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28)
2023(7604)
2022(6445)
2021(5929)
2020(5142)
2019(11443)
2018(11339)
2017(21729)
2016(12038)
2015(13609)
2014(13723)
2013(13279)
2012(12435)
2011(11175)
2010(11372)
2009(10901)
2008(11211)
2007(10362)
2006(9320)
2005(8670)
作者
(35549)
(29886)
(29845)
(28324)
(19041)
(14463)
(13570)
(11529)
(11245)
(10768)
(10196)
(10169)
(9666)
(9534)
(9517)
(9210)
(9009)
(8900)
(8638)
(8545)
(7691)
(7280)
(7244)
(6761)
(6757)
(6750)
(6716)
(6686)
(6119)
(5888)
学科
(46843)
经济(46759)
管理(43040)
(38292)
(33130)
企业(33130)
方法(20123)
(17969)
数学(17112)
数学方法(16863)
(15453)
(12981)
中国(12785)
业经(11322)
(10827)
财务(10799)
财务管理(10772)
(10704)
企业财务(10305)
(9867)
(9338)
银行(9310)
(8903)
金融(8901)
(8849)
体制(8836)
理论(8447)
农业(8283)
(8188)
(7783)
机构
大学(180704)
学院(177663)
(73640)
经济(72050)
管理(67199)
研究(59630)
理学(57535)
理学院(56868)
管理学(55842)
管理学院(55513)
中国(46524)
(38720)
(37896)
科学(35247)
(30301)
(30229)
财经(29566)
(28253)
中心(27342)
研究所(26896)
(26704)
业大(26251)
北京(23684)
农业(23668)
经济学(23090)
(22553)
师范(22298)
财经大学(21893)
(21496)
(21038)
基金
项目(114381)
科学(90934)
基金(84906)
研究(82847)
(73871)
国家(73233)
科学基金(63178)
社会(54977)
社会科(52016)
社会科学(52004)
基金项目(44791)
(43960)
自然(40278)
自然科(39362)
自然科学(39352)
教育(39268)
自然科学基金(38719)
(37085)
资助(34467)
编号(32300)
成果(27846)
(26606)
(26362)
重点(25786)
(23971)
国家社会(23162)
(23097)
教育部(23039)
课题(22839)
创新(22451)
期刊
(85663)
经济(85663)
研究(55328)
中国(40075)
(32432)
学报(29767)
(28178)
管理(26945)
科学(26874)
大学(23432)
学学(22061)
教育(20419)
(18593)
金融(18593)
农业(18278)
财经(16138)
技术(14757)
(13843)
经济研究(13152)
业经(12373)
问题(10943)
(9538)
(9092)
(8854)
技术经济(8700)
理论(8214)
科技(8039)
现代(7843)
财会(7815)
业大(7705)
共检索到276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长学  
1.资本要素分配的直接宏观表现是企业营业盈余份额持续走高。我国企业营业盈余占比从2001年的18.76%上升到2012年的25.66%。总体上看,10年间上升了6.9个百分点。其中,2007~2009年各年分别达到29.56%、30.67%、31.29%。2001~2007年间,企业营业盈余比重甚至上涨了12.53个百分点。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吴星泽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这一分配机制的创新表述,完善和深化了对生产要素的认识、及时回应了新时代生产力发展特点、提供了可操作的贡献评价和报酬确定依据。贯彻落实这一精神,需多措并举健全按要素贡献分配机制:培育和完善各类要素市场,形成科学评价要素贡献基础;防止按要素贡献分配等同于按要素市场价格分配;加快配套法律法规出台,完善按要素贡献分配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蔡永葆  
卫生事业发展的希望在于改革,现在的改革重点是医疗制度的改革,或者叫做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改革的基础和依靠力量是广大医务人员。要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长学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决定》还提出,要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要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在今后一段时期,贯彻落实三中全会《决定》精神,正确引导和发挥资本在内的各种要素参与分配的作用,至关重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范庆泉  梁美健  乔元波  
区域间碳排放权分配机制是构建全国碳交易体系的制度基础。当前"效率兼顾公平"的初始碳配额分配方案混淆了政府与市场的功能,既无法实现各地区碳排放边际成本的均等化,又可能产生区域间的收入分配失衡问题。本文构建了包括多区域的一般均衡模型,厘清碳排放成本与排放权要素报酬的辩证关系,设计区域分离和全国统一两种类型的碳交易市场,比较两类市场中地区可支配收入的变化差异,并给出区域间碳排放权再分配的可行方案。主要结论为:全国市场机制可以实现社会减排总成本的最小化,这是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性的体现;基于各地区实际排放成本分配排放权的方案,会减少碳排放成本下降地区的要素报酬,进而降低该地区的可支配收入水平。进一步研究表明,各地区实际排放量占无约束时初始排放量比重与总量约束比例的大小关系是碳排放权再分配的主要依据。当全国市场某地区的实际排放量与初始值的比值远高于总量约束比例时,该地区分配的碳排放权高于其实际排放量,有助于实现各地区经济利益的帕累托改进,同时也有利于加快推进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步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促进形成合理的居民收入分配机制研究"课题组  常兴华  徐振斌  李伟  杨永恒  
