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55)
2023(3993)
2022(3085)
2021(3224)
2020(2574)
2019(5922)
2018(5984)
2017(8584)
2016(6621)
2015(7940)
2014(8159)
2013(6599)
2012(6193)
2011(5828)
2010(6237)
2009(5115)
2008(5084)
2007(4838)
2006(4343)
2005(4118)
作者
(14645)
(12116)
(11930)
(11905)
(7541)
(5782)
(5761)
(4937)
(4743)
(4700)
(4224)
(4080)
(4019)
(3965)
(3936)
(3883)
(3822)
(3670)
(3636)
(3477)
(3372)
(3173)
(3098)
(2935)
(2821)
(2820)
(2797)
(2734)
(2557)
(2532)
学科
教育(20849)
中国(11204)
教学(10423)
(9987)
经济(9982)
管理(9572)
理论(9245)
学法(5762)
教学法(5762)
(5291)
(5186)
学理(4868)
学理论(4868)
思想(4440)
政治(4265)
研究(4186)
思想政治(4103)
政治教育(4103)
治教(4103)
(4079)
德育(4072)
(4044)
(4025)
企业(4025)
改革(3927)
学校(3856)
发展(3841)
(3713)
高等(3651)
(3293)
机构
大学(77500)
学院(74153)
教育(32709)
研究(30335)
(25185)
师范(25104)
师范大学(20649)
(19254)
科学(17646)
(17064)
职业(16745)
管理(16323)
经济(16150)
技术(15801)
(14890)
中国(14300)
(14084)
北京(13733)
研究所(13506)
理学(13363)
理学院(12970)
教育学(12869)
中心(12429)
管理学(12294)
管理学院(12119)
职业技术(11713)
(11020)
(10950)
技术学院(10615)
教育学院(9596)
基金
研究(43382)
项目(43318)
科学(35014)
教育(32655)
基金(24087)
成果(22297)
编号(22073)
社会(21578)
课题(21109)
(20048)
社会科(19897)
社会科学(19893)
(19842)
(19792)
国家(19382)
(18669)
科学基金(15189)
规划(14565)
(13140)
项目编号(12839)
(12494)
重点(12368)
研究成果(12218)
(11843)
年度(11812)
基金项目(11357)
(11201)
(11158)
阶段(11126)
教育部(11002)
期刊
教育(61838)
研究(36445)
中国(32910)
(21097)
经济(21097)
职业(16137)
技术(12732)
技术教育(10031)
职业技术(10031)
职业技术教育(10031)
学报(9360)
大学(8629)
(7907)
科学(7861)
高等(7726)
成人(7537)
成人教育(7537)
(7294)
(6686)
论坛(6686)
高等教育(6584)
管理(6280)
(6246)
学学(5881)
农业(5730)
发展(5110)
(5110)
职教(5029)
比较(4160)
教研(4019)
共检索到131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乃平  
实施成功教育,是把德育工作由被动转向主动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不经意"地表现出来的不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往往让学生的更加自卑,进一步加深笼罩在学生身心上的"失败者"的阴影。解决问题的"钥匙",在教与学这一矛盾双方的主导方面——敎师的学生观。教师的学生观,实际是教师认识和评价教育对象持有的内部标准,即教师本人怎样看待和评价自己所教的学生。人才观是对人才本质及发展成长规律的基本观点。职业院校教师怎样认识人才的本质及其成长规律,直接影响职业院校的育人实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健  
改革开放30多年,伴随着江苏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江苏职业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培养了大批技术技能人才,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服务区域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江苏教育进一步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服务学生及其家长高质量、多样化学习需求,大力推进以中高等职业教育贯通、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协调、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翁史烈  
当前 ,我国经济形势和科教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 ,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 ,这些新问题要求我们进一步转变人才观和教育观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翁史烈教授从新时期人才观内涵、工程教育的核心、营造大学的智力生态环境、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深化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多渠道筹资与多元化办学六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是翁史烈教授于 2 0 0 0年 1 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高教所所作演讲的录音整理稿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全明  张广科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科学人才观的基础观念。"人人都可以成才"是科学人才观的中心环节。"以人为本"是科学人才观的出发点和归宿。实施科学人才观应遵循人才规律,建立"人成其才"机制,平衡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结构,建立动态、分层分类的人才培养体系,营造人尽其才的环境,引进人才甄选与评价的市场机制,实施人才共享,形成人才辈出的格局,变人口大国为人才资源强国,最终实现人才强国战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志林  
一、统计事业的发展急需大批统计人才 近十年来,我国的统计工作在迅速恢复的基础上,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统计工作在许来方固发生了重大变化。统计服务内容在变,统计调查方法在变,统计服务方式在变。这一切变化集中到一点,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统计人才。 二、统计人才的基本标准 所谓统计人才,是具有统计专业等知识、立志献身统计事业、能独挡一面工作且业绩政绩显著的统计人员。由于不同的统计岗位对统计人材的需要不同,而且不同层次的统计人才又具有各自的衡量标准,因而对统计人才的定义与标准,很难做出准确完整的归纳概括。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叶山岭  
高等教育的人才观,体现着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蕴含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直接影响着我国人才资源的数量、质量和整体结构的变化。回顾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教育观念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观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人才观的这种发展和变化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直接相关,与改革开放所引起的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直接相关,而创新的人才观则是对以往人才观的革命性变革。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关培兰  申学武  
不同国家、地区、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根本是人的“贡献”的竞争。基于贡献力的人才观强调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倡人才的竞争和激励,对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充分体现了知识经济条件下智力资本管理的客观要求,是新世纪人才战略的基本原则。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罗江山  
谈商业银行的人才观中国银行人事部副总经理罗江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已经颁布执行,这使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开始迈出新的实质性步伐。银行业内对早已流传的“未来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个人才的竞争”这句话,也越来越有了明确和共同的认识。然而,国家专业银行向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苗苗  
科学人才观的探索必须立足于实践,坚持服务人才发展,从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人才使用、人才评价各环节进行有益思考,还原科学人才观的平等性、发展性、动态性、人本性特点,从而切实推进人才工作的展开与深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魏纯锌  
谈谈领导干部的人才观魏纯锌人才,是社会快速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市场经济竞争的焦点。现实告诉我们,人才是综合实力的突出标志,谁拥有人才,谁便拥有市场,谁便会赢得竞争的胜利。在农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的今天,人才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不仅经营需要人才、管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闫广芬  
人才问题是中国近代社会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近代商人怀着富强救国的强烈愿望 ,从企业生产实际出发 ,呼唤近代人才。对专门人才的重视 ,对科举制度的抨击 ,对兴建学校、学习西学的积极倡导 ,以及唯才是用、用其所能的用人之道 ,构成了近代商人人才思想的主要内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汤向东  
武汉是中部的特大型城市,但与沿海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目前正有继续拉大的趋势,笔者从武汉企业人才观的角度对比进行了部析,如果能够解决武汉目前的问题,则对其他中部省份都有借鉴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史丽晶  马云鹏  
中小学教师既是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者,也是影响课程改革最重要的因素。本文通过以课程改革目标为基点的调查,考察中小学教师是如何认识基础教育课程实施的,进而揭示和分析教师视角下课程改革的实施程度,以反映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