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16)
2023(13528)
2022(11447)
2021(11182)
2020(9152)
2019(21282)
2018(21367)
2017(39696)
2016(22777)
2015(25503)
2014(25914)
2013(24870)
2012(22854)
2011(20839)
2010(21063)
2009(18599)
2008(18248)
2007(15993)
2006(14000)
2005(12379)
作者
(64819)
(53606)
(53188)
(50919)
(34408)
(25842)
(24248)
(20978)
(20606)
(19371)
(18496)
(18285)
(17119)
(16997)
(16803)
(16720)
(16297)
(15878)
(15378)
(15359)
(13550)
(13529)
(12937)
(12416)
(12164)
(12000)
(11902)
(11902)
(10814)
(10801)
学科
(79915)
经济(79821)
管理(58160)
(55539)
(46040)
企业(46040)
方法(37524)
数学(31900)
数学方法(31455)
中国(25916)
(24956)
教育(23065)
(21862)
(20212)
理论(18619)
业经(17857)
地方(15569)
农业(14782)
(14191)
技术(13912)
(13537)
(13459)
贸易(13453)
(13000)
(12968)
财务(12898)
财务管理(12874)
企业财务(12244)
环境(12058)
(11970)
机构
大学(321097)
学院(313923)
管理(117736)
(112545)
研究(109961)
经济(109796)
理学(102414)
理学院(101060)
管理学(99038)
管理学院(98426)
中国(74081)
科学(71294)
(70175)
(56400)
(52222)
研究所(52086)
(51991)
(51704)
师范(51266)
业大(48248)
中心(47678)
(46646)
北京(44770)
财经(42361)
师范大学(42095)
农业(41152)
教育(40708)
(39601)
(38612)
(37602)
基金
项目(216708)
科学(170406)
研究(160826)
基金(154297)
(135348)
国家(134118)
科学基金(113301)
社会(97346)
社会科(91816)
社会科学(91790)
(85399)
基金项目(81735)
教育(79954)
自然(74435)
(74408)
自然科(72691)
自然科学(72669)
自然科学基金(71351)
编号(66967)
资助(63368)
成果(57238)
重点(49881)
(48836)
课题(48794)
(46189)
(44882)
教育部(41868)
创新(41605)
科研(41456)
项目编号(41197)
期刊
(120731)
经济(120731)
研究(97891)
中国(64068)
教育(63525)
学报(54782)
科学(48843)
(46861)
管理(41238)
大学(41183)
(38078)
学学(37318)
农业(33080)
技术(28967)
(22135)
金融(22135)
财经(20356)
业经(18993)
经济研究(18617)
图书(18468)
(17270)
(16895)
(15579)
问题(15478)
职业(15149)
科技(15092)
理论(14802)
业大(13994)
(13769)
论坛(13769)
共检索到456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曹永国  
教育正当性的探寻是教育哲学研究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教育哲学研究的一种传统。教育正当性探寻之品性包括:批判与超越的保证;触及根基的问询;公共辩论的理性形式;政治与伦理哲学的视域。然而,该问题和传统随着教育哲学研究的现代转向而走向没落。正当性的隐退正使教育哲学研究遭受这样的后果:随意化与浪漫化的泛滥;工具主义的宰制;批判的无节制与悲观主义;多元主义的崇拜与精神的虚无化。复魅教育哲学研究对教育正当性的探寻,需要重拾历史传统,重建理性的理想信念。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彼塔尔·扬德里奇  杰里米·诺克斯  肖俊洪  
本文从后数字理论的视角提出理解教育和教育研究的后(技术)决定论和后工具论观。文章首先追溯后数字研究的知识之根,在相关历史背景下审视当今的后数字研究,并阐述其快速变化的性质。文章随后分析研究现状,归纳了三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各种较低层次技性科学的大融合,比如模拟和数字、物理和生物以及生物和信息的融合,这种融合产生了新认识论、本体论和实践;第二个主题是上述大融合对教育和技术的影响,由此产生了新的后数字生态教育学;第三个主题是后数字研究,这是受上述大融合影响的"重组",强调传统科学领域和学科的进一步协作。文章还简要概述后数字研究的四种"重组"(多学科性、跨学科性、超学科性和反学科性)以及它们对教育研究的启示。文章最后简要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鹤岩  匡瑾璘  牛翠萍  
在西方哲学史上,从古希腊到20世纪的哲学都随其时代的精神境况而产生某种新的哲学主题,西方哲学主题的每一次转变都彰显了当时时代的精神状况。后现代哲学代表着现代西方哲学由追求真理、权威和绝对的唯科学观转向追求理解、共识和宽容的人文精神。其实质就是反对传统哲学对人类生存、人类现实生活意义遗忘的倾向,力图把哲学重新引回到关注现实生活的轨道上来,引回到对人类生活智慧追求的道路上来。这一转向再一次彰显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并且产生了强烈的时代回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孝兵  
经济学是一门动态的鲜活的社会科学,它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变革的基本特性,为我们昭示人类经济社会进步的固有规律与变化趋势。从狭义的角度看,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与自然科学有本质差别,它与生俱来就具有鲜明的"人文"特征,除了作为一小部分人"休身养性"的"艺术品"之外,它在很大程度上也担负着"经世致用"的使命。经济学的细分和日益规范化表明,经济学有没有充实完善的方法论,不仅是其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而且是它能否得以顺利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再也不可能回到古典的老路上去了,它的进步是一种方法论的进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蔡其勇  
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使人们对科学的本质的认识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科学知识是暂时性、主观性、建构性的,它会不断地被修正和推翻。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推动了科学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目标,科学教育应更加重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科学学习过程要以探究为主要形式,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将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高德胜  
