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40)
2023(5996)
2022(5109)
2021(4531)
2020(3508)
2019(8064)
2018(7900)
2017(14972)
2016(8030)
2015(8996)
2014(9195)
2013(9226)
2012(9046)
2011(8484)
2010(8768)
2009(8021)
2008(7928)
2007(7129)
2006(6629)
2005(6281)
作者
(24635)
(20645)
(20551)
(19243)
(13065)
(9854)
(9253)
(8155)
(7890)
(7494)
(7038)
(6826)
(6722)
(6698)
(6501)
(6202)
(6050)
(5914)
(5900)
(5868)
(5394)
(5153)
(5031)
(4786)
(4706)
(4701)
(4588)
(4579)
(4237)
(4111)
学科
(44355)
经济(44312)
(21735)
管理(20757)
地方(17273)
中国(15847)
(15813)
企业(15813)
(12512)
方法(11865)
业经(10766)
地方经济(10099)
数学(9907)
数学方法(9848)
(9167)
农业(8868)
(8235)
金融(8235)
(7985)
银行(7971)
(7861)
(7643)
贸易(7632)
(7481)
(7255)
环境(7069)
(7014)
(6894)
发展(6890)
(6867)
机构
学院(120272)
大学(118029)
(51259)
经济(50117)
研究(47755)
管理(42363)
中国(36414)
理学(35141)
理学院(34624)
管理学(34038)
管理学院(33822)
科学(28440)
(26740)
(25062)
(23207)
研究所(22405)
(21027)
中心(20690)
(19802)
(18746)
师范(18585)
北京(17800)
财经(17406)
(17172)
(16517)
业大(16257)
农业(16048)
(15646)
(15509)
经济学(15136)
基金
项目(73074)
科学(57545)
研究(55628)
基金(50648)
(43721)
国家(43262)
科学基金(36437)
社会(35474)
社会科(33577)
社会科学(33573)
(29954)
基金项目(26434)
教育(24939)
(24816)
编号(22796)
(22611)
自然(21697)
自然科(21171)
自然科学(21167)
自然科学基金(20770)
资助(20444)
成果(19117)
发展(18586)
(18257)
课题(17189)
重点(16727)
(15569)
(15242)
创新(14185)
国家社会(14086)
期刊
(68243)
经济(68243)
研究(41597)
中国(31330)
(21218)
管理(17820)
科学(17274)
教育(17180)
学报(17128)
(16181)
(14836)
金融(14836)
农业(14673)
大学(13107)
业经(12897)
学学(12105)
技术(10916)
经济研究(10831)
问题(8760)
财经(8586)
(7494)
(7449)
商业(7089)
世界(6657)
(6609)
(6476)
(6334)
论坛(6334)
国际(6192)
技术经济(6099)
共检索到203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鲁义  
中日建交以来,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一直是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近十几年日本政要否认侵略的言论由隐蔽走向公开。两国关系是在日本某些人歪曲历史、中崐国方面对其揭露和斗争的过程中发展的。中日两国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与做法有着明显的区崐别。正确对待历史是发展中日关系的基础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胜今  衣保中  赵玉洁  陈景彦  沈海涛  巴殿君  沈和  许佳  张佳睿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纪念这一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更好地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吉林大学、吉林省档案馆共同主办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25所大学及研究机构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会,与会人员就"中日关系的历史与未来"和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历史问题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研讨,发表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我们从具有代表性的6篇会议论文中节选了一些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对抗日战争史与日本侵华史研究的时代价值、日本侵华罪证、日本历史认识、安倍谈话的实质、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势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于推进有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宋本江  
员工的需求问题是多数企业容易忽视的问题,它往往会导致员工思想情绪不稳定,能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与行为,从而影响员工绩效和企业绩效。员工的需求企业未必都要满足,本文基于这一观点,通过分析中小企业员工的需求,深刻剖析需求产生的原因,同时分析员工需求得不到满足将导致的结果,并提出正确对待与处理员工需求的策略。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卫兴华  
毛泽东关于革命与建设的理论,贯穿着两个要点:一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二是满足人民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提出通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将社会主义与"共同富裕"联系起来。根据我国的国情,从发展生产力和增进人民利益出发,在各个历史阶段,都重视利用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了和平赎买的政策,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在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中,毛泽东区分了不同经济成分的不同社会性质,重视和强调社会主义国营(国有)经济的领导作用。毛泽东的这些经济思想,起着承上(马恩列理论)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作用,对我国当前的经济理论与实践,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震海  
