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03)
2023(3209)
2022(2697)
2021(2434)
2020(2157)
2019(4829)
2018(4797)
2017(8929)
2016(4899)
2015(5541)
2014(5330)
2013(5318)
2012(5177)
2011(4376)
2010(4966)
2009(4777)
2008(4345)
2007(3959)
2006(3585)
2005(3395)
作者
(15959)
(12941)
(12845)
(12233)
(8571)
(6254)
(5835)
(5013)
(4995)
(4777)
(4525)
(4503)
(4328)
(4194)
(4154)
(4093)
(3905)
(3903)
(3877)
(3855)
(3404)
(3390)
(3308)
(3147)
(2959)
(2944)
(2928)
(2889)
(2771)
(2729)
学科
(15301)
经济(15274)
管理(13738)
(12675)
审计(12135)
(11159)
企业(11159)
方法(7551)
(7176)
(7037)
各类(5870)
数学(5869)
数学方法(5788)
(5441)
(5403)
银行(5381)
(5363)
金融(5363)
中国(5267)
(5198)
(4971)
(4769)
财务(4764)
财务管理(4699)
企业财务(4585)
体制(4515)
(3541)
业经(3269)
(2874)
制度(2870)
机构
大学(67883)
学院(66215)
研究(25415)
(23920)
经济(23279)
管理(22346)
中国(22326)
理学(18585)
理学院(18362)
管理学(17979)
管理学院(17884)
科学(16745)
(16501)
(15597)
(14735)
(14579)
研究所(12763)
农业(12605)
中心(12211)
(11712)
业大(11585)
财经(11129)
(10510)
(10166)
北京(9993)
(9530)
(8874)
财经大学(8499)
(7903)
(7788)
基金
项目(43268)
科学(32740)
基金(31559)
(29826)
国家(29588)
研究(27861)
科学基金(23912)
自然(17380)
自然科(16908)
自然科学(16898)
社会(16871)
自然科学基金(16617)
(16480)
基金项目(16251)
社会科(15971)
社会科学(15961)
(14706)
资助(13871)
教育(12572)
重点(10459)
编号(10435)
(9760)
计划(9545)
成果(9281)
科研(9110)
(8624)
(8488)
科技(8283)
创新(8188)
课题(7893)
期刊
(26929)
经济(26929)
研究(21333)
中国(21244)
学报(15371)
(13971)
(13703)
科学(12344)
大学(11137)
学学(10677)
(9480)
金融(9480)
审计(9376)
农业(9196)
管理(8614)
财经(5689)
会计(5509)
财会(5138)
教育(5086)
经济研究(5022)
(5001)
(4842)
业大(4332)
(4182)
技术(3795)
农业大学(3680)
业经(3608)
问题(3283)
通讯(3259)
会通(3257)
共检索到112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德贤  
新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赋予了人民银行必要的检查监督权。如何有效行使检查监督权,是人民银行基层 行共同面对的新课题。本文从检查监督权的法律释义、工作实践等角度对有效行使检查监督权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阳昭  
本文阐述了经济管理权和监督权平衡的含义 ,条件及重大意义 ,分析了我国公有制企业经济管理权与监督权失衡的主要措施 :1 建立和完善制裁经济犯罪的法律法规 ;2 建立和健全经济监督机制 ;3 建立和健全对经济监督机关及人员的法制监督机制 ;4 建立和健全公有制企业干部和职工进行经济监督和激励保护机制 ;5 实施对受教育者进行卓有成效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措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兰英  刘辉  
各级人大的预算监督是预算监督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但多年以来由于诸多原因,人大的预算监督职能被严重弱化,其在预算监督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无法体现,甚至有让位于其他监督形式的趋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着重分析了阻碍人大充分发挥其职能的种种制度缺陷,以期对相关法律制度的健全有所帮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韩志明  
监督权主要是一种派生性权力,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意味着一个独特的交易结构。然而,由于监督权具有非生产性质、是一种纠错的权力、有着难以管理的性质、需要广泛的社会条件的支持等,监督权是一种具有内在贫困性的权力。发展和完善民主政治和法治制度,必须要促进权力监督体系的发展,基本问题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即必须强化对监督权地位的制度保障,尤其是保障监督权的独立性;打破执行机构的信息封闭,平抑其信息优势,消除信息不对称;赋予广泛的监督职权和行动资源,提高监督能力,特别是赋予其一定的制裁或惩罚权;强化对监督权的激励和监督,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宋本江  
