经济持续稳定、协调高效增长的关键环节上,实行科学定向、聚焦重点、战略突破,构筑转型发展新优势。
关键词:
新常态 转型发展 新优势 宏观经济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傅仁章 靳玉英 肖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本文认为从“九五”开始的未来15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其间,我国生产力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综合国力将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但是,在推进经济体制市场化的进程中,我国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将使经济生活中的不稳定因素表现得更为明显,加上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逐渐提高,国际竞争也将给国内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本文分析了未来15年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严重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使我国经济能在稳定的基础上较长时期持续快速发展,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达到高度统一。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解爱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薛有志
正确认识国有经济的萎缩和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发展薛有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种趋势引人注目,一是国有经济的逐步萎缩趋势,一是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发展趋势。1978年国有企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0.73%,非国有经济仅占19.27%.随后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项怀诚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经济总量已初具规模 ,但经济增长已从高速扩张转向自发收缩态势 ;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资金来源多渠道的格局基本形成 ,但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不活跃 ;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增强 ,但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仍较低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但产业整体素质仍较低 ;经济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 ,但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仍有待提高。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最突出的是结构问题 ,主要是体制改革滞后 ,市场主体制度建设不完备 ,政府调控机制不够完善等因素造成的。我国宏观调控要在发展中促进结构调整 ,在结构调整中加快经济发展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宏观政策 结构调整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5月16日出版的第10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的重大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文章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关键词:
正确认识 理论和实践 习近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丁志杰 赵家悦 施建军
中等收入陷阱研究存在一些误区,造成了人为的结果偏差和无谓的争论分歧。本文基于世界银行国家分类标准,根据其国民收入统计Atlas方法解构经济跨越分析框架。运用该分析框架回顾梳理中国经济发展跨越历程,为现阶段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历史视角,并重点讨论汇率变量在经济跨越不同阶段的作用,而汇率作为指示经济发展趋势和宏观经济金融管理状况的重要指标,其作用在先前的有关文献中基本被忽略。最后对中国何时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能否实现进行测算,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厘正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错误认识,构造经济跨越分析框架、历史分析视角、挖掘汇率的作用是主要创新点,对中国发展阶段的划分以及经济增长与汇率的关系亦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丁志杰 赵家悦 施建军
中等收入陷阱研究存在一些误区,造成了人为的结果偏差和无谓的争论分歧。本文基于世界银行国家分类标准,根据其国民收入统计Atlas方法解构经济跨越分析框架。运用该分析框架回顾梳理中国经济发展跨越历程,为现阶段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历史视角,并重点讨论汇率变量在经济跨越不同阶段的作用,而汇率作为指示经济发展趋势和宏观经济金融管理状况的重要指标,其作用在先前的有关文献中基本被忽略。最后对中国何时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能否实现进行测算,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厘正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错误认识,构造经济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