灾难一旦过去,人们总是倾向于将灾难与灾难中的英雄一并淡忘,这是记忆的自然缺陷。教育是弥补记忆自然缺陷的有效方式。记忆有不同的层级类型。不同的记忆类型有不同的意义。表面上看,现代学校教育是疏远记忆的,实际上不是疏远而是区别对待。学校教育在极端重视命题记忆的同时极力排斥个人记忆。命题记忆在学校教育中的膨胀沉淀出现代人外在化、应试化的“社会性格”,对个人记忆的排斥则导致个人记忆品质的退化。学校教育对两种记忆类型的失衡态度需要改变,重建教育与记忆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教育课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颖  
本文在梳理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企业契约性质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契约不完备性及其对企业契约形式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完备契约的履约机制及其特点,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企业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治理机制,都必须注重能够促进契约当事人相互合作的非正式规则的作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行龙  
人口性比例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人口问题之一。性比例是否平衡,不仅受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因素的制约,而且反过来影响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山西近代社会,人口性比例严重失调,男多于女的现象在全国各省区中表现得最为实出,而且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运用社会学的方法探讨这一历史现象,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近代人口问题以及制定新时期的人口政策,并不无裨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翠菊  林文  
企业与政府建立的政治关联在为企业带来隐形利益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对于市场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和会计信息质量压力的敏感度。针对政治关联计量方面存在统筹范围狭窄、忽视代理人、政治关联强度难以计量等问题,构建一种基于截面模型的政治关联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研究模型,以政治关联强度替代有无政治关联,以Dechow和Dichev模型计算营运资本变化,以此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替代变量。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2008年至2012年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和相关报告作为原始数据的主要来源,研究政治关联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结果显示,政治关联强度会显著影响会计信息质量,政治关联强度越大的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越低,公司规模和...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智勇  
学校教育是培育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而基础教育则是高等教育的基石。中小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最终的受教育程度及其相应的教育回报,故而中小学教育环境的差异将导致教育成就的不同,从而导致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异,进而造成收入的不同。本文利用基于上海、浙江和福建的家庭动态调查数据,从个体求学经历的角度分析了城乡不同教育环境下人们的教育成就差异,也探讨了教育的性别差异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教育的城乡不平等是造成城乡之间教育成就差异的最主要原因。回归分析表明,在城市教育环境下,人们的教育成就会明显提升。相反,在农村教育环境下,人们的教育成就显著降低。而且教育成就越高,越依赖于教育环境。从时代变迁的角度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让·克洛德·艾歇尔   洪成文  
六十年代菲利普·库姆斯宣布的世界教育危机多少局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虽然财政危机恐难逃脱,但危机本质上指的是文化和政治危机。 自那以后,高等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课程进行了调整、很多学科增加了专业性内容、出现了提供短期学习的新型职业性高校。这些改革所发生的环境完全不同于五、六十年代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的环境。自七十年代中叶以来,经济危机使政府财政更加紧张。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子腾  柳海民  
教育学知识,即学科取向的教育知识,以学科对知识的要求为标准,构筑了教育学科知识的主体。教育学知识生产来源于现代性,有着科层制的组织形式、科学化的生产观、自我规训的生产体制三个方面的现代性基因。在其现代性基因的影响下,教育学知识生产遇到了片面追求科学主义、生产主体单一、行政化的制度安排、工具性的价值取向四个方面的现代性危机。为了规避其带来的问题,需要结合后现代主义的立场,从扩大知识生产主体、承认知识观多元化、开放知识生产组织形式三个维度对教育学知识生产方式进行重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项贤明  
后哲学时代的教育哲学及其任务项贤明1981年法国《世界报》曾经宣布:“一个幽灵,后现代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如今,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已成为二十世纪末西方的重要文化思潮,在哲学、文化和艺术领域都有深刻的影响。要迎接新世纪的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韩文娟  
教育哲学是教育活动的一种自然提升,研究和借鉴西方现代教育哲学基本理论,可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哲学理论,对指导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由陆有铨撰写的《现代西方教育哲学》一书,对西方教育哲学理论教学研究具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作用。作者大体按照时间线索介绍与评述了进步与要素主义、永恒与改造主义、新行为与存在主义,以及分析教育哲学和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等二十世纪以来西方教育哲学重要流派的思想渊源、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并对每一个流派进行了中肯有见地的分析和评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秦守勤  
农业法制的生态化,就是将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学原理贯穿到我国农业法律的制定、修改和健全的全过程。农业生产的自然属性,是农业法制生态化转向的逻辑起点;农业生产面临的困境,是农业法制生态化转向的根本动力;中央政府生态政策的大力推动,是农业法制生态化转向的指引方向;我国目前农业法制的缺陷,是推行其生态化转向的症结所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