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36)
- 2023(2351)
- 2022(2015)
- 2021(2011)
- 2020(1588)
- 2019(3619)
- 2018(3482)
- 2017(6923)
- 2016(4037)
- 2015(4742)
- 2014(4651)
- 2013(4698)
- 2012(4602)
- 2011(4174)
- 2010(4336)
- 2009(4186)
- 2008(4207)
- 2007(3857)
- 2006(3664)
- 2005(3592)
- 学科
- 济(16020)
- 经济(15991)
- 管理(13036)
- 业(12311)
- 农(8157)
- 企(7891)
- 企业(7891)
- 方法(5584)
- 农业(5139)
- 中国(4831)
- 数学(4804)
- 财(4704)
- 数学方法(4661)
- 制(4300)
- 业经(4145)
- 学(3859)
- 贸(3458)
- 贸易(3456)
- 易(3371)
- 环境(3207)
- 地方(3158)
- 银(3062)
- 银行(3057)
- 行(2898)
- 税(2870)
- 体(2715)
- 发(2701)
- 生产(2687)
- 策(2650)
- 划(2581)
- 机构
- 学院(61125)
- 大学(59902)
- 济(26563)
- 经济(25965)
- 研究(23999)
- 管理(21359)
- 中国(20481)
- 理学(17230)
- 理学院(17043)
- 管理学(16706)
- 管理学院(16611)
- 农(15895)
- 科学(14730)
- 京(13820)
- 所(13569)
- 财(13014)
- 农业(12365)
- 研究所(11872)
- 中心(11299)
- 业大(10886)
- 江(10822)
- 财经(9428)
- 北京(9117)
- 省(9042)
- 经(8421)
- 州(8390)
- 院(8278)
- 科学院(7951)
- 范(7945)
- 师范(7882)
共检索到105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雅鹏
正确审视粮食问题 积极保护粮食生产王雅鹏改革的大潮使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成为农村经济的主题。粮食及其生产作为最主要的农产品和农村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一、当前粮食形势的审视据国民经济统计公报,1993年我国粮食在市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蔡雪雄 李倩
利用我国七大粮食主销区近5年的面板数据,以人均粮食产量为切入点,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实证分析技术投入、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土地投入、自然条件五大关键变量对主销区粮食生产安全的作用方向与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主销区五大关键变量的变动都会引起人均粮食产量的变化,除自然灾害具有相反的作用外,其余变量的提高均能增加主销区的人均粮食产量,且土地投入产出弹性最大,对保护主销区的粮食生产安全来说最为重要。
关键词:
主销区 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雅鹏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粮食生产及保护问题王雅鹏一、粮食市场调节所引发的新问题和新特点(一)引导土地资源从粮食生产向其它生产流动。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民种粮食的信条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余都是自己的。"即种粮越多,自己余粮越多,经济剩余规律促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彭澧丽 龙方 卜蓓
运用DEA方法测算2004—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补偿政策的效率。结果显示:我国粮食生产补偿政策的实施对粮食生产效率提高的影响并不显著,且呈反复波动趋势。根据我国分地区逐步推进粮食生产补偿政策实施的特征,运用双差分模型对我国粮食生产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了其对粮食产量增长的政策影响。结果显示,我国粮食补贴政策对粮食产量的提高有正面效应,但其长期效应有待研究。
关键词:
粮食政策 粮食生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友孝
中国粮食生产条件变化趋势的有利方面表现在需求压力增大 ,市场前景看好 ;激励机制日臻完善 ,种粮积极性得以恢复 ;粮食增长的资源潜力尚可挖掘 ,技术潜力不可低估。不利方面表现在人均耕地递减 ,后备资源不足 ;灌溉用水日益短缺 ,环境恶化 ,生态失衡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粮食生产受到的冲击会加大。粮食生产结构的变化趋势在其组成结构上表现为谷物的绝对优势地位不会变 ,薯类和豆类比重略有上升 ;粗粮比重上升 ,细粮比重下降。在其地域结构上表现为尽管粮食增长中心北移的趋势不可逆转 ,但东部地区仍然是粮食增长的主体。
关键词:
粮食生产条件 粮食生产结构 变化趋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一杰 邸菲 辛岭
粮食主产区贡献了全国约75%的粮食产量和80%左右的商品粮,其粮食生产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粮食整体产能,在国家粮食安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2006—2016年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对比分析研究的方法,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和单产、主产区省际差异等多个角度对主产区粮食生产的现状分析,并对其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挖掘。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中"粮食大省、经济弱省、财政穷省"的现状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善,粮食生产中仍存在产销区利益分配失衡,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低,科技贡献不足,农业劳动力老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丽慧 赵先贵 赵达伟 杨斐 张玲
