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84)
- 2023(10616)
- 2022(8263)
- 2021(7362)
- 2020(6241)
- 2019(13533)
- 2018(13671)
- 2017(27033)
- 2016(14437)
- 2015(16171)
- 2014(16349)
- 2013(16112)
- 2012(14300)
- 2011(12514)
- 2010(12927)
- 2009(12337)
- 2008(12533)
- 2007(11722)
- 2006(10616)
- 2005(9791)
- 学科
- 业(83199)
- 济(70878)
- 经济(70785)
- 企(66516)
- 企业(66516)
- 管理(53112)
- 农(45095)
- 业经(30819)
- 农业(30140)
- 方法(25537)
- 财(21354)
- 中国(18551)
- 技术(17748)
- 数学(17515)
- 数学方法(17455)
- 务(16328)
- 财务(16311)
- 财务管理(16297)
- 企业财务(15397)
- 制(14938)
- 策(14398)
- 地方(14290)
- 产业(13090)
- 体(12907)
- 划(12339)
- 理论(12168)
- 和(12147)
- 发(11443)
- 企业经济(11084)
- 贸(11046)
- 机构
- 学院(216478)
- 大学(204445)
- 济(99425)
- 经济(97870)
- 管理(90652)
- 理学(77907)
- 理学院(77319)
- 管理学(76515)
- 管理学院(76143)
- 研究(65669)
- 中国(54170)
- 农(48554)
- 财(42836)
- 京(41494)
- 农业(36564)
- 科学(36386)
- 江(35218)
- 业大(34332)
- 财经(33792)
- 所(32005)
- 中心(31101)
- 经(30439)
- 经济学(29135)
- 研究所(28396)
- 经济管理(27984)
- 州(27130)
- 经济学院(26490)
- 商学(25270)
- 北京(25222)
- 商学院(25060)
- 基金
- 项目(137277)
- 科学(111186)
- 研究(106799)
- 基金(100208)
- 家(84176)
- 国家(83231)
- 科学基金(74310)
- 社会(72304)
- 社会科(68363)
- 社会科学(68347)
- 省(57526)
- 基金项目(53980)
- 教育(45683)
- 编号(44593)
- 自然(44321)
- 划(44013)
- 自然科(43320)
- 自然科学(43313)
- 自然科学基金(42620)
- 资助(37993)
- 业(35176)
- 成果(33494)
- 发(32963)
- 创(32433)
- 部(30234)
- 国家社会(29819)
- 重点(29619)
- 创新(29308)
- 制(29275)
- 课题(28998)
- 期刊
- 济(123800)
- 经济(123800)
- 研究(61149)
- 农(53483)
- 中国(42934)
- 管理(36282)
- 农业(36013)
- 财(35149)
- 业经(28996)
- 科学(28492)
- 学报(25913)
- 融(22330)
- 金融(22330)
- 大学(21779)
- 技术(21187)
- 学学(21121)
- 业(18709)
- 经济研究(17401)
- 问题(17333)
- 财经(16942)
- 教育(15534)
- 经(14849)
- 技术经济(14176)
- 农村(14144)
- 村(14144)
- 农业经济(14134)
- 世界(13229)
- 商业(12504)
- 经济问题(12223)
- 现代(12088)
共检索到328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郑景骥
农业产业化的本质特征就是贸工农一条龙经营;农业产业化的形式就是农、工、商三业的“经济联合”形式或“经济联系”形式;不应该把一切“经济合作”形式都视为农业产业化形式;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不同于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但不能说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应该既抓农业产业化,又抓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农业现代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梁荣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现代化是 2 1世纪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大课题。目前 ,在理论上对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等还没有搞清楚 ,在实践上容易出现偏差。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业产业化 生产力 生产关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绪福 王雅鹏
本文在对已有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体系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 ,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各自反映的侧重点 ,探讨了三者的共同点及其联系 ,为以后相关农业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做一些概念性铺垫。
关键词:
农业产业链 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体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自强
当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诸多问题 ,农业产业化势在必行。为此 ,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发展 ,进一步改革农村金融组织 ,以改变目前远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的局面。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中国农村 现代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希锟
全面推行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王希锟进入九十年代以来,辽宁省锦州市在加快传统增量农业向现代增效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生产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并突出表现在生产经营方式领域。一是农业缺乏自我发展、自我调节能力,主客观条件不利于农业基础地位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盛宝柱
一、推行农业产业化的意义 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为中心,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区域性主导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的良性循环轨道,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新型生产经营方式,是农村继家庭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崛起之后的又一次带有方向性的农业和农村变革,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全局。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成贵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最佳路经:产业化李成贵新近以来,农业产业化已成为引起理论研究者和政府工作者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就我国农业现状而言.农业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农业现代化得以推进的过程。因而,我们自然也就可以引伸出另一个判断.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当...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成辉
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成辉盐城市科委中国农村在基本解决温饱后,农业如何求得新的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向农业现代化迈进?在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还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农业发展有效途径的选择,恐怕只能是农业资源的就地转化增值,实行农业的产业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丁力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开展农业产业化,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侵犯农民的经营自主权、重复建设、市场供过于求、农民得不到应有利益、政府的负担加重等突出问题。许多人因此对农业产业化产生看法,消极地对待,因而直接影响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开展。面对这样的局面,...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筠谦
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的工业、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的经济管理科学来装备农业和管理农业,使落后的农业“化”为现代的农业。当今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国外的经验只能借鉴,不能照搬。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有自己的特点,必须走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怎样走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本文现就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谈一谈怎样解决农业现代化资金问题,与同志们商榷。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牛若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严瑞珍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严瑞珍(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产业化正在中国大陆兴起。目前,学术界对农业产业化的理解尚不一致。本文拟从农业产业化的质及量两个方面剖析其实质以及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作用。一、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劳动分工深化的必然产物家庭联...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晓燕 李进京
对农业的现代化、工程化和产业化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得出结论 :农业工程化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前提与保障 ;而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业工程化 农业产业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夏泽义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导致的"城乡分离"及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低下是农村现代化建设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总体背景下,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创新土地制度、完善运行机制、改革金融体制、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与教育。
关键词:
城乡联系 农业产业化 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柯炳生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和产业基础,具有重大的全局性意义。现代农业的本质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它所要实现的主要目标有四个:保障农产品供给的数量,保证农产品供给的质量,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因而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形式也不同。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政府职能的发挥对于现代农业建设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内涵 目标 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