员工的需求问题是多数企业容易忽视的问题,它往往会导致员工思想情绪不稳定,能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与行为,从而影响员工绩效和企业绩效。员工的需求企业未必都要满足,本文基于这一观点,通过分析中小企业员工的需求,深刻剖析需求产生的原因,同时分析员工需求得不到满足将导致的结果,并提出正确对待与处理员工需求的策略。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甘功仁  
纳税人的权利,可以分为宏观上的纳税人的整体权利和微观上的纳税人的个体权利。其中纳税人对税收使用的监督权是纳税人享有的—项极为重要的整体权利,这是对税收概念作出新的诠释,即从税收征收与使用相统一的角度得出的结论。本文论述了确立纳税人的税收使用监督权的必要性,并从国家权力机关对财政支出的决策和监督,建立健全纳税人参与监督财政支出的机制,建立健全财政支出公开制度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纳税人对税收使用的监督权的行使方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雪冬  
本文比较了理解人大监督权的三种范式,经典理论范式、法律文本范式以及治理范式,并重点分析了治理范式下实现人大监督权的相关因素。在理论确立、法律明确的情况下,要使监督权有效地运转起来,不能依然抱怨理论的抽象或法律规定的不具体,那只能使监督权永远停留在字面上,必须重视对制度空间的利用以及监督权行使过程中涉及的诸要素的分析。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瑜晨  
中国的国库体制已演变为"财政国库"和"央行国库"并行的双轨型结构。两个"管家"——财政部和央行都拥有巨大的权限,权力扯皮、权责不清、职能错配等问题凸显,制约了现代国库功能的发挥及拓展。立足中国现实,融入权力制衡理念,抛开"代理制"抑或"经理制"的偏见,实现不同权力主体间的利益平衡显得尤为重要。国库现金管理权应当划归财政部门,国库监督权应当由相对独立的审核办公室负责行使,从而构筑保护公共财产的防火墙。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瑜晨  
中国的国库体制已演变为"财政国库"和"央行国库"并行的双轨型结构。两个"管家"——财政部和央行都拥有巨大的权限,权力扯皮、权责不清、职能错配等问题凸显,制约了现代国库功能的发挥及拓展。立足中国现实,融入权力制衡理念,抛开"代理制"抑或"经理制"的偏见,实现不同权力主体间的利益平衡显得尤为重要。国库现金管理权应当划归财政部门,国库监督权应当由相对独立的审核办公室负责行使,从而构筑保护公共财产的防火墙。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树凯  
文章认为,农民的大规模区域流动,已经是改革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大现实,也是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现实。农民流动不仅创造了充满活力的劳动力市场,而且具有更加深刻的改革内涵。文章强调指出:改善农民流动的社会心理环境和保护流动农民的权益,是政府有关部门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银梅  孟祥菁  饶玲玉  
满足公共需要是公权力的重要职能之一,而公权力的行使需要一定的财力支撑,即需个人让渡部分财产权利,这便产生了税款的征收和使用。在税款征收与使用中,纳税人天然具有用税监督权,且其用税监督权的有效行使以完善的预算制度为前提。预算公开是预算制度完善的必要条件。但目前,我国预算公开的情况并不乐观。本文从预算公开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有效保障纳税人用税监督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天玉  
近年来,各地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践中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同时也有一些值得十分注意的问题和应当汲取的教训。本文就如何妥善处理好农民土地流转的自主权与乡、村组织的监督权的关系,如何依法规范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监督工作,谈几点思考和意见。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付立新  
2013年以来全国破产重整案件的收结案数高位运行,以DIP模式重整的公司更是达总数的一半以上。然我国《破产法》仅第七十三条的原则性规定难以迎合实践中对DIP模式规则群的需求,其对DIP重整模式中的管理人定位不明确导致重整中债务人、管理人之间权责不明拉低了重整成功率,增加了制度运行成本。以信托的视角重新审视管理人的身份有利于廓清其权利义务,封闭的破产财产实质上为信托财产,在管理人模式中,管理人即为信托法律关系中的受托人,债权人为信托受益人享有信托权益。但在DIP模式中,债务人自行管理信托财产,其当然为破产财产信托受托人,履行信义义务。信托监察人仍需履行依照完整的依托文件对受托人的忠实、注意和公平义务进行监督,从而有利于管理人更好地帮助公司重整成功、脱离困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