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58)
- 2023(9659)
- 2022(8219)
- 2021(7895)
- 2020(6653)
- 2019(14401)
- 2018(14340)
- 2017(23866)
- 2016(14175)
- 2015(16322)
- 2014(15902)
- 2013(14764)
- 2012(13585)
- 2011(12564)
- 2010(13076)
- 2009(11486)
- 2008(11289)
- 2007(10399)
- 2006(9250)
- 2005(8430)
- 学科
- 济(44215)
- 经济(44167)
- 管理(40449)
- 业(39110)
- 企(34602)
- 企业(34602)
- 教育(21612)
- 中国(19184)
- 技术(19083)
- 方法(18902)
- 数学(15694)
- 数学方法(15383)
- 理论(14493)
- 教学(13906)
- 学(13720)
- 财(12324)
- 技术管理(11453)
- 农(11121)
- 业经(10610)
- 制(9205)
- 地方(8894)
- 贸(8599)
- 贸易(8592)
- 易(8315)
- 学法(7736)
- 教学法(7736)
- 银(7633)
- 银行(7588)
- 农业(7570)
- 务(7498)
- 机构
- 大学(194665)
- 学院(190442)
- 研究(71931)
- 济(65386)
- 经济(63657)
- 管理(63267)
- 理学(54068)
- 理学院(53264)
- 管理学(51910)
- 管理学院(51543)
- 中国(47269)
- 科学(45714)
- 京(44144)
- 所(37757)
- 范(36087)
- 教育(35748)
- 师范(35670)
- 研究所(34338)
- 农(33126)
- 江(32231)
- 中心(30755)
- 财(30016)
- 师范大学(29271)
- 北京(28787)
- 业大(28784)
- 技术(28753)
- 农业(26292)
- 院(26256)
- 州(25160)
- 财经(23111)
- 基金
- 项目(123764)
- 科学(97522)
- 研究(94332)
- 基金(84060)
- 家(75043)
- 国家(74251)
- 科学基金(61832)
- 社会(55201)
- 教育(53005)
- 社会科(51915)
- 社会科学(51902)
- 省(51203)
- 划(45304)
- 基金项目(43022)
- 自然(40222)
- 编号(39456)
- 自然科(39374)
- 自然科学(39359)
- 自然科学基金(38695)
- 成果(34808)
- 资助(33898)
- 课题(32628)
- 重点(30189)
- 创(29065)
- 部(28298)
- 发(27469)
- 创新(27087)
- 年(26679)
- 规划(24636)
- 教育部(24538)
- 期刊
- 济(73539)
- 经济(73539)
- 研究(66142)
- 教育(63176)
- 中国(56640)
- 学报(33412)
- 科学(29814)
- 农(28765)
- 管理(27796)
- 大学(26087)
- 财(24682)
- 技术(24372)
- 学学(22738)
- 农业(19852)
- 职业(16444)
- 融(14159)
- 金融(14159)
- 业(12109)
- 坛(11980)
- 论坛(11980)
- 财经(11915)
- 经济研究(11900)
- 科技(11197)
- 技术教育(10858)
- 职业技术(10858)
- 职业技术教育(10858)
- 业经(10787)
- 经(10552)
- 技术经济(9688)
- 版(9241)
共检索到307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克莱西·拉潘塔 卢卡·博图里 彼得·古德伊尔 卢尔德·古尔迪亚 玛格丽特·库尔 肖俊洪
新冠肺炎大流行是一个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认识进行重新思考的机会。由于这场大流行病所造成的全面危机,尤其是所谓应急远距离教学的开展,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重新思考他们的角色、支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以及如何把学生看作是自我组织学习者、积极公民和自主社会能动者。我们发表在本刊的前一篇文章试图总结和分享一些专家的建议,帮助普通高校教师适应在线教与学。作为该文续篇,本文旨在回答以下问题:普通高校教师已经经历了突发、不得不为之的在线教与学,这种经验如何能有助于弥合今后在线与面授教学的距离?受访的四位专家(同时也是本文合作者)一致强调高等教育的教学法理论化而不是数字化,认为战略决策是后新冠大流行时代教育实践的核心。本文回顾过去一年发表的文章,并分析受访专家对研究问题的看法,结果表明,在应急远距离教学过程中“被迫”使用数字技术教学这种情况有可能渐渐变成数字和非数字工具和方法的和谐融合,以促成更加主动、灵活和有意义学习的发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葛道凯
新冠疫情对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产生着广泛而又长期的影响。后疫情时代,强政府的治理模式、全球发展格局的全面博弈、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社会矛盾的表象化、高等教育高质量普及与学龄人口剧增以及社会的数字化转型等都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新的挑战,要求我们更加重视扩大规模和精英教育、更加重视调整结构与方向引领、更加重视任务驱动的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更加重视高等教育治理能力变革、更加重视基于普及化和数字化的教育过程再造、更加重视多样化的国际合作交流。后疫情时代加快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政府的统筹、全面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国家需求能力、全面推进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全面深化高等教育对外开放,进而创新高等教育发展路径,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后疫情时代 高等教育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马尔科·特拉斯 朱哈·索兰塔 汉娜·特拉斯 马克·科彻 肖俊洪
