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21)
2023(5169)
2022(4393)
2021(4133)
2020(3457)
2019(7659)
2018(7667)
2017(16220)
2016(8372)
2015(9755)
2014(9783)
2013(10041)
2012(9706)
2011(8725)
2010(8885)
2009(8651)
2008(8570)
2007(8084)
2006(7191)
2005(6764)
作者
(24561)
(20364)
(20041)
(19206)
(12686)
(9454)
(9417)
(7689)
(7597)
(7402)
(6711)
(6652)
(6452)
(6377)
(6238)
(6036)
(5859)
(5856)
(5783)
(5781)
(5126)
(4913)
(4791)
(4674)
(4592)
(4485)
(4467)
(4456)
(4097)
(3845)
学科
(43435)
经济(43402)
(22483)
管理(21492)
方法(18214)
(17892)
企业(17892)
数学(15296)
数学方法(15233)
中国(13739)
(11927)
业经(10767)
(10004)
产业(9575)
(9258)
贸易(9252)
(8979)
地方(8558)
(8354)
银行(8352)
(8134)
(7957)
(7674)
金融(7673)
农业(6872)
市场(6791)
(6562)
技术(6297)
(6167)
结构(6108)
机构
学院(133394)
大学(131761)
(62565)
经济(61380)
管理(50622)
研究(43732)
理学(42459)
理学院(42052)
管理学(41628)
管理学院(41367)
中国(35766)
(30606)
(27934)
财经(24175)
科学(21944)
(21708)
(21411)
经济学(20035)
(19798)
中心(19466)
研究所(18582)
北京(18478)
经济学院(18260)
财经大学(17881)
(16886)
师范(16798)
(16172)
(15786)
(15471)
业大(14653)
基金
项目(76071)
研究(60653)
科学(60195)
基金(54438)
(45160)
国家(44776)
社会(39573)
科学基金(38310)
社会科(37693)
社会科学(37685)
(29426)
基金项目(28614)
教育(27031)
编号(25699)
(24123)
资助(22418)
自然(21709)
成果(21138)
自然科(21132)
自然科学(21127)
自然科学基金(20773)
(18324)
课题(17574)
(17538)
重点(16702)
(15974)
国家社会(15960)
(15841)
发展(15815)
项目编号(15726)
期刊
(75705)
经济(75705)
研究(46013)
中国(23369)
(21353)
管理(20509)
(17767)
金融(17767)
(15155)
科学(14992)
学报(14069)
业经(14053)
财经(13040)
经济研究(12724)
教育(12434)
大学(11669)
(11394)
问题(11132)
学学(10920)
技术(10751)
农业(10406)
(9907)
商业(8830)
国际(8399)
理论(8089)
技术经济(7392)
实践(7120)
(7120)
现代(7101)
经济问题(6854)
共检索到209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申忠健  王晓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宋本江  
员工的需求问题是多数企业容易忽视的问题,它往往会导致员工思想情绪不稳定,能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与行为,从而影响员工绩效和企业绩效。员工的需求企业未必都要满足,本文基于这一观点,通过分析中小企业员工的需求,深刻剖析需求产生的原因,同时分析员工需求得不到满足将导致的结果,并提出正确对待与处理员工需求的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陆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树凯  
文章认为,农民的大规模区域流动,已经是改革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大现实,也是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现实。农民流动不仅创造了充满活力的劳动力市场,而且具有更加深刻的改革内涵。文章强调指出:改善农民流动的社会心理环境和保护流动农民的权益,是政府有关部门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桑百川  
一、外资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情况 考察外资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情况可以从总体和行业两个角度入手。 1.总体情况 我国外资企业产品约有60%出口,内销部分只占40%左右。1994年全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产品的销售收入为42398.57亿元,1995年为52936.21亿元,1996年为57969.98亿元。三年中外资销售的收入分别为2916.65亿元、4452.90亿元、5927.27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希成  
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属于不同范畴系列,它并不注定要与资本主义结合,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也可以与社会主义结合,为社会主义服务;市场经济并不总是自发的,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经济联系加深,就会产生计划的要求,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就同时具有自发性和计划性;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上层建筑,应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服务,其中包括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和价格体系、创造条件保持多种形式的竞争、铲除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障碍、采取经济的以及行政的、法律的手段进行调节、既要发挥计划形式、又要发挥自发形式的现实作用,等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许钢  
目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成为我国当前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措施。第三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巳成为衡量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而文化产业作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在第三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加快发展的意义建国四十多年来,我国的文化产业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一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增大,各类文化设施得到一定发展。到1991年底,我国文化部门管理的、面向社会开放的公共图书馆有2535座,艺术表演场所2068座(其中剧场、影剧院2024座),群艺馆371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惠林  
秉持学术传承、倡导理性判别和学术争鸣,是《改革》引领学术趋向、引导学界观念一以贯之的编辑准则。为弘扬发自《改革》的学术观点,搭建《改革》作者、编辑部与《改革》受众三方互动交流平台,推动《改革》一贯倡导的转型期中国经济学研究的稳健发展,《改革》编辑部自2009年第2期起,对"争鸣"栏目进行全新定位,专发对《改革》已发表论文的学术观点进行争鸣的文章。争鸣文章是对《改革》已发表文章观点存在的问题或有待商榷之处进行讨论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争鸣者认为更好或更合理的观点。也可对《改革》所发表的某些在学术界尚存争议的观点进行争鸣。争鸣文章要求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自己提出的观点或解释提出必要且充分的佐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书祥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公认的衡量社会成员总体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分配制度发生了深刻变革;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人们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我国的基尼系数不断提高,乃至达到了国际上公认的警戒线。这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中国文化产业集聚效应的动态研究"课题组  蒋萍  
本文利用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对中国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进行具体测算,重点从当前现状、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中国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现状表现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区域集聚特征,文化产业集聚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2)动态来看,中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特征保持不变,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地区集聚度上升,空间集聚区域不断扩大;(3)地理自然条件和文化资源禀赋对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的形成具有差异化影响,运输条件和经济状况对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的形成具有关键性作用,产业政策对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作用逐渐降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隆杰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意义( 一) 文化产业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1. 文化产业是国家文化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彪  卢华  王芸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和收入的增长总是会推动文化需求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却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缺乏有效的互动与链接:一方面是巨大的潜在需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苏建兰  
云南是我国最大的核桃主产区,是全省重点发展的五类林产品之一。从市场的内外部影响因素,供给与需求,交易与营销的角度,对云南核桃产业市场状况与前景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指出了云南核桃产业在种质资源、产业发展模式、产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品牌形象、营销渠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有效提升本省核桃产业整体市场竞争力的相关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