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84)
2023(6632)
2022(5413)
2021(4824)
2020(3879)
2019(8836)
2018(8442)
2017(16836)
2016(8541)
2015(9604)
2014(9689)
2013(9943)
2012(9512)
2011(9026)
2010(9475)
2009(9178)
2008(9024)
2007(8435)
2006(7976)
2005(7064)
作者
(25101)
(21417)
(21195)
(20238)
(13636)
(10164)
(9511)
(8082)
(7968)
(7580)
(7422)
(6950)
(6946)
(6764)
(6607)
(6384)
(6173)
(6132)
(6127)
(5709)
(5475)
(5208)
(5132)
(5048)
(4863)
(4785)
(4497)
(4409)
(4358)
(4079)
学科
(69309)
经济(69251)
(33850)
管理(29370)
(26209)
企业(26209)
(22746)
方法(21063)
数学(19117)
数学方法(19074)
地方(17528)
(16052)
农业(15661)
业经(14718)
(12302)
财务(12300)
财务管理(12284)
企业财务(12005)
地方经济(11809)
中国(11742)
(11411)
(10444)
(8501)
(8312)
(7623)
金融(7623)
(7370)
农业经济(7303)
经济学(6861)
体制(6782)
机构
学院(140714)
大学(137827)
(73138)
经济(71917)
管理(54264)
研究(47762)
理学(46404)
理学院(46009)
管理学(45559)
管理学院(45300)
中国(38292)
(33807)
财经(26684)
(26553)
(24091)
经济学(23525)
科学(23234)
(23061)
中心(21450)
(21202)
经济学院(20836)
(20672)
研究所(20010)
财经大学(19562)
北京(17027)
(16510)
商学(16090)
业大(16089)
(16061)
商学院(15948)
基金
项目(81702)
科学(65801)
研究(62604)
基金(61475)
(51113)
国家(50635)
科学基金(44775)
社会(44515)
社会科(42109)
社会科学(42102)
基金项目(32510)
(31178)
教育(27489)
自然(25905)
自然科(25294)
自然科学(25289)
资助(25032)
自然科学基金(24863)
编号(24655)
(24592)
成果(20533)
(19049)
国家社会(18734)
(18655)
重点(17685)
人文(17545)
教育部(17283)
(17172)
社科(16675)
课题(16393)
期刊
(94447)
经济(94447)
研究(46290)
(28762)
中国(25710)
(25663)
管理(21040)
(18692)
金融(18692)
科学(16663)
农业(16285)
学报(16020)
业经(15343)
财经(15094)
经济研究(14830)
大学(13809)
学学(13557)
(12943)
问题(11720)
技术(11133)
技术经济(8731)
世界(8727)
农业经济(8329)
经济问题(8155)
农村(8039)
(8039)
(7732)
统计(7550)
国际(7425)
财会(7201)
共检索到223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蒋学民  
本文以在深圳市福田区所作的调查为依据,分析了作为城中村经济微观基础和起主导作用的股份合作公司的作用,以及作为城中村经济其它主体即原村民和外来人口对城市发展所做的贡献,同时指出了城中村经济的局限性和缺陷。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章平  吴晓丹  闫佳  
基于关系网络研究,从城市化、现代化与浓厚宗族特征交汇的城中村集体经济中的董监高联结出发,分析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网络是否有助于信息与资源传播并引入姓氏集中度作为城中村宗族结构考察其作用机制。以深圳市87家股份合作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随着组织网络总规模的扩大,城中村集体经济的股民可获得更多合作收益。在董事、监事和高管三类成员网络中,只有高管网络会显著影响集体经济股民分红,其他两者的影响并不显著。(2)董事网络宗族特征明显,与姓氏集中度存在替代性作用,而高管和监事网络受宗族特征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珏  肖欣  
作者认为,股份制改革不是要改变公有制的性质,而是要把现存国有制的行政化占有方式改变为社会化占有方式;股份制的分散产权特征和国家对生产资料所有权的集中产权特征是相统一的,股份制可以成为国有制的一种形式;股份制的改革不是变国有制为集团所有制,在现实运动中它不可能把国有制演化为集团所有制;股市制的改革不会造成一个以剥削为主的食利者阶层,股市的存在和投机性也不会必然地破坏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景垣  
伴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合作(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也在逐步展开。在先行地区已经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为了保证和促进这项改革健康发展,有几个重要关系问题应当正确认识和正确处理。(一)所有制和产权制度之间的关系这是农...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谭刚  