新冠肺炎大流行以及随后实施的保持社交距离措施影响社会各行各业,也包括教育。为了使教育能继续进行,教育机构不得不迅速适应新情况,于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在线学习热潮。很多平台,包括商业性数字学习平台供应商争先恐后提供(在线学习)支持和"解决方案",有时还是免费的。因此,新冠肺炎大流行催生了教育技术的卖方市场。本文从批判性视角反思仓促采用商业性数字学习方案可能引发的问题,因为这些方案的设计可能并不总是基于最佳教学实践,而是遵循它们利用用户数据谋利的商业模式。早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之前,教育技术重新定义教与学和简化教与学内涵的情况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本文还驳斥了"教育抱恙在身,应该也能够用技术给教育治病"这种论调。这种技术化常常被认为是中立的,与教育化(要求教育解决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密切相关。教育机构眼下的选择对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的教育和在线学习正在产生怎样的影响?现在正是反思这个问题的关键时候。具体说,这些选择将会强化教育的资本主义工具论还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呼吁教育界领导者认真考虑他们目前正在做出的决定,思考这些决定是否真的能为创造我们所希望的未来教育铺平道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蔡永兴 李良义
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疫情开始全球蔓延。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旅游是在个人达到尊严和自我实现需求满足后才出现的欲望。因此,若有任何大环境的风吹草动,旅游业总是第一个先倒下、最后一个爬起来的行业(last-in-first-out,LIFO)。与2003年“非典”疫情比较,新冠疫情蔓延全世界,各国政府都采取了多种隔离和封锁措施,对旅游业的冲击极大。新冠和“非典”在肆虐期,
关键词:
新加坡 旅游业 严峻挑战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发源
一、引言为应对新冠疫情冲击,中注协先后以公开信、专项提示、通知等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执业开展等工作,进行指导和安排;部分地方注协编制业务指引对本地区注册会计师怎样开展业务工作,进行明确要求;众多会计师事务所主动采取各种措施,灵活安排工作,尽最大可能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新冠疫情对注册会计师专业服务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莹
据初步测算,疫情影响之下,2020年全年财政增速保持在0-2%难度很大,财政收支缺口预计将达6.6-7.2万亿,赤字率大概率"破3",GDP增速"保6"难度较大,过度增债扩支、CPI上涨、PSL工具运用、非税收入暴增等可能引发潜在财政风险。基于此,财政应充分立足国家治理的视角,合理调控当前保障疫情所需、近期弥补收支缺口、远期熨平经济风险,综合运用适度增债扩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大财政金融互动、强化风险管控等多重手段,切实提升财政保障能力。同时,专注高质量发展与民生幸福,为财政适度松绑,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财政影响 应对措施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佟家栋 盛斌 蒋殿春 严兵 戴金平 刘程
在世界经济处于长期低迷状态并竭力寻求增长动力之时,新冠肺炎疫情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蔓延,给世界经济带来强烈的负面冲击,引发了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打断了已经倍受质疑的全球价值链。但是中长期来看,疫情的全球蔓延对全球的数字经济投资,以及中国深化发展完整、高效和安全的国内价值链体系都是一次重要的机遇。
关键词:
GVC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岚
全球已经进入后疫情时代,全球职业教育治理需要探索转“危”为“机”的新路径。“鲁班工坊”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企业“走出去”,进一步探索创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新窗口。在后疫情背景下,以全球“鲁班工坊”为例,分析中国参与全球职业教育治理的新角色,揭示已建和备建“鲁班工坊”的现实挑战,并从构建“全球职教命运共同体”、建立并提升全球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重塑全球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等方面提出创新“鲁班工坊”建设与发展的路径,以期实现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新突破。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卢山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各国政府陆续出台实施了各种出行限制及隔离措施。这些措施可能造成跨境工作人员工作地点的临时变化(如居家办公),并引发跨境工作人员合法滞留、常设机构、双重征税等方面的风险,需要企业和个人关注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疫情期间跨境劳务派遣的外籍人员在境外意外滞留需要思考的税务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孟春 丁崇泰 孟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防控应对举措。在严峻的形势下,我国经济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如何把握好控制疫情和稳定经济的界限?如何化解疫情冲击下的金融风险和就业问题矛盾?