本文根据内蒙古1951-2007年粮食生产统计资料及相关调查,运用动态与静态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粮食产量、种植结构变化、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粮食总产量呈明显的波浪式变化,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粮食单产也有所增加,且单产的变化趋势与总产量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但播种面积的变化不大。粮食安全总体上处于绝对安全状态,但在空间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以95%的粮食自给率作为安全标准,依据自然分类法,内蒙古的粮食安全可以划分为5个等级:极不安全区,较不安全区,较安全区,安全区和极安全区。
关键词:
内蒙古 粮食产量 种植结构 粮食安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琴
在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转变的过程中,土地流转是必由之路。而在这一过程中,粮食生产模式势必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对国家的粮食安全造成冲击,影响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生存,尤其在一些粮食主产区,土地流转的不可逆趋势对农业经营和粮食生产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土地流转的动因和形式,然后以此为视角,通过实地调查的形式,将土地流转对粮食生产的作用进行了系统讨论,最后从多个层面给出了政策建议,为寻找土地流转与粮食安全的契合点提供可供借鉴的信息。
关键词:
土地流转 粮食生产 粮食安全 粮食主产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淑敏 马帅 陈印军
本文分析了我国粮食主产区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影响粮食产量的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粮食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粮食单产>复种指数>农机总动力>旱涝保收面积>机播面积>机耕面积>农村用电量>机电排灌面积>化肥用量>成灾面积;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耕地、水资源状况、有效灌溉面积、农业现代化水平及农业科技进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粮食生产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利国 王慧芳
主产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稳住了粮食主产区的生产能力就稳住了全国粮食安全的大局。文章从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和粮食单产三个方面详细剖析了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情况,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生产 历史演变 粮食主产区 粮食安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来保
从2000年起,我国粮食生产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粮食价格也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粮食生产机制和价格机制初步建立,逐步扩大放开粮食市场的地区范围,条件已基本成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明洁
改革开放 2 0年来 ,我国南北粮食生产格局的变化 ,促进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面对干旱发展趋势和人口增长的压力 ,从我国未来对粮食需求的角度 ,审视了南北粮食生产格局变化的得失 ,提出调整南北农业结构和重新发挥我国南方粮食生产优势的认识 ,并就粮食面积、粮食安全、粮食加工、粮食进口等关乎农业二、三非农产业结构发展 ,农民收益增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生产格局 比较效益 农民增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箫轲 陈杰
为挖掘并识别中国粮食生产碳排放与粮食安全的核心与焦点议题,基于CNKI数据库与CiteSpace软件,运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定量分析1998—2022年发表的相关文献。结果表明:中国粮食生产碳排放与粮食安全研究涉及农业经济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农业基础科学等;学术合作呈现“大分散、小积聚”的研究格局;相关研究经历了“起步发展—巩固拓展—成熟稳定”三个阶段,政策出台和学术研究呈现良性增长态势;研究关键词可划分为地理尺度、多维视域、技术方法;研究热点包括粮食生产碳排放、粮食生态效率、粮食产业的低碳研究、粮食安全与绿色农业科技。研究表明:粮食减排因素分析须更深入探讨区域差异和时间序列的影响;粮食生态效率研究须持续优化数据收集、处理方式,以增强对动态变化的理解;粮食产业低碳化转型研究应进一步深化实证分析;粮食安全与绿色科技研究应优化农业生产全周期的碳足迹管理,并在多层面上推动政策创新和实践探索。未来研究应强化政策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促进粮食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