本文以在深圳市福田区城中村进行的大量调研为依据,着重分析城中村的经济主体结构与经济活动类型,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城中村经济运行机制,探讨当前城中村经济呈现出来的主要特征, 指出与城中村改造同步推进的城中村经济发展趋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常兴  陈鹏联  
城中村是城乡二元土地管理制度、人口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二元社会结构长期实行的典型反映,虽然长期以来因环境脏乱、治安严峻、文化贫乏等备受社会诟病,但不可否认城中村在支撑我国快速而粗放的城市化进程,以及缓解由此带来的诸多物质性匮乏和社会结构性矛盾方面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赖丽华  
城中村集体经济由于企业财产权属不明,所有权主体错位以及具有严重的排外性和封闭性等严重的体制弊端,制约了集体经济的融资功能,在市场经济中缺乏竞争力。我国现行城中村集体经济的改造主要采取合作社制和股份合作制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带上了意识形态的标签,存在严重的缺陷。现代公司制模式能够彻底明晰企业产权关系,将企业转化成资本开放的社会性企业,让企业彻底回归市场。公司制模式是实现城中村集体经济改造的最佳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欧阳禹  
正确认识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欧阳禹(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永州分行)规范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是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头,也是强化农村金融服务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下作出的正确选择,是巩固和发展农业基础地位的重大决策。其重要意义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宪法  
城中村改造实际上是政府与城中村的居民就其手中的土地的支配权和使用权所做的一笔交易。这个交易能否达成,关键要看价格,城中村改造的难点就在定价上。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崔艺红  
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中国家二元土地管理和社会管理制度以及政府无度征地政策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地方政府廉租房供应职能缺失的表现,也是城中村相关主体利益博弈的结果,更是失地又失业的城中村村民自我救赎的结果。只要城中村产生的制度基础存在,其在可见的未来并不可能完全消失。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林  
城中村的形成既源于城乡差距导致的穷人进城,也植根于我国严格的城市管理制度、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传统城中村改造由政府主导,容易过于追求速度,见物不见人,耗资巨大,成为"绅士化运动"。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在政府对庞大新移民住房保障仍有困难的情况下,应探讨城中村存续下的再生策略,通过借鉴"城市针灸法"来改善城中村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实现原地再生。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津逵  
空间上的“脏乱差”,不过是城中村冰山之一角。中国可能有一夜之城,却不可能有一天内完成的城市化。在城市化中还农民以发展的权力,他们自己就会因应市场,成为城市化中积极行动的主体。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新海  
“城中村”土地很值钱,“城中村”改造苦于没钱,打通两者间的鸿沟,关键在于注入经营理念,积极显化“城中村”土地资产,以规划引导这些土地得以高效合理利用,并使农民得以分享城市化的成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林红斌  
以工业为基础的传统经济,是一种基于成本定价的经济模型;而以金融为基础的虚拟经济,则是一种基于预期定价的经济模型。回顾社会经济发展历史,经济的金融化、金融的产业化与金融的全球化,正是虚拟经济所演绎的真实内涵。这一点对于把握当代虚拟经济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保军  徐珑  
本文从分析我国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出发,首次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困难这一重要命题,揭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文章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或是在中央政府强有力调节控制下的市场经济,这是保持经济增长与社会安定和谐统一的基本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