关键词:
恢复生产 服务业 中小微企业 面临的挑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瑞 王瑞婷
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以来,城市成为备受关注的主体。一方面,城市是重要的旅游客源地、集散地和目的地,疫情使其陷入旅游发展急剧下滑甚至暂时停滞的困境;另一方面,城市也是疫情防控的主要单元,面临动态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并平衡好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的挑战。妥善处理疫情防控和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体现。本文系统分析了全球知名旅游城市面临的挑战以及在建设安全体系、建立合作关系、调整发展模式、平衡旅城关系等方面采取的应对举措。基于此,就我国旅游城市如何做好安全保障、合作发展、模式转换和可持续发展等提出建议。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城市旅游 旅游可持续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蔡庆如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贸易保护和单边主义的加剧,造成了世界农产品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并给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冲击。农业出口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与生计,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疫情下中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发现中国农产品出口主要受限于全球贸易不确定性的增加、国际需求萎缩以及出口流通受阻等因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后疫情时代保障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未来中国农产品出口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农产品出口 风险 对策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韦家朝 杨安仪
农村电商经济带动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也助推着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农村电商经济面临人才、物流、资金和基建等方面的严峻挑战,需加强农村电商经济人才培养、畅通物流服务和加固供应链条等举措,推动农村电商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农村 电商经济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秋月 林晨宇 马丹
职业教育发展事关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自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世界经济格局进一步发生巨变。后疫情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国际环境更加复杂、育人生态多元变化、人才培养供需矛盾以及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缺乏竞争力等挑战。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及原因,主要表现在系统科学职教治理观缺位、自身革新创新动力不足、职教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乏力,校企深度合作式微等方面。为此,应从重塑发展新生态、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关注职教师资队伍培养、变革职教课程体系及优化职教评价路径等方面助推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江
新冠肺炎疫情下,油价暴跌的事实表明,传统能源安全观已无法适应全球能源稳步发展的时代诉求。既有能源垄断结构的坍塌、能源治理机制的不适应以及新能源革命的出现都对后疫情时代全球能源治理形成新的挑战。为此,应树立起新的能源安全观,以实现能源供需平衡为旨趣,重构全球能源治理新秩序。对于中国而言,一方面,应积极发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的制度优势,在全球能源治理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促成向新能源安全观转向;另一方面,应努力提升国内能源大循环的治理现代化水平,提高应对国际能源风险和外部冲击的应急能力,以期实现新发展格局下,保障国内能源安全的新时代使命。
关键词:
全球能源治理 新冠肺炎疫情 “一带一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