一个时期以来,在经济关系已经密不可分的情况下,中日政治关系却无法实现对称的发展。日本新领导人主政之后,对亚洲邻国的政策有所调整,并采取了相应的行动。在两国的共同努力下,双方关系出现了某些趋向好转的积极势头。但是,中日双边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并不稳固。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应该继续进行双边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有必要借助多边机制,为双边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创造积极的条件。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方兴未艾,中日两国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但由于双边关系因素,未能在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形成更多的合力。正因为如此,一方面,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双方都有很多可为之事;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又会为中日两国...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国华  李阵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日本民众对中国日益增长的认识偏差和部分媒体对中国的负面报道已经成为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对日开展公共外交旨在通过信息和文化交流活动加深中日两国民众的相互认识和理解,促使日本媒体与公众能以更加客观的态度来看待中国,帮助日本人民了解历史真相。中国对日开展公共外交,总体来说取得过一定的成绩,但仍有缺失,不能适应新时期改善中日外交关系的要求。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采取新的措施,包括充分重视媒体的作用;积极开展教育文化交流;加强对内开展公共外交等。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沱生  
1992年中日曾经隆重纪念恢复邦交20周年。以后的十年间,两国的友好合作仍然居于主导地位,但双边关系却起伏不定,历经曲折。在迎来邦交30周年之际,中日两国能够克服障碍,使双边关系进入成熟稳定的新阶段,成为在亚太地区被关注的一个焦点。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邱秀华  
中日关系是我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方面 ,也是当今东北亚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双边关系之一。中日邦交正常关系化以来的近 30年 ,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双边关系的健康发展为新世纪两国的进一步友好往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两国关系不断发展的同时既存在着许多有利的条件 ,也有不容忽视的不利因素 ,这为判断、预测新世纪中日关系的发展趋势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因此 ,新世纪初期两国关系将在友好合作与竞争摩擦并存状况中得到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树凯  
文章认为,农民的大规模区域流动,已经是改革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大现实,也是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现实。农民流动不仅创造了充满活力的劳动力市场,而且具有更加深刻的改革内涵。文章强调指出:改善农民流动的社会心理环境和保护流动农民的权益,是政府有关部门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伯江  
1978年缔结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以条约形式确认了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的各项原则并使之法律化,为此后中日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基础与法律保障。中日缔结和平条约具有重大国际战略意义,也对中国改革开放、实现经济社会大发展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确立的各项原则与精神对中日关系发展、分歧与矛盾的处理具有根本指导与规范意义,同时,又在不同历史时期中日关系的实践中得到继承并不断发展,最终汇成"条约精神"的总内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已缔结40年,但其重要价值并没有随时光流逝而淡去。相反,条约精神历久弥新,在新形势下更显生机与活力,其深刻内涵有待中日双方进一步共同挖掘、深入领会、忠实恪守、继承发扬。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汪鸿祥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之际,深入研究池田大作中日友好思想与实践,对于新时代中日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启迪意义。池田大作长期坚持中日友好的实践,不仅为中日邦交正常化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为构筑中日友好金桥进行了不懈努力。池田大作中日友好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人间主义理念,具有实践性和时代性的特点。池田大作中日友好思想与实践告诉我们,构建中日两国的相互信赖至关重要,民间交流是中日友好的基础,中日和平友好是两国的共同愿望。继续发扬池田大作中日友好精神,谋求中日两国世代友好和共同发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金介华  
对西方经济学应该有个基本评估和基本态度。西方经济学在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之后,就已庸俗化了。但从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除了继续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外,还要帮助参谋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增长中的一些疑难杂症问题。西方经济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经营管理和继续增长出谋划策,起智囊作用。这些谋策不少是与社会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黎鹰  
编辑同志: 目前,一些医疗单位为了节约开支,不但没有长远的智力投资计划,而且把正常的培训经费也压缩下来,并对在职上学、进修人员的待遇问题做出了名目繁多的“土规定”(上级政府早有明文规定)。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杨安利  丁兰兰  
高校图书馆学生读者的阅读目的性明确,素质较好,因而对图书馆的要求也就更高,更具体。他们要求图书馆能配置较为齐全的专业图书资料,希望在图书馆得到友好的接待和完善的服务。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往往不能如愿以偿。于是,他们通过多种途径,提出了对图书馆的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