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49)
- 2023(13020)
- 2022(11284)
- 2021(10416)
- 2020(8761)
- 2019(20372)
- 2018(19969)
- 2017(38206)
- 2016(20720)
- 2015(23865)
- 2014(24236)
- 2013(24524)
- 2012(23789)
- 2011(22008)
- 2010(22654)
- 2009(21502)
- 2008(21542)
- 2007(19452)
- 2006(17748)
- 2005(16817)
- 学科
- 济(109851)
- 经济(109745)
- 管理(53740)
- 业(53300)
- 企(39405)
- 企业(39405)
- 方法(38920)
- 数学(33978)
- 数学方法(33723)
- 中国(33090)
- 农(29303)
- 地方(28350)
- 财(22729)
- 业经(22076)
- 学(20966)
- 制(20321)
- 贸(19816)
- 贸易(19800)
- 农业(19725)
- 易(19108)
- 银(18610)
- 银行(18578)
- 融(18092)
- 金融(18090)
- 行(17996)
- 地方经济(16765)
- 发(14939)
- 和(14761)
- 环境(14702)
- 体(13492)
- 机构
- 大学(315369)
- 学院(314369)
- 济(142676)
- 经济(139660)
- 研究(119532)
- 管理(112639)
- 理学(93993)
- 中国(93222)
- 理学院(92779)
- 管理学(91367)
- 管理学院(90741)
- 科学(69722)
- 京(68884)
- 财(66915)
- 所(62762)
- 研究所(56028)
- 农(54356)
- 中心(53228)
- 财经(51205)
- 江(49891)
- 经(46069)
- 北京(45218)
- 经济学(44907)
- 范(43532)
- 业大(43176)
- 师范(43161)
- 农业(42314)
- 院(41842)
- 经济学院(40180)
- 州(39852)
- 基金
- 项目(188751)
- 科学(146800)
- 研究(141223)
- 基金(134198)
- 家(116076)
- 国家(115053)
- 科学基金(96046)
- 社会(89724)
- 社会科(84952)
- 社会科学(84930)
- 省(73649)
- 基金项目(70002)
- 教育(63905)
- 划(62049)
- 自然(58082)
- 编号(58066)
- 自然科(56586)
- 自然科学(56563)
- 资助(55683)
- 自然科学基金(55546)
- 成果(49702)
- 发(47071)
- 重点(43386)
- 部(42362)
- 课题(41298)
- 发展(38444)
- 创(38260)
- 展(37845)
- 国家社会(36988)
- 性(36432)
- 期刊
- 济(174279)
- 经济(174279)
- 研究(106503)
- 中国(70371)
- 农(51522)
- 财(50863)
- 学报(47077)
- 科学(43642)
- 管理(43001)
- 融(37174)
- 金融(37174)
- 教育(35589)
- 大学(35403)
- 农业(34532)
- 学学(32912)
- 经济研究(28623)
- 技术(27842)
- 业经(27103)
- 财经(26413)
- 问题(23317)
- 经(22930)
- 贸(20406)
- 国际(18651)
- 业(18335)
- 技术经济(17714)
- 世界(16732)
- 理论(16076)
- 统计(15880)
- 商业(15735)
- 图书(15353)
共检索到515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本文认为从“九五”开始的未来15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其间,我国生产力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综合国力将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但是,在推进经济体制市场化的进程中,我国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将使经济生活中的不稳定因素表现得更为明显,加上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逐渐提高,国际竞争也将给国内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本文分析了未来15年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严重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使我国经济能在稳定的基础上较长时期持续快速发展,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达到高度统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保军 徐珑
本文从分析我国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出发,首次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困难这一重要命题,揭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文章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或是在中央政府强有力调节控制下的市场经济,这是保持经济增长与社会安定和谐统一的基本条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保军
新中国成立6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再经过40年的奋斗,到本世纪中叶,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的时候,中国在世界上将既是一个大国,又是一个强国。我国是世界上的第一号人口大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有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有利条件。但是由于受到人口与资源关系比较紧张的基本国情所制约,面临的困难也往往比其它任何国家都大,并且在新的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伟
一、把握当前经济运行态势,要深刻理解"稳""变""忧"对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中央的总体判断是"总体平稳、稳中有变、变中有忧"。这个判断是客观准确的,关键是如何理解、认识和把握"稳""变""忧"三个字。正确把握"稳"的总体态势。从转型进程看,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稳步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经济发展质量在持续改善,2015年以来GDP增速连续15个季度稳定在6.5%~7%之间,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安岭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我国面临经济新常态,有必要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全球经济治理格局和当前经济发展走势的多维度,充分认识新常态的深刻背景和内涵要求。必须转换发展思路,跳出传统发展模式,确立新的发展理念;在事关经济持续稳定、协调高效增长的关键环节上,实行科学定向、聚焦重点、战略突破,构筑转型发展新优势。
关键词:
新常态 转型发展 新优势 宏观经济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孟建波
一、正确认识当前的货币政策 近几年来,我国一直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相结合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使我国经济在外部条件不甚理想的情况下,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势在必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逐步淡出。可以肯定的是,由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侯为民
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是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客观要求。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强化创新发展理念、构筑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也要发挥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重视塑造国有企业的竞争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优势,根源于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微观层面上,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首先需要落实在实体经济领域,通过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来实现。构建高质量发展微观基础,不能混淆所有制性质差别,否定国有企业基础论,更不能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两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谷
正确认识国债及国债市场在近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张谷当前,国债及国债市场的研究文献中存在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主张国债及国债市场的发展完善,应该是朝着为“公开市场业务”创造条件、充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结合点的方向演进。这种观点,以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债及国债市...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亚杰
正在开展的第九次学位授权审核,恰逢本世纪头20纪年生要的历史发展机遇期,无论对我国学位制度建设,还是对所有相关的高等学校,都十分重要。抓住审核带来的机会,几乎成为所有高等学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共识,但如何正确认识摆在我们面前的机遇,抓住并且利用好这次机遇——具体而言,就是对学位授权审核这一弥久常新的问题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林红斌
以工业为基础的传统经济,是一种基于成本定价的经济模型;而以金融为基础的虚拟经济,则是一种基于预期定价的经济模型。回顾社会经济发展历史,经济的金融化、金融的产业化与金融的全球化,正是虚拟经济所演绎的真实内涵。这一点对于把握当代虚拟经济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傅仁章 靳玉英 肖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童西琳
只有正确认识我国所具有的比较优势 ,制定合理的经济和贸易发展战略 ,才能充分发挥我国现有的比较优势 ,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 ,获取更多的贸易利益。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京文
文章在对中国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与判断的基础上,参考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轨迹和可预见的技术变化,综合考虑中国未来资源供给、人口变动、生态环境影响等因素,运用长期经济预测模型及其它定量分析方法,对中国1996—2050年的经济发展趋势作了预测与分析;同时,对保持未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有利因素及制约因素进行了考察,提出了实现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发展的若干战略对策
关键词:
中国经济,长期快速稳定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少维
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继续向好,投资保持稳定运行,消费持续快速增长,进出口恢复好于预期。基于目前政策和环境的判断,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将保持在两位数。但是,经济发展方式并未发生改变,经济运行中的两难问题也未减少。2010年,在避免经济增长再次出现下滑的同时,如何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应该是宏观调控的重点所在。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环境 趋势 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