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30)
2023(8138)
2022(6699)
2021(6118)
2020(4976)
2019(11608)
2018(11255)
2017(21456)
2016(10763)
2015(12469)
2014(12331)
2013(12622)
2012(12196)
2011(11458)
2010(11342)
2009(10757)
2008(10337)
2007(8961)
2006(8391)
2005(8044)
作者
(31312)
(26352)
(26314)
(25308)
(17002)
(12548)
(11930)
(10305)
(10037)
(9481)
(9237)
(8606)
(8577)
(8561)
(8457)
(8205)
(7839)
(7627)
(7514)
(6868)
(6851)
(6322)
(6184)
(6114)
(5965)
(5946)
(5584)
(5266)
(5264)
(5143)
学科
(76753)
经济(76701)
方法(26673)
管理(26300)
(24274)
贸易(24261)
数学(24003)
数学方法(23932)
(23624)
(23058)
中国(19797)
地方(18026)
(15947)
企业(15947)
(13948)
(13915)
地方经济(12631)
(12464)
(11784)
业经(11759)
关系(10732)
(10397)
出口(10389)
出口贸易(10389)
(9901)
环境(9755)
农业(9490)
(9474)
金融(9473)
(8777)
机构
大学(172815)
学院(169282)
(98475)
经济(97267)
研究(68477)
管理(59824)
中国(53585)
理学(50607)
理学院(50044)
管理学(49586)
管理学院(49266)
(41089)
(36200)
经济学(34669)
科学(34389)
(33828)
财经(32779)
经济学院(31237)
研究所(30294)
(30040)
中心(28490)
(24344)
财经大学(24280)
(23823)
北京(23759)
(21838)
(21797)
科学院(21263)
(20290)
师范(20164)
基金
项目(104247)
科学(83494)
基金(80327)
研究(78447)
(69287)
国家(68843)
科学基金(58346)
社会(56403)
社会科(53919)
社会科学(53911)
基金项目(40635)
(35015)
资助(33902)
教育(33559)
自然(32858)
自然科(32114)
自然科学(32105)
自然科学基金(31596)
(30030)
编号(28095)
国家社会(26117)
(25783)
中国(25429)
(24716)
重点(23677)
成果(23394)
教育部(22891)
(22167)
经济(21992)
人文(21830)
期刊
(111215)
经济(111215)
研究(61887)
中国(32046)
(29845)
管理(23817)
学报(21811)
经济研究(21680)
科学(21295)
(21015)
(19738)
国际(18728)
财经(17925)
大学(17491)
(17335)
金融(17335)
问题(16327)
学学(16191)
(15796)
世界(14535)
农业(13722)
业经(13554)
技术(13172)
技术经济(10644)
(9935)
贸易(9935)
统计(9851)
教育(9252)
经济问题(9002)
国际贸易(8323)
共检索到2773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分析应用"课题组  许宪春  彭志龙  刘起运  佟仁城  张润君  潘文卿  
出口贸易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是本文关注的主要议题。本文在原始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只分离出进口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以及同时分离出进口及加工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建立了测算三大需求因素对GDP形成与增长的三类投入产出表模型,并通过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如果采用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及其投入产出模型,仍不能较准确地测算消费、投资与出口对GDP形成与增长的贡献;分离出进口产品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给出了一个较好的分析框架,但由于未区分加工贸易和普通贸易,出口贡献存在高估现象;而采用区分加工贸易和普通贸易的非竞争投入产出模型,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国内产品出口与加工贸易出口对GDP形成与增长的实际贡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练军  占绍文  黄志峰  
一般来说,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本文根据江西1985-2004年出口贸易和GDP的经济数据,在单位根和科克伦-奥克特迭代法的基础上建立广义差分方程,实证分析了出口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得出结论:在过去的20年间,江西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12.3%。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范柏乃  毛晓苔  王双  
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52-2003年度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模型和广义差分回归的方法研究了中国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国出口贸易与GDP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单向因果关系,出口贸易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2)1952-2003年期间,中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约为24.1%。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吕世平  汪来喜  
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关税削减和非关税壁垒的取消,进口需求得以释放,进口将有大的增加。必须重视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作出适当的应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明武  
(一)解读“贸易顺差情结”的理论根源 国际贸易收支失衡会对国内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而言,世界各国在国际贸易中大都把国际收支平衡作为政府调控的主要目标,并往往侧重于对逆差的调节,追求国际收支中的贸易顺差,从而为本国经济增长提供必要的动力源。在国际贸易中各国都有着浓厚的“顺差情结”。虽然没有专门的理论论述贸易差额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但最早的国际贸易理论体系——重商主义就极力主张顺差。重商主义学说尤其是晚期的贸易差额论的许多政策主张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 重商主义对国际贸易的理论说明更多地停留在对国际贸易活动表象的描绘上,而以凯恩斯主义的“新重商主义”和“新贸易保护...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敏  
