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28)
- 2023(4873)
- 2022(3835)
- 2021(3821)
- 2020(2899)
- 2019(6700)
- 2018(6965)
- 2017(12469)
- 2016(7071)
- 2015(7404)
- 2014(7421)
- 2013(7280)
- 2012(6493)
- 2011(6113)
- 2010(6400)
- 2009(6056)
- 2008(6044)
- 2007(5427)
- 2006(5243)
- 2005(4596)
- 学科
- 农(47793)
- 农业(31885)
- 济(31453)
- 经济(31414)
- 业(25527)
- 业经(15081)
- 农业经济(12254)
- 制(10793)
- 管理(9840)
- 村(9387)
- 发(9379)
- 农村(9370)
- 中国(8940)
- 体(8829)
- 发展(8460)
- 展(8456)
- 地方(7961)
- 土地(7242)
- 建设(7126)
- 劳(6651)
- 劳动(6650)
- 收入(6618)
- 农业劳动(6313)
- 策(6291)
- 及其(6141)
- 人口(6126)
- 方针(6074)
- 体制(6066)
- 分配(5918)
- 政策(5844)
- 机构
- 学院(95494)
- 大学(88624)
- 济(42639)
- 经济(41839)
- 农(40436)
- 研究(35843)
- 管理(35254)
- 理学(30119)
- 农业(29979)
- 理学院(29847)
- 中国(29478)
- 管理学(29451)
- 管理学院(29274)
- 业大(21656)
- 科学(20249)
- 京(18394)
- 财(18175)
- 所(18174)
- 农业大学(18047)
- 中心(17279)
- 江(16186)
- 研究所(16102)
- 省(14205)
- 业(14174)
- 范(13764)
- 经济管理(13712)
- 师范(13695)
- 发(13653)
- 财经(12811)
- 发展(12579)
- 基金
- 项目(60055)
- 研究(50193)
- 科学(47153)
- 基金(41751)
- 家(35702)
- 国家(35181)
- 社会(32172)
- 社会科(29825)
- 社会科学(29818)
- 科学基金(29609)
- 省(25708)
- 农(25635)
- 编号(23298)
- 基金项目(22424)
- 教育(21401)
- 划(19596)
- 成果(18702)
- 自然(15954)
- 自然科(15504)
- 自然科学(15502)
- 发(15363)
- 课题(15310)
- 自然科学基金(15218)
- 资助(14917)
- 制(13839)
- 性(13804)
- 部(13697)
- 村(13363)
- 国家社会(13208)
- 重点(13208)
共检索到158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少刚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但是对于其中的若干政策要点,例如“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等等,其准确含义和相互间的关系如何,人们的理解未必都是清楚的和一致的;而意识上的差异往往导致实践中的掣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兴华
一、农村信用社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金融力量 正确把握农村信用社改革方向,加大改革力度,首先必须对农村信用社的现实基础,即它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取得正确认识。当前,在这一认识领域存在着一种十分片面的观念,就是把信用社看作是一个仅仅在本乡本土发挥作用的乡土金融组织,力图把信用社纳入乡镇企业体系和一般的民间金融机构进行领导和管理。这种观念是完全脱离实际的。历史上,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兴华
信用社早在五个方面超越了乡土性,而成为国家的一支重要金融力量.当前信用社面临的主要障碍是内部经营机制僵化.这种僵化表现在:按行政区划布局、划地为牢的组织机制,弱化了竞争性;单一存、贷、转的业务发展机制,不能适应商品经济的全面发展;没有竞争性的用工机制,难于提高职工素质;平均主义的分配机制,不能激发职工的进取精神.应当从按经济区划设置机构、扩大信用社融资方位、实行工绩效挂钩的分配制度、实行选举与聘用结合的人事机制等方面加大信用社的改革力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夕芳
市场物价稳定的全部内涵应包括物价指数变动的相对稳定性和价格运动的相对合理性,具体而言:一、价格总水平的综合反映性。价格总水平合理变动的条件是:1.价格总水平变动应是具有弹性的升降运动。如果价格总水平呈刚性的上升或下降,说明市场价格受非经济因素干扰就越大,价格合理程度就越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卢彩晨
一些地区和学校对教育综合改革的内涵和本质缺乏正确认识。"综合"是教育综合改革区别于以往教育改革的本质特征。教育综合改革还具有革新性、系统性、全面性等一般特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敏 余斌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应加强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把握以下三点要义:全面深化改革应针对"第二个飞跃";"两个毫不动摇"应服从"三个有利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是人民群众。全面深化改革,只有把握这三点,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才能坚定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鄂玉江
为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农村土地制度应该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包括土地所有权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三个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建议的模式选择也循着这三个层次给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晓山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新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对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系统性的方针,作出全面部署,在这重大方针指引下应在全社会形成公平与效率的内在统一、惠及全体人民的利益关系格局。为了更好地学习和领会这一重要思想,《财贸经济》编辑部邀请专家学者撰写笔谈,以飨读者。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文欣
我国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展开的农村改革,是关系到亿万农民命运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一场伟大革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始终重视农业和农村发展,关注农村改革的进程。1990年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晓山
我国农业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在过去10年的进程中已经建立起了有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旨在保障农民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的农村政策和法规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但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矛盾没有完全消除,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为此。本文就如何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和乡村基层治理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促进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并认为这三方面的制度变迁会相互影响,但农村土地产权的界定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进军
一、何谓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与真正难点经过10多年的艰苦探索,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围绕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逐渐取得共识,而且日趋深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以计划和市场关系为主线,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但这一目标的确立并未终极人们对我国改革思路的探索,而是为更广、更深层次上的思考铺垫了基础。目前,一种比较普通的观点认为,从深化经济改革的角度看,我们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是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计划和市场作为经济运行机制或资源配置方式,是中性概念,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均可结合,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实质,是解决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与合理配置问题。笔者以为,这种认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郭福春
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的历史轨迹浙江省金融发展是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历程的缩影,其金融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发展轨迹:第一个阶段是农村金融形成时期。浙江省农村信用社始建于1952年10月,到1954年年底,全省信用社发展到4565个,经过两年的整顿、巩固和合并,到1956年底信用社数为2569个,实现了乡乡有社。1955年中国农业银行成立,标志着浙江省农村金融的主体框架形成。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夏传福 曾德风
我区地处川、黔、湘、鄂4省交界之地,是一个老、少、边、穷的山区,有10个市县(其中:民族县5个),由于基础差、底子薄、需要和可能的矛盾突出,所以必须大胆探索,深化改革,以适应山区发展的需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