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0)
- 2023(370)
- 2022(342)
- 2021(287)
- 2020(275)
- 2019(679)
- 2018(656)
- 2017(1614)
- 2016(770)
- 2015(896)
- 2014(932)
- 2013(920)
- 2012(994)
- 2011(911)
- 2010(912)
- 2009(854)
- 2008(782)
- 2007(719)
- 2006(660)
- 2005(512)
- 学科
- 济(8893)
- 经济(8890)
- 方法(4305)
- 数学(4235)
- 数学方法(4234)
- 地方(3082)
- 地方经济(2738)
- 中国(1595)
- 管理(1420)
- 融(1109)
- 金融(1109)
- 学(1100)
- 经济学(1059)
- 业(967)
- 财(896)
- 银(830)
- 银行(830)
- 行(816)
- 环境(812)
- 发(805)
- 农(706)
- 贸(678)
- 贸易(677)
- 易(646)
- 发展(642)
- 展(642)
- 业经(617)
- 世界(582)
- 及其(581)
- 农业(579)
- 机构
- 大学(12545)
- 学院(12294)
- 济(8650)
- 经济(8591)
- 研究(4580)
- 管理(4505)
- 理学(3936)
- 理学院(3910)
- 管理学(3875)
- 管理学院(3860)
- 经济学(3413)
- 财(3348)
- 中国(3302)
- 经济学院(3184)
- 财经(2754)
- 经(2504)
- 京(2296)
- 所(2171)
- 财经大学(2028)
- 科学(2017)
- 中心(1978)
- 研究所(1966)
- 经济研究(1719)
- 院(1581)
- 江(1528)
- 研究中心(1456)
- 社会(1452)
- 经济管理(1440)
- 北京(1433)
- 商学(1407)
共检索到18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树成
20 0 3年中国经济增长存在有局部过热的特点。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中遇到的第一个重要关口。局部过热会引起局部的、结构性物价上涨。而若发展到全局过热 ,仍会引起全面的通货膨胀。因此 ,要适时适度地进行宏观调控 ,保持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地增长 ;在微观层面上 ,企业要有应对市场的安全应急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新立
近4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持续平稳的高增长、低通胀、高效益的喜人局面。这种局面能否保持下去,保持多久,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按照中央的正确决策,以自主创新带动增长方式转变,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是把平稳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长期保持下去的战略举措。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肖炼 董晶
概述回顾2004年,美国经济在能源价格大幅上涨、财政赤字和经常项目赤字高涨、联邦基金利率不断上调的条件下,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全年实际GDP增长4.2%,设备和软件投资、居民住宅投资、联邦政府国防支出和耐用消费品支出保持了较快增长,劳动就业形势不断好转,通货膨胀率维持在较低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德水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楼继伟 郭向军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稳定发展楼继伟,郭向军一、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稳定1、中国经济增长的趋势改革开放15年来,中国存在着稳定的增长趋势,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为9.3%,成为世界上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今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可能性是巨大的。一是,中国工业化的进...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郭正模
7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我国上半年GDP的增速为7.8%,但二季度为7.6%。与此同时,我国的外贸出口增长正常;房地产的产值和平均价格略有回落。我国的夏粮又获得丰收,全国的物价指数被控制在2.3%。这些经济数据都表明,中央政府从去年以来的大量宏观调控措施终于发挥了作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经济运行回到了较为理性适度的增长区间(6%~9%)。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汪常国 吕苏东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新华
次贷危机导致的美国经济减速对中国出口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以CPI计算的通货膨胀率将逐渐趋于稳定,不会因为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波动而再出现大幅上涨。雪灾和汶川地震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较小;中国经济不会陷入奥运后萧条;股市虽已经历巨幅调整,但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不大,只要能采取措施防止出现房价的巨幅下跌,就能有效防止中国宏观经济出现大的调整。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逄锦聚
进入1992年以来,各地改革开放的高潮叠起,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强劲,这无疑是令人鼓舞的好形势。但人们在普遍为之欢呼为之振奋的同时,也提出了忠告:在强调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要谨防发生新一轮经济过热,必须坚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与稳定协调发展的统一。这种告诫既是出于对我国几十年经济发展经验的总结,对客观经济规律的认识,也是出于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本文认为有展开分析、予以强调之必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严先溥
200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各项工作要有一个新的局面。保持经济稳定快速增长,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近几年我国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2003年要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和连续。在国内市场供求状况没有很大变化、社会需求稳定增长的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继续发行一定规模的长期建设国债。从发展趋势看,积极的财政政策还难以淡出,国债投资将继续成为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助推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邴志刚
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和政策性减税的双重背景下,辽宁财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困局,财政人认真贯彻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政府投资,积极拉动消费,大力支持调结构、促转变,把财政工作的重心放在有效拉动经济增长上。全省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91亿元,增长17.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立群
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率为7.8%,其中,一季度为8.1%,二季度为7.6%。尽管经济增长呈现回落态势,但筑底企稳的迹象已开始显现,特别是1~7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0.4%,增速与1~6月持平,较1~5月提高0.3个百分点。从需求数据看,经济增速下行过程已基本结束,三四季度经济增长率可能在二季度水平上保持稳定或略有提高,全年经济增长率有望保持在7.5%~8%之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坚
当前,基础设施的严重滞后已成为我国经济实现长期快速增长的主要限制因素,对此必须从理论的高度加以认识和把握。然而现有经济理论对于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还缺乏令人满意的理论模型。本文试图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结构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殿昆
自 2 0 0 0年以来 ,由于中央前期实施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效应 ,我国经济增长摆脱了去前年的减速趋势 ,开始出现快速增长势头 ,但是作为宏观经济景气指标之一的物价却回升乏力 ,仍处低迷状态。导致经济快速增长与物价低迷并存的原因 ,一方面是 2 0 0 0年上半年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力增强 ,使宏观经济止跌回升 ,另一方面 ,城镇消费需求增长乏力 ,农村市场启而不动 ,启动民间投资难度较大 ,过剩生产能力未得到淘汰等因素阻碍了物价稳定回升。为此 ,政府应合理确定经济增长速度 ;深化改革 ,增加出口 ;调整收入分配政策 ,培育富裕的中等收入阶层 ,推动消费层次升级 ,并同时继续开拓农...
关键词:
经济快速增长 物价低迷 回升 农村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