居民收入分配机制是在既定分配制度安排下,为实现一定的居民收入分配目标而采取的路径和方式。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分配机制进行了积极地调整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城乡居民二元收入分配机制愈加强化,微观分配机制存在系统性"缺陷",再分配机制调节作用有限,甚至存在"逆向调节"现象。促进形成合理的居民收入分配机制的政策建议:一是坚持市场化方向,创新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二是逐步改革现有的城乡分割的二元分配机制;三是逐步建立以市场决定、微观主体决策为基础,国家有效调控的新型企业分配机制;四是不断完善居民再分配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常兴华  杨宜勇  徐振斌  严浩  邢伟  李伟  杨永恒  卫金桂  
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分配机制在积极的调整变化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城乡居民二元收入分配机制愈加强化,微观分配机制存在系统性"缺陷",再分配机制调节作用有限,甚至存在"逆向调节"现象。促进形成合理的居民收入分配机制的政策建议:一是坚持市场化方向,创新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二是逐步改革现有的城乡分割的二元分配机制;三是逐步建立市场决定、微观主体决策为基础,国家有效调控的新型企业分配机制;四是不断完善居民再分配机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魏新  李文利  陈定芳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机制探析魏新李文利陈定芳人力资源,特别是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与否是关乎一国政治、经济、科技及文化诸方面事业能否健康顺利发展的大问题。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分配是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中最初始也是最重要的一环。这一环节工作的好坏直...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衍之   黄静思   王剑晓   高锋   宋洁  
在加快全国统一数据要素大市场建设背景下,如何设计符合我国国情的数据交易流通模式和与之相匹配的收益分配机制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文首先基于数据要素市场中普遍认可的三类主体设定,以气象数据供给为典型细分行业,以数据在电力预测中的应用作为典型场景,建立了数据要素交易流通模型。模型中嵌入了基于机器学习的风电预测模型,对多特征数据要素和数据服务的价值实现进行刻画。其次,在基于数据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的设计中,对比分析了平均法、留一法、沙普利值法、惩罚-沙普利值法四种收益分配机制对数据生产商(数商)的主体效益差异及市场影响。最后,研究表明:惩罚-沙普利值的收益分配策略能充分考虑市场中数据要素的差异化水平,同时能够识别并避免数据要素的复制导致的扰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军  
对于当前国内市场而言,我们过早遭遇买方市场的根源在于,最大多数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偏低,消费能力落后。因此,扩大内需的核心问题就被归结为如何迅速、高效、大幅地提高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问题。笔者认为,适时引入人力资本,切实鼓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靳慧斌  刘明广  
本文分析了现有动态联盟利润分配模型的不足之处,综合考虑了各种影响利润分配的因素,制定了利润分配机制的指导原则,设计了一种实用性强、易于操作的"全因素"的利润分配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符淼  
对收入不均问题发展四个阶段的研究表明:按要素贡献分配并不一定是当前收入不均问题的主要成因,收入不均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不按要素贡献分配导致的,包括按身份分配、按单位及行业分配、按地区分配、按资历分配和按分利能力分配等。完善按要素质献分配体制能有效抑制导致收入不均的非要素贡献因素,促进收入合理分布。完善分配体制可从明晰和保护产权、完善法律体制、抑制分利行为和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等方面着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一鸣  
文章分析了虚拟企业收益分配的基本约束,给出了一种能有效激励协作企业的基于分配系数的团体惩罚分配模式,并对灵活运用二次分配法和绩差效益分配法进行虚拟企业收益分配作了探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和东  雷纶源  
依据大学与企业在创新链之不同阶段的投入要素价值、要素产出弹性及贡献度等因素,设计创新链的权变利益分配机制。在产出价值一定的情况下,在研发阶段,大学获得的利益分配比例与大学在该阶段中的投入要素价值、要素产出弹性、要素协同度成正相关,企业利益分配比例与其成负相关;在商业化阶段,企业获得的利益分配比例与企业在该阶段中的投入要素价值、要素产出弹性、要素协同度成正相关,大学所得的利益分配比例与其成负相关。在此基础上,提出设计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促进合作创新稳定性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