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16)
2023(5213)
2022(3685)
2021(3138)
2020(2520)
2019(5435)
2018(5586)
2017(10640)
2016(5978)
2015(6833)
2014(6872)
2013(6520)
2012(5796)
2011(5185)
2010(5103)
2009(4805)
2008(4683)
2007(4364)
2006(4104)
2005(3978)
作者
(19533)
(16139)
(16107)
(15379)
(10335)
(7770)
(7284)
(6418)
(6308)
(5770)
(5672)
(5482)
(5444)
(5328)
(5313)
(5159)
(4955)
(4804)
(4766)
(4728)
(4168)
(4166)
(4093)
(3865)
(3754)
(3666)
(3640)
(3564)
(3444)
(3357)
学科
(24976)
经济(24941)
管理(14954)
(14746)
(11107)
企业(11107)
中国(9534)
(8562)
方法(7682)
业经(7297)
(6727)
数学(6307)
数学方法(6220)
农业(5825)
地方(5577)
(5275)
(5167)
(5109)
发展(4653)
(4643)
产业(4415)
(4185)
(3952)
银行(3925)
(3911)
金融(3911)
理论(3895)
(3769)
信息(3761)
(3724)
机构
大学(87154)
学院(85822)
研究(35544)
(33701)
经济(32969)
管理(27888)
中国(26027)
科学(23608)
理学(23490)
理学院(23185)
管理学(22561)
管理学院(22443)
(20963)
(19913)
(19449)
研究所(17822)
农业(16800)
业大(15560)
中心(15282)
(15043)
(14423)
(13090)
北京(12562)
(11799)
(11750)
财经(11638)
师范(11507)
(11114)
科学院(10917)
经济学(10790)
基金
项目(58471)
科学(45153)
基金(41949)
研究(39482)
(39100)
国家(38793)
科学基金(31589)
社会(24808)
社会科(23362)
社会科学(23353)
(22886)
基金项目(21406)
自然(21203)
自然科(20714)
自然科学(20703)
自然科学基金(20352)
(20044)
教育(17721)
资助(17027)
编号(15198)
重点(14095)
(13558)
成果(12732)
(12260)
计划(12089)
(11789)
课题(11551)
科研(11415)
创新(11122)
(10862)
期刊
(40147)
经济(40147)
研究(26688)
中国(20724)
(20262)
学报(19592)
科学(16638)
大学(14284)
农业(13717)
学学(13456)
管理(11993)
(11215)
教育(10476)
(8527)
金融(8527)
(7505)
经济研究(6919)
技术(6902)
业经(6525)
财经(6031)
业大(5675)
问题(5642)
(5288)
(5224)
农业大学(4820)
世界(4508)
图书(4393)
国际(4218)
科技(4197)
现代(4119)
共检索到136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胡柳  
正当化事由和可宽恕事由同属犯罪的抗辩事由,二者历经了被明确区分到被淡化界分甚至被混同的过程。但普遍认为,二者存在明显不同,正当化事由是合法的、被鼓励的行为,可宽恕事由是错误的、应避免的行为,区分二者对于发挥刑法的行为规制机能、判断可否抵抗行为相对方、定性教唆者等第三方行为、确定是否民事赔偿与适用何种刑事程序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正当化事由和可宽恕事由的界分,存在形式标准说、道德标准说、法益侵害说、核心特征说之争。正当化事由即刑法上无危害的行为,阻却违法,因不为犯罪从而免责;可宽恕事由即刑法上有危害的行为,阻却责任,因可责性缺陷从而免于刑罚,二者的本体和犯罪构成体系地位显然不同。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胡柳  
正当化事由和可宽恕事由同属犯罪的抗辩事由,二者历经了被明确区分到被淡化界分甚至被混同的过程。但普遍认为,二者存在明显不同,正当化事由是合法的、被鼓励的行为,可宽恕事由是错误的、应避免的行为,区分二者对于发挥刑法的行为规制机能、判断可否抵抗行为相对方、定性教唆者等第三方行为、确定是否民事赔偿与适用何种刑事程序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正当化事由和可宽恕事由的界分,存在形式标准说、道德标准说、法益侵害说、核心特征说之争。正当化事由即刑法上无危害的行为,阻却违法,因不为犯罪从而免责;可宽恕事由即刑法上有危害的行为,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军伟  张亚军  尹长琴  陆露  朱其权  
以往大多数研究探讨领导宽恕的积极影响,而忽视了其负面影响。本文探索了领导宽恕与员工工作场所越轨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员工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和员工共情的调节效应。本文以306名员工与71名部门主管为样本,采用多层线性模型、跨层次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员工共情在领导宽恕与员工道德推脱之间起调节作用。当员工共情水平较低时,领导宽恕对员工道德推脱有正向影响;而当员工共情水平较高时,两者的相关不显著。(2)当员工共情水平较低时,领导宽恕通过员工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进而正向影响员工越轨行为。而当员工共情水平较高时,道德推脱的间接效应不显著。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于维娜  樊耘  张婕  门一  
紧密结合中国高权力距离、差序格局及以"和"为贵的文化背景,揭示属于中国文化传统特有且不同于西方文化背景的个体要素——传统性和情景要素——上下级关系,在辱虐管理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中起作用的方式。基于这一目的,研究引入下属宽恕作为核心变量,用于解释辱虐管理的影响机制中下属心理状态如何由消极向积极方向转变,从而缓解辱虐管理消极作用的过程。本文以356名下属作为研究对象,对以上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下属传统性弱化辱虐管理和工作绩效间的负向关系,即当传统性较高时,辱虐管理与工作绩效间的负向关系变弱;2上下级关系弱化辱虐管理与工作绩效间的负向关系,即当上下级关系质量高时,辱虐管理与工作绩效间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蓓  文晓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蓓  文晓巍  