当前,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加速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存在诸多的机遇和挑战。其中,在新常态下,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的上涨势头仍在延续,然压力渐大,且随着需求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内需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进出口结构也将发生深刻变化。在此背景下,进出口贸易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传统重要动力,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成为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边恕  
本文首先在理论上分析了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测量方法,然后对中日俄出口占GDP比重以及出口增长率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中日俄出口贡献度出现差异的原因,并得出相应结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彦  
投资、消费、进出口贸易历来都被视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它们共同影响着经济增长的态势。本文根据GDP最常见的运算公式,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我国1988年至2003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净额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从而说明“三驾马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并运用经济学的知识解释分析结果,最后阐述如何获得我国长期稳定的经济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绍媛  
运用1997~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和GDP的统计数据,通过模型实证分析发现,我国服务贸易与GDP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尤其是服务出口额对于GDP的回归系数明显大于服务进口额和服务贸易总额,表明目前我国服务出口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于服务进口。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少军  李善同  
研究目标:考察省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方法:区分结构影响与部门影响的因素分解模型。研究发现:第一,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比重在下降;省际调出因素和出口因素的贡献比重在上升。第二,1987年,省际调出仅在3个省份是经济增长的第一贡献因素;2007年,省际调出则在11个省份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贡献因素。第三,从省份视角看,尽管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重在上升,但在2007年,省际调出贡献比重仍然是出口贡献比重的3.5倍;从部门视角看,省际调出的贡献比重也依然大于出口的贡献比重。第四,在将因素贡献比重变化的来源区分为结构影响与部门影响之后,不管是消费贡献比重的下降,还是省际调出和出口贡献比重的上升,部门影响均发挥着主导作用。研究创新:将省际贸易引入关于经济增长的因素分解模型。研究价值:对于目前步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省际贸易可以成为未来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少军  李善同  
研究目标:考察省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方法:区分结构影响与部门影响的因素分解模型。研究发现:第一,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比重在下降;省际调出因素和出口因素的贡献比重在上升。第二,1987年,省际调出仅在3个省份是经济增长的第一贡献因素;2007年,省际调出则在11个省份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贡献因素。第三,从省份视角看,尽管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重在上升,但在2007年,省际调出贡献比重仍然是出口贡献比重的3.5倍;从部门视角看,省际调出的贡献比重也依然大于出口的贡献比重。第四,在将因素贡献比重变化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史言信  
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和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两个指标的发展变化显示,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而且波动剧烈。未来我国贸易政策改革的重点,应该是强化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魏巍贤  
运用多种最新的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中国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存在出口到经济增长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31%左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吕惠娟  许小平  
本文分别从平稳的实际变量系统和非平稳的名义变量系统两个角度来考察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于前者,利用传统的OLS回归方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进行分析;对于后者,则利用协整理论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尽管中国经济属于多因素共同驱动的复合型增长而并非出口导向型增长,但出口贸易仍然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而且从长期来看,其对保持我国宏观经济系统的稳定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姚树洁  韦开蕾  
本文使用28个省1978年到2000年的面板数据,着重分析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表现的影响。使用Petroni的面板单位根数据检验和Arellano及Bond的动态面板数据估计技术,我们发现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重大的正面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转轨经济国家可以借鉴中国政府采用的这两种发展政策:推动出口和引入国际水准的技术与商业管理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