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93)
- 2023(9673)
- 2022(7936)
- 2021(7124)
- 2020(6180)
- 2019(13620)
- 2018(13413)
- 2017(25767)
- 2016(13821)
- 2015(15156)
- 2014(15145)
- 2013(15313)
- 2012(14009)
- 2011(12496)
- 2010(12884)
- 2009(12472)
- 2008(12628)
- 2007(11786)
- 2006(10708)
- 2005(9695)
- 学科
- 业(81835)
- 企(65393)
- 企业(65393)
- 济(63907)
- 经济(63815)
- 管理(53136)
- 农(44647)
- 农业(29837)
- 业经(27376)
- 方法(26174)
- 财(21835)
- 数学(18754)
- 数学方法(18576)
- 务(16824)
- 财务(16816)
- 财务管理(16797)
- 技术(16379)
- 企业财务(15867)
- 中国(15318)
- 制(14516)
- 策(14431)
- 和(12283)
- 划(12111)
- 体(12030)
- 理论(10997)
- 地方(10583)
- 企业经济(10573)
- 经营(10562)
- 贸(10427)
- 贸易(10421)
- 机构
- 学院(210846)
- 大学(201989)
- 济(91302)
- 经济(89703)
- 管理(88142)
- 理学(75715)
- 理学院(75076)
- 管理学(74133)
- 管理学院(73789)
- 研究(68396)
- 中国(56025)
- 农(55508)
- 农业(42596)
- 京(42464)
- 科学(42298)
- 财(40083)
- 业大(38397)
- 所(35462)
- 江(34624)
- 中心(32243)
- 研究所(31837)
- 财经(31335)
- 经(28302)
- 经济管理(26872)
- 州(26363)
- 北京(26007)
- 农业大学(25980)
- 经济学(25478)
- 省(25007)
- 院(24002)
- 基金
- 项目(137573)
- 科学(109467)
- 研究(100886)
- 基金(99637)
- 家(86868)
- 国家(85905)
- 科学基金(74729)
- 社会(65687)
- 社会科(61919)
- 社会科学(61897)
- 省(57536)
- 基金项目(53107)
- 自然(48004)
- 自然科(46920)
- 自然科学(46900)
- 自然科学基金(46123)
- 划(45618)
- 教育(42780)
- 编号(40825)
- 资助(39560)
- 业(36321)
- 创(32353)
- 发(31412)
- 农(31124)
- 成果(30876)
- 重点(30259)
- 部(30082)
- 创新(29415)
- 制(27154)
- 课题(27005)
- 期刊
- 济(112662)
- 经济(112662)
- 农(58886)
- 研究(57647)
- 中国(44707)
- 农业(39812)
- 管理(34607)
- 财(33440)
- 科学(32637)
- 学报(32221)
- 业经(26230)
- 大学(25346)
- 学学(24603)
- 融(20919)
- 金融(20919)
- 业(20880)
- 技术(19865)
- 财经(15373)
- 经济研究(15067)
- 问题(14943)
- 技术经济(13973)
- 农村(13772)
- 村(13772)
- 教育(13574)
- 农业经济(13537)
- 经(13312)
- 世界(12466)
- 科技(12430)
- 版(11789)
- 现代(10804)
共检索到322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蒋和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景骥
正确认识和推进农业的体制创新郑景骥农业可以分为植物种植业和动物饲养业两个大类。植物种植业是主要依托土地的农业,动物饲养业并不主要依托土地。本文所探讨的,是主要依托土地的植物种植业的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合作制问题。一、坚持以承包制为主适当推行租赁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翟虎渠 曾希柏 沈贵银 蒋和平
根据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现状,对评价指标体系设立的程序、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指标权重的确定等进行了相应讨论。在此基础上,根据有关指标的变化设计了相应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该体系可用于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评价。
关键词: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指标体系 评价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欧 吴文良
农业科技园区由于其发展历史很短 ,且又以超常规的速度向前发展 ,正在出现或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与日俱增。因此 ,开展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对促进园区的管理引入竞争机制、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 ,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我国国情出发 ,构建了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体系权重 ,建立了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最后选取十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
农业 科技园区 评价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蒋和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志 杨源宝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柯炳生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和产业基础,具有重大的全局性意义。现代农业的本质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它所要实现的主要目标有四个:保障农产品供给的数量,保证农产品供给的质量,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因而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形式也不同。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政府职能的发挥对于现代农业建设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内涵 目标 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钟甫宁
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竞争力下降是相互关联的两个重大公共政策问题。本文以经济学基本原理为依据,通过逻辑和数据分析指出近年来粮食进口大幅度增长、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作物生产成本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和收入增长以及劳动力成本的飙升;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导致的农村劳动力市场在时空上不匹配。因此,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关键在于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缓解劳动力市场供求瓶颈阶段的紧张程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国权
在大城市小郊区的上海,农业的重要性不在GDP总量,而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影响力和放大作用。未来上海农业GDP比例将会继续减少,却将更多地参与全市GDP的创造。本文具体分析了未来5年~10年上海农业发展趋势。
关键词:
上海 农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吕耀
本文论述了可持续农业与化肥之间的关系,并针对我国目前制约农业持续发展的化肥方面三个“不平衡”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可持续农业,化肥,污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海林
目前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的一些认识值得商榷:农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是 增加农民收入;农业结构调整的途经是农业产业化;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是粮食生 产。笔者认为这三种认识未能把握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实质所在。农业 结构调整就是农业市场化及其主体分化的过程。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谭建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使争论多年的关于农业银行的性质和改革取向的问题画上了句号。但是,由于现时农业银行正处在金融体制转变之中,既不完全同于旧体制下的专业银行,又还不是新体制下的国有商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正确认识下场经济下的农业投入问题财政部科研所《政府支援农业》课题组在我国经济市场化的进程中,农业投入问题是经济决策部门遇到的基本难题之一。在市场价格机制自发引导下,经济资源往往流入利润水平比较高的非农业部门,农业投入不足是经常现象。农业投入不足会加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夏岩磊
运用参数估计、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构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效的多维评价(极化效应、扩散效应以及两者综合效应)体系,从空间分析视角考察园区地理布局与增长极效应的关系,估算增长极效应程度,并对长三角区域16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成效进行评价。结果发现:(1)长三角区域的农业科技园区总体极化效应系数高于临界值,在整体上很好地发挥了要素集聚作用;(2)浦东、常熟、南京等10家园区扩散效应显著,已逐步发挥创新能力辐射的功能;(3)园区形成增长极的过程伴随着内在的发生规律,增长极的形成过程就是逐步突破空间地理限制,跨区域发挥平台作用的过程。建议以增长极理论为指导促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发展,为农业科技园区创造成为区域农业经济增长极的条件;短期聚焦国家级科技园区同层次间的极化效应,长期聚焦国家级园区向次级园区的扩散效应,充分利用国家支持科技创新政策,发挥以人才为核心的技术外溢等效益,实现美好乡村建设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