基于品牌关系质量理论,从品牌关系强度、品牌关系持续度和品牌关系干扰度三个维度,构建了过失型食品伤害危机情境下食品企业品牌关系质量对消费者宽恕意愿影响的理论模型,采集414份消费者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消费者宽恕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品牌依赖、品牌亲密、品牌承诺和品牌忠诚对消费者宽恕意愿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显著影响,其中,品牌忠诚是最重要影响因素,品牌承诺是第二重要影响因素;品牌风险和品牌伤害对消费者宽恕意愿有着不同程度的负向显著影响,其中品牌伤害比品牌风险对消费者宽恕意愿的负向作用更显著。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乃娟  
产品危机或服务失误发生后,补救措施作为外部刺激,其根本目的在于激起消费者的内部响应,引导消费者宽恕。消费者宽恕是企业长期服务补救努力的关键所在,可为企业创造极高的价值,对重构双方关系、实现顾客保留具有重要作用。深入研究消费者宽恕的形成机理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目前,虽然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始重视对消费者宽恕的研究,但相关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理论框架也不够完善。未来的研究应对消费者宽恕测量工具的开发、消费者个体差异对宽恕的影响、消费者宽恕结果变量的实证研究、情境宽恕的跨文化实证研究予以重点关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瑞强  李永强  张雪莲  
宽恕对提升组织绩效有积极作用。本文研究了关系强度与关系非对称性对宽恕意愿的影响,并探讨了行为的非道德强度对前述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460个样本的2个组间情境实验发现:第一,关系强度正向影响宽恕意愿,关系强度越高,宽恕意愿越容易产生;第二,非对称性关系中,处于强势地位的一方,宽恕意愿更强;第三,非道德强度调节了关系非对称性对宽恕意愿的影响,在面对非道德强度低的场景时处于强势地位的一方其宽恕意愿更强,而面对非道德强度高的场景时处于弱势地位的一方其宽恕意愿更强。因此,团队管理者应致力于提升团队成员间的关系强度,并更多关注关系非对称性中处于弱势的一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东进  马明龙  
随着市场竞争、权益保护和法律规制的增强,产品召回事件频繁发生,对消费者造成了权益侵害,而且对厂商造成了成本增加和品牌形象受损等。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品召回的各种影响,缺乏对消费者面对召回产品的心理反应与信心修复的研究。文章通过两个研究发现,召回产品会影响消费者对产品伤害危机的心理宽恕,并且主动召回产品比被动召回产品更能赢得消费者心理宽恕;心理所有权在召回产品对消费者心理宽恕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自我建构对心理所有权起着调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赖俊平  张翼  
本文通过分析在反垄断执法中,个人宽恕政策与公司宽恕政策相结合的重要作用,深化对影响反垄断执法和宽恕政策实施有效性的各种因素的认识,从而借鉴欧美经验对提高反垄断法可操作性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耿耀国  赛雪莹  刘亚楠  郭伟伟  王丛丹  杨子  闫凤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重迎  
反垄断宽恕制度,在及时发现、快速取缔、有效打击隐蔽性极强的卡特尔行为方面成效显著。本文通过对美国、欧盟、日本宽恕制度适用要件、宽恕待遇以及宽恕程序的详细分析,既阐述了三者之间宽恕制度的共同之处,也梳理了其性质、内容、程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现行宽恕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完善建议。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张军伟  龙立荣  
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考察上司合作式、支配式和回避式冲突管理行为对员工宽恕的影响,探讨上司地位知觉、领导-成员交换和与上司共事年限对以上关系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法,以贵州、浙江和广东3省的11家企业295名员工为样本,运用层级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上司合作式冲突管理行为对员工宽恕有正向影响,上司支配式冲突管理行为对员工宽恕有负向影响,上司回避式冲突管理行为对员工宽恕无显著影响。员工的上司地位知觉越高,上司合作式冲突管理行为对员工宽恕的正向影响越大,上司支配式冲突管理行为对员工宽恕的负向作用越强。对于与领导交换关系较好的员工,上司合作式冲突管理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毅  
垄断协议对市场竞争危害性大且隐蔽性高,反垄断法执行机构获得相关信息非常困难。宽恕制度是专为侦破垄断协议而量身定做的一种法律制度。本文论述了宽恕制度的理论基础和运行程序,提出了完善我国宽恕制度的一些建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范超  胡金生  
对643名中学生的测查结果表明,中文版中学生宽恕倾向量表包括宽恕他人、积极自我宽恕和消极自我宽恕三个较为清晰的维度,其克伦巴赫α系数依次为0.81、0.63和0.67,各分量表得分和攻击性得分间存在显著的关联,中学生宽恕倾向的年龄和性别差异均不显著。宽恕倾向和学校适应感之间均存在明显的关联,它对学校适应感